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希腊哲学漫谈》 总序 《少年哲学向导》是我们赠送给少年朋友们的一束智慧之花。哲学是开在人类智慧之树上的最高花朵。它的许多道理都是总结和概括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成果才提出来的。它的道理比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道理要抽象得多,属于更高地悬浮于空中的思想领域。因此,许多人觉得它高深莫测,甚至感到神秘,认为少年朋友根本学不了哲学。其实,这是一种误解。它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确实是深奥的,但决不是高深莫测的,更不是神秘的。 哲学从它产生的那天起,肩负的使命就是把人的思想从宗教神话的束缚下解放出来。在古希腊,最早的哲学家泰勒斯石破天惊地提出了“水是万物本原”的思想,它标志着希腊人已经开始抛弃宗教神话的思维方式,改换用哲学的思维方式考虑世界了。在中国,古代的阴阳五行说的产生也起到同样的作用。哲学研究的对象不是宗教描绘的虚无缥缈的天国,而是我们生活在其中的现实世界,它的内容就是对现实世界的如实反映。现实世界中一切现象都有规律可循,根本就不存在神秘的东西,所以,在哲学中也不会有神秘莫测的内容。实际上,少年朋友在生活和学习中都会遇到需要进行哲学思考的现象。哲学不在天国,就在少年朋友身边。 我们已从学习对象方面回答了少年朋友能不能学哲学的问题。这只是回答了问题的一半。要使回答圆满,还必须回答问题的另一半,就是少年朋友有没有能力学哲学。现在我们想请美国当代哲学家马修斯来回答这个问题。他写了一本叫《哲学与童年》的书,我国著名的文学家、《围城》作者钱钟书老先生把它推荐给三联书店,三联书店已经出版了中文版。这本书举了大量的例子证明幼童生来就有进行哲学思考的能力。这种能力首先表现在幼童会提出许多带有哲理性的问题。马修斯把这些问题看成是进行哲学思考的一份请帖。这种能力还表现在幼童也会做哲理性的评论。幼童能够做到的,对少年朋友来说,当然更是不在话下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少年朋友的生活阅历和科学知识不断丰富。当代的少年朋友更今非昔比,他们都持有进行哲学思考的“请帖”,会提出更多更富有哲理性的问题,随着他们运用概念、判断和推理能力的增长,他们也会做出更多更好的哲理性的评论。所以,对少年朋友来说,不是有没有哲学思考能力的问题,而是要不要去启迪它和发展它的问题。 对要不要启迪和发展少年朋友的哲学思考能力的回答应当是肯定的。理由很简单,因为它对人来说太重要了。我们希望少年朋友中能够出现象马克思和毛泽东那样伟大的哲学家,但这不是我们帮助少年朋友发展哲学思考能力的主要目的,更不是唯一目的。我们的目的在于使少年朋友生活得更好,学习得更好,将来工作得更好。哲学可以陶冶少年朋友的情操,使他们成为精神世界丰富和高尚的人。它可以帮助少年朋友把握好人生航船的舵轮,不管遇到什么样的风浪,都能平安地到达目的地。少年朋友掌握了哲学的思考方法,会如虎添翼,在学习、生活和将来的工作上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为人类做出突出的贡献。 可惜,我们家长、老师,甚至整个社会在对少年朋友的教育中,只注重灌输知识,忽视去启迪和发展他们的哲学思考能力,使许多少年朋友成为记忆的机器,而不是生动活泼的创造者。毫无疑问,少年时期应该多学些知识,但是不应当把它们变成死的东西塞进少年朋友的头脑,而应当使它们成为活的东西,让少年朋友启动自己的头脑去主动地掌握它们。我们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也应当传授思想方法。我们既要使少年朋友知识化,也要使少年朋友智慧化。学习哲学是锻炼思维、启迪智慧的最可靠的途径。 哲学是个大世界。在这里,既有自然规律的探寻、社会之谜的寻觅,也有思想面纱的撩拨;既有真的揭示、善的启迪,也有美的追求;既放射着西方哲学大师的理性之光,也迸发着中国哲人的智慧火花这个大世界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能一一展示。我们力求把其中的精华奉献给大家。 智慧对人来说是最宝贵的东西。愿少年朋友都成为爱智慧和拥有智慧的人。 ----------------------- 一、绪论 橄榄色是一种最美的绿色,它是具有生命力的象征。人们早就把橄榄与生命和幸福联系在一起。因为《圣经》向我们讲述过嘴衔橄榄枝的鸽子给处于洪水围困中的人类祖先带来了洪水已经退去的好消息。在古希腊,橄榄和智慧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橄榄树能为人类提供油料。在希腊神话中,是智慧女神雅典娜,把橄榄树的栽培技术传给了人类。在雅典娜神殿中,智慧女神的形象有橄榄和猫头鹰伴随。因此,近代德国大哲学家黑格尔把哲学形象地称为密涅瓦的猫头鹰(密涅瓦是古罗马人对雅典娜的称谓)。“密涅瓦的猫头鹰”正是从希腊起飞,飞向整个西方和全世界的。 读过荷马史诗《伊里亚特》和《奥德赛》的朋友,如果要到希腊去作一番考古性的旅游,不仅要去保留巴特农神庙遗迹的希腊本土,一定还会到小亚细亚海岸(现在属于土耳其的小亚细亚海岸,在古代属于希腊,叫伊奥尼亚地区),去寻找为争夺海伦而发生的那场十年大战的主要战争地特洛伊城旧址;还会到意大利南部去考察希腊移民在那里留下的遗迹(古希腊人曾经到过亚平宁半岛南端和西西里岛,在那里建立了许多移民城邦,这些移民城邦合称为“大希腊”)。古代希腊地跨欧亚,由希腊本土、伊奥尼亚地区和大希腊三部分组成。 古代希腊的版图内都是崎岖不平的地形。沿海地区虽有一些较小的平原,但也被山岭隔离开来。在这些小平原上,自然形成了由一个中心城市和周围的村庄组成的政治和宗教的共同体。历史学家把这些共同体称为城邦。有的历史书上讲,当时希腊有200多个城邦。虽然各个城邦自成一体,但是它们有共同的语言文字,共同的宗教神话信念和风俗习惯。如各个城邦的人经常去德尔菲城邦聆听“神谕”,每四年在奥林匹亚举行一次全希腊的运动会等。 求知是人类的本性。古希腊人为了生存,也由于好奇心,面对周围林林总总、经纬万端、变化莫测的宇宙现象,十分自然地提出了“宇宙万物是从哪里来的”、“整个宇宙是怎样形成的”等等问题。同样为了生存,古希腊人也必然要思考生活在社会中的人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等等问题。最初,在古希腊人的头脑中还没有抽象的概念,还不会进行逻辑推理,他们只能用形象思维的方式去寻求这些问题的答案,创立了丰富多彩的神话。后来,随着社会的进步,古希腊人的思维能力也在不断地发展,逐渐学会用抽象的方式形成一些概念,去掉了神话中赋予自然现象的神灵的形象,直接用概念去思考它们,因而产生哲学。 哲学,在古希腊叫PhilosoPhia(读音为菲洛索菲亚),是由philos(读音为菲洛斯,意思为爱)和sophia(读音为索菲亚,意思为智慧)两个词合成的,所以它的完整意思就是爱智慧。据说,生活在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的哲学家毕达戈拉斯首先使用了philosophia。他认为,只有神才是有智慧的;他虽然比其他人有智慧,但是相对神来说,他只能是爱智慧的人。后来的哲学家才肯定了除了神有智慧外,人也有智慧。人的智慧就在于把握永恒不变的东西,或者变化事物的本原和原因。因此,哲学就成为关于永恒不变的事物,或变化事物的本原与原因的知识。 哲学这个词虽然产生于公元前6世纪后半叶,但是哲学作为一门学问在这之前就出现在希腊这块土地上了。希腊哲学是由泰勒斯开始的,他于公元前6世纪前半叶在伊奥尼亚的米利都城邦创立了一个学派,这就是米利都学派。 希腊哲学从公元前6世纪前半叶产生,到公元6世纪初柏拉图创办的学园被罗马皇帝查封为止,共经历了1000多年。它的发展分为三个时期。第一个时期是从米利都学派开始,到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为止。这个时期的哲学家探讨的主要是作为大宇宙的自然,寻求万物的本原,所以,他们被称为自然哲学家。这个时期也叫早期自然哲学时期。第二个时期是从智者派开始,到亚里士多德为止。这个时期正好是希腊历史的“古典时代”,所以这个时期的哲学也叫古典时期的哲学。在这个时期,哲学得到很大发展,异常繁荣。它在继续研究大宇宙的同时,开始把注意力转向小宇宙——人的灵魂,探讨了有关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第三时期是亚里士多德以后的晚期希腊哲学和罗马哲学。这是希腊哲学的衰落时期,产生了怀疑主义和神秘主义哲学。即使这样,哲学家们为哲学的发展也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希腊哲学发展的各个时期都出现过各种学说纷呈、派别林立的百家争鸣的局面。尽管在同一时期的学派之间发生过激烈的争论,在不同时期的学派之间出现过尖锐的批判,然而在它们之间也有着区别于古代东方哲学或近代西方哲学的共同特点。 首先,在古希腊,具有科学尚未从哲学中分化出来,哲学是一切科学知识的总称。在哲学产生的时候,古希腊人正处在人类的幼年时期,各种具体的科学知识都处在萌芽状态,根本不可能形成独立的具体科学部门。当时的哲学家也就是科学家,当时的哲学是包括具体科学知识在内的。第一个使用“哲学”这个术语的毕达戈拉斯就把数学和天文学知识包括在哲学之内。在柏拉图那里,有时对哲学知识的范围作了限制,有时也仍然把几何学看成是哲学知识。亚里士多德时而把哲学限制在第一哲学(形而上学)和第二哲学(物理学)之内,时而也把哲学等同于知识,其中包括数学、诗学等等。随着知识的不断丰富和发展,在古希腊也出现过具体科学从哲学中分离出来的倾向。但是,这种分离是一个很长的过程,以致于到近代西方哲学之父培根和笛卡尔那里,哲学仍然被看成是百科全书式的知识体系。到再晚一些时候,天文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历史学和社会学等具体科学才相继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哲学的这一变化,从表面现象来看,有点像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李尔王,他到晚年把自己的国土都分给两个女儿之后,一无所有,像乞丐一样被他的女儿们赶到街头上。实际上,哲学的命运不同于李尔王的命运,具体科学分离出去并没有使哲学变得一贫如洗。相反地,它使哲学家专心致志地去研究哲学的专门问题,使哲学本身的知识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其次,古希腊哲学主要是从本体论方面探讨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恩格斯曾经说过,全部哲学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它有两个方面,一个方面,什么是本原?是精神,还是自然界?另一个方面,我们的思维能不能认识现实世界?这两个方面是密切相关的。但是,从西方哲学的发展来看,哲学家们首先回答的是第一个方面的问题。因为这个方面的问题在哲学产生之前就已经存在于神话中了。哲学家们把这个问题承接下来,根据经验和理性作出了回答。第二个方面的问题主要是哲学家们自己提出来并加以回答的。在回答第一个方面的问题时,哲学家们首先寻找的是产生自然万物的本原和解释宇宙的形成过程,从而产生了哲学中的宇宙论部分(关于宇宙起源和结构的学说);后来又进一步研究存在于变化无常的自然现象背后,并且规定它们的本体,创立了哲学中的本体论部分(关于存在本身,或一切存在物本质的学说)。在回答第二个方面的问题时,哲学家们提出了许多属于认识论的观点(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起源、过程和本质的学说)。相比较而言,对第一个方面问题的回答始终在古希腊哲学家的思想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早期的希腊哲学家都把自己的著作题为《论自然》;亚里士多德的最主要的著作《形而上学》和《物理学》的核心部分就是本体论;直到后来罗马的原子论哲学家卢克莱修的长篇哲理诗仍然题为《物性论》。到了近代,随着具体科学的发展,西方哲学家们才把哲学研究的重心逐渐转向认识论。