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夺鼎1617 >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东西两个方向的扩张

第四百八十一章 东西两个方向的扩张

作品:夺鼎1617 作者:猛将如云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当晚,在其余七位总兵满是羡慕嫉妒恨的眼神当中,洪承畴和以祖大寿、吴三桂这对舅甥为代表的辽西将门集团,一条过江龙和两条地头蛇就吴标模范旅这支强军而展开了一场看不见硝烟的争夺战。&l;&g;

    双方都想在松锦战事期间将吴标麾下这数千人拉拢到自己的阵营当中来!

    开玩笑,能够在对阵建奴四个旗的满洲兵和汉军旗火器部队的作战之中占据上风,并且斩获甚重,这样的部队不去拉拢,那才是傻子!

    祖大寿开始使用了多年来屡试不爽的招数,以舅舅的身份要求吴三桂要与吴标将军好生相处,结拜为兄弟!接着便是以长辈的口吻很是关切的询问吴标一个岭南人在辽东征战,可否习惯?日常饮食起居是否有人照料?所部兵丁情势如何?

    当吴标很客气的同样以晚辈之礼向他明了自己有亲兵照料时,祖大寿很是惊讶的表示,厮杀汉子如何能够照料得了?将军若是不嫌,我祖氏家族之中倒是颇有几个年貌尚可的女子,可以供将军日常起居洒扫之用。

    明摆着做媒联姻之后,更是要拨出数百家丁来给吴标所部补充缺额!

    面对着如此**裸的挖墙脚行为,洪督师如果再不反击,他就不是蓟辽督师了!

    当即表示,吴将军乃是神机营建制,所部归本督师节制。自然他的部队战损应该由本督师来补充了,当即命令督标亲兵中军副将选拔一千人的精锐补充到模范旅之中。

    但是,一番争执之下。少不得三家都要给模范旅之中掺沙子进去。不别的,在这支军队里派上自己的人。从他们的日常起居训练作战当中学到一招半式,便可以收回成本了!

    当下。祖大寿拍了板,辽西祖家给模范旅拨了一千精壮去,原本打算派家丁,结果被吴标辞谢了,理由也是冠冕堂皇的,老将军连日苦战,所部消耗太大,家丁便算了,选拔些精壮就是了。

    而吴三桂也是从自己新近编练的骑兵队中拨了一千人给吴标。为的便是从他那里学会骑兵该如何练就如墙而进的战术!

    “吴将军,建奴稍退,你部便驻扎松山堡,一来保护锦州侧翼,与吴将军一道保护粮道,二来便是尽快整补军队。”

    接着,便是洪督师和祖大人就下一步的战略该当如何进行展开了讨论。

    眼下明军之中,早已形成了不以锦州解围为目的的共识,何况。眼下严格来并不算是解围,建奴的大队人马尚在锦州的东、北两个方向驻扎,随时可以卷土重来。意见虽然大体一致,但是内部却是分歧重重。

    以吴标、吴三桂为首的一派。主张在建奴主力与己方对峙之际,别遣一军以奇兵奔袭建奴老巢沈阳,迫使其回援。进而达到在辽西走廊地区前后夹击建奴的局面。就算不能一战而定辽东,也会重创建奴主力。

    而以马科。唐通,李辅明、左光先、刘肇基、杨国柱、王朴等七位总兵主张的稳健派。则是主张继续步步为营,先击破当面之贼再!

    锦州总兵府中的拉拢、争执、分歧,被人悄悄的收集整理,送出锦州。

    不同的是,一路向北,交到了黄太吉手中。

    而一路则是直奔宁远,交给在那里的隆盛行商号,再由快船直接送到津,接着再海船送到南中。

    大约十之后,远在顺化的李守汉便可以看到这份来自津的紧急军报。

    与这份锦州军报一道摆在守汉案头,还有一份来自于吴标模范旅营中关于对米尼弹的报告。

    这种被南粤军上下称为窝头弹的新弹丸,第一次实战便是在乳峰山战场。

    虽然滑膛枪配备上了窝头弹并不像守汉心目中前装线膛枪配备上米尼弹那样无敌,但是,射速和精度、射程综合评定下来,却是要比以前的弹丸好了不少。

    “请河静军工的几位先生们好好看一下这份报告,看看能否在弹丸材质配比等方向再挖掘一下。”

    守汉在报告上面附着的一张红头信笺上做着批复。

    “另:由隆盛行再行拨付十万粒该种弹丸销售给模范旅,只收取成本价,但是要将各项数据收集齐全。为下一步我军大量装备打下基础!”

