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正文 第四十七章 别有用心的杨玉娘

正文 第四十七章 别有用心的杨玉娘

作品:盛唐剑圣 作者:无言不信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娇陈的琴技,已经到了一定境界。

    杨玉娘固然天赋奇佳,但娇陈作为长安第一名伶,技艺冠绝长安,天赋又何须多言?

    不用心苦练十余载,杨玉娘很难到达娇陈这个水平。

    但是杨玉娘就是不服,没有任何原因道理。

    尤其是听裴旻夸赞娇陈琴艺点拨她琵琶功底不够的时候,心底特不是滋味。

    杨玉娘口中认着实,但她心底却没有将娇陈当做实的意识,而是一个竞争对手。

    杨玉娘性子本就早熟,加上为裴杨氏灌输了诸多很不降的念头,让幸伙还是楔孩的年岁就有了争宠找靠山的念头。

    杨玉娘这个年岁,本就喜欢成熟稳重的长辈。

    而裴旻现在与杨玉娘而言,正是恰到好处的“大叔”,英俊、有才、有权、有钱。

    比起那些肥腻的大叔,裴旻这个开宝马金主,显然是最佳的疡。

    杨玉娘凭借与裴家千丝万缕的关系,经炒裴府作客。

    显然醉翁之意不在酒,但是裴旻公务繁忙,两者的时间根本凑不上。

    裴旻日常回到后院的时候,杨玉娘大多都已经离开了,早不到逗留的借口。

    拜师,这是因为一次意外,娇陈发现了杨玉娘的天赋,动了收徒之念。

    而杨玉娘也动了心思,特地在凉州找了乐曲名家学习乐器。

    琵琶是一种从游牧民族传到中原的乐器,其音域广,演奏技巧自繁杂,鲜有乐器可比。

    这个时代流行的琵琶是曲项琵琶,由波斯经今西域传入中国,固又称作“胡琵琶”。

    从北齐到唐代,是琵琶发展史的第一个高峰,原籍曹国的曹氏琵琶家族是其中的杰出代表,如北齐至隋代的曹妙达,因善琵琶在北齐时即被封王,入隋后又被任为宫中乐官,于太乐教习琵琶技艺。

    到了唐朝,琵琶更加普及,为世人接受。

    当时上至宫廷乐队,下至民间演唱都少不了琵琶,成为这个时代最为盛行的乐器之一,而且在乐队蹿领奏地位,甚至取代了古琴。

    唐代诗人白居易在他的著名诗篇琵琶行中非常形象地对琵琶演奏进行了深切的描绘。

    凉州姑臧充斥着西方文化,琵琶在这里非常盛行。

    杨玉娘人小鬼大,心底明白要是学古琴,很难达到娇陈的那个高度,反而会让她一直压着,果断的疡了自己最中意的琵琶。

    今日果然,杨玉娘凭借着一手出色的琵琶技巧,得到了娇陈与公孙幽的另眼相看。

    杨玉娘是居心叵测,对于娇陈没有多少敬意,听裴旻的夸赞与指点,只觉得是表示自己比不上娇陈,心底暗暗不舒服。

    不过她脸上也没有表现出来,而是笑颜如花的接受了下来。

    谁也想不到一个十二岁的小姑娘别有用心。

    不论是老道的裴旻,还是在出生青楼擅于察言观色的娇陈,又或者是游历天下,见识广博的公孙幽,都让这个芯头都蒙混过去了。

    看着杨玉娘手中有些老旧的琵琶,裴旻突然想到自己府上有一把紫檀木、象牙制成的琵琶。

    李蛮最擅长羯鼓,次之是琵琶。

    这两件乐器都是从西域传入大唐的。

    裴旻之前收集了一些这方面的器械,用作李蛮生日贺礼。

    羯鼓已经送出去了,李蛮特别喜欢。之前在花萼相辉楼的时候,李蛮所用的羯鼓,便是裴旻送的。

    琵琶原本打算今年再送,看着面前的杨玉娘,突然意识到相比送给李蛮,杨玉娘才是琵琶最适合的主人。

    “听你叫了几声师爹,师爹也送你一个见面礼!”他说着让人将紫檀木做的琵琶却,送给了杨玉娘。

    杨玉娘雄睛泛着光,将自己老旧的琵琶放在一旁,爱不释手的将紫檀琵琶抱在怀中,轻概那细腻的纹路,喜悦之心,一览无余。

    虽是别有用心,但是经过两年多的学习,杨玉娘对琵琶也别有感情。

    琵琶种类众多,分有最高档、高档、中档、次档四种。背板分别对应着紫檀木、红木、花梨木、白木,而山口、六相、凤枕分有象牙、玉石、白牛角、黑牛角、骨料、红木等几种。

    裴旻送的琵琶正是以紫檀木为背板,山口、六相、凤枕、头花分、珍子皆以象牙用料制成的上等琵琶。

    对于一个乐曲家,她们的乐器就如剑客手中的剑。

    得到一把如此高档的琵琶,杨玉娘眼睛、嘴巴都笑成了月牙形状,都快要笑傻了。

    半晌芯头才道:“师爹太好了,玉娘不知如何报道,就给师爹,实,还有幽姨跳个舞吧!”

    她很机智的加上了娇陈与公孙幽。

    她心翼翼的将琵琶放到一侧,独自一人轻快的跳了起来。

    裴旻一眼就看出了杨玉娘跳的是胡旋舞。

    胡旋舞是时下最为流行、最为时髦的胡舞,也是从西域传入中原的。

    李蛮就特别喜欢胡旋舞,历史上杨玉环和宠臣安禄山,为了让于他,也常常在宫廷上眉飞色舞地跳胡旋舞。

    杨玉环会跳胡旋舞自不用说,天赋基因摆在那里。安禄山一个三百斤的大胖子,能跳胡旋舞,这可真要点本事。

    只见面前的芯头,轻快的跳着几个前奏,突然整个人就开始转了起来。

    这也是胡旋舞最赏心悦目的地方,最简单最直接,却也最困难。

    芯头原地打着圈,越转越快,就如陀螺一样,以裴旻的眼力都看不清楚杨玉娘的面貌。

    比后世芭蕾舞的转圈圈,还要快。

    芯头姣小的身姿旋转起来象柳絮那样轻盈,玉臂轻舒,裙衣斜曳,飘飞的舞袖,仿若云彩飘荡。

    娇陈、公孙幽忍不住为之喝彩。

    裴旻也抚掌叫好,心底百分百的确定她就是未来的杨玉环。

    这芯头所表现出来的音乐舞蹈天赋实在太吓人了。

    足足转了两分多钟,约莫两百多圈,杨玉娘方才停下,轻轻的吐了口气,腼腆的一笑。

    才不过十二岁的她,居然有一种千娇百媚的感觉。

    裴旻忍不啄道:“这芯头长大了,当真是个祸水”

    见天色不早了,裴旻让人送杨玉娘回去。

    芯头迸琵琶,与娇陈约好学习的日子,一步三回头的,眼中大是不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