这种研究重心的变化使近代西方哲学和古希腊哲学区别开来。以研究本体论为主就成为古希腊哲学的特点之一。 最后,从总体上看,古希腊哲学具有直观的性质。在古希腊,具体的自然科学还没有形成,不可能有对自然界的解剖和分析。哲学家们只能把自然界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观察。他们关于自然的观点,除了从神话中继承下来的内容外,就是直接观察的结果。从思维发展水平来看,尽管亚里士多德已经创立了逻辑学,研究了理论思维的主要形式,即概念、判断和推理,但是大多数哲学家并没有通过理论思维来建构自己的哲学体系,因而在他们那里,很少有严谨的哲学体系。虽然早期的哲学家已经有了抽象概念,但是他们的抽象概念并没有摆脱神话的成分。他们仍然采用神话所使用的方式即诗歌体,来表述他们的哲学思想。诗歌体可以用生动的形象表现我们感觉到的或想象的生动世界,但不适宜表述用抽象概念构造的哲学体系。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虽然放弃了诗歌体的表述方式,在他们的哲学体系中使用了更为抽象的概念,进行了极为复杂的论证和推理,但是,在他们的抽象概念中,仍然可以见到直观的影子,如柏拉图的“观念”就是来自动词“观看”,亚里士多德的“形式”本来就是指物体的外在形状。同样的,他们的论证和推理,也是通过大量的具体事例和形象的类比进行的。这表明,古希腊哲学家虽已开始运用和研究理论思维,但是他们的许多理论基本上仍然是直接观察的结果。 古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第一个形态,和后来的发展了的形态相比,必然会有种种缺陷。这些缺陷并不影响它在西方哲学史上占据的任何其他民族的哲学所不能乞求的地位。在古希腊哲学中不仅包含着后来西方哲学的各种观点的胚胎和萌芽,而且它也为后来的哲学家创建各种哲学体系提供了理论思维的工具。在西方,言必称希腊,哲学家们都以在古希腊哲学中找到自己观点的根源为荣。哲学史家们也不断地对它进行发掘,时常取得新的收获。 古希腊哲学是一个无限丰富的宝藏,只要我们去辛勤地发掘它,即使我们不专门从事哲学研究工作,也会得到对人生的新的启发! --------------------------- 二、神话:希腊哲学产生的土壤 美丽花卉的生长离不开土壤。古希腊人智慧之中的哲学花朵同样离不开“土壤”。产生古希腊哲学的“土壤”就是古希腊神话。 古希腊人和世界上其他智慧的古代人一样,在刚刚学会思考的时候,就由一种好奇心驱使,开始思考如“最初的人是从哪里来的”、“宇宙万物是怎样产生的”等等异常深奥的问题。这时,由于人们的思想中还没有抽象的概念,人们还不可能用概念构造的理论体系来回答这些问题,只能用具体的形象编织的神话故事来表达他们对这些问题的看法。所以,在哲学产生之前,古希腊人就有了自己的以神话形式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哲学作为以系统理论形式表现出来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就是从神话中脱胎而来的。 一提起古希腊神话,大家就会想到古希腊的盲诗人荷马在《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史诗中,绘声绘色描写的脍炙人口的神话故事和传说。其实,古希腊神话并非开始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它的内容也不限于这两部史诗所描绘的神话故事和传说。 早在荷马史诗成书以前,古希腊神话就以口头文学的形式在希腊人中间流传了几百年。到公元前9至公元前8世纪,荷马才把它们整理成书,它们也逐渐成为希腊人学习的教材。在史诗中,虽然有不和女神厄里斯用金苹果引起赫拉、雅典娜和阿弗洛狄忒三位女神争吵等动人的神话故事,但是其中也描写了希腊人攻打特洛伊城的英雄事迹。所以,荷马并没有使古希腊神话系统化。完成这一使命的是公元前8至公元前7世纪的诗人赫西俄德。 赫西俄德的长诗《神谱》把古希腊神话系统化了,把众神纳入了一个谱系之中。在《神谱》中,宇宙中最先出现的是卡俄斯(混沌),然后出现的是该亚(大地)。由卡俄斯生出厄瑞珀(黑暗)和尼克斯(夜)。厄瑞珀和尼克斯的结合产生了赫墨拉(昼)。该亚最先生了乌兰诺斯(星空),然后和乌兰诺斯生了俄刻阿诺斯(大洋)。该亚和乌兰诺斯的儿子克洛诺斯和女儿瑞亚生了宙斯,居住在奥林匹斯山上的诸神才根据他们之间的“血缘”关系相继出现。 到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三大悲剧作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他们在自己的不朽作品中丰富和发展了古希腊神话。埃斯库罗斯在《被缚的普罗米修斯》中,把在赫西俄德的《神谱》中是一位小神的普罗米修斯塑造成为了人类的生存和幸福,敢于与敌视人类的宙斯进行斗争的伟大的神。索福克勒斯在《俄狄甫斯王》中,描写了破足的王子俄狄甫斯为了逃脱杀父娶母的可怕命运,遁走他乡,最后仍然未冲破命运的罗网。但是,索福克勒斯也歌颂了俄狄甫斯的智慧,他让俄狄甫斯回答出狮身女怪斯芬克斯提出的响彻千古的人生之谜。 从上述不难看出,在古希腊神话中既有关于宇宙起源的思想,也有关于人生的看法。最早的希腊哲学家正是利用了神话提供的有关思想资料,创立了他们的哲学思想。米利都学派的泰勒斯正是继承了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赫西俄德《神谱》中把海洋之神俄刻阿诺斯说成是一切江河之父的思想,才提出了水是万物的本原的哲学思想。阿那克西曼德主张“无定”是万物的本原,这与赫西俄德在《神谱》中把卡俄斯(混沌)作为宇宙的开端是一脉相承的。 哲学家们在创立他们的哲学时,不仅利用了神话的思想内容,而且也把一些神逐步改造成抽象的概念。在古希腊神话中,有些神本来就是抽象概念的化身,如亚男克就是命运三女神之父。后来,许多希腊哲学家都使用了这个术语,并逐渐去掉神话成分,把它变成“必然性”这样一个抽象的哲学概念。 从时间上看,由古希腊神话到希腊哲学的演变经历了一个较长的过程。开始时,希腊哲学家们主要是利用神话,去掉神话中的拟人化的形象,但没有完全脱离开神话。后来,哲学家们才开始批判神话,使哲学脱离开神话,完成了由神话到哲学的演变。这个演变的完成和在其他古代民族那里一样,标志着人类思想由形象思维到理论思维的一次巨大的飞跃,人类的思想由幼年期已经走上了青年期。 --------------------------- 三、米利都学派:水、无定和气 在位于小亚细亚西海岸的伊奥尼亚地区南部有一个叫米利都的城邦。它是希腊哲学的发源地。在公元前6世纪,米利都城邦相继出现了三位哲学家,他们是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由于他们之间存在师承关系,基本观点是一致的,所以合称为米利都学派。 1.泰勒斯:水 米利都学派的创始人是泰勒斯(约公元前624年-前547年)。史书上讲,他博学多才,在科学研究和社会活动方面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因而受到希腊人的尊敬,以希腊七贤之一载入史册。 据说,泰勒斯到过埃及,在那里研究过几何学,并把几何学带回希腊。他曾经根据同一时间内人的影子和身高的比例,由金字塔的影子测出了它的高度。他在一个圆上画出了直角三角形,为了庆祝这一发现还宰了一头牛献祭。学者们还把许多几何学定理的发现,如一个圆被它的直径所平分;等腰三角形的底角是相等的等等,归功于泰勒斯。 泰勒斯是希腊第一个研究星象的人。据说他曾经预言过一次日全蚀。学者们考证,这次日全蚀发生在公元前585年5月28日。泰勒斯生活的年代没有确切的记载,学者们正是根据他预言这次日全蚀的事实认为他是生活在公元前585年前后的。他发现了小熊星座,确定了冬至和夏至。有一个故事说,泰勒斯整天仰起头来观看星象。一次不慎掉到井里。一个美丽温顺的女仆嘲笑说,他急于知道天上的东西却忽视了身边脚旁的一切。实际上,泰勒斯非常关心他的国家的命运。当时战争频繁,米利都城邦的存在受到严重威胁。泰勒斯运用他的智慧,根据当时形势的变化,有时作出米利都城邦应与其他城邦结盟的决策,有时又作出不与其他城邦结盟的决策,从而挽救了米利都城邦。 尽管泰勒斯博学多才,社会贡献巨大,但他并不富有。据说,当时人们因为他贫穷而觉得哲学毫无用处。泰勒斯通过观察星象,预见来年橄榄要大丰收,便在冬季以非常低的租金租赁了米利都的全部榨油作坊。来年橄榄果然大丰收,他便以比较高的租金出租榨油作坊,结果得到了一大笔钱。他用这一事实表明,哲学家想富的话,那是易如反掌的事情,不过哲学家的志趣不在于发财致富,而在于用智慧去探求宇宙的奥秘。 泰勒斯为了揭示宇宙的奥秘,提出了一个命题,即“水是万物的本原”。他认为世界万物都是由水产生的,最后还要毁灭再回到水中去。后来的学者分析,泰勒斯提出这个命题有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受古希腊神话的影响。在古希腊神话中大洋之神俄刻阿诺斯和大洋女神是产生世界的最初双亲,诸神都凭地狱中的河——斯底克斯发誓。因此,在希腊神话中水是万物中最尊贵和最古老的。另一个是经验观察的结果。他从米利都到埃及,看到了世界到处都是水,认识到水对于世界和生命的重要性。他说过,大地浮在水上,这就是说没有水的浮力,大地就无法存在。他还观察到不管是生命的种子,还是生命的养料都是潮湿的,没有水根本就不会有生命。他正是根据这两个方面得出结论说水是万物的本原。 泰勒斯还对事物运动的原因作了解释。他认为,一个事物能够运动,就是因为它有灵魂。他把灵魂看成是产生运动的东西。他说过,磁石有灵魂,所以它能吸动铁。他甚至认为,灵魂弥漫在整个宇宙中,万物都充满了神。这是西方哲学史上最早的一种物活论观点(物活论认为世界上一切东西都是有生命的)。 在今天看来,泰勒斯的思想好像并没有多少哲理,但是西方哲学就是从他的这些思想开始的。因为他的这些思想的出现表明,西方人已经开始抛弃用宗教神话去解释自然的奥秘的方式,开始在经验观察的基础上用自然本身去说明自然。当然,泰勒斯的思想中仍然保留有宗教神话的因素。 2.阿那克西曼德:无定 米利都学派的第二位哲学家是阿那克西曼德(约公元前610年-前546年)。他是泰勒斯的朋友和学生。他在学术上为人类做出的贡献也是多方面的。他绘制了西方第一张地图和第一张海陆轮廓图,制造了第一个天球仪,第一个发明了日晷的指针,并把它装在斯巴达的日晷上测定冬夏至和春秋分。 特别重要的是,他撰写了希腊的第一部哲学著作《论自然》,在其中最先使用“本原”这个概念。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世界万物的本原不是水而是“无定”。“无定”就是没有具体规定的东西,既没有具体的性质,也没有任何具体的形状,还没有固定的大小。他认为,世界万事万物就是由这个“无定”产生出来的。“无定”本身包含有冷和热这两种对立物,永恒的运动把它们分离出来,热形成了一个火圈,火圈破裂后就产生出太阳、月亮和其他星辰,大地和环绕它的空气是冷产生的。地上的第一批生物是在潮湿中产生的。人是由鱼变来的,因为人在胚胎时很像鱼。 阿那克西曼德认为,万物是“无定”产生的,万物消灭后又要回到“无定”中去,这是命运规定的。根据时间的安排,万物都要为对他物的损害而进行补偿,得到报应。 我们可以看出,阿那克西曼德的思想比泰勒斯的思想前进了一大步。他用“无定”这种原始的混沌物质说明万物的产生比用水说明要合理得多。在他的哲学中最先有了对立和规律的思想。在他看来,冷和热这两种对立物是统一在“无定”之中的。他说的“命运”实际上就是必然性或自然规律。世界上的一切变化,不管是由“无定”产生万物,万物消灭回到“无定”,还是水、火、土、气在数量上的增减,都是遵循必然性或自然规律进行的。 3.阿那克西美尼:气 米利都学派的第三位哲学家是阿那克西美尼(约公元前588年-前526年)。他是阿那克西曼德的朋友和学生。据说,他最先区分开行星和恒星。认识到冰雹是由雨冻成的,虹是由太阳光投射到极浓厚的云层上产生的。 阿那克西美尼大概觉得“无定”是一种很难把握的东西,所以他认为本原应是有定的东西,就是气。气并不是神创造的,相反,神却是来自气。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由气的凝聚和疏散而形成的。当气疏散时,它就变成火;当它凝聚时,先是变成云,进而变成水,然后形成大地、石头。灵魂也不是别的东西,而是使我们成为一体并主宰我们的气。 十分明显,阿那克西美尼为米利都学派的哲学增加了非常可贵的思想。他用气的凝聚和疏散的运动比阿那克西曼德用冷和热两种对立的性质说明具体事物的产生有更深刻的哲学意义。