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科举之首辅 > 分卷阅读51

分卷阅读51

作品:科举之首辅 作者:诸佛龙象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看着相携的两人的背影,若有所思。

    “你在马车里等一会儿,我尽快回来。”

    将陆秋歌扶上马车后,宁砚隔着窗帘说。

    “嗯。”

    陆秋歌怏怏的嗯了一声就没了下文。

    宁砚不解的往马车里看去,看到了陆秋歌那抿着的嘴角。

    宁砚可清楚,这是陆秋歌心里不舒服时常有的表现。

    想了一下自己有哪里惹陆秋歌不高兴了,直到看到在不远处等着他的温梅芷才反应过来。

    当下有些哭笑不得的说到:“秋歌,你别想多了,我和那个女人才是第二次见面,第一次说话,我对她一点想法都没有的。”

    陆秋歌的脸一下就漫上了红晕,躲开宁砚的视线,强自镇定的说到:“我,我没多想。”

    宁砚也不拆穿,笑眯眯的道:“好,你没多想,是我多想了。

    那个人呢,叫温梅芷,是当今陛下的义妹,也是朝廷的女官,领侍诏之职。

    我要去个她说的就是朝廷最近碰到的一件很棘手的事。”

    宁砚将事情的来龙去脉一一交待了清楚。

    他记得她曾经看过一句话,夫妻之间相处必须要坦诚。

    一点有意或者是无意的隐瞒,都可能会为以后埋下祸根。

    陆秋歌垂着头,听到宁砚坦荡的话,有点羞愧自己的多想,想说道歉的话但嘴张了张,终究是没有说出口。

    因为陆秋歌比宁砚大上两岁,很多的时候都是宁砚被照顾的那一个,犯了错还会被陆秋歌嗔怪,什么时候见过陆秋歌的这个样子。

    “呵呵呵~”宁砚没忍住乐出了声,又怕陆秋歌羞恼,连忙正了正脸色,一本正经的说到:“我去了。”

    因为忍着笑,宁砚这话说出来时都带着两分颤音。

    等宁砚走后,陆秋歌伸手摸了摸自己的脸,都发烫了。

    看着马车中宁砚坐过的位置,自己也笑了起来。

    温梅芷看着走回来的嘴角带笑,连脚步都轻快了许多宁砚,不由得向马车的方向多看了两眼,眼中划过了两抹她自己都没有察觉的艳羡。

    “不知宁大人发现了什么?”待宁砚走至她身前时,温梅芷正色问道。

    “侍诏不妨先说说你发现的。”

    温梅芷顿了一下,娓娓道:“官吏强征免役钱,致使民卖地以换钱。

    民以农为本,田就是他们生活的寄托,失田之后民心就乱了。”

    明早反问道:“那侍诏有没有想过,卖地之事历朝历代都有不少,本朝也不少见,国家上下,更不乏佃农,为什么偏偏在这个时候出现了交农的事情。”

    温梅芷沉默了一下后道:“我想过,但上元府能问道的讯息毕竟有限,只能等皇城司传回洪州那边的情况才能再加判断。”

    宁砚对这个温梅芷愈发的欣赏起来。

    不是因为她看轻女子,觉得女人在处理事情上就是不行,毕竟他曾经也在女子的这个行列,怎么会看轻女人。

    而是在如今这个大环境下,各个方面都对女人有着限制,从小接受的教育就将女人排斥在了朝廷之外。

    之后更是三从四德的种种要求,能出温梅芷这样一个远胜男儿的奇女子实在是太难得了。

    他想,如果他没有在现代的那些阅历,他还不如温梅芷呢。

    温梅芷说完,看着自信温润的宁砚,试探性的问道:“宁大人可是有别的发现。”

    “巧合之下的确让我发现了一点。”

    说着,宁砚将自己想到的完整的给温梅芷说了一遍。

    他心里其实还有一点小算盘,温梅芷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就是代表着皇帝,他与温梅芷说,可以说就是给皇帝说了。

    “你的意思是募役法缺少监察,商税太过繁重,再加上洪州风雨不顺,所以导致田地的大肆兼并,而后洪州交农?”

    宁砚颔首。

    “嗯。”

    温梅芷垂下眼帘开始细细思量起来,眼中的光芒也越来越盛,然后在一个瞬间又恢复正常。

    审视的看了宁砚一眼。

    “如果我没记错,章阁老对你有知遇之恩?”

    她的言下之意就是章严维对宁砚有恩,宁砚却在她面前批判章严维变法内容的缺点,是不是有点忘恩负义的意思。

    宁砚淡然一笑。

    “我只是就事论事而已。

    如果刚才没有遇到温侍诏,我现在应该已经在去章府的路上。”

    温梅芷怔了一下,然后朝宁砚行了一个万福礼。

    “是梅芷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了。”

    宁砚也没想到温梅芷会这么干脆利落的认错,忙说到:“无妨无妨,换做是我我可能也会想错。”

    之后温梅芷又问了宁砚一些她尚没想清的地方,宁砚一一为她讲清,而后两人各自离去。

    作者有话说:

    晚了二十分钟,因为我赖床了。

    。

    。

    第37章

    “啪!”

    将书重重的摔在桌子上,章严维沉声说到:“如果真的如你所言, 那这帮商人还真是是一帮国之蠹虫!”

    “不事生产, 盘剥农户,牟取私利, 简直可恶至极!难怪先贤韩非子将商人列为五蠹之一,名副其实!”

    宁砚被摔书的声音吓了一跳,这还是他第一次见章严维发这么大的怒, 不由得犹豫起来要不要将自己的一些想法说给章严维听。

    “还有那些贪污渎职的官吏,我颁布募役法为免除百姓劳役之苦,如今反倒是成了他们横征强敛的借口。

    看来, 监察司的设立已经势在必行。”

    “章公, 我觉得商人唯利是图是一方面的原因,但商税过重也是让他们转经商为兼并土地的一个原因。

    监察司要设, 商税也应稍降一筹。”

    宁砚终究还是没忍住将自己心中所想说了出来。

    章严维虽然学为儒家, 但对春秋战国时期的法家思想很为推崇,对他们轻商抑商的思想也一并继承了下来。

    宁砚清楚,作为统治阶级去打压商人从而维护他们的统治无可厚非。

    一则商人流动性大, 不易管理。

    二则商人通过聚拢财富而享受和官僚一样优渥的生活,这是他们不想看到的。

    三则怕经商成为风气,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就会变少。

    四则商人讲求等价交换,这种平等与统治者的人有高低贵贱之分产生冲突, 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而至于商人剥削小农, 唯利是图, 实际上那

    些统治阶层才是最大的剥削者, 只是他们站在了统治的地位,所以可以站在制高点上去批判商人。

    宁砚承认在如今的社会情况下重农抑商的确是应该的。

    但要掌握一个度,过犹不及,因为工商业对整个国家历史的发展有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