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灵宠物语2 > 第七十节

第七十节

作品:灵宠物语2 作者:童亮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这时,董静的爷爷出来了,朝老太太打招呼道:“哎呀,您老人家来之前怎么不叫人提前带个口信啊。”

    董静急忙转移话题,拉住老太太的手往屋里牵,过分热情地说道:“就是。您提前给个口信,我们好做准备嘛。”

    董静媳妇怪怪地看着她男人,但是也不好说什么。老太太看出来,董静媳妇也有话要单独跟她说。

    老太太向老人询问健康状况。

    老人将手一挥,说道:“我们这些人嘛,有什么好问的,今晚脱了鞋子睡觉,明天就不一定能再穿起来。来来来,屋里坐。董静,去屋里泡茶。茶壶里昨晚就没有水了。别什么事都指着你媳妇。你媳妇肚子挺着呢,做什么都不方便。万一这次真是个孙子呢。”

    董静和他媳妇的脸上都挂不住了。

    老太太打圆场道:“儿孙自有儿孙福。您注意自己的身子就行啦。”

    老人摸着额头说道:“哦,您不说我还差点儿忘记了,我还有药吃。您先坐着,我去吃点儿药就来。”

    说完,老人进里屋去了。

    董静去后面泡茶了。

    堂屋里只剩下老太太和董静媳妇。

    董静媳妇将椅子搬到老太太边上坐下,怯怯地问道:“奶奶,我问你一个事啊。你是不是也看出来了,所以跟董静偷偷说了啊?”

    老太太被她这么一问,倒是有些惊讶,反问道:“你看出什么来了?”

    董静媳妇点点头。

    老太太问道:“那你说说看。”

    董静媳妇道:“您说说看,我是不是被什么邪物缠上了?所以我才生不出孩子来,老生那些青蛙子?”

    “邪物?”老太太仔细观察董静媳妇的一举一动,发现她似乎知道的并没有那么多。因为她的眼神里还有许多犹疑。

    “我先给您讲一件事吧。我前不久听说的。”董静媳妇道。

    “你说。”老太太道。

    “我娘家有一个石匠。他的妻子快四十岁了,患一种怪病很多年。她说她十八岁的时候,曾有一个晚上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见一个英俊的少年走进她的闺房,自称比她年龄大两千多岁,由于上辈子有缘,这辈子来向她求婚。她在梦里迷迷糊糊的,没多想就答应了。于是,他们立即就在她的闺房里举办婚礼。一会儿,屋里进来不少人,看样子都是那个少年的亲戚朋友。她不认识,那少年给她一一介绍,这是叔叔,这是婶婶,这是姑妈,这是舅舅等。介绍完,外面就锣鼓喧天了,屋里的人开始摆酒席吃饭,非常热闹。

    “第二天醒来,屋里一团糟,床上明显不止她一个人的痕迹。她不敢往外说,一人偷偷将屋里收拾干净。但是自从那次之后,那少年每晚都来,要与她寻欢作乐,并带来很多她从未见过的好吃的水果和点心。

    “日子一久,她的父母也发现了异常,知晓了她的事情。她父母忧心忡忡,知道来者不是善类,便决定为女儿说媒出嫁,期待这样能让他们断绝往来。毕竟如果晚上她丈夫躺在旁边,那少年就没有机会骚扰了。可是那少年岂是那么好对付的?

    “自从她嫁到石匠这边之后,石匠晚上无法靠近她。如果石匠强行接近她,她就会不由自主地撕扯打骂他,常常将石匠打得头破血流。石匠在以前算是比较好的职业,家家户户做磨盘,做石墩等都需要请石匠来家里做工,自己平时舍不得吃的,这时候给石匠吃,舍不得抽的烟,这时候给石匠抽。但是在机器时代,石匠木匠之类的职业随着时间推移越来越落寞。以前的石匠可以挑媒婆,现在的石匠跪着求媒婆。

    “石匠正是由于这些才接受她的。他早就听说了她的怪事。

    “所幸的是,除了两人无法圆房之外,别的倒还好。她白天还可以帮忙料理家务,照看老人。到了晚上,她就开始迷迷糊糊,虽然丈夫就躺在旁边并且不能碰到她,但是她发出哼哼唧唧的暧昧声音,好像跟人正在恩爱一般。

    “石匠在旁又羞又恼,还不能上前制止。他一上前,又会发生一场恶斗。长期如此,石匠的精神大受刺激,竟然渐渐下身萎靡。因此他们结婚二十多年后还未生一子。

    “他们不是没有想过办法。石匠到处求医,她妻子在清醒的时候也心急如焚。开始医院将她安排在妇科治疗,一直不见效,后来安排到精神科治疗,还是徒劳无功。吃了无数药,打了无数针,情况没见好一点儿。”

    老太太问道:“你的意思是你怀疑自己也得了她那样的病吗?”