在西方哲学史,他开创了用事物量的变化来说明事物在性质上的区别的历史。还有,他认为灵魂是气的思想,也开了西方用唯物主义观点解释精神现象的先河。 米利都学派在西方最先提出了宇宙本原是什么的问题,并且作出了回答。他们的回答虽然各不相同,但也有一致的地方,这就是我们在泰勒斯、阿那克西曼德和阿那克西美尼的回答中所看到的,他们把世界上到处都有的、没有固定形状的、与生命密切相关的一种东西作为万物的本原。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世界万物不可能是由一种具体的东西变来的,所以说,他们的回答是不准确的。但是,具有重要意义的是,他们不仅为后人提出了问题,而且回答问题的思路也给后人以很大启发,这就是用唯物主义观点来解答问题。 --------------------------- 四、毕达戈拉斯学派:数是最智慧的 毕达戈拉斯学派诞生在大希腊的克罗托内城邦,因为创始人是毕达戈拉斯,后人就称他们为毕达戈拉斯学派。这个学派的创始人和他们的哲学思想既和数学有密切联系,又和宗教结下不解之缘,因而极富神秘色彩。 毕达戈拉斯(约公元前580年-前500年)出生在属于伊奥尼亚的萨莫斯岛上,早年,他曾到过米利都,就学于阿那克西曼德。后来,离乡出游,到过埃及和巴比伦等东方古国。在那里,他与僧侣有过交往,接受了一些宗教观念,也学习了算术、几何学和天文学等知识。到了中年,因对家乡的政治不满而出走,到了南意大利的克罗托内城邦。他在那里组织了一个带有宗教性的社团,并积极从事学术和政治活动。 毕达戈拉斯认为,灵魂是不朽的,可以轮回。一切生物的血脉都是相通的,灵魂可以轮流投胎于各种生物体内。据说,毕达戈拉斯讲过,他的灵魂原来是一个英雄的灵魂,已经活了207年,有一次,他从一条被鞭打的幼犬旁边经过,同情地恳求它的主人说:“住手吧!别打了,因为在它的哀鸣中我听出这里寄居着我一位朋友的灵魂。”他认为,灵魂降临世界上是由于它的不洁而对它进行惩罚。当灵魂得到净化,就可以摆脱轮回重新回到神那里去。毕达戈拉斯社团制定教规、从事科学研究和哲学探讨,都是为了使灵魂得到净化。 毕达戈拉斯社团规定加入社团的人必须把财产交出来供大家使用。它还规定成员要严守秘密,不得把秘传的学说泄露出去。据说,为了保守秘密,毕达戈拉斯述而不作。他向初学者讲话时要用一块幕布遮起来。他的学生希巴索因泄露了一个几何学上的秘密而被处死。此外,它还有许多完全属于宗教迷信的清规戒律。后人著的一本书里曾经列举了这类清规戒律39条,重要的有:切勿坐在斗上,切勿大笑不止,切勿食用豆子,切勿食用生灵,等等。这些条条除了属于道德修养的,大多与他们认为灵魂要轮回有关。例如,他们禁止食用豆子,就是因为正在萌发的豆芽看起来很像人的胎儿。这些清规戒律必须严格遵守。据说,毕达戈拉斯社团因参与政治而遭到克罗托内城邦一部分人的反对。毕达戈拉斯逃离该城后遇到一块豆子地,他宁肯被抓也不愿穿过去,结果被追赶的人抓住处死。 毕达戈拉斯社团还规定,成员每天早上对一天应做什么要计划好,晚上要对良心自省:我犯了什么错误?我做了什么好事?我有什么应该做的事没有完成?据说,毕达戈拉斯作为社团的首领就为人高尚,慷慨大度,他的声望、品德及其他一切都极度优美和谐。因而他赢得的门徒达300人之多。他和他的门徒在克罗托内获得极大的尊敬。 毕达戈拉斯认为音乐可以净化灵魂和陶冶情操,所以他非常重视对音乐的研究。有一次,毕达戈拉斯走过铁匠铺,从铁匠打铁发出的谐音中受到启发,比较了不同重量的铁锤打铁时发出的不同谐音之间的差异,进一步得出不同音调和数的关系。他还测定了琴弦的长短和谐音的关系,找到了8度、5度、4度音程之间的比例关系。正是这些发现使毕达戈拉斯及其弟子们成为科学的声学理论的奠基人。不仅如此,他们由数构成音乐上的谐音进一步认为,数也可以构成别的东西。甚至构成一切。所以,毕达戈拉斯学派有两条最主要的格言: 什么是最智慧的?——数。什么是最美好的?——和谐。 毕达戈拉斯学派作为数学研究的开创者不可能完全在科学的意义上研究数学;相反地,他们作为一个宗教社团,赋予了数许多具体的、甚至神秘的特性。他们认为3是第一个完美的数,因为它有了开始、中间和终结,所以可以用它来为“和谐”和“全体”下定义。7是智慧女神密涅瓦,因为它在10个数中是唯一的一个既不能为它所包含的数所产生,也不能产生其中任何一个数的数。10是最完美的数,因为它包含了作为开端的1,第一个偶数2,第一个奇数3和第一个平分数4。它使一切事物成为完美的,因而是神圣的。 毕达戈拉斯学派非常重视对数学的研究,并且做出了重大贡献。希腊语“数学”这个词就是毕达戈拉斯首先使用的。几何学的勾股定理在西方就是毕达戈拉斯首先发现的,所以一直称为毕达戈拉斯定理。据说,他为庆贺这一伟大发现,曾举行过百牛大祭。他们还发现了三角形的内角之和等于两直角之和的定理、正方体的作图法等等。 毕达戈拉斯学派把哲学建立在研究数学的基础上。他们认为数是万物的本原,整个世界就是数和由数构成的和谐。世界本来只有数,根本就没有种种自然事物。数又是从1开始的,由1产生出2,由1和2产生出各种数;然后从数产生出点,从点产生出线,从线产生出平面图形,从平面图形产生出立体图形,从立体图形产生出四大元素:水、火、土、气;由四大元素构成包括所有天体和人在内的整个宇宙系统。 他们认为整个宇宙是由10个天体构成的。当时人们只知道有9个天体,这就是地球、月亮、太阳、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和恒星群。毕达戈拉斯学派为什么说有10个天体呢?因为他们认为10是最完美的数,整个宇宙是完美的,所以宇宙应由10个天体构成。为了满足10,他们认为还有一个“对地”。 他们还认为,10个天体围绕“中心火”旋转。他们称“中心火”为“众神之母”、宙斯的“宝座”。他们认为整个宇宙系统是按谐音的比率排列的,所以行星和其他天体运动时,会发出和谐的声音来。当然,凡夫俗子是不可能听到这种声音的,只有贤哲才能听到。 十分明显,在毕达戈拉斯学派的思想中,既有科学思维的萌芽,又有宗教神话的幻想一类的东西,而且二者是联系在一起的。这是刚刚产生的哲学必然具有的一个特点,只不过是在毕达戈拉斯学派那里表现得较明显罢了。在科学思维方面,这个学派对数学(特别是几何学)、音乐、天文学、哲学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在哲学上,他们与米利都学派不同,不是把一种具体的物质而是把比较抽象的数当成万物的本原。这表明,他们在西方最先研究了事物中量和质的关系,肯定了量对确定事物的性质有重要作用。然而,他们过分夸大了这种作用,以至于把数字当成万物的本原。他们的哲学已经蕴藏着唯心主义哲学的种子。 --------------------------- 五、赫拉克利特: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在米利都学派和毕达戈拉斯学派之后,爱菲斯的赫拉克利特创立了一种变的哲学。他的哲学充满了辩证法思想,对后来辩证法的发展产生过重大影响。 1.晦涩哲人 赫拉克利特(约公元前530年-前470年)是一位富传奇色彩的哲学家。他出生在伊奥尼亚地区的爱菲斯城邦的王族家庭里。他本来应该继承王位,但是他将王位让给了他的兄弟,自己跑到女神阿尔迪美斯庙附近隐居起来。据说,波斯国王大流士曾经写信邀请他去波斯宫廷教导希腊文化。赫拉克利特傲慢地拒绝了。他说:“因为我有一种对显赫的恐惧,我不能到波斯去,我满足于我的心灵既有的渺小的东西。”还有一则轶事说,他整天和小孩玩骰子。他对围观的人说:“你们这般无赖,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难道这不比你们参加的政治活动更好吗?”有人问他为什么保持沉默,他回答说:“为什么?好让你们去唠叨!”这些轶事虽然不完全可信,但是它们表明希腊哲学家已经开始脱离公共事务。其实,赫拉克利特也没有完全脱离政治。当爱菲斯城邦放逐了他的朋友赫尔谟多罗时,他气呼呼地说:“爱菲斯的每个成年人最好都将自己吊死,把城邦留给尚葆其天真的少年。”他号召人民保卫法律,铲除暴虐。据说,他在隐居时,以草根和植物度日,得了水肿病。他到城里找医生,用哑谜的方式询问医生能否使阴雨天变得干燥起来。医生不懂他的意思。他跑到牛圈里,想用牛粪的热力把身体里的水吸出,结果无济于事,去世时大约60岁。 赫拉克利特写过一部总称为《论自然》的书,内容有“论万物”、“论政治”和“论神灵”三部分。可惜这部书没有保存下来,我们现在看到的只是130多个残篇,它们是从不同时期的著作中摘录出来的。残篇的语言多为形象比喻,内容是深奥的辩证法,读起来十分困难,赫拉克利特因此得到“晦涩哲人”的称号。 2.火就是神明 亚里士多德曾经在《动物的部分》一书中提到,有几个人去拜访赫拉克利特,看到他在厨房的火炉旁取暖就踌躇起来,不敢前进。赫拉克利特对他们说:“进来吧,勿须顾虑,这里虽是厨房,也有神明存在。”赫拉克利特在这里说的神明就是火。他认为万物本原是火,它们都是由火产生的,消亡时又都要复归于火。他说:“这个万物同一的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创造的,它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是一团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他把万物与火的关系比喻为货物与黄金的关系,认为万物都等价交换为火,火又等价交换为万物,犹如货物换成黄金,黄金又换成货物一样。具体说来,不管是万物的产生,还是万物的毁灭,都有一个过程。他认为,火可以变成气,气可以变成水,水可以变成土,这是一条下降的路线。反过来,也可以沿着一条上升的路线转化:土变成水,水变成气,气变成火。赫拉克利特认为这两条路线实际上就是一条路。这同一条路也就是一个圆圈。在圆周上,终点就是起点,因为它们都是火。在赫拉克利特的残篇中看不出具体事物在这些变化过程中怎样产生的。研究家们认为火通过气变成水,也就是海。从海再产生出天和地,以及天地间的一切东西。 3.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 赫拉克利特既然承认宇宙是一团永不熄灭的火,火不断地转化为万物,万物也不断地再变成火,变化的思想必然会在他的哲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以致于后来人称他的哲学为变的哲学。他形象地表达了他关于变的思想,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他把存在的东西比作一条河,声称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因为当人第二次进入这条河时,是新的水流而不是原来的水流在流淌。赫拉克利特用非常简洁的语言概括了他关于运动变化的思想:“一切皆流,无物常住。”在他看来。宇宙万物没有什么是绝对静止的和不变化的,一切都在运动和变化。恩格斯高度评价了他的这个思想:“这个原始的、素朴的但实质上正确的世界观是古希腊哲学的世界观,而且是由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明白地表述出的:一切都存在,同时又不存在,因为一切都在流动,都在不断地变化,不断地产生和消灭。” 赫拉克利特强调运动变化,并没有否定静止。在他的思想中,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可是,他的学生克拉底鲁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变的哲学。老师说,人不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流;学生进一步说,连一次也不能。这样,克拉底鲁就完全否定了静止的存在。如果没有相对静止,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那时,世界上不会有确定性质的事物了,整个世界将成为混沌一团。我们既不能认识事物,也不能解说一个事物是什么了。因为,当我们还没有说完“这是一张桌子”时,桌子已经变成其他东西了。因此,克拉底鲁主张用动手指代替说话。十分明显,克拉底鲁把老师的正确辩证法思想变成极其错误的相对主义的诡辩论。这是理论思维一个十分深刻的教训。它告诉我们,正确的思想和任何事物一样,都有一个度。超出它的度,说过了头,正确的思想就会变成荒谬的东西。 4.逻各斯 赫拉克利特不仅承认世界万物是变化的,而且认为变化是有规律的。他说,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烧,按照一定的分寸熄灭。