    将桌案上公事房用竹筐送来的十几份公文一一批复完毕,守汉很是欣慰的把手中最后一份关于就南粤军展开秋季对抗性训练,简称秋操的报告重重的放在竹筐之中。

    “主公,二公子和徐先生在外面等候。”

    被守汉摇动铜铃唤进来的当值文案收起了批复的文书,低声提醒守汉,他的二公子李华宝和李华宝拜的先生徐宏祖在外面等候接见。

    原本在历史上足迹只到达云南丽江,在慨叹木家府邸恢弘壮丽之后便因为感染了脚气(?)而被木家命人送回老家南直隶江阴而病故的徐宏祖,在南粤军之中也谋取了一个差事,应该,在南粤军的体制之中,他算是混得功成名就如鱼得水的。

    “徐先生,您的那些书稿日记,儿华宝送来之后我仔细拜读过,当真是一篇奇文。昨日已经命人送去排版印刷,名字便唤作《徐霞客游记》如何?日后南粤各处官衙学校军营工场商号之中都要至少一部《徐霞客游记》,让人们知晓,这方地不只是他们生活的一个狭领域。”

    当气色不错面色黝黑的徐宏祖落座之后,守汉当即便出了这番令他十分激动的话来。

    没有哪个读书人能够抵御著书立的诱惑。这种活着的时候就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刊印发行,而且被送到每一个读书人和学校之中。这样的诱惑,就算是因为厌恶科举而去游历下寄情于山水之间的徐宏祖也是不能免俗。

    当下。徐宏祖的黑脸上便呈现了紫色,原因很简单。激动的红了脸。

    不过,随后守汉再度抛出的一件事。更是令他激动的几乎当时爆发脑溢血。

    “二月前接到南京留守衙门的咨文通报,四月起,吴江一带,大旱不雨,飞蝗蔽。米价每石银四两,流丐满道,多枕藉死。民间以糟粮腐渣为珍味,或食树屑榆皮。各处设厂施粥,吃者每日数成千上万。本官思之。你为江阴人氏,便令有司以你的名义往江阴调拨粳米数万石,请南京守备府派人到江阴协助,按户籍发放,每户一石以五钱银子发售。算是你这位江阴赤子为桑梓之地做些事情。”

    活着的时候看到自己的著作被刊印发行,自己的名字被家乡人民感念,造福桑梓,是徐宏祖这样的人一生的梦想,但是也只能是梦想。可是。这,梦想便在一之内完全实现了。

    “前些时候有人从南京回来,你家乡人准备集资给你建造牌坊立碑。”

    徐宏祖到底还是有些读书人的固执,听到了这里。当即起身,跪倒在守汉面前,“主公如此以国士待我!徐某不才。不敢以国士报之,定当粉身碎骨以报主公之恩德!”

    “振之兄何出此言!大谬矣!你相助儿华宝在广西修路。登悬崖,涉深涧。在地方文献、图志之中寻找设计路线,采岩石、收矿物,考究地理、地质,于篝火旁撰写日记心得。凡此种种,哪一件不是有大功德于南粤百姓??”

    徐宏祖在李华宝驻扎广西修路这几年很出色的扮演了一个带路党的角色,将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特长与这项工作很好的结合起来,为李华宝的筑路工作提供了很大的帮助。

    别的不,单单是他的那些日记书稿和简易地图,就让李华宝省了不少心。而且,足迹当年遍布广西的徐宏祖,对于广西的地理山川河流道路城镇之熟悉,大大的超乎了李华宝的想象。

    “当日儿华宝写信给本官,对先生的文章能力大加赞赏。提出打算拜先生做老师,本官看了,只是给他回了三个字,好得很!”

    守汉这话,倒也不是虚伪的客套。

    徐宏祖在南粤军之中待了这几年,早已经看得很清楚。所谓的“学而优则仕”在南中和两广、福建逐渐失去了市场。在这里,只要你有一技之长,在某一个领域有着独到的见解和造诣,那么你就可以凭着这一项技艺改变自己和家庭的社会地位、经济地位!

    哪怕你只是一个所谓勤行的厨子,但是你大锅菜做得好,能够同时让几百人吃得满意,那么你就可以在许多老板之间挑选一个条件最优厚的人去,甚至可以开自己的食堂。

    相比之下,那些皓首穷经,整日里捧着朱子集述的蠹虫们,却只能在各个信局门口摆着一个可怜兮兮的摊子给那些倭人、土人劳工代写家书,赚取些润笔银钱来养家活口。

    而徐宏祖作为最早的驴友兼地理学者,正是南粤军中最为稀缺的人物。守汉这一番对待,也是有理由的。

    所以,当得知自己儿子的手下幕僚队伍当中竟然藏着这么一个牛人的时候,守汉当然兴奋的手舞足蹈。特别是看到儿子的信中有要拜在徐宏祖门下好生学习一番的意思,守汉当然不能拒绝儿子的这一番求学上进的心思了。

    而有了李华宝这么一个弟子,徐宏祖的公费旅游,不,野外勘探事业自然进展的更加顺利,再也不用担心野外没有了宿处,不用担心缺少路费而不得不把棉衣当了。

    “我和二公子也是一见投缘,颇为相得。在下不喜欢读书科举,唯独喜欢寄情于山水,但是又做不出什么诗词歌赋的锦绣文章,也只能是将所见所闻写成文字以备自己日后翻阅,不想被二公子慧眼识得,更推荐到主公面前。”

    “诶!诗词歌赋,不过是的文字游戏罢了!济得甚事?先生却是以如椽大笔,以大地山河为纸张,为国计民生写了一篇大文字啊!”

