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 看游击队司令出身的秦基伟如何使用大炮

看游击队司令出身的秦基伟如何使用大炮

作品:大国尊严·重述朝鲜战争的前世今生 作者:燕昭文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秦基伟命令:“将大炮集中起来,在敌人以密集队形进攻时,来一个前拦后打!”

    咱也来个大炮打步兵。

    秦基伟,这位游击队司令出身的中国将领,也要让在朝鲜战场上不知挨大炮炸是怎么回事的美国兵,尝尝大炮的滋味。

    11月初,秦基伟命令数千官兵秘密通过敌人封锁区,进入坑道,准备好大炮、弹药,为大反击作好准备。

    大反击的任务是夺回537.7高地北山阵地,同时巩固好597.9高地的表面阵地。11月11日15时45分,志愿军的喀秋莎火箭炮、榴弹炮、迫击炮、山炮、野炮发起了攻击。

    秦基伟,这位太行一分区司令出身的将军,竟然如此用炮,令人很开眼:

    15时45分,炮火发起第一次急袭。

    炮击后,停5分钟;

    然后,再炮击5分钟。

    然后,发步兵攻击信号,但并不冲锋。

    联合国军以为志愿军要攻击了,迅速命令部队上前沿工事。

    就在联合国军进入前沿工事,准备作战时,志愿军的炮火又一次盖了过来,除了喀秋莎火箭炮,几十门榴弹炮也跟着凑热闹。

    “轰——轰——轰轰”,随着大炮的轰鸣声,以密集队形出现在小小上甘岭阵地上的联合国军,被炸得血肉横飞,成片成片地倒下。

    这真是:

    这一天,志愿军第15军守卫597.9高地的部队,多数时候藏在坑道内,看着美韩军队如何挨志愿军的大炮轰。

    当然,他们有时也指挥炮兵方位,就像电影《英雄儿女》中王成用报话机指挥炮兵:“向敌人开炮!”

    这一天,志愿军在上甘岭阵地上伤亡70人;

    这一天,美韩军在上甘岭阵地上伤亡1500余人。

    志愿军与联合国军的伤亡比是1:22。

    三次炮击,不按常规出牌,将联合国军指挥官搞晕菜了。

    几次炮击,1万多发炮弹铺天盖地,落到敌人阵地。537.7高地北山一片火海,地堡飞上了天,铁丝网被炸断,敌人的尸首四处飞扬。

    搞得差不多了,志愿军才发起猛烈反击。

    上甘岭的两个高地,很快被志愿军收复。

    联合国军被赶出上甘岭两个高地的表面阵地,急了,集中炮弹、飞机、坦克,配合步兵,展开了“波状进攻”。

    这可吃大亏喽。

    打到11月25日,联合国军伤亡惨重,已无力再发动进攻了。

    上甘岭阵地,最后掌握在志愿军的手里了。

    11月26日,志愿军第15军司令部发布公报:“在43天的战斗中,我打退敌排以上进攻900余次,与敌进行大规模争夺战29次,以11529人的伤亡代价,毙、伤、俘敌25498人,击落击伤敌机300架,击毁敌坦克40辆,大口径炮61门,使敌所谓‘一年来最大的攻势’,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12月16日,毛泽东主席发表讲话,高度评价上甘岭战役。12月1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庆祝上甘岭前线我军的伟大胜利》的社论。

    上甘岭,让美国老大领教了什么叫中国军人,什么叫亮剑精神。

    上甘岭,使国内外华人脸上分外有光,更加扬眉吐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