土变成水是以水变成土的同样比例为尺度。这里说的“分寸”、“比例”和“尺度”,就是指规律说的。他把规律称为逻各斯。在希腊语中,逻各斯(logos)有话语、道理、理性、比例等含义。赫拉克利特也在多种意义上使用这个词,其中最主要的意思是规律。他认为,逻各斯在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想领域都起支配作用,但是,它不易被人们所认识。有时即使听到了它,人们也不理会,就像聋子一样。要认识逻各斯,只靠一般的耳闻目睹是不够的,还必须用心思索,要付出像从沙里淘金一样的艰苦劳动。 5.战争是万物之父 赫拉克利特还进一步揭示了事物运动变化的原因。他认为,运动和变化都是对立面的斗争和统一造成的。他提到了生与死、醒与梦、少与老、冷与热、干与湿、善与恶、日与夜、冬与夏、战与和等大量对立统一现象。他认为,这些成对的现象之间不仅存在着对立,而且存在着统一,可以相互转化。如果没有高音和低音的存在,就不会有和声;如果没有雄性和雌性的对立,也就不会有生物。他责备荷马,因为荷马认为战争是非正义的,在诗中写过:“让来自神和来自人的斗争都消失吧!”相反地,他要人们必须知道,战争是普遍的,正义就是战争,万物都按照斗争和必然性而生成。因此,他高呼:“战争是万物之父,也是万物之王!” 赫拉克利特的这些生动和朴素的思想具有极大的新颖性,因为它们是辩证法思想在西方哲学史中的最早的表述。列宁称他是辩证法的奠基人之一。他的这些思想对后人产生了很大影响。近代德国辩证法大师黑格尔说过,没有一个赫拉克利特的思想,没有被他纳入他的逻辑学之中。 --------------------------- 六、爱利亚学派:存在是唯一的和不动的 从公元前6世纪中叶开始,在大希腊(南意大利)的爱利亚城邦逐渐形成了一个哲学派别。这个学派的先驱者是克塞诺芬尼,主要代表是巴门尼德;巴门尼德的学生芝诺捍卫和发展了他老师的理论。他们的哲学与以前哲学家的观点大不一样,他们认为存在是一,是不动的。 1.克塞诺芬尼:希腊第一个说出“一”的人 克塞诺芬尼(约公元前565年-前473年)是一个游吟诗人。他本是伊奥尼亚的科罗封城邦人,后来不知什么原因被驱逐出母邦,到西西里度过了一生。他在贵族举行的宴会上吟诵荷马、赫西俄德的诗和他自己创作的诗篇,换取贵族的施舍果腹。他写的诗篇有哀歌、讽刺诗,还有关于科罗封和爱利亚城邦的叙事诗。现在保存下来的只有118行诗。 克塞诺芬尼并不只是一个游吟诗人,也是一位反传统的哲学家。在保留下来的一个残篇中,他说,应该赞美那些在饮酒之后仍然表现出高尚思想,并且记住美德的人。不要去歌颂传说、神话和史诗中所传说的宙斯和泰坦、巨人们的斗争,因为那些都是先辈们的虚构;也不要去歌颂城邦里那些无益的纷争,唯有崇敬神才是善行。克塞诺芬尼在他的哀歌、讽刺诗和叙事诗中批判了在赫西俄德和荷马诗篇中表现出来的希腊人对神的传统看法。在当时希腊人的心目中,神并非像我们东方人认为的那么神圣。相反地,他们认为神不只是具有人的形象,还具有人的各种属性,和人一样干各种坏事,偷盗、奸淫、彼此欺诈。克塞诺芬尼尖锐地讽刺了对神的这种看法。他认为,人们都是仿照自己的样子塑造神的,埃塞俄比亚人说他们的神是狮子鼻、黑皮肤;色雷斯人说他们的神是蓝眼睛、红头发。他甚至讽刺说,倘若马和狮子都有手,而且像人一样都能用手画画和塑像的话,马一定会画出或塑成马形的神像,狮子则会画出或塑成像狮子的神像。他认为,人们传颂的神干的各种邪恶的事,都是无稽之谈,是荷马和赫西俄德把人间的无耻丑行加到诸神身上的。克塞诺芬尼的这些思想都是非常有意义的,它们在西方哲学史上最早表明了是人创造了神,而不是神创造了人。 但是,克塞诺芬尼只是批判了希腊人对神的传统看法,他并没有否定神的存在而走上无神论的道路。他仍然承认有神,不过不是许多神,只有一个神。这个神在形体和心灵上都不像人。它根本不动,但它能看,能听,也能知。它甚至能用心灵的思想力使万物活动。这样,克塞诺芬尼就提出了一个全新的神的观念。 当时的希腊人很难弄清楚这个全新的神究竟是个什么,所以很难把它接受下来。克塞诺芬尼自己也估计到这一点,说:“没有人,也决不会有人知道我讲的关于神和一切事情的真理,因为即使有人碰巧说出了完满的真理,他自己也不会知道。对于一切,所创造出来的不过是意见罢了。”那么,他所说的神究竟是什么呢?亚里士多德说过:“克塞诺芬尼是第一个说出‘一’的人(因为巴门尼德据说是他的学生),不过他并没有说清楚任何事物。看来他没有把握这些的本质,只是凝视整个天空,说‘一’就是神。”许多学者根据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和克塞诺芬尼的残篇,认为克塞诺芬尼说的神就是宇宙。克塞诺芬尼是西方哲学史上第一个泛神论者(泛神论认为宇宙就是神,到处都有神性)。 2.巴门尼德:存在是唯一的和不动的 巴门尼德(约公元前515年-前445年)是爱利亚城邦人。据说,他曾经为爱利亚城邦立过法,爱利亚的执政官每年都要遵循巴门尼德所立的法举行公民宣誓。他的立法使爱利亚城邦秩序井然。 史料上讲,巴门尼德是克塞诺芬尼的学生,但是巴门尼德本人曾经说过,他虽然接受过克塞诺芬尼的教导,却并不是他的信徒。实际情况确实如此,巴门尼德只是接受了克塞诺芬尼关于“一”的思想,但是并不认为它就是神。 巴门尼德写过一部长诗《论自然》(原来没有名称,《论自然》是后人加上的)。全诗由“序诗”、“真理之路”和“意见之路”三部分组成。巴门尼德在序诗中讲,他乘坐驷马高车,由太阳的女儿们引到白天和黑夜的道路分开的地方。这个地方有一座大门,由正义女神守护着。少女们用恭维的言词劝说女神将门打开。于是,他进了大门,来到女神身边。女神向他指出了两条认识道路:一条是以茫然的眼睛,轰鸣的耳朵和舌头为准绳的道路;另一条是用理智把争辩判明的道路。女神要他远离前一条道路,而遵行后一条道路。在这里,巴门尼德借女神之口教诲人们不要用感觉器官去认识变化不定的自然事物,而要用思想去寻找永恒不变的真理。巴门尼德所要寻找的永恒不变的真理就是“存在者存在,它不可能不存在。”既然他在认识时要排斥感觉,单纯用理智,他说的存在者就不会是山川风光和飞禽走兽。由于它们都是生灭变化的,他把它们打入“非存在者”的领域。他说,存在者既不是产生的,也不会灭亡,是永恒的,唯一的,不动的,是一个滚圆的球体,是思想的唯一对象。十分明显,在客观世界中并没有这样一个存在者。它既然是脱离开具体事物的,就只能存在于人的思想中,所以只是精神性的东西。不过,它也不全是精神性的东西,因为它还有形状,是一个球体。精神的东西不可能有形状,只有物质的东西才会有形状。因此,说全一点,巴门尼德的存在是一个具有物质特征的精神性的东西。这是一个矛盾。”它表明古希腊哲学家的抽象思维能力还不十分发达,虽然已经开始把精神与物质对立起来,但是还没有把二者完全区别开来。 巴门尼德对西方哲学发展的贡献就在于他把“存在”作为的哲学的核心范畴,并开始用逻辑方法加以论证,开创了西方哲学中本体论的历史(本体论就是研究存在本身的学问)。 可是,巴门尼德的存在论问世后,他的唯一的、不动的存在者不仅没有被人接受,反而受到人们的嘲笑。他的学生芝诺回敬了反对者的攻击,捍卫了老师的学说。 3.芝诺:飞矢不动 芝诺(约公元前490年-前430年)是爱利亚城邦本地人。据说,他在政治上是一位德高望重的人。他蓄谋推翻僭主的统治,失败后被抛到臼子里用杵捣死。在他的感召下,城邦的公民后来推翻了僭主的统治。在哲学上,他坚信他的老师巴门尼德的哲学,因而受到巴门尼德的特别宠爱,被收为义子。他曾经写过一部《反诘或辩驳》的著作,“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用反证法,从相信“多”和运动的前提推论出比坚信“一”和不动的前提更为荒谬的结论,以捍卫他的老师的存在论。他的这些论证使他赢得了“辩证法的创立者”殊荣。 芝诺提出了许多反对“多”和运动的论证,其中最有名的是反对运动的四个论证:二分法、阿基里斯、飞矢不动和运动场。我们只介绍他的第二个和第三个论证。 阿基里斯是荷马史诗中攻打特洛伊的英雄,全希腊跑得最快的人。芝诺论证说,这个快跑如飞的人追不上乌龟。他假设阿基里斯和乌龟之间的距离为AB。如图所示:阿基里斯为了追赶乌龟,首先要跑完AB这段路程。当阿基里斯到达B时,尽管乌龟爬得很慢,但它总会爬过一段距离,达到t1。当阿基里斯从B开始追赶到达t1时,乌龟又爬到t2;接着阿基里斯又从t1开始到达t2,这时乌龟又爬到t3 这样追赶下去,阿基里斯距离乌龟越来越近,但是永远不会赶上乌龟。 十分明显,芝诺这个论证得出的结论是十分错误的。实际上,跑得快的总会追上跑得慢的,只要时间允许。在我们看来,芝诺的这个论证是建立在空间和时间可无限分割的基础上。实际上,空间和时间都是既可无限分割的,又不可无限分割的,从可能性上说,它们是可无限分割的;从现实性上说,它们是不可能被无限分割的。正因为这样,运动才是可能的。芝诺只承认它们是可无限分割的,因而得出了阿基里斯永远追不上乌龟的结论。 “飞矢不动”的论证是这样的:如果某物处于和它自身的量度相等的空间里,它就是静止的。飞行的箭头在每一个瞬间都占据着这样一个空间,因此,它是静止的。芝诺这个论证是建立在时间是由不可再分割的一个一个的“瞬间”组成的基础上。他认为飞行的箭头这个瞬间在这个点上,那个瞬间在那个点上。这样,它在每个瞬间都是静止的。实际上,芝诺这里说的是箭头运动的结果,而不是运动本身。运动本身是指物体在同一瞬间里既在一个地方又在另一个地方;既在同一个地方,又不在同一个地方。运动本身就是矛盾。芝诺看到了这个矛盾。但是,他认为凡是有矛盾的,就不是真实的,所以,运动是没有的。 芝诺论证的本意是反对“多”和运动。这在我们今天看来是反对辩证法的。但是,他的论证表明,他不是停留在我们直接感觉到的现象上,而是触及到现象背后的矛盾。他的论证在客观上揭示了时间、空间和运动本身所具有的矛盾。因此,亚里士多德和黑格尔都称芝诺是辩证法的创立者。 --------------------------- 七、德谟克利特: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比成为波斯王好 德谟克利特和他的老师留基波在继承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和阿那萨戈拉的种子说的基础上,根据当时已经积累的经验科学知识,提出了原子论哲学。原子论和柏拉图的理念论、亚里士多德的哲学体系合称为希腊哲学的三大体系。原子论对后来哲学和科学的发展都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1.古希腊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德谟克利特(约公元前460年-前370年)出生于希腊北部色雷斯的阿布德拉。他的父亲在当地是一位很有资产和地位的人。德谟克利特从小就好学。据说,他占据了他家花园里的一间小屋,整天面壁苦读。一天,他父亲到了他那里,并且牵了一头供献祭的小牛,他竟一点也没有察觉。他一心想探求真理,而把钱财看得很轻。他在与弟兄分家时,两个弟兄考虑到他急需现钱以便出外游历,学习各种知识,就划出最少的一份财产和100塔伦特现钱,让他选择。他果真选择了这一份,并且把它花费在游历上面。他曾游历到埃及,向埃及祭司学习几何学,游历到波斯向迪勒底人学习,在印度会见过裸体智者。他走遍整个世界,积累了大量的经验。知识和观察所得到的资料。他自夸道:“在我的同辈人中,我漫游了地球的绝大部分,探索了最遥远的东西;我看到了最多的地方和国家,我听见了最多的有学问的人的演讲;而在构画几何图并加以证明方面,没有人超过我,就是埃及的所谓土地测量员也未能超过我。” 他游历归来时,全部财产已经花光,只得靠他的兄弟达玛修资助生活。当地的法律规定,不许浪费掉祖产的人在本土接受葬礼。他为了证明他用全部财产换回的知识的价值,就在公民面前诵读他最主要的著作《大宇宙系统》。结果人们不仅答应给他500塔伦特的报酬,而且替他立了铜像。他逝世以后,人们用国家的钱替他举办了隆重的葬礼。 据史料记载。德谟克利特曾就学于阿那萨戈拉,和苏格拉底讨论过哲学。在苏格拉底看来,他就像是奥林匹亚赛会中的一位五项全能竞赛的胜利者。不过,他的原子论思想是直接从留基波那里继承来的。留基波的生卒年已不可考;有的史料说他是米利都人,也有的史料他是爱利亚人。据说,留基波曾和巴门尼德一起研究过哲学,但是二者的观点是完全对立的。他认为非存在和存在一样存在,这就是原子和虚空。它们都是事物生成的原因。德谟克利特正是把他的思想加以发展和系统化,使原子论成为体系。 德谟克利特是经验的自然科学家和希腊人中第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他不满足于哲学,也投入实证知识的怀抱。他把科学研究视为最大的幸福。他说:“只找到一个原因的解释,也比成为波斯人的王还好。”