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盗陵:康煕、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 > 第二十六章 小镇客栈里溜掉的鱼

第二十六章 小镇客栈里溜掉的鱼

作品:盗陵:康煕、咸丰、同治皇帝与慈安太后墓葬盗掘真相 作者:窦应泰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盘山青峰寺。

    在一阵“叮咚”的暮鼓声中,远方天际边的一轮红日西沉了。公安局长云一彪伫立在大殿后的禅房窗口,隔着镂花窗棂翘望着天边,只见偌大一片俨如浓烟迷雾般的浓黑云朵,从西方地平线上冉冉地升腾起来。那是一团团的雪云,因它的升起,逐渐将那轮缓缓下沉的冬日吞没了。由于浓雾般的雪云越来越多地升腾、扩张,所以,转瞬之间便将天空遮盖得严严实实,一片昏黑。云一彪知道,这是农谚中所说的“老云接驾”,依目前雪云升腾扩展的速度,或许很快就要有一场铺天盖地的大雪降临。

    自从上午陈树基在山腰间那块巨大的悬空石下逮住了关增会以后,已由国如剑和黄健两人对关增会展开了审问。然而,狡诈圆猾的关增会百般抵赖,拒不供认他前往冀东行署公安机关谎报假案、将公安人员的侦察视线引至盘山来的罪行。云一彪已经感到发生在清东陵的盗掘案有着很深的背景,为了防止意外,在对关增会进行审问和向行署公安局请示结束搜山行动的同时,云一彪秘密命令陈树基和崔大栋火速下山,骑上快马向马兰峪方向奔驰而去。云一彪已经意识到,很有可能有人在幕后指使着关增会,以调虎离山之计引开侦破小分队,可是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呢?莫非又有人在马兰峪打着其他皇陵主意吗?不、不可能。云一彪认为,只要邵司令的部队还留守在马兰峪,那么即便有人企图盗陵也是无济于事的。可是当盘山的搜查受挫,又从关增会身上发现破绽以后,云一彪不能不对距盘山数百里远的马兰峪深深忧虑。

    天穹上的雪云越压越低,天际间一片昏暗。入夜时北风呼啸着,大团大团的雪朵在风中狂舞。云一彪双眉紧蹙着,脑际里又出现了马伸桥小镇。它恰好地处北平、天津、唐山三城的交汇点上。马伸桥因为距马兰峪很近,所以自从1928年孙殿英制造的第一次盗陵案发生以后,北平和天津两地的古董商人与珠宝老客就时常来此,准备以极低的价格收购那些散失在民间的珍宝。由于愚盲的村民们并不清楚那些国之瑰宝的价值,所以会有人将西太后绣鞋上一颗价值连城的珠子,以一斗高梁米的低廉价格出售!孙殿英盗陵案虽然已经发生了将近二十年,可是,北平、天津的珠宝商们仍然不时有人来到马伸桥小镇上,企图拣便宜发大财!

    公安局长云一彪自从受命侦破康熙景陵特大盗案以后,曾一度在马兰峪附近各村侦察并企图获得盗陵人的蛛丝马迹。可是,由于邵子甫司令员所率领的冀东军区第十五分区的一营士兵进驻马兰峪,使得那些隐匿在陵区附近的盗陵者们感到风声太紧,大多都潜藏起来销声匿迹了。本来,云一彪的侦破小分队准备以扎根蹲点的办法得到一些线索,终因国共“拉锯战”的形势吉凶难卜和村民们的疑虑担心,而收效甚微。为了能尽快抓到盗陵者及其幕后的策划人,云一彪决计采取放长线钓大鱼的方法,引蛇出洞!

