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烽火博物馆 > 0339、格鲁曼家的“猫”一

0339、格鲁曼家的“猫”一

作品:烽火博物馆 作者:莫松子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这是F4F野猫舰载战斗机。”

    就在倭国参展团“全军覆灭”的时候,林超正在雷斯顿的陪同下,参观收容在仓库中的飞机。

    “这两架飞机不能飞,是因为配件的缺乏,卖方作价60万美元出售。组委会做过金属探伤,机体结构绝对没有问题。”

    古董飞机的价格,除了存世量以外,就看能不能飞了。

    像“F4F”这样的大路货色,国际市场上一般要价180-0万美元之间。

    这其中最贵的就是发动机和日常保养的费用。

    机体要价0万美元,并不算太高。

    林超拍了几下“野猫”的机身。

    战后,堀越二郎写过一本回忆录《三菱之鹰》。

    他对自己能设计出“零战”表示很满意,但对飞机的脆弱也很无奈。

    因为,每增加一点发动机的重量,都会牵扯到机翼面积、油箱容量。

    然后,起落架的布局、机身的结构强度都要重新的设计。

    对此,格鲁曼的设计师们肯定会嗤之以鼻。

    195年的冬,花旗海军航空局进行了新一轮的招标。

    因为在大洋的彼岸,倭国已经制造出一款新型的战斗机“9试单座战斗机。”

    不同于以往的双翼造型,它采取了全金属单翼,最高飞行时速达到450公里/时。

    而在同一年,陆军的家伙也进行了招标。

    寇蒂斯公司的“75型”战斗机,塞维尔斯基公司的“P5”都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这个时候,花旗海军航空兵还在使用双翼战斗机。

    在不停凸现的新技术前,海军上层也改变认知,将目光投向全金属单翼飞机上。

    但作为海军飞机最重要的生产公司之一,格鲁曼公司并没有重新设计单翼机型。

    他们只把自家的“FF”双翼机打造成全金属样式,并更换了更大马力的发动机。

    因为,公司老板格鲁曼认为,不停发展的气动外形,加上发动机功率不断的提升,双翼机的速度也会越来越快,这完全可以满足军队需要。

    而且双翼机折叠以后,翼展要于单翼机。

    无论是运输,还是在航空母舰上作战,都会有更大的优势。

    要是不开眼的海军老爷们选择单翼机,就得为舰载机的搭载数量伤脑筋了。

    自信满满的格鲁曼,于当年11月,提交了“G-16”方案。

    虽然海军并不认可,但为了保险起见,还是将它定型为“F4F-1。”

    而出人意料的是,一个叫布鲁斯特的航空公司竟然投标中脱颖而出。

    因为,他们的方案恰恰是格鲁曼不屑一顾的全金属单翼设计。

    大感兴趣的海军,给布鲁斯特分配的识别字母是“A”,方案的编号为“FA-1。”

    但格鲁曼认为,这个方案并不是威胁,因为布鲁斯特属于半路出家。

    它的前身是一个马车公司,在0年代又进入汽车领域。

    一战爆发不久,因转包生产飞机浮筒、零配件而进入航空市场。

    战后,因为飞机业务不景气,公司曾经停止营业。

    19年,才被一群投资者以万美元的价格买下,重组后改名叫布鲁斯特航空工业公司。

    这个时候,它的规模还很,主要从事转包生产,实在没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成绩。

    但就在格鲁曼认为稳操胜券的时候,却愕然的发现风向变了,海军老爷看中的居然是“FA-1。”

    见大事不妙,格鲁曼立刻进行游,并保证提供一种全新的设计。

    海军经过权衡,同意取消“F4F-1”双翼机计划,并订购格鲁曼重新设计的“F4F-”单翼机。

    到了197年9月,“F4F-”的原型机进行了首飞,飞行速度达到46661公里/时,这可比布鲁斯特的飞机的时速快了1609公里。

    可就在胜利唾手可得的时候,飞机选用的发动机出了一系列故障,这其中最让人头疼的是发动机过热的问题。

    在198年月4日的试飞中,还因为排气管过热把飞机给烧着了,好在飞行员紧急迫降成功。

    这个时候,距离海军竞标的时间,只剩下不到一个月。

    而自家设计的“F4F-,”离设计指标还有相当的距离。

    为此,格鲁曼的技师们,对飞机进行了紧急修整。

    为了最大幅度的降低过热问题,他们拉长了发动机舱,以增加空余面积,并更换了散热片。

    还改善了飞机气动外形,以减空气阻力,这样就能增加飞行速度。

    可在稍后的测试中,飞机过热的毛病再次作梗。甚至还导致了发动机在空中停车。

    飞行员只能采取无动力滑翔着陆,结果一侧的起落架陷入松软的泥土当中,造成飞机整体倾覆。

    这起严重的事故中,虽然飞行员毫发无伤,当飞机却毁于一旦。

    虽然“F4F-”是竞标方案中最出色的的一架,但频繁的事故让海军对它失去了最后一点信心。

    加上欧洲局势日趋紧张,不敢再犹豫的花旗海军,最终选择了布鲁斯特的“FA-1”,并下达了第一批次54架的订单。

    到了这个时候,所有的人都认为格鲁曼公司败了。

    但是,公司的老板格鲁曼却没有放弃,他亲自驾驶“FF-”战斗机,跑到各地的海军基地交涉。

    曾经是海军航空兵飞行员的身份,帮了他的大忙,加上昔日战友的协助,海军批准了“F4F-”试验机的方案。

    他们还同意格鲁曼更换更好的发动机,以提高飞机的性能。

    得到消息后,格鲁曼的工程师团队立刻行动起来。

    他们将“F4F-”的残骸修复一新,并换装了普惠R-180-66“双黄蜂”发动机。

    为了容纳这个庞然大物,发动机舱部分进行了重新的设计。

    主机翼的翼展变得更长,与机身的角度也做了一定修改。

    焦急的格鲁曼终于看到了曙光,但也遇上更多的问题了,比起“F4F-”只大不。

    最先爆出来的是封闭式驾驶舱,因为换气糟糕,还导致驾驶员一氧化碳中毒。

    挡风玻璃的强度也不足,在俯冲时安全性就是个笑话,其它的那更是数不胜数。

    这些问题,工程师还都能解决。

    但该死的引擎问题,又把格鲁曼逼入绝境。

    “R-180-66”发动机的功率确实更大,但它的结构实在复杂,维护量自然不了。

    而更要命的是,发动机过热的问题又冒了出来,格鲁曼上下是焦头烂额。

    “我们该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