有一则非常著名的秩事说,德谟克利特弄瞎了自己的眼睛,以免感性的目光蒙蔽他理智的敏锐。有的学者认为这是误传。德谟克利特有可能在晚年失明后,仍坚持进行科学研究。不管怎样,这都表明了他献身科学的精神。他精通天文地理。能够预言天气的变化。据说在一个盛夏,人们正忙于割麦时,他劝大家立即停下,先去收藏好已割下的麦子。时间不长果然下了暴雨,不听信他的人蒙受到很大的损失。德谟克利特还亲自进行科学实验。医圣希波克拉底曾去会晤过他,见他坐在一棵大树下,周围堆着正在解剖的动物躯体。他吩咐家人用鲜奶来款待希波克拉底。当家人端过鲜奶来,他观察之后,便说这是刚下了第一胎的那只黑奶羊产的奶。希波克拉底十分敬佩他观察之精细。 从公元1世纪编纂的德谟克利特的著作目录来看,他的著作卷帙浩繁,内容广泛。目录把他的著作分为伦理学、物理学、数学、文学和技艺五大类,15组70部(篇)。内容涉及到哲学、伦理学、物理学、数学、天文学、地理学、逻辑学、心理学等几乎当时人类已有的全部知识领域。其中最重要的著作有《大宇宙系统》、《小宇宙系统》等。不幸的是这些著作都已失传。作为德谟克利特著作残篇保留下来的,现在只有216条道德格言。有的学者对这些格言是否属于德谟克利特还持怀疑态度。不管怎样,这些格言富有哲理,至今读来仍会给人很大的启迪。 2.原子与虚空:万物的本原 德谟克利特认为,万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虚空。所谓原子,希腊文的原意就是不可分。原子是体积极小,坚实而不可分的物质微粒。万事万物都是由原子构成的。所谓虚空,就是指空虚的空间。德谟克利特把虚空视为原子运动的原因。因为在他看来,如果空间都被充满,原子就无法运动,也就不能结合成具体事物。在虚空中运动的原子结合成万物,分离时,事物就消亡。他把虚空和原子都视为万物生成的根本原因。 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充满而又坚实的,所以是存在;而虚空是空虚而又稀疏的,所以是非存在。虚空尽管是非存在,然而它并不是纯粹的虚无。存在并不比非存在多点什么,因为虚空并不比物体少点什么,它们同样都是实在的。 原子在数量上是无限多的,在性质上则没有什么区别。为了说明万物在性质上的差异,德谟克利特主张原子在大小和形状上有区别,它们结合时又有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次序是指原子结合的顺序,位置是指原子运动与结合的方向。用希腊字母表示,A与N就是形状不同,AN与NA就是次序的不同,I与H就是位置的不同。这样,在德谟克利特那里,原子在质上是相同的,在量上则存在四种区别:大小、形状、次序和位置。在大小上,既然他认为原子是不可分的物质微粒,那么原子应该很小,小到肉眼看不见。但是,又有史料讲,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可能很大,甚至和世界一样大。这似乎不大可能。在形状上,德谟克利特认为有些原子是球形的,有的光滑,有的粗糙;有的是凹形的,有的是凸形的,有的甚至是带钩的。他认为太阳和月亮就是由光滑的球形原子组成的。构成灵魂的原子和火原子差不多,它们都是由最精细的球形原子组成的,所以,它们具有很大的活动性。 德谟克利特用原子和虚空的学说解释了许多复杂的自然现象。例如,他认为磁石和铁是由相类似的原子构成的,不过磁石的原子比铁原子更精细,磁石原子之间的空隙比铁原子之间的空隙要大得多,因此磁石原子的活动能力更强。由于原子的运动永远趋向于与它相类似的原子,所以,磁石的原子向铁移动,钻进了铁原子的空隙,使铁原子运动起来,并流向磁石。十分明显,他的这个解释是不科学的。但是他努力用自然本身的原因来解释自然现象的精神则是可贵的。 3.宇宙的生成:漩涡运动说 德谟克利特认为,宇宙之初,在无限的虚空中充满着无限多、大小不一、形状各异的原子,它们向不同方向凌乱运动,相互碰撞,形成一种漩涡运动。在漩涡运动中,相似的原子聚集在一起。这正像在筛子的旋动中,扁豆和扁豆、裸麦和裸麦分别聚拢在一起;波浪把狭长的石块与滚圆的石块分别冲在一起。圆形的、光滑的、最精细的和最活泼的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火元素;钩形的、粗糙的、较大的原子聚集起来,形成土元素。另外一些相同的原子结合起来就成为水、气元素。之后,各种元素再结合成万物。 在漩涡运动中,轻的物体被抛到周围的虚空里;其余重的物质则留在漩涡中心,它们更加紧密地结合而形成最初的球形体。这个球形体由于来自中心的推动力而继续旋转着,邻近的物体不断附着在上面,最初是潮湿的泥沙,后来渐渐干涸,于是地球形成了。 在漩涡运动中被抛向外面的最轻的物体燃烧起来,从而发出亮光,日、月、星辰也就产生了。我们生活在其中的世界就是这样形成的。德谟克利特认为,在无限的虚空中,原子形成的漩涡运动不止一个,所以从漩涡中产生的世界不是一个,而是无限。它们的大小各不相同。在一些世界中没有太阳和月亮;在另外一些世界中太阳和月亮比我们这个世界的要大,还有一些世界的太阳和月亮在数量上多于我们这个世界。一些世界有生物,另外一些世界则没有生物。 德谟克利特不但根据原子论详细地论述了世界产生的过程,而且还指出世界也会生长和衰落。他认为,一个世界达到鼎盛时期之后,就会逐渐解体,或者由于碰撞而毁灭。 德谟克利特的天体起源于漩涡的理论在天体演化学上有重要意义。近代哲学家笛卡尔和康德都是在继承他的漩涡说的基础上,提出了以近代科学为根据的新的漩涡说。 不仅如此,德谟克利特在论述天体形成过程时,明确地提出了两个重要思想,它们是更值得我们重视。一个是,他认为世界有无数个,它们是有生有灭的。没有一样东西是从无中来的,也没有一样东西在毁灭之后归于无。因为他看来,原子是永恒的,它们既不会产生,也不会毁灭。用它们构成元素、物质和世界,是属于物质形态的转化。这是坚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的非常重要的一点。如果承认宇宙是从无中来的,那么就得承认有一个能从无中创造宇宙的上帝存在,就会成为宗教徒。另一个重要思想是,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的产生、成长和衰亡都遵照一种必然性。在他看来,宇宙间发生的一切都是必然的,根本不存在偶然发生的事情。“偶然性”这个概念是人们为了掩盖自己的无知而提出来的。他举例说,种橄榄挖地发现了一个宝藏,秃鹰从高空猛扑乌龟而撞破了自己的脑袋,看起来都是偶然的,细究起来,都有必然的原因。既然他认为万物都产生于漩涡运动,所以他就把漩涡视为万物生成的原因,并进一步把漩涡叫做必然性。由此可见,德谟克利特不仅否定了世界是从无中产生的。也否定了世界在形成过程中上帝插手的可能性。因为在他看来,是由于物质自身的原因使世界得以产生。不过,他的这一思想是机械决定论在古代的表现。承认必然性和规律性的决定论是正确的,但否定偶然性的存在,把一切都视为必然的机械决定论就是不正确的了。 4.认识论:影像说 德谟克利特在认识论上继承了阿那萨戈拉的流射说,提出了著名的影像说。 德谟克利特认为,由光滑的圆形的原子构成的灵魂既是身体运动的动力,又具有认识的功能。他把灵魂的认识功能分为感觉和理智。感觉的功能由遍布全身的灵魂原子来承担;理智则是由灵魂的一个特殊部分“心灵”来完成的。心灵位于“脑中”。 德谟克利特主张,不管是感觉还是理智的认识,都是外界事物的影像造成的。他认为,一切事物都不断地发射出一种波流,这种波流会把认识对象和眼睛之间的空气压紧,在湿润的眼睛中造成影像,然后影像进入脑子和脑膜,形成关于形状和颜色的视觉。他用同样的办法解释了听觉和其他感觉的产生。总之,他认为,感觉和思想生成于从外部世界所进入的影像。如果没有影像撞击,那么,任何人都不可能有感觉和思想。 德谟克利特尽管认为感觉是由事物的影像造成的,但他并不认为所有感觉都是对事物的性质的忠实写照。只有关于形状和大小的感觉是反映事物本身的形状和大小的。因为原子本身有形状和大小,由它们构成物体也有形状和大小。除此之外,关于颜色的视觉,关于甜与苦的味觉,关于冷与热的触觉,反映的不是物体本身固有的性质,它们都是“从俗约定的”。因为原子本身并不存在颜色、滋味和冷热的区别,所以由它们组成的物体本身也没有颜色、滋味和冷热的区别。但是,德谟克利特也没有把颜色、滋味和冷热等感觉完全视为主观自生的。相反地,他认为,它们的产生是有一定的客观基础的,这就是原子的形状和大小。例如粗糙的原子会造成黑色的感觉,光滑的原子会产生白色的感觉;钩状原子产生辛辣的滋味,中等圆形原子产生甜的滋味。这样,德谟克利特在西方哲学史上最先提出两种性质学说。这种学说认为,物体的形状、大小、结构和运动等是第一性质,它们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关于它们的感觉是这些性质本身的“肖像”;颜色、气味、滋味等是第二性质,它们不是物体本身固有的,关于它们的感觉不是物体本身性质的“肖像”。这一学说为近代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所主张,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德谟克利特不仅认识到感觉具有主观因素,而且也认识到感觉的局限性。他指出,在细微的领域中不能再看、再嗅、再尝、再通过触摸感知时,就需要理智参加进来。他这里说的细微的领域就是指构成的物体的原子和虚空。原子和虚空是用感官无法把握的,所以只能用理智去认识。因为原子和虚空是物体的本原,所以他把通过理智得来的关于原子和虚空的知识称为真实的知识,并认为可以作为真理的尺度。相对而言,通过感觉得来的关于物体的知识,他称为虚假的知识,并且认为它没有能力正确地判别真假。但是,德谟克利特也并不认为两种知识是完全对立和割裂开来的。他曾以感觉与理智对话的方式指出:“可怜的理智,你从我们这里获得信赖,又想抛弃我们吗?我们被抛掉了你也就垮台了。”这表明他已经认识到理智的知识虽然高于感觉的知识,但是理智的知识离不开感觉的知识,它对感觉的知识还是有一定的依存关系的。当然,二者之间的真正的辩证关系,他是没有认识到的。 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论,是一种以十分朴素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唯物主义的反映论。它对近代西方哲学的经验论产生过较大的影响。 --------------------------- 八、智者:人是万物的尺度 公元前5世纪,在希腊出现了一批收取学费,教授修辞学、论辩术的职业教师。这些教师自命为“智者”,意思是说他们是智慧的教师。他们没有学校,以雅典为活动中心,巡回各邦,在奥林匹亚赛会、泛雅典娜节等希腊盛典上发表演说,开展辩论,解答问题,训练青年们的演说和诉讼的能力。严格地说,智者并不是一个观点统一、前后相继的统一哲学派别。他们的观点往往相互冲突,彼此不同。但是,他们也有一致的地方,就是他们研究的课题基本上是相同的。他们研究的主要对象不是自然,而是社会,是人们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问题。智者的最主要的代表是普罗泰戈拉和高尔吉亚。 1.普罗泰戈拉: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戈拉(约公元前480年-前408年)是阿布德拉城邦人。他原来是一个木材搬运工。有一次,德谟克利特遇见他,交谈之后,对他的智力感到惊讶。由于德谟克利特的鼓励和帮助,他开始学习哲学。他是第一个收费的教师。学生入学时,约定先付一半学费,待学成并打赢第一场官司后再付另一半学费。有一次,他向一个叫优安塞隆的学生收另一半学费,这个学生说:“我还没有打赢一场官司。”普罗泰戈拉马上说:“不行,如果我跟你打官司,我赢了,你必须付给我钱,因为我赢了;你赢了,你也必须付给我钱,因为你赢了。” 普罗泰戈拉的著作有《论神》、《论真理》和《论相反论证》等。《论神》开头第一句是:“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存在,也不知道他们不存在。有许多东西阻碍着我们的认识,如问题晦涩、人生短促等。”他的这些话触怒了雅典人。他的著作从抄录收藏的人那里收集起来,在广场上当众烧毁。他自己也被驱逐出城邦。他在去西西里时,由于乘船沉没而身亡。 普罗泰戈拉留传下来的最主要的哲学名言就是在《论真理》中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存在时万物存在,不存在时万物不存在。”他这里说的人就是指人的感觉。