    董静媳妇摇头道:“您听我说完。最近嘛,有个学医学的大学教授来了村里,说是专门下来义诊的。听说这位老教授特别厉害,是国内有名的。于是呢,石匠带着他妻子去了。本来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但是那位老教授却说他好像在一本古书里面见到过治疗这种病的方法。石匠高兴得不得了。

    “那位老教授是男的,说自己不便治疗,便叫身边的护士过来,吩咐如何如何治疗。石匠不放心,央求护士告诉他到底是什么方法。护士叫他不要告诉他妻子。石匠答应了。护士便说,老教授交代,只需取一点儿珠兰草的根,在晚上睡觉前,以给她治病为由,将珠兰根塞入她的下身,就有望治好多年的麻烦。

    “石匠听完,不敢相信,问道,这么多年这么多医生都没有办法治好,一点儿野草的根就能治好我媳妇?何况是用这么奇怪的方法!你要知道,纠缠我媳妇的可是有两千多年年龄的邪物。他曾跟我媳妇说过,他大我媳妇两千多岁。

    “护士劝道,老教授不是戏弄人的人,既然他这么交代,自然有他的道理。然后,护士再三要求石匠不要告诉他妻子这件事情。

    “石匠勉强答应,又问,从哪里找这种野草呢?护士笑道,这你就不用操心了,刚好医院的花园里种有这种珠兰。

    “护士偷偷按照老教授传授的方法做了。石匠也守口如瓶。在医院住院的第二天,石匠的妻子对石匠说,昨晚她又梦见那个男子来了。

    “石匠大吃一惊,骂道,那个臭老教授果然是戏弄人!

    “石匠的妻子继续说道,梦中的男子没有像以前一样直接靠近她,而是绕着她走了一圈,对着她的身体嗅了又嗅。

    “石匠的妻子还没有弄明白怎么回事,那男子就大骂道,我跟你多年恩爱,你居然听坏人的话,想用毒药害死我!我跟你的缘分到此为止!骂完之后,那男子气冲冲走了出去,再也没有进来。

    “那次过后,梦中的男子再也没有来骚扰她。后来,老教授又给石匠开了一些治疗萎靡之症的药方。石匠服用之后,身体也渐渐好转。石匠夫妻两人在间隔多年之后过上真正的夫妻生活,感情越来越好。”

    老太太问道:“你是想去找这个老教授,也来给你治疗一下吗?”

    董静媳妇叹气道:“老教授已经离开这里了,要再找他恐怕不容易。不过,老教授临走之前说,石匠的妻子患上的其实是一种病症上的幻觉,是痰迷心窍的表现,一般人不能理解,就把这种病症叫做‘狐狸附身’了。因为痰迷心窍,导致石匠的妻子神志错乱,产生了别的男人前来求欢的幻觉。”

    “幻觉?”老太太没想到老教授会这样解释。

    “是的。老教授还说,珠兰能化湿,所以能化痰,化去了痰,就能解除幻觉。至于为什么能解除幻觉,他也不知道,他还需要做进一步的研究。”

    老太太似懂非懂地点头。

    董静媳妇将椅子挪近老太太,悄声问道:“您说说看,我这个是不是同样的病症啊?也许是我幻觉太多?所以得了这生青蛙子的怪病?也许我弄什么草药来试一试,说不定就像石匠媳妇一样好了呢。”

    老太太沉默不语。

    “您老人家帮我问问其他老人,看是不是有人记得古书上写过治疗我这种病症的例子。”董静媳妇的眼睛忽闪忽闪,有些孩童气。

    “原来你是这个意思……”老太太不自在地道。老太太的脑海里掠过禅初的影像。

    “是呀。我听说挨着您家住的一个养鸡的人懂一些方术,是不是?要不您先问问那个人?”董静媳妇怯怯地道,生怕老太太嘴里说出个“不”字。

    老太太心想,石匠媳妇只是自己做梦而已,可是伤害董静媳妇的人她自己没见过,董静和老太太却见过了。董静媳妇幻觉中的人总不能跑到别人面前说话吧。虽然董静媳妇心存侥幸,但是这点儿侥幸一定是不存在的。

    “您……不愿意?”董静媳妇见老太太半天没反应,小心翼翼地问道。

    这时,董静出来了,他提着冒着白烟的茶壶,笑道:“真是对不起,家里连开水都没有了,我刚烧了一壶水。”

    董静媳妇见他出来,忙将椅子挪远一些。

    老太太小声对董静媳妇道:“好吧,我帮你问一问。”

    董静给老太太和他媳妇端上茶,三人有一句没一句地胡乱聊着,各自有着各自的心思。

    本来老太太想跟董静单独说话,但此时没有借口支开董静媳妇。而董静本人似乎不愿多说禅初的事情,并不配合老太太。

    老太太看了看董静媳妇的肚子,问道:“离生下来还有多久啊?”

    董静媳妇勉强扯了一下嘴角,道:“按照前两次来看,还要一两个月吧。”

    老太太转头盯着董静,问道:“如果这次生下来还是青蛙子,你们怎么办?”

    董静明知老太太问的是他,但他搓着手,不说话。

    董静媳妇却道:“还是青蛙子的话,我也没脸活了。再说,我也扛不住了。身体一次不如一次,现在回娘家一次,路上都要歇息好几次,找个石头坐几分钟才能继续走,不然就喘不过气来。要是这次还这样,我不如喝一瓶百草枯死了得了。”

    也许这是董静第一次听媳妇说这么丧气的话,他着急地站了起来,又是生气又是安慰道:“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呢!你再扛一下,等我赚够钱了,我就不做生意了,到时候你也就好了。”

    董静媳妇不明就里道:“你做生意赚不赚钱,跟我生孩子有什么关联?不过也是,你就只操心你的生意,都没为我这件事操过一点儿心。”

    老人也走了出来,跨过门槛就教训董静:“就是,你也太不关心你媳妇了。女人最大的事情就是生孩子,你还只顾着生意。为什么女的去世了道士要多念一道《血盆经》?就是因为女人在世相比男人多了一道血脉的痛苦,一是每月身上的痛;二是生孩子的苦。这是你们男人体会不到的痛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