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 上甘岭表面阵地又丢了

上甘岭表面阵地又丢了

作品: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作者:燕昭文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到嘴的肉又吐出,范佛里特生气了。

    15日拂晓,联合国军派美七师两个团、韩军两个团又两个营,向上甘岭发起连续不断的波浪式进攻。

    面对十倍于己的敌人,守卫部队打退敌人30余次反扑,抗击到中午12时,伤亡过大,阵地又一次丢失。

    显然,范佛里特疯狂用兵,不计代价,是想趁志愿军没完全反应过来,再次一举拿下上甘岭。

    第45师的领导沉不住气了,要与对手拼命。

    崔建功师长索性把床搬到师部指挥所的作战值班室里,将值班室当成了家,当成了指挥所。参谋接电话时,他就在旁边,可随时了解情况,随时调度。

    有时,参谋、作战科长太疲劳了,一坐下就睡着了,他就直接接电话。

    战役期间,这个第45师的师长,吃饭很少,靠喝茶、抽烟支撑着,嗓子沙哑得几乎听不清。

    就是这个上甘岭师,涌现出诸如黄继光、龙世昌等战斗英雄。

    在不断的告急面前,秦基伟又一次展示出军事家的冷静。

    秦基伟:“急什么?丢了,再想办法拿回来!”

    前两天,志愿军白天丢阵地,夜间夺阵地。于是敌人夜间防备严密,不断发射照明弹,将两个高地照得和白天一样,我军夜战特长难以发挥。

    秦基伟大胆决定:白天进攻!并加强火炮轰击。

    这样,秦基伟打了范佛里特一个突然性。

    两个高地又给志愿军夺了回去。

    这段时间,范佛里特猛烈射门,想一举拿下。可以说,决策是正确的。

    但两次得手,两次又失手。

    此时,范佛里特由猛变急了。

    对决策者而言,急躁,就是非理性,就要出失误了。

    范佛里特将联合国军第187空降团、韩军一个团、哥伦比亚营、埃塞俄比亚营,先后投入到战场上。

    秦基伟也不含糊,他迅速将志愿军第15军的第45师第133团、第134团全部投入战斗。

    争夺到20日,终因敌强我弱,弹药供应不上,除597.9高地的0、4、5、6号阵地外,其余表面阵地又被敌人占领。

    志愿军再次钻入坑道。

    打了整整一周,表面阵地多次易手。

    联合国军伤亡7065人。

    志愿军也伤亡3000余人。

    20日晨,在上甘岭表面阵地失守的情况下,第45师再无一个完整的建制连队,21个步兵连伤亡均逾半数以上。

    联合国军投入了17个营,伤亡7000之众,惨到了每个连不足40人。据美国随军记者威尔逊报道:“一个连长点名,下面答‘到’的,只有一名上士和一名列兵。”

    被打的,有些蒙:怎么这么搞?

    打人的,也有些蒙:怎么搞不下来?

    打到10月21日,志愿军代理司令员邓华看到上甘岭这么打,打来电话,询问秦基伟对这场战役走向的判断。

    秦基伟认为:“表面阵地失而复得、多次易手中,暂时不进行大规模反击,而是牵住牛鼻子斗牛。同时调整部队,研究战术,打就打一次决定性反击。”

    儒将邓华听完,给秦基伟投了赞成票。

    为守住阵地,秦基伟命令部队开展“一人舍命,十人难当”硬骨头活动。要求过去讲誓与阵地共存亡,现在讲绝不让阵地丢半分。并强调,阵地要存,人也要存。

    兵团副司令王近山,人称王疯子,亲自打电话,向杨得志要“喀秋莎”火箭炮,要弹药,要给养。

    他命令:“兵团、军、师、团四级指挥机构,都要前移。”

    对于弹药给养,洪学智拍着胸脯:“上甘岭的弹药给养,我洪麻子给你扛上去!”

    表面阵地守不住,志愿军就钻入坑道。

    在上甘岭,志愿军费力费神挖的坑道看出效果来了。

    可以说,如果没有坑道,没有如此好的坑道,上甘岭就是美国人的了。

    联合国军在阵地表面,对坑道又是轰炸,又是爆破,又是断水,又是放毒,又是筑垒封锁,又是石土堵塞,想消灭坑道中的志愿军。

    志愿军吃大苦了。

    吃:很多情况下坑道内每人每天只能吃到半块饼干。

    有一个坑道,10多名战士饿死了,还端着冲锋枪守在坑道口……

    喝:许多人喝不到一滴水,这可要了命。怎么办?万般无奈之际,只好饮用尿液。

    喝尿,不好听,但没有办法,要不,活不下去。

    志愿军战士还给喝尿取了个很美的名字:“光荣茶”。

    为了让尿的味道好点,他们想出了许多招,比如用毛巾裹上湿土,将尿淋上去过滤一下,然后再挤点牙膏,尿的味道就小多了。

    秦基伟军长听到将士们在坑道喝尿的消息,眼泪在眼圈里直打转。

    此时,苹果就成了宝贝。

    “送进坑道一个苹果,立二等功!”这是上甘岭战役坚持坑道战阶段的一个立功标准。

    有一次,一个苹果送到第135团7连的坑道里。

    一个苹果,20多个士兵。连长张计法把苹果给了步谈机员李新民,让四个步谈机员分着吃,因为他们要说话。

    步谈机员们一合计,认为最需要补充水分的是重伤员,就将苹果给了负了重伤的通讯员蓝保发。蓝保发说连长指挥打仗太辛苦了,就把苹果又还给了张计法。

    张计法连长没有办法,就将苹果交给司号员。结果司号员又给了卫生员,卫生员又给了蓝保发……20多人转完一圈,苹果又回到了张计法手上。

    张计法连长命令:“都吃,一人一口!”

    一人一口,转了一圈,结果,苹果还剩大半个。

    又转了一圈,才将这个苹果吃完。

    这就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的将士。

    坑道距五圣山主峰最近500米,最远有1000多米。

    就是这么短的距离,美国军队拉了近10道封锁线,又是机枪,又是大炮,又是铁丝网。

    送给养真难啊!即便到了坑道口,进坑道也很难。

    常常派去一个班,有三分之二死在路上。

    为送一壶水,可能要付出几条生命。

    而第15军就是靠“匍匐运输”“接力运输”,愣是将3万发迫击炮弹和大量食品、物资,送入坑道。

    整个上甘岭战役,运输人员就伤亡1700余人,占整个志愿军伤亡人数的六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