事物是什么,要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一个事物对你来说就是它呈现在你的感官面前的样子,对我来说,它就是呈现在我的感官面前的样子。一阵风吹来,你觉得冷,它就是冷的;我觉得热,它就是热的。风本身无所谓冷热。同样地,一个人的行为是好的还是坏的,也是以人的感觉为标准。你觉得好,它就是好的;我觉得坏,它就是坏的。行为本身无所谓好坏。 普罗泰戈拉的这句哲学名言在当时具有反传统的意义。在当时的希腊,传统观念是以神为万物的尺度;事物存在还是不存在,是好还是坏都是由神决定的。普罗泰戈拉在怀疑神的存在以后,让人取代神的地位,这在希腊哲学史上无疑具有重大的意义。但是,在我们今天看来,这句话是不正确的,因为客观事物的存在和性质并不以人是否感觉它们和感觉他们怎样而发生什么变化。他把事物的性质,如冷热,看成是主观感觉的产物,否定了事物性质的客观性,这就很容易陷入主观唯心主义之中。 2.高尔吉亚:无物存在 高尔吉亚(约公元前483年-前375年)是西西里岛上的雷昂丘城邦人。他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曾经代表母邦出使雅典,说服雅典帮助母邦反对叙拉古。他完成任务后,游历过希腊本土的许多城邦,教授门徒。他在修辞学、演讲术和论辩术方面造诣很深,因而得到人们的敬仰。雅典人在德尔斐神庙给他立了一个全金的塑像。 高尔吉亚的主要著作是《论自然或非存在》。在这部著作中他用高超的论辩术论证了三个十分荒唐的哲学命题。在第一部分,他证明了无物存在。他使用的是反证法,假定有物存在,只有三种可能:或者是存在者,或者是不存在者,或者同时既是存在者又是不存在者。他在证明第二种可能不存在之后,详细地证明了第一种可能也不存在。因为如果是存在者,会有三种情况:或者是永恒的,或者是产生的,或者既是永恒的又是产生的。如果是永恒的,它就没有开始;没有开始就是无限的,也就不可能在任何地方存在,因为不可能有一个比无限更大的地方让它存在里面。如果是产生的,它只能或由存在者产生,或由不存在者产生。如果由存在者产生,那在产生之前就有存在者了,不存在者更不会产生出存在者。所以,存在者也不会是产生的。第三种可能是第一种和第二种可能的结合,既然第一和第二种可能都不存在,第三种可能也不会存在。所以,他最后得出无物存在的结论。 在书的第二部分里,他证明了即使有物存在,也无法认识。他的主要理由是,所想到的东西并不真实存在(如我们可以想象一个会飞的人,实际上并没有一个人会飞),所以真正存在的东西是想不到的。书的第三部分论证了物即使能被认识,也无法告诉别人。因为我们告诉别人时使用的是语言,而语言并不是存在的东西,所以我们告诉别人的并不是存在的东西。 十分明显,高尔吉亚的论证从内容到形式都是错误的。在内容方面,它否定了客观事物的存在和可知性,具有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的性质。事实上,整个宇宙到处都有物存在,不存在绝对无物的地方。小到一草一木,大到银河系,都有它们产生的历史。但是,它们绝对不会从无产生,而只能由其他的东西转化而来。整个宇宙充满了生生息息的现象,是没有开端的。世界上一切事物都是可知的,由于条件的限制,即使现在是不可知的,将来也会是可知的。 在形式方面,高尔吉亚的论证有许多违背形式逻辑推理规则的地方。如在第一个命题的论证中,就存在偷换概念的逻辑错误。本来讲存在者没有开始就是无限的。这里说的无限是指时间上无限。可是,高尔吉亚接着把它换成空间上(大小)的无限,并且进一步认为,存在者既然无限大,就不可能存在于任何地方,因为不可能有比无限更大的地方让它存在里面。他对空间的理解也是不正确的。实际上,空间并不是一个容器,而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广延性,所以,它并非大于存在于其中的东西。物质世界的无限性和空间的无限性实际上是一回事。 尽管高尔吉亚的论证存在上述错误,它们还是对哲学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因为,它们进一步揭露了存在与非存在、思维与存在、思维与语言的矛盾,为后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教训。 --------------------------- 九、苏格拉底:认识你自己 我们在智者那里已经看到把人本身作为哲学研究对象的倾向。苏格拉底继续发展了这种倾向,指出了智慧不在于认识自然,而在于认识人自身,解决人本身的问题。他的这些思想使后来的希腊哲学在研究方向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所以,学者们都把苏格拉底看成是一个划时代的人物,把他以前的哲学叫做“前苏格拉底哲学”。 1.“最有智慧的人” 苏格拉底(公元前468年-前399年)是雅典人。他的父亲是石匠或雕刻匠,母亲是助产士。他幼年随父学艺,在雕刻方面表现出很高的造诣。有的书上说,安放在雅典卫城的着衣美神雕像就是他的作品。但他的志趣不在雕刻而在哲学。他在雕刻之余,阅读了大量的哲学书籍。后来,干脆放弃雕刻,完全转向哲学。 苏格拉底作为一个雅典公民尽到了保卫祖国的职责,他当过重装甲兵,参加了伯罗奔尼撒战争的三次战役,作战勇敢,获得过“勇敢战士”的荣誉。在战斗中,他还多次冒着生命危险,拯救过其他公民的生命。在一次战斗中,他看到他的得意门生和亲密朋友阿尔其比亚德在一群敌人中间受了伤,他杀开一条血路,救出了阿尔其比亚德和他的武器。为此,将军们奖给他一个花冠,他没有接受,坚持要奖给阿尔其比亚德。在另一次战斗中,他看到他的另一个得意门生色诺芬尼受伤倒在地上,他背起色诺芬尼,从容不迫地抵御追击的敌人,把色诺芬尼救了出来。 苏格拉底其貌不扬,扁平的脸,低塌的鼻子,粗厚的嘴唇,牛一样的眼睛。他的一位学生说他比滑稽戏里的一切丑角还要丑。可是正如中国俗语所说:人不可貌相。苏格拉底虽然相貌奇特,但却具有超人的毅力和非凡的智慧。 在军队服役期间,苏格拉底不避寒暑、不顾饥渴,使得人人都感到惊讶。有一次霜冻,别人都呆在屋里,穿上尽可能多的衣服,把脚包在毛毡里。而苏格拉底却穿着平时的衣服,赤脚走在冰上。他很少饮酒,对爱情采取一种“柏拉图式”的态度,甚至对死亡也视为无所谓的事情。 据说,苏格拉底经常处于一种冥思苦想、忘记周围一切的出神状态。他在军队服役期间,曾在一次战斗中陷入沉思,在一个地方站了一天一夜,思索着他不能解决的事。是早晨的阳光把他从冥想中惊醒过来。他向太阳做了祈祷后才走开了。 苏格拉底的密友凯勒丰曾经去问德尔斐神庙中传神谕的女巫,是否有人比苏格拉底更智慧。女巫回答说没有。苏格拉底听到这话后很纳闷:我自己知道自己是没有智慧的,神也不会撒谎,神说的究竟是什么意思呢?他为了弄清楚神的意思,走访了许多人,有的是以智慧著称的人,有的是手艺工匠,结果发现所有的人,特别是以智慧著称的人,都是以不知为知。苏格拉底认为他自己是以不知为不知,所以,他比所有的人都有智慧。最后,他发现神说的意思是告诉人们:“像苏格拉底这样认识到自己的智慧真正说来是没有什么价值的人,才是最有智慧的。”这样,他就把“认识你自己”看成是人的真正智慧。据说,在德尔斐神庙的墙上有许多铭文。它们是泰勒斯、梭伦、契罗等“七贤”到神庙向神奉献他们的智慧时刻下的,其中最有名的两条就是“认识你自己”和“不要过分”。“认识你自己”,本来是古代圣贤的道德格言,苏格拉底则把它变成了对西方哲学发展产生划时代影响的哲学名言。 苏格拉底在青年时代,曾经热心于自然哲学的研究。但是,他经过一番研究之后,发现自然哲学家之间的争论是毫无意义的,他们视为本原的水、气等自然物体并不是万物产生的真正原因,而只是宇宙形成的条件而已。他还认为研究自然哲学没有什么价值,并不能给人带来实际的利益,他认为,寻找万物的原因应该去发现把宇宙万物安排得如此秩序井然的力量,这个力量就是“善”。他说的“善”就是神,正是神把光线提供给人以便让眼睛能看见东西,把黑夜提供给人让人有休息的时间既然一切都是神安排的,我们去研究自然现象的原因就会冒犯神灵。所以,他告诫人们:“首先要关心改善自己的灵魂,这是更重要的事情。” 2.理智的“助产术” 为了帮助人们改善灵魂,苏格拉底毕生致力于口头教育,没有著述。后人主要是通过他的学生柏拉图和色诺芬尼的著作了解他的思想的。他没有建立一个学校,也没有像智者那样收取学费。他到处找人谈话和辩论。有许多人,有些还是外邦人,主动地找苏格拉底聚谈。与他谈话的有政治家、诗人、工匠等等,讨论的主要是道德问题,如什么是节制,什么是正义,什么是虔诚,什么是勇敢,等等。 苏格拉底与人讨论问题的方法是问答法,他自己也称之为理智的“助产术”。每次谈话,他都首先向对方提出问题。当对方满怀信心地回答完以后,苏格拉底就找出对方回答中包含的矛盾,迫使对方承认自己无知。这时,苏格拉底就施行“助产术”,通过鼓励和启发,使对方相信自己有回答好问题的能力,就像孕妇有孕一样。然后,苏格拉底让对方继续说出自己的看法,再加以批评。这样说来说去,对方始终没有说出使苏格拉底满意的看法,他本人最后也不提供正确的答案。对此,他还解释说,能够生育的人不能做助产婆,助产婆是从来不生育的。他的职责只是对别人的理智进行“助产”,而不是“生育”。 苏格拉底曾经和两位将军拉刻斯和尼西阿斯讨论过什么是勇敢的问题。拉刻斯认为这个任何人都可以回答的简单问题,对他们将军来说根本不在话下,于是脱口而出:“临危不惧,坚守阵地,奋力击敌就是勇敢。”苏格拉底认为这种说法不全面,谈的也不是实质。拉刻斯接着又提出了第二个定义:勇敢是灵魂运动的坚持。这个定义同样被否定了,因为并不是所有的坚持都是勇敢。之后,拉刻斯又提出第三个定义:勇敢是明智的坚持。这个定义并没有说明在什么事情上明智,所以也遭到否定。这时,尼西阿斯加入讨论,他认为勇敢是对可怕的东西和不可怕的东西的认识。苏格拉底认为这个定义也不成立。从讨论的过程可以看出,他们虽然没有得出最后的结论,但是在苏格拉底循循善诱的启发下,对方的认识在一步步地接近正确的答案。 3.知识即美德 苏格拉底不仅与人们讨论了各种具体的美德,而且讨论了美德的共同本质。他认为,蜂有很多种类,它们彼此之间在美观、大小、形状等各方面存在差别,但它们都是蜂,在这一点上是没有区别的。这就是说它们都具有共同的本性,正是这个共同的本性使它们都成为蜂。同样,美德也有很多种,在它们中也有使它们都成为美德的共同本性。美德的共同本性是什么呢?不管是勇敢,还是正义,都离不开理性的指导。所以,一切美德都是智慧的。没有人自愿去追求恶或他认为恶的东西。世上之所以会有恶,就是因为存在无知。因此,他说:“知识即美德,无知即罪恶。”苏格拉底认为,如果没有智慧作指导,本来对人有益的东西,也会变成对人有害。勇敢而不谨慎,就成为莽撞。同样,本来就非正义的行为,在智慧的指导下,也会变成正义的行为。如说谎本来是不好的,可是一个将军在战役的关键时刻,看到他的军队即将分崩离析,就欺骗他的士兵,说援军快要到了,使他们坚持下去,并去取得胜利。这应该说是正义的。还有,抢劫财物是非正义的。可是,当一个人从要自杀的朋友那里抢走凶器,只能说是正义的,如此等等。苏格拉底的结论是:“一般地说,灵魂所企图或承受的一切,如果在智慧的指导下,结局就会幸福;但是如果在愚蠢的指导之下,结局就相反。” 由上述可见,苏格拉底这里所说的知识不是自然的知识,是道德的知识。他并不要求人们根据一个万古不变的道德规范去评定人的行为的善与恶,而是要人们根据具体情况,用智慧去评定什么是有益的,什么是有害的,然后再去行动和评价一个行为。显而易见,苏格拉底伦理学的主要倾向是理性主义的,但其中也包含有功利主义的因素。 4.苏格拉底之死 苏格拉底的伦理思想没有被雅典的某些公民和当权人所接受,相反地,他的思想被认为搅乱了青年人的头脑,败坏了青年的道德。另外,他信奉新神,而不信奉传统的神。有人就以这些“罪名”向雅典法庭起诉,结果,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判刑后,他的学生想用各种办法救他,有的劝他向法庭认罪求赦,有的劝他逃跑。这一切都被苏格拉底拒绝了,因为在他看来这一切行为都与雅典公民的身份不符。公元前399年的一天,苏格拉底沐浴之后,喝下狱卒送来的毒药而死去。据说临终前他说的最后一句话,是告诉在场的人:“应该还给医神阿斯克勒皮俄斯一只公鸡。记住这件事,千万别忘了。” 苏格拉底之死,本来是一个历史问题,并不是一个哲学问题,可是实际上它已经成为哲学上的永恒的话题。话题主要集中在两点上。一点是他应不应该被处死。许多学者认为,苏格拉底把自己视为雅典国家的“牛虻”,从根本上讲,他始终是忠于雅典民主制的,结果他就是被他忠于的制度处死,不能不说是一个悲剧。的确,苏格拉底之死是一个悲剧。但是,这个悲剧并非只是他个人的浪漫遭遇,更不能简单地归结为历史的误会。正如黑格尔指出的,这个悲剧是两种力量对抗的结果。一种力量是传统的法律和习俗,另一种力量就是使人区别善恶的理性知识。