    云一彪清楚地记得,那是深秋的一天上午,马伸桥小镇子上人头攒动。虽然是在战争的年代,但是小镇子上依然延续着十五大集的旧习俗。处于山峦环绕的马伸桥小镇上的集市,拥挤着从附近十里八村赶来出售山货的村民们,男女老少,熙来攘往。街道两旁的地摊鳞次栉比,箩筐席篓里装着红艳艳的山葡萄、黄灿灿的秋白梨、晶莹诱人的白杏、深红的大枣、褐色的山核桃与深红玛瑙似的榛子。深秋的山货,诱人胃口。在小街的上空弥漫着温馨的果香。在此起彼伏的叫卖声中,杂夹着讨价还价的争吵。就在这拥来挤去的小街上,有一个鬼鬼祟祟的人影在人流里一闪。他很像个地道的山民,穿着千补万纳的灰布袄,或许因为路上涉过小河沟子,黑布裤沾满了泥点子上。这人有二十多岁,头发很长,黧黑的瘦长脸上闪动着一双诡谲机警的小眼睛。他的身形与神态举止,与王绍义十分相似。原来,他就是王绍义的长了王茂。

    王茂的肩头上挂着沉甸甸的布褡裢,浑身上下风尘仆仆。从他那左顾右盼、鬼头鬼脑的神态上就可以判断出,他的兴趣根本就不在集市的山货上。王茂时而蹲在地摊前,以买山梨为借口,偷偷地回头窥探身后有无可疑的人。

    在确定无人跟踪以后,王茂才将目光朝路边稍远外投去。他那双小眼睛倏然一亮,远远地望见了街北面那块“悦来客栈”的招牌,白底红字赫然醒目地悬挂于门首。那里就是他要去的地方。王茂放开双腿,分开人群,挤出去,快步地向那家客栈走去,但是当他真的接近“悦来客栈”后,不知因为什么原因,他的脚步却又迟疑着停了下来。

    客栈门前并无任何可疑迹象。曾因为父亲王绍义的谨小慎微而倍感担心的王茂,此时略松了一口气。他之所以由黄松峪远路跋涉到马伸桥,是因为几天前获知了一个重要的消息。小镇上来了一位天津卫珠宝行的老客,正住在“悦来客栈”里,坐栈收购散落在民间的奇珍异宝。听到消息的王茂有些按耐不住,很想马上起身赶到马伸桥,将手中那些从景陵里盗掠来的珠宝,尽早尽快地兑换成钞票。然而,王茂却万万没有料想到,他要去马伸桥出售皇陵珍宝的话刚出口,王绍义就勃然大怒地将桌子一拍,吼道:“王茂,不许你胡来!你去马伸桥?莫非就不要脑袋了吗?!”

    王茂道:“我怎么是胡来呢?难道让那些景陵里弄来的值钱东西,都变成废铜烂铁吗?不去卖掉换钱,当初又何必冒那么大的风险去掘皇陵呢?”

    王绍义道:“我又何尝不想将宝贝兑成钱花呢?我们爷们盗陵,冒的是杀头的罪,自然是为了发一笔大财的。不过,现在就去马伸桥出手,很可能是自投罗网。”

    王茂吃了一惊:“怎么是自投罗网?莫非天津来的商人有假吗?”

    王绍义说:“老客是真是假,咱且不去说他。我是担心云一彪会不会利用天津老客来马伸桥收购皇陵珍宝的机会,在‘悦来客栈’的附近暗中布哨,坐等我们上钩。在这种时候,咱爷们非要多加小心才行呀。所以,宁肯暂时不出手,也千万不能冒这个风险!”

    王茂顶撞地说:“爹,你也是胆子太小,怎么被云一彪吓成这种样子呢?千万不可草木皆兵,我就不相信他姓云的能抓住咱们!……”

    王绍义见王茂执意要去马伸桥冒险,气得他将桌子拍得砰砰作响,说:“胡说!如果你真的不听我的话,敢去马伸桥找那个老客换钱花,老子将来就打断你的腿!”

    王茂见王绍义坚决反对他到马伸桥去,情知无法辩解,更无法劝说王绍义改变主意,就诡秘地眨了眨眼睛,笑眯眯地说道:“爹,我只是随便说说罢了,其实,我怎么敢去自投罗网呢?云一彪就是不在马伸桥暗中布哨,我也是不敢乱闯的!你只管放心好了!”

