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盛唐剑圣 > 正文 第四章 针对李亨

正文 第四章 针对李亨

作品:盛唐剑圣 作者:无言不信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天下风云际会,暗流涌动!

    裴在长安却是干得风生水起。

    宋为裴说动,负责庙堂的吏治。

    宋原来的学生门客皆汇聚旗下,让裴较为薄弱的庙堂根基变得巩固。

    李的心服,更让裴没有了后顾之忧。

    而且李也如裴想的一样,这位名将并不适合处理门下省的琐事,军事方面的东西,才是他的长处。

    这要想让中央军脱胎换骨并非一日之功,但李已经根据中央军的情况,拟定了一套有效的计划方案,并且拿着计划方案与裴做了商议。

    裴看了李定下的计划很是满意,以他的军事水平,居然挑不出一点毛泊。

    裴记得当初看着计划表,便如见鬼了一样的看着李。

    他不怀疑李的才敢,却想不到李有这种本事。

    不过李也如实说明了原因,这份计划方案最大的功臣不是他,而是郭子仪。

    裴用人识人的本事,早已传扬天下,郭子仪得裴多次推荐。

    李对之很感兴趣,在与裴会晤的当天就去找了郭子仪聊天。

    郭子仪的才华,那是毋庸置疑的。

    那超凡的军事功底,与古之名将相比,都未有不如。至关重要的是郭子仪在京畿当了六年将军,固然因为性格使然,有些随波逐流,未能以一己之力改变中央军疲软的局面,却也对中央军的情况,了若指掌,从哪里入手,有了一定的想法。

    郭子仪政治觉悟太高,以至于他做不到大刀阔斧的改革。

    李却不一样,李有着李家人特有的魄力,与郭子仪一合计,就有了这份详细的方案。

    裴自身更不缺乏改革的魄力,直接说道:“一切就依照这个计划来,出了什么问题我兜着。”

    李自信满满的笑道:“郡王安心处理辽东事情即可,某治得了这些烂到骨子里的禁军。”

    裴也放心了,李加郭子仪的组合,没有理由治不了禁军的问题。

    至于源乾曜、李元两人。

    源乾曜自是不用多虑,官场常青树,老好人,最不会得罪人。

    李元也因为宇文融的明升暗降老实消停了,他本就忌惮裴,现在更是奈何裴不得,老老实实的当着自己的辅相。

    李元自身的行政才略还是很不俗的,裴也有用得到他的时候,也不想动他。

    东宫,太子府。

    皇太子李琰看着让人头大的机要文件,满脑子的都是浆糊,浑浑噩噩的。

    反倒是一旁的李亨看得津津有味。

    不管李亨对于自己面前这个弟弟多少的敌视仇恨,在表面上却是一点也看不出来,反而如一个知心的兄长一样,为自己的弟弟排忧解难。

    “太子,裴相来了!”

    李琰忙道:“快,快快有请!”

    李亨心底深恨,却也离开了李琰的那一桌,去到了下手的位置。

    裴走进大殿,见一旁的李亨,眉头忍不住的跳了跳,“见过太子殿下,忠王!”

    李琰亲昵的叫了一声:“姑夫!”

    李亨心底不情愿,还是硬着头皮,上前叫了一声。

    裴对两人略一颔首,说道:“在下要与太子殿上商议国政,还请忠王避让一二。”

    李亨脸色一沉,忍不住道:“本王亦是皇子,难道听不得?”

    裴毫不留情面的道:“正因为殿下是皇子,才更加听不得。人重之贵,贵在避嫌。殿下身为皇子,在这陛下病危之际,身为皇子,殿下理当为陛下祈福,或者尽长兄之责,照顾兄弟姐妹。而不是三番四次的往这东宫跑,过问政务,惹人多思。”

    李亨占不醉,只能忍气妥协道:“本王并无此意!”

    裴笑道:“或许,殿下并无别的意思,但天下悠悠之口,被定传出什么不好的消息,希望殿下能够自重。”

    李亨强忍着胸口爆裂而出的怒意,瞄了李琰一眼,见他一句话也不说,憋闷道:“本王日后会注意的,这便告辞了。”

    他气冲冲的离去了。

    李琰在李亨走后,才带着几分敬畏的说:“姑夫对三哥是不是太严苛了,孤王才智远不如三哥,很多事情不明白三哥都能一一解惑。”

    裴说道:“殿下,此事并非臣下严苛,实在是于理不合。您想一下,您升任太子之后,可让忠王参与国事?陛下卧床之际,可有类似的嘱托?”

    李琰摇了曳,耿直的说道:“父皇没有说过类似的话,只是说诸事以姑夫的意见为先,姑夫是庙堂之上唯一一个最值得信任的人。”

    裴听了也不知说什么好,呆了呆道:“那就这样吧,忠王议事,于理不合,殿下对于政务不熟,这也是问题,我回头安排一人指点殿下行政要务,以便殿下能够担负起国朝之重。”

    李琰用力的点了点头,尽管他才能平庸之极,但是皇帝的位子是没有人不想坐。

    哪怕李琰再平庸,也不会有放弃皇位的想法。

    裴今日来是向李琰汇报东北局面的,李蛮不能主事,所有的朝政打算都是裴负责处理的。

    李琰负责监国,裴不定时的将自己所处理政务的资料送来东宫。

    如果有机要之事,裴会亲自来跟李琰说清楚。

    裴今日要说的就是东北的事情。

    裴派出的明暗两路使者已经先后抵达幽州了。

    两人的第一手情报已经传到了裴手上。

    御史台传来的消息都是明面的,但是已经透露了一些情况了,其中就有张守的寿,张康总揽辽东军务。

    这种情况是朝廷不知道的。

    边帅的责任重大,如果边帅生豺有异样,无法处理政务,必须通报朝廷,再由朝廷定夺是由何人暂时接替张守的职务。

    得到朝廷认可下令,张康才真正有资格总揽辽东军务,现在的情况东北显然违背了这一点。

    而徐铭调查的更加透彻,他已经调查到张守寿的原因。

    因为跟着张守寿的还有一个大夫,幽州最出名的大夫也跟着寿了。

    这一点细节让徐铭注意到了,然后以此调查成功查到了张守受伤一事。

    再有此事入手,黑水之战,张守重伤,这个事实,铁证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