悲剧的产生表明雅典已被传统束缚住,失去发展的生命力。另一点是苏格拉底之死的价值问题。许多哲学家都把苏格拉底对死的态度视为最高的典范。如晚期希腊和罗马时期斯多阿学派的哲学家就号召人们学习他的视死如归的态度。塞涅卡赞不绝口地说:“直到他生命的最后一刻,都没有人看见苏格拉底有过特别高兴或特别沮丧的样子,在命运的大起大落中他始终是一潭静水。”塞涅卡是让人们心安理得地顺从命运。实际上,并不存在着什么命运。如果有命运的话,我们要做命运的主人,不应做命运的奴隶。特别是当命运把死亡强加给我们时,我们应该与它抗争一番,拼个你死我活。 --------------------------- 十、柏拉图:理念是万物之本 柏拉图是苏格拉底的最有创见的得意门生,他沿着老师指引的方向,把老师开创的许多思想发展成系统的内容丰富的理论。他是第一个留下大量完整著作的希腊哲学家。这些著作不仅研究了哲学中的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伦理学和宇宙论等部分,而且广泛探究了政治学、经济学、法律学、历史学、文艺学等学科。在这些研究领域中,他都有开创性的建树,对后人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现代英国哲学家波普尔说过:“柏拉图的著作的影响(不论好坏)是无法估量的。人们可以说,西方的思想或者是柏拉图的,或者是反柏拉图的;但是在任何时候都不能说是非柏拉图的。”他的这一说法有夸大事实之嫌,但是我们应该肯定柏拉图是深深地影响西方人的思想和学术的为数不多的哲学家之一。 1.为理想奋斗的一生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前347年)的原名是亚里士多克勒斯,后来体育学校的老师看到他的前额突出(一说肩宽)才给他命名为柏拉图。他出身于雅典显赫的贵族之家。柏拉图的第一代传人斯彪西波说过,柏拉图是太阳神阿波罗的儿子。阿波罗通过向他母亲显圣,使他降生的。 柏拉图自幼好学,曾学习作诗,也写过悲剧。据说,在希腊诗歌集中,就有柏拉图写的诗歌。体育学校结业后,他到骑兵部队服过兵役,还参加过三次战斗。在他20岁的时候,父亲把他带到苏格拉底那里。在这之前,他曾学习过赫拉克利特和巴门尼德的哲学。据说,在他拜苏格拉底为师的前一天晚上,苏格拉底曾梦见一只小天鹅飞到他膝上,它的翅膀很快长大了,唱着最优美的歌曲飞走了。他师从苏格拉底八年。苏格拉底被处死后,他逃出雅典,先后到过麦加拉和居勒尼。在居勒尼,他在有名的数学家德奥多罗指导下钻研数学,并很快就取得了惊人的成就。后来,他又到过埃及和大希腊,然后回到雅典,从事教学活动。开始时,也和他的老师苏格拉底一样,无固定教学地点,后来,得到亲友的资助,在雅典城外西北角一座为纪念希腊英雄阿卡德穆而建立的花园和运动场创立了一所学校。这所学校就叫阿卡德穆。这所学校除了研究哲学,还非常重视对数学的研究。据说学园建筑物上就题有“不懂几何学不准入内”的字样。学园授课的方法主要是苏格拉底式的问答法,有时也采取系统讲授的方式。柏拉图学园是西方世界第一个正规的学校,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广泛和深远的影响。它存在了1000多年,到公元529年,被信奉基督教的罗马皇帝下令关闭。柏拉图一生中非常关心政治。为此,他曾经三次去西西里。第一次去西西里是在他离开雅典的游历时期。他在西西里受到宫廷的邀请。在宫廷里,他不识时务,和国王狄奥尼修斯一世大谈僭主制度的弊病,结果触怒了国王,国王下令处死他。幸亏狄奥尼修斯的内弟狄翁出面谏阻,他才幸免一死。狄奥尼修斯把柏拉图交给了正与雅典交战的斯巴达使节。使节把他带到埃癸那岛上,想借当地人之手杀死他。当地人没有处死他,而是把他变为奴隶。后来,一位友人买下了他,使他得以回到雅典。第二次是在狄奥尼修斯去世后,柏拉图应狄翁的邀请而去的。他想使狄奥尼修斯二世成为哲学王,以便实现他的理想国。结果因卷入了当权者的内讧又遭到失败。后来,为了实现他的政治理想,柏拉图第三次去西西里,很快又遭到反复无常的狄奥尼修斯二世的迫害,幸有友人的干涉,他才逃出险境。从此以后,他打消了实现理想国的美梦,安心于教学和著述。 以柏拉图名义而传下来的著作有40多种,经过学者们的考证,真正属于柏拉图的有24种。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申辩》、《普罗泰戈拉》、《曼诺》、《斐多》、《会饮》、《国家》、《斐德罗》、《泰阿泰德》、《巴门尼德》、《智者》、《政治家》、《蒂迈欧》、《斐利布》、《法律》等。他的著作大都是用对话体写成的。主要对话人是苏格拉底。与苏格拉底对话的就是篇名指出的人,如《泰阿泰德》中对话人就是苏格拉底和他的学生、数学家泰阿泰德。他的著作文体优美,情趣盎然,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在华美的形式下蕴藏着丰富的哲学思想,极富有感召力。据说,科林斯的一个农民偶然听到柏拉图的《高尔吉亚》篇,便立即放弃了农场和葡萄园,把灵魂抵押给柏拉图,用柏拉图的哲学播种和培植它。 2.理想国家的蓝图 柏拉图的最主要的著作是《国家》。在这篇著作中,他不仅描绘了理想国家的蓝图,而且也论述了他的哲学的基本观点。当时,希腊各城邦实行不同的政治制度。斯巴达实行的是寡头政治;雅典则是一个民主政治的国家,除此之外,还有贵族政治和僭主政治。城邦之间战争不断,在雅典和斯巴达两大城邦集团间进行的帕罗奔尼撒战争加剧了参加战争的城邦的危机。雅典在公元前5世纪的最后10年间,寡头派和民主派斗争激烈,政变频繁,传统的道德和信仰也发生了动摇。这些都使柏拉图感到失望。恩师苏格拉底被处死使柏拉图对雅典政治制度由失望进一步发展为不满。他认为,希腊所有城邦都治理得不好,必须采取剧烈的措施进行改革。 柏拉图认为,人的灵魂是由理性、激情和欲望三部分构成的。一个正义的人必须让理性统治灵魂,让它借助于激情抑制欲望。国家就是放大了的人。也由三部分构成,即统治者、军人和平民。柏拉图以故事的形式告诉世人,这三种人都是由土产生的,所以彼此是弟兄,但是神在统治者身上加了金子,在军人身上加了银子,在平民身上加了铁和铜,所以他们担负的职责和高贵的程度又是不同的。统治者的职责就是统治国家,他的美德是智慧;军人的职责是保卫国家,他们的美德是勇敢;生产者的职责是向国家提供所需要的东西,他们的美德是节制。如果这三种人各守其责,具有各自的美德,整个国家就是正义的。 柏拉图为了使三种人各守其责,养成美德,主张子女归公育,妻子归公有,财产归公管。女人应该归男人共有,任何人都不得组成一夫一妻的小家庭。他们住在共同的房子里,享用共同的饮食。他们的结合是统治者根据优生的原则安排的。孩子一生下来,就从父母那里带走,使父母不知道谁是他们的孩子,孩子也不知道谁是他的父母。这样,主要是在前两种人中间,没有私有财产,没有家庭,过着军营般的生活。这是西方最早的共产主义思想。 那末,怎么使这个理想国家的蓝图变成现实呢?柏拉图认为,除非是哲学家成为国王,或者国王能严肃认真地研究哲学,集权力与智慧一身,让那些只搞政治而不研究哲学,或者只研究哲学而不从事政治的人统统靠边站。否则,对国家和人类将祸害无穷,永无宁日。 为了培养哲学王,柏拉图制定了一套严格的教育制度。他认为,在儿童时期,教育的科目应有体育和音乐,前者可以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后者又可以激发和谐,陶冶心灵。到18岁时,要接受两年的军事训练;到20岁时,选拔出优秀者继续深造,学习算术、几何学、天文学和声学;30岁开始学习辩证法,然后在军事统率和民事方面担任职务,接受考验。到50岁,那些在实际工作和知识学习的一切方面以优异成绩通过考试的人必须接受最后的考验,这就是用灵魂的眼睛注视着善本身,等着轮到他们来掌管国家中更高的政务。 柏拉图为理想国家设计的方案,有许多内容是来自斯巴达的,就其基本性质来说,仍然是一个奴隶制的国家。但是,也有些观点超出了奴隶制的范围,是根本不能实现的。柏拉图自己对这一点也有所认识。从理论角度来看,柏拉图在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教育学等各方面提出了不少有价值的观点,为这些学科的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3.理念是万物之本 当然,柏拉图要求成为国王的不是随便什么样的哲学家都行,而是真正的哲学家。真正的哲学家应该是天赋具有良好的记性,敏于理解,豁达大度,温文尔雅,爱好和亲近真理,正义、勇敢和节制。真正的哲学家是能把握永恒不变事物的人,而不是被千差万别事物的多样性搞得迷失方向的人。 什么是永恒不变的事物呢?柏拉图说,世界上有许多美的东西和善的东西存在,如美丽的花朵和乐善好施的行为等等。在这些东西之外,还有美本身和善本身与它们相对应存在着。推而广之,相应于每一类众多的事物都有一个单一的东西。它是一个统一体,柏拉图把它称为真正的实在。他把这些永恒不变的事物,如美本身、善本身等等,叫做理念。 理念,在希腊文中是由动词“观看”演变而来的,它的原义就是“可见的东西”,即形象。柏拉图把它加以引伸,用来指灵魂的眼睛所看到的事物的形式。在我们今天看来,理念实际上就是概念,概念本来是存在于人的头脑之中的,而柏拉图却把它们变成真正的客观实在。 柏拉图认为,理念和具体事物大不一样。具体事物在数量上很多,有生有灭,变动不定;而理念在数量上是单一的,永恒的,不动不变的。正是由于存在这些差别,柏拉图认为具体事物不是真正的实在,对它们只能形成变化不定的意见,只有理念才是真正的实在,对它们才能够形成确定不移的真理。具体事物构成了太阳照耀下的可感觉的世界,理念则构成了善治辖下的理念世界。 在理念世界中,有严格的等级关系。最高的理念是善。柏拉图把善在理念世界的地位比为太阳在可感觉世界中的地位。太阳不仅照亮具体事物,而且使它们诞生和成长。同样,善不仅使各种理念具有可知性,而且使它们能够存在和具有实在性;善的理念之下是一般的道德理念,如美、正义、勇敢等理念;再往下就是数学的理念,如1的理念、正方形的理念、一倍的理念等等;处于底层的就是具体事物的理念,如桌子的理念、马的理念等等。 柏拉图承认在具体事物之外有理念,在可见世界之外有理念世界,目的还是为了说明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的现实世界。他认为,具体事物都是由理念产生出来的,产生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分有”的办法。一朵花之所以美丽,就是因为它分有了美的理念。一个人之所以是人,就是由于他分有了人的理念。另一个办法是“摹仿”,即神圣的“工匠”摹仿理念创造出具体事物,正像木匠根据自己脑海中床的样子制造一张具体特殊的床一样。万能的“工匠”不仅创造了一切理念,而且摹仿理念创造了一切自然的东西。 4.学习就是回忆 柏拉图认为真正的哲学家就是要认识理念,只有认识了理念,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因为他认为在天上存在一个理想国家的模型,作为国家的统治者只有根据这个模型来治理国家,国家才能昌盛,人民才能幸福。可是,理念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才能认识到它呢?柏拉图认为,认识理念的办法就是回忆。人的灵魂在未降生以前,是和理念在一起的,它本来就认识理念;降生后,由于受到肉体的影响,把本来认识的理念忘了。所以,认识理念实际上就是把忘记的理念重新回忆起来。柏拉图在《曼诺》中举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例子来证明学习就是回忆。书中的主要谈话人苏格拉底让曼诺把他的一个重奴叫来,经过一番理智上的“助产”,使他回忆起一个几何学定理来。开始,苏格拉底在沙土上画了边长为2尺的正方形A。他问童奴:“比这个正方形的面积大一倍的正方形的边长是多少?”童奴不假思索地回答说:“很显然,也是加倍,4尺。”苏格拉底根据童奴的回答,画了边长为4尺的正方形B。结果这个正方形B的面积不是2倍而是4倍于原来的正方形A。这表明童奴的回答是错误的。接着,苏格拉底要求童奴再动动脑筋,继续回答。童奴又说:“是3尺。”苏格拉底又按童奴的回答画了第三个正方形C,结果这个正方形C的面积也不是2倍于正方形A,而是多于2倍。后来,苏格拉底又通过提示来启发童奴,使童奴回答出,把第二个正方形B各边的中点相连所形成的正方形D的面积正好是正方形A面积的2倍。这样正方形D的边长应大于2尺而小于3尺,是8尺。