    可是,王绍义根本不知道,他的儿子王茂求财心切,已暗下决心非去马伸桥不可。他敷衍了王绍义后,就偷偷与二弟王慎商量。王茂说:“咱爹一朝被蛇咬,三年怕井绳!他是被吓怕了。其实马伸桥的小集上一直很太平,那个天津珠宝商人既然来到镇上收集民间的宝贝,一定有很多人前去找他。如果当真有什么人在那里埋伏,岂不早就会听说有人被公安逮捕了吗?”

    王慎见哥哥说得头头是道,也深以为然地颔首说:“哥哥说得有理。天津、北平不是常有些珠宝商到马伸桥去拣便宜吗?为什么这一回偏偏就有公安局的人在那里设下暗哨呢?再说,咱们从景陵里盗来那么多金银财宝,如果不找商人兑换成钞票,可就成了没有用的破铜烂铁。”

    王茂大喜,说:“还是老弟通晓情理!如果今天能将那些宝贝换成钱花,就不该等到明天。后天恰好就是大集,我打算尽快就去马伸桥,先拿上几样宝贝碰碰运气,如果当真卖得出去,价钱又合理,下次咱哥俩就一同前去,如何?”

    王慎应允道:“如此最好!不过大哥,我也和你一道到马伸桥闯一趟,我们先少带几样不显眼的东西,试着变卖一些,如果当真那里没有公安局的探子,也好让咱爹与咱一同把东西拿到马伸桥出手!只盼大哥行事时,务须小心才是!”

    “好,那我们一道去就是!”王茂与弟弟王慎商议已定。

    第二天大清早的时候,王茂拣带了几样并不太值钱的珠宝玉器,偷偷地出了家门。他溜出了黄松峪不久,就沿着山林间一条小路,直朝马伸桥镇子上奔来。王慎也带着部分珠宝,预先等候在半山间的密林中。在晨雾朦胧的时候,哥俩在山路间会合,而后相携上路,趟过一条秋雨泥泞的山路,向马伸桥小镇方向走来。

    日上三竿之时,兄弟俩来到距马伸桥一里的地方。此时马伸桥的集市已开,各路赶集的村民络绎不绝地向马伸桥汇聚而来。王茂和王慎两弟兄在半山坡的松树林里,可以远远翘望到小集上熙熙攘攘的人流。为慎重起见,王茂让王慎在小镇外边的树林子里等候着,独自一人背着个褡裢向马伸桥走来。

    王茂走进嘈杂的街上集市后,很快就找到了路边那家“悦来客栈”。虽然王茂对王绍义的严厉训斥与劝阻不以为然,但是当他真的来到“悦来客栈”门前的时候,一颗紧张的心还是悬了起来。究竟会不会有蓟县公安局秘密派出的便衣人员在此埋伏守候呢?王茂在接近“悦来客栈”之前,除了仔细观察左右,认定没有便衣跟踪之外,还对可能发生的突然情况以及应付的办法,在内心中做了周密的安排。

    现在,王茂远远地望着“悦来客栈”的门厅之内,静悄悄的并无任何反常迹象。“清平世界,朗朗乾坤”,一切都很平静,哪有什么暗探和便衣呢!王茂的胆量渐渐大了起来,暗暗在心里冷笑,觉得“悦来客栈”根本不像爹所预料的那样可怕!

    “掌柜的,请问从天津卫来的老客在哪儿?!”鬼头鬼脑的王茂蹑手蹑脚地闪进账房来。那客栈的掌柜忽然看见从街门外闪进一个背着褡裢的陌生山民,上下打量了一下,朝客栈的楼上高声喊道:“王老板,今天是好日子,有主雇上门来喽!”