    千穿万穿。马屁不穿。

    在别人眼里,自己不过是一个喜欢游山玩水的浪荡子。但是在主公眼里,却是不世出的人才。这种巨大的差距,令徐宏祖有着如处云端的感觉,不禁有些飘飘然。

    但是稍微定了定神,徐宏祖立刻告诫自己,作为上位者,主公决计不是作为学生家长来和自己拉家常的。所谓礼下于人必有所求。与其等主公提出来,倒不如自己出来主动些。

    而自家除了拜匣之中的那些日记书稿之外,似乎便没有什么可以入主公的法眼了。

    咬咬牙,徐宏祖将拜匣打开。取出内中的厚厚一摞文稿。

    “主公,蒙二公子相助,这半年,广西的几条道路大体完成,学生忙里偷闲往竺等处走了走。访了访当年玄奘法师和王玄策的遗迹,现有一部北竺游记在此,请主公斧正!”

    徐宏祖的北竺之行,便是李华宝全额资助,派人派船不。更是给沿途的驻军和在北竺的隆盛行商人们写信,言辞恳切,请他们对自己的这位先生予以相助、关照。就差李华宝当面给他们作揖了。

    有了二公子的书信在身旁,徐宏祖的北竺之行自然是十分顺畅。

    所谓的北竺。大体上便是如今的印度北方邦所在。

    这个时候的北方邦,正是莫卧儿帝国的核心部分。

    苏丹们在北方邦到处建造了雄伟的陵墓、牢不可摧的城堡和气势恢宏的清真寺。

    阿克巴皇帝所建的西格里城堡,阿格拉城堡、西坎德拉的阿克巴陵、阿格拉的伊蒂默德-乌德-道拉墓、安拉阿巴德的阿克巴堡、奥朗则布在马图拉、瓦拉纳西以及勒克瑙修建的清真寺等。

    无数的城堡、宫殿、清真寺、陵墓、浴池和水塘。在徐宏祖的笔下被描述的令人感觉如在眼前。大胆、优雅和雄伟的莫卧儿建筑风格被他敏锐的捕捉到了,而其中不同时期统治者的浓烈个人风格也被建筑师们体现了出来。阿克巴统治时期的建筑以雄伟高大为特色,而在沙?贾汗统治时期则以抒情诗般的风格而著称。

    那些建筑物门上的鱼形装饰。黄金包裹的穹顶,拱形宫殿,带有拱廊的亭子,地下室、迷宫都被他详细的记录在了自己的游记当中。

    “主公,学生此去,不过是浮光掠影的到此一游罢了。若是主公意欲对竺有所深入了解,还需多派人手,仔细的考察游历一番才是。”

    看守汉读自己的游记十分仔细,得意之余,徐宏祖少不得也要客套几句。

    “徐先生,对北竺与我南粤军之间应该如何相处怎么看?”

    猛不丁的守汉抛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倒是叫徐宏祖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过,他游历四方,所经历的各类突然情况早已锻炼出来了他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

    “北竺沃野万里,气候温和,大片的良田。若不是元驸马的后裔与竺土王之间连年战事不绝,竺百姓当可以鼓腹而歌。”

    徐宏祖很是仔细的斟酌着自己的话语,几乎是一字一句的分析,唯恐自己的话给守汉的大政方针提供了错误的信息。

    看着守汉和李华宝脸上认真的神情,徐宏祖心中稍微安定了一些,话语之中更加多了几分自信。

    “那里的数万里土地,据学生看来,都是上好良田,当地人在那里种植麦、棉花、豆子,烟草等物,都是我南粤军之中所需要之物。若是主公,若是主公,”

    急切间,徐宏祖竟然一时找不到合适的词汇来表述自己的心情了。

    “若是某家以南中所出产各类物品同元驸马、竺土王进行贸易,交易麦棉花豆类烟草等物,可以获得巨利?是也不是?”

    “然也!”徐宏祖一拍大腿,兴奋的脸色越发的显得紫了。“主公,学生也曾参观过各处纺织厂、印染场,虽然不明就里,但是却知晓这些所在一者为我南粤军提供大批饷源,保障军需民用。二来,也是给各处妇人提供了就业谋生所在。虽松江亦不过如此。但是,越是这样的所在,越是对于棉花等物要求甚多,若是断了棉花来源,只怕数十万人的衣食顿时便成了难事。主公,为了南中百姓的生计,学生斗胆建言,务必加大与竺各王之间的贸易,以我南中所出之物,交易其所出之物。如今三公子攻取了孟加拉,缅甸海口也为我所有,自竺到我南中可谓是堑变了通途。如何不加大贸易额?”

    徐宏祖到底是久历江湖之人,比起那些只知道寻章摘句的腐儒强胜万倍。他已经隐约意识到稳定的原料来源对于南中的棉纺业、印染业意味着什么。

    从家中辗转寄来的家书之中,他也知晓,在去年洛阳襄阳两处紧要城池失陷,福王、襄王两位亲王被流贼杀害之后,各地的棉布便开始涨价。“松江布价一日三变,幸好有南京商人从南中大量贩运至此,布价尚属稳定。”(未完待续。。)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