    客栈掌柜满面堆笑接待着王茂。就在掌柜的忙着为王茂拿烟倒茶的时候,只听“咚咚咚”一阵楼梯响。那王茂像一只受了惊的兔子一般,屁股刚刚在椅子上落座又腾地弹了起来,两只手惶恐不安地紧紧抱住那个沉甸甸的褡裢不放。他抬起头来一看,只见从楼梯上奔下一个人来。哪里是什么老客,而是一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伙计。王茂迎上前去,向那小伙子躬一下身,说:“请问,天津的老客可在吗?他当真是来马伸桥收购民间珠宝玉器的吗?”那小伙子躬身笑答说:“那是当然。我们是天津万碧斋古玩店的。不知你手上可有什么名贵的古玩玉器吗?”

    王茂见那小伙计眉清目秀,问话十分精明,便吞吞吐吐地说:“当然是有几样祖宗那里传下来的老古董,只是不知道价钱……”

    青年伙计说:“我店是天津卫有名气的老铺子,价钱自然是公道的,而且还是现钱兑换。你那古董如是祖传,自然是真物真货,如果是以假乱真的赝品,本店可是断然不能收购的!”

    王茂见小伙计讨价还价的模样,完全是一副商人的样子,心中便不再多疑。他将胸口一拍说:“你只管放心,我手上的货哪会有什么赝品呢?保险你一看就能相中。休怪我说话太直,你太年轻了,不知你可识得我那些古董的价值?”

    小伙计也不气恼,只说:“你只管放心,老乡,有什么值钱的货尽管拿出来瞧瞧。我年轻倒也不必惹你惊怪,只要你的货真,我们还有更识货的掌柜在楼上呢!保险不压价,只要你的货儿好,包你卖个好价!”

    “如此我就放心了!”王茂见小伙计热诚谦和,讲起话来让人服气,就将那只沉甸甸的褡裢放在桌子上,在里面伸手摸了好一阵子,才将一个沉重的小什物撂到桌上,说:“请看吧!可是真的吗?”

    小伙计定睛看时,不觉双眼豁然一亮。原来王茂从褡裢里取出来的是一颗雪白晶莹的大珠子,在阳光的映射之下熠熠闪光。那颗白色的珠子正是康熙景陵棺椁中的陪葬之物!小伙计心里一惊又一喜,脸上的表情立刻凝固了。他惊的是果然有人这么快就忍不住寂寞,将真宝出手;他喜的是总算没有白白等候在“悦来客栈”里守株待兔。尽管内心很激动,但那小伙计却故作漠然地摇了摇头说:“哦,我当是什么了不得的宝物,原来是一颗并不值钱的珠子呀!像这类东西,我们的天津总店里有的是,不足为奇!”

    “你!别小瞧人……”王茂万没有想到那谦和的小伙计居然会以轻蔑的神态斜睨着他,似乎在嘲弄他这个乡下人怎么会有真正的好东西?王茂被小伙计不屑的目光看得恼了,随手从褡裢里抓出一把银白闪亮的小珠子,还有一只玲珑剔透、碧绿可人的翠玉佛头,朝面前那张朱漆桌案上一放,说:“好东西自然还有的!请看,这些东西你见识过吗?”

    “哦?”小伙计大吃一惊。

    王茂见震住了小伙计,便以凛然的神态将手一伸说:“这回谅你也无话可说了,请开个价吧?!”

    “不急不忙!老乡,不知你那褡裢里还有些什么值钱的宝贝,全都拿出来让咱见识见识。到那时再一并论质定价,如何?”小伙计并不理睬王茂那急不可待的焦灼,只顾去观察那些闪烁光辉的罕见珠宝,却不肯开口还价。

    王茂见状不由迟疑起来。本来,他很想拿出一件珠宝,就请伙计议一次价的。如今却见那小伙计并不议价,反而坚持让他将褡裢里的金银珠宝悉数拿出来。王茂越来越感到狐疑,就在这时,楼梯上又传来一阵笃笃的脚步声响。王茂抬头望去,只见楼梯上缓步走下来一位头戴礼帽,身穿竹布长大褂的中年人。小伙计见了那人,大声地叫道:“掌柜的,可来了大卖主啦!这些珠子可是真正的皇宫藏品呀!”

    中年人冷冷地望着王茂。

    王茂见小伙计不住地向那位中年人眨动着眼睛,心里疑云四起。他定神一看,忽然发觉那位中年人有些面熟,有一种似曾相识之感。但是,那位中年人到底是谁呢?王茂却又一时想不起来,不过那人一双炯炯有神的大眼睛却使王茂的心情不自禁地跳了起来。“你千万小心,云一彪可不好惹,你要是去马伸桥,可要小心内中有诈!”蓦然间,王茂的耳边响起了父亲王绍义当初的担心。王茂警惕地环顾左右,隐隐察觉情势不妙。他悄然省悟到了什么,心里发虚发慌,暗暗地叫了一声:“不好!我上当了!”他也顾不得再与小伙计纠缠搭话,手忙脚乱地将桌子上的翠玉佛头和大大小小的珠子,用手揽在一起,塞进褡裢,口中大声地叫道:“算咧算咧,俺不卖了!不卖了!……”王茂一边说着一边随手将褡裢抓住,往肩头上一背,转身便朝客栈的门外逃去。

    小伙计见状急了,猛地冲扑上前,狠命地将王茂的衣襟一揪,高声大叫:“盗墓贼!你今天是逃不掉了……”

    王茂见状更加惊慌失措,直到现在才知道父亲的猜测完全没有错,自己已经在不知不觉间踏进了云一彪小分队所布下的陷阱。王茂一边在心里暗悔不该不听王绍义的忠告,一边拼命地挣脱小伙计对他的拖拽。在紧张与慌乱之际,王茂从那小伙计的手中挣脱了出来,大吼一声,发疯一般地夺门而出。等到那位穿竹布长衫的中年人从腰间拔出驳壳枪,追到客栈门外的时候,王茂已经背着褡裢,神色慌张地冲进熙熙攘攘的人群中,倏然间就踪影杳然了!追出来两个人的手里虽然都有枪,可是在门前集市上人如潮水的情况下,也无可奈何。他们沿王茂逃跑的方向追了一程,见踪影全无,也只好回到悦来客栈,这是才发现,王茂在慌乱之际,居然将一只银白的珠子遗落在客栈账房的桌子上了……

    原来,那位穿竹布长衫的中年人就是蓟县公安局长云一彪,化妆成天津珠宝行小伙计的就是侦察员国如剑。当云一彪手托着那只王茂遗落在桌子上的白珠子沉思时,他在心里暗悔一个本来可以将盗墓者人赃俱获的好机会眨眼间失去了。如果当时国如剑能够更老练一些,如果他早一步下楼的话,也许就抓捕住了出售珍宝的盗墓贼。

    尽管没有当场逮住那个出售珍宝的盗陵人,云一彪还是做出了如下的判断:一是来人系本地口音,完全可以通过他来否定敌工部长黄金仲关于外地流匪作案的说法;二是在他与国如剑出门追捕盗陵者的时候,发现那人逃窜的方向是在蓟县八区的区域。正因如此,云一彪后来与八区区长介儒谈话时,直言不讳地告诉介儒说:“根据目前侦察所得到的线索分析,参与盗掘景陵的不法分子,极有可能就分散隐藏在八区的村屯里。”

    云一彪伫立在青峰寺内的禅房窗前,凝望着越来越昏黑的夜空。在入夜以后,小北风开始吹卷起棉絮般的雪朵,在天际间飞舞。在云一彪的眼前,夜空中无数飘舞的雪朵,变幻成一个个令人生疑的面孔。他们当中既有在马伸桥小镇上侥幸逃脱的王茂,又有故工部长黄金仲和八区区长介儒,这些人与发生在马兰峪的景陵盗案有关系吗?

    “我是共产党的干部,决不可能做任何有违于党与人民利益的事情!”云一彪记得,那一次他与介儒谈话时,介儒一开始就以这种不容置疑的口气对他说道:“云一彪同志,我可以以人格和党性保证,在我们八区所管辖的村村屯屯,不可能有参与盗陵的人。当然,区、村干部就更不可能参与此案!……”云一彪当时义正辞严地说道:“介儒同志,八区所属的村屯中是否有人参加盗掘景陵,现在还不是下结论的时候!我相信你在这一大是大非问题面前,会站在党的立场上,尽快协助公安局查找到盗陵的线索!我也相信你不会在这种原则的问题上犯错误!”

    “我当然……会站在党的立场上的。”云一彪的话份量很重,一语击中介儒的要害。他将胸口一拍说:“请你放心,我一定不负所望,尽快协助你们在八区查找有关盗掘景陵的线索!……”

    当然,云一彪根本不会想到,就在此时此刻,介儒在敌工部长黄金仲的威胁利诱之下,已经采取了妥协的态度,沦落为盗陵集团的主要成员了……

    “局长,这个家伙非常顽固!”云一彪的沉思被打断了。他回头一看,见是国如剑走了进来。他浑身上下都落满了白色的雪花。国如剑说:“从天黑时我们就开始审问关增会,可是他始终不吐口,无论如何也不肯交代向行署公安局报假案的真正用心……看起来,这里面很可能有个天大的秘密,任我们如何审问,关增会都不肯招供!”

    云一彪颔首道:“你说得很对,关增会的精神包袱很重!”他略一沉吟,便和国如剑走出禅房。外面夜色如墨,风狂雪猛。古寺之内,已经积满了厚厚一层雪毯,殿宇、钟楼和几株苍劲的古柏,在凄厉的北风中剧烈地摇拽着,枝桠在风中发出尖厉的啸叫。云一彪和国如剑沿积雪的小路来到配殿后的一间小偏厦。这里原来是寺中道人们的小库房,如今变为关增会的临时囚所。小房里透出美孚灯的光亮,几个荷枪的武装民兵在门外担任警戒。云一彪将房门推开,只见在昏黄的灯影下,一个双手被绳子牢牢捆在身后的人,颓然蹲坐在墙旮旯里。灯光照亮了他那颗被火烧秃的脑壳。

    “关增会,”云一彪抖掉大衣上的落雪,凛然的目光如一道利剑一般注视着不敢仰视他的关增会。他冷冷地逼视了两分钟,忽然说道:“你既然宁死不肯说出报假案的真正原因,我们也决不勉强。为什么?因为我们共产党对待罪犯的政策是坦白者从宽,抗拒者从严!你现在不敢说出实情,是因为你报假案的背后隐藏着更大的阴谋,包藏着不可告人的祸心。”

    关增会惊恐地抬起头来。他那两只眼睛一睁一闭,从那只睁大的眼睛里不难看出他心底的惊慌。

    云一彪冷冷一笑说:“现在,我知道你那口是撬不开的!关增会,我们给你一定的考虑时间。如果你能在这段时间里供出幕后指使者,我们仍然将你当做胁从者对待。如果你继续顽抗,或者因为你的顽抗给党和人民带来更大的损失,那么你就必须为你的罪行承担责任!”

    冷汗从关增会那光秃秃的头顶上沁出来。他不敢与云一彪灼灼的目光对峙,急忙埋下头去,浑身情不自禁地抖动起来。

    “云局长,电话。”就在这时,一位荷枪的民兵急匆匆地跑进偏厦,向云一虎报告说:“是冀东行署打来的紧急电话!……”云一彪对国如剑叮嘱了几句,就随那民兵快步地来到前大殿。在临时搜山指挥部里,一架军用电话摆在香案上。当云一彪从电话里听到冀东行署专员黎亚夫熟悉而亲切的声音时,他的心顿时急切地跳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