苏格拉底与童奴这里讨论的正是毕达戈拉斯定理,即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毕达戈拉斯发现这个定理,是西方数学史上的一件大事。可是柏拉图则认为,在一个未学过几何学的童奴的脑子里就具有它的知识,而且他在降生前就拥有了它。 尽管柏拉图把认识理念的过程说成是回忆,但是,他并不认为认识理念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相反地,他认为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他曾经用洞穴的比喻生动地说明了这一艰难的过程。他想象有一个洞穴,它有一条通道通向外面,可以让外面的亮光照进去。有一些囚徒从小就住在这个洞穴里,全身都被捆绑着,不能走动,也不能转头,只能看着洞穴的后壁。在洞穴外有东西燃烧发出亮光,火光与囚徒之间有一条横路,沿路边有一道矮墙。有些人拿着各种器物或木偶举过墙头在路上走动。这些囚徒看到了器物或木偶投到洞壁上的影子。由于他们从来没有看到过器物或木偶,从来不会想到除了这些影子还会有什么实在的东西。如果其中有一个人被释放,回头看见火光,他会眼花缭乱,无法看见那些真实的器物或木偶。如果把他拉出洞穴,使他看见外面的阳光,他会觉得眼前金星乱迸,金蛇乱窜,根本无法看见真实的事物。在这个比喻中,柏拉图就是用囚徒来比喻通常的人,用洞穴来比喻可感觉到的世界,用洞外的世界来比喻理念世界,用太阳来比喻善的理念。他用这些比喻说明摆脱可感觉到的世界,用理智去认识理念世界,最后认识到作为一切真理和美好事物原因的善的理念是一个十分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是一个单纯的认识过程,也是一个排除私心杂念,加强道德修养,使灵魂排脱肉体的干扰,专注理念的过程。 柏拉图认为,能够引导我们顺利地完成这个认识过程的就是几何学和辩证法。几何学可以使我们从变化不定的世界转向永恒的事物。辩证法通过推理而不管感官知觉,去认识每一事物的本质(理念),最后达到对善的理念的认识。柏拉图认为辩证法是一门最高的学问,只有掌握了它,才能成为真正的哲学家,才会成为理想的国王。 5.对理念论的自我反思 在柏拉图生活的时代,哲学家们并不十分注重建立严密的哲学体系。柏拉图在他长达几十年的著述生涯中,总是不断地追求。有时为了真理,他甚至无情地揭露了他的理念论所包含的种种矛盾。在《巴门尼德》中,他重新分析了究竟哪些事情有理念。按照柏拉图原来的思想,任何一类事物都有理念,理念作为原本是完美无缺的,具体事物作为摹本总是有缺陷的。那么,污泥、秽物是否有理念呢?如果它们也有理念,这些理念一定比它们更加污秽了。这样,就与理念是完美无缺的思想相矛盾。因此,柏拉图明确否定有污泥、秽物的理念。可是,如果它们没有理念,那么它们是怎样产生的呢?柏拉图在这里陷入两难之中。在那篇著作中,他也仔细分析了具体事物如何分有理念。分有只能两种办法,一是分有整个理念,一是分有理念的部分。如果分有整个理念,一个人分有人的整个理念,另外一个人也分有人的整个理念,那样理念和具体事物一样,也有很多,就不是单一的了。如果分有理念的部分,如一个人分有人的理念的一部分,另一个人分有人的理念的另一部分,那样就破坏了理念的完整性,不仅如此,还会导致更荒唐的结果。如果说一个东西因为分有大的理念的一部分而成为大的话,那就等于说大的东西因为分有“小”而成为大的,因为大的部分比“大”本身而言无疑是小的。柏拉图发现这些困难后,也曾力图去解决之。但是这些困难都是他的哲学基本观点造成的,他不会放弃他的哲学基本观点,所以他也不可能解决这些困难。 从柏拉图的哲学基本观点来看,他的哲学是客观唯心主义。因为使许多事物成为一类事物的是这些事物的共同本性。共性本来是存在于这些事物之中的,不可能有存在于这些事物之外的共性。而柏拉图却认为它们不仅可以脱离个体事物而存在,而且在个体事物不存在时,它们就存在了。脱离个体事物而存在的共性只能是概念,概念是反映事物共性的思维形式,而柏拉图却把它们变成脱离人脑而客观存在的东西,并且认为万物都是由它们产生出来的。这种把“客观存在”的精神性的东西当成万物本原的哲学,在哲学史上就叫做客观唯心主义。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是在人类理论思维发展的初级阶段不可避免的产物。这时,人类已开始抽象思维,把存在于个体事物中的共性抽象出来,但是还弄不清楚个性和共性的关系。柏拉图就是把共性绝对化而成为客观唯心主义者的。 柏拉图的哲学尽管是客观唯心主义的,但是其中也包含着人类在思维的积极成果。在人类历史上,他第一个提出了共产主义的理想,尽管是十分原始的和粗陋的。他是概念辩证法的创立者。在他那里,辩证法就是研究概念相互间的联系,在联系之中认识事物的本质。 柏拉图作为古希腊的大哲学家,他思想中正确的东西和错误的东西都对后来的西方世界产生了深远的重大影响。在晚期希腊哲学产生的新柏拉图主义,发展了他的哲学中的唯心主义和神秘主义的东西,为基督教的产生做了思想上的准备。在中世纪的前期,柏拉图的著作也曾一度被哲学家视为经典著作;在近代哲学家的思想中,我们也可以明显看出柏拉图的影响。德国哲学家莱布尼茨曾经明确声称他遵循的是柏拉图的哲学路线。正如学者所指出的,德国古典哲学大师黑格尔是柏拉图理念在近代的最高开发者。柏拉图在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影响也丝毫没有减弱。英国哲学家罗素声称他的哲学仅仅是柏拉图哲学的修正而已。另外一位英国哲学家怀特海的代表作《过程与实在》可以说是柏拉图《蒂迈欧》的现代版。 --------------------------- 十一、小苏格拉底学派:德性是人生的目的 由于苏格拉底在讨论美德时,都没有得出明确的结论,特别是对作为人的行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的善是什么,他也没有作出明确的回答,在他去世以后,他的学生们对他的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解释,结果形成了不同的学派。柏拉图是他的正宗继承者。相对于柏拉图这个大的哲学流派,其余的派别都称为小苏格拉底学派。其中最有名的是麦加拉学派、居勒尼学派和犬儒学派。 1.麦加拉学派:说谎者没有说谎 麦加拉学派创建于西西里岛的麦加拉城邦,创始人是欧克里德(约公元前450年-前380年),主要代表是欧布里德(约公元前4世纪)。 麦加拉学派认为苏格拉底所说的善就是爱利亚学派的唯一的存在。美德即知识,就是关于存在或一的知识。欧克里德说,善是一,但它却有许多名称,有时称为理智,有时称为神,也称为思维。善是万物的本原,是真实的,而运动变化的可感世界则不是真实的。 麦加拉学派是以好辩著称的。据说,在雅典和麦加拉处于敌对状态时,欧克里德为了听苏格拉底的讲话,常常冒着生命危险,穿着女人衣服潜入雅典。他从苏格拉底那里学到了论辩术,非常善于辩论。有一次他和别人争辩,使对手难堪。对手叫道:“这个仇我如果不报,我情愿死去!”他回答说:“如果我不能用理由的温和使你安静下来,像以前一样喜爱我,那我情愿死去。” 欧克里德的学生、米利都人欧布里德进一步发展了他老师的论辩术,提出了许多有名的诡辩。我们介绍如下: (1)“说谎者”。欧布里德问:“如果一人说他在说谎,那么他是在说谎还是说真话呢?”要求作出一个简单的回答。如果说这个人是说真话,便会与他本人的话相矛盾,因为他本人说了他在说谎;如果说这个人是在说谎,也会与他的话自相矛盾,因为他承认了自己在说谎。 看来要回答这个问题并不容易。据说,后来的一位希腊哲学家曾经为这个题目写了六部书。还有一位哲学家为了解决这个难题操劳过度,得了痨病死去。实际上欧布里德要求的那样简单的回答都是不正确的。正确的回答是他既说真话又说谎。因为人说话总是要否定或肯定别的什么,不可能肯定或否定那句话自身。当一个人说“我在说谎”时,只是在肯定或否定他前面所说的话。如果他前面确实说了谎话,那么“我在说谎”这句话就是对前一句的肯定,是真话。所以,答案只能是他既说谎又说真话,同时肯定矛盾的两个方面。 (2)“隐藏者”。有人问:“你认识你的父亲吗?”回答说:“认识。”又问:“你认识那个帷幕后的人吗?”回答说:“不认识。”发问的人说:“帷幕后就是你的父亲,所以你不认识你父亲。” 这个诡辩的最后结论是荒唐的,一个神志正常的儿子不可能不认识他的父亲。欧布里德之所以会得出这样一个荒唐的结论,是由于他使用了偷换概念的手法。谈话中两次使用“认识”这个词,但不是在一个意义上使用的。第一个“认识”是指能够确定某一人或事物是这个人或事物而不是别的,所以儿子认识父亲是十分自然的。第二个“认识”实际上是在“知道”的意义上而不是在原来的意义上使用的。回答说“不认识”,是说“不知道”是谁,至于认不认识那个人,揭开帷幕才能回答认识或不认识。既然是他父亲,他当然认识。 (3)“有角”。欧布里德说:“你没有失去的东西,就是你所具有的东西。你没有失去角,所以你是有角的。” 这个诡辩的错误比较明显。因为只有对原先具有的东西来说,如果没有失掉它,就仍然具有它。对原先就不具有的东西来说,根本就不会有失掉它的事情发生。我本来就没有角,所以也说不上失掉角。这个回答只能是同时否定矛盾的两个方面。 (4)“秃头”。欧布里德问一个人:“少一根头发能不能成为秃头?”回答说:“不能。”“再少一根呢?”“还是不能。”这个问题一直重复下去,最后人们总会说成为秃头了。 这个诡辩和前面三个不一样,因为它涉及到事物本身的量和质之间的矛盾以及它们的相互转化。一个有浓密头发的人,决不会因掉一根头发就成为秃头。但是如果一直掉下去,总会有一天他会成为秃子。这表明,量变在开始时是不显著的,不会引起事物的性质的变化。但是量变总会达到一个关节点,使事物性质发生变化。 麦加拉学派的这些诡辩尽管包含着逻辑错误,搞乱了人们的思想。但是由于它们都接触到认识领域和现实世界的矛盾,因此为古希腊的逻辑和辩证法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居勒尼学派:善就是快乐 居勒尼学派的创始人是阿里斯底波(约公元前435年-前350年)。他出生在地中海南岸非洲的居勒尼,所以这个学派就叫居勒尼学派。 阿里斯底波留下了许多有趣的轶事。他是苏格拉底学派中第一个向学生收学费的人。一次,有一个人想把儿子送给他当学生,他向那个人要50个德拉克马。那个人嫌贵,说:“我用这些钱可以买一个奴隶了。”阿里斯底波回答说:“你去买奴隶吧,你会得到两个奴隶的。”这表明他好像非常看重钱财,实际上并非如此。在一次旅途中,他的奴隶觉得扛一大笔钱太累了。阿里斯底波说:“把太多的扔掉吧,能拿多少就拿多少。”据说,他能适应各种情况,为了生活快乐,他能不被暂时的快乐所引诱,也不为暂时的不快而伤感。有一次,西西里的暴君狄奥尼修向他吐了一口痰,他耐心地忍受了。别人因此责备他,他则说:“渔夫们为了捕一条可怜的小鱼,不惜让海水溅到身上;我为了捕一条大鲸鱼,实在应该忍受这一点。” 居勒尼学派把苏格拉底的善视为快乐。他们认为,快乐应是理性寻求的人生的唯一目的。他们主张审慎控制欲望,以保持长久的快乐。由于这个学派以快乐为宗旨,所以又称为“快乐学派”。 居勒尼学派的快乐论的基础是感觉主义原则。在他们看来,愉快的感觉就是善,不愉快的感觉就是恶,因此各种感觉就是认识的标准,也是行为的目的。 在我们看来,居勒尼学派虽然也说过理性,强调过审慎,但是他们追求的快乐还是感官上的快乐。他们在把感觉当作认识原则的同时,也当成伦理学的原则了。把感觉当成伦理学的原则是片面的。感官的快乐固然是需要的,但是一个道德高尚的人追求的主要不应是个人感官的快乐,而应该是由于为他人谋幸福而得到的精神上的快乐。 3.犬儒学派:无欲是神圣的 犬儒学派的创始人是安提斯泰(约公元前445年-前365年)。他经常在一个叫居诺萨格(意即快犬)的体育场附近与人交谈,所以人们就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犬儒学派。这一称号同时也表明他们过着像犬一样的生活。 安提斯泰是雅典人。他有一个外号,叫“纯种狗”。他不穿外套,只穿一件衣服,手拿一根棍子和一只皮袋,像乞丐一样。他的最有名的学生叫第欧根尼(公元前404年-前324年),是西诺普人。第欧根尼最初来到雅典向他的老师求学时被谢绝过。有一次,安提斯泰拿棍子赶他,第欧根尼说:“打吧,你会发现棍子再硬,也不能把我从你身边赶走,只要我认为你还有一点东西可说。”据说,第欧根尼和他的老师一样,衣衫褴褛,拖一根棍子,随身带着讨饭袋和一只杯子,到处游荡,住在市场上,睡在木桶里。有一个轶事说,有一次吃饭的时候,一个客人丢给他一块骨头,他像狗一样,摇头摆尾奔上去。他年岁很大时死在街上。 犬儒学派的这种生活方式是由他们的哲学思想决定的。他们认为人的天职就是自由和独立。为了自由和独立,人应当按照自然去生活,摒弃名誉、财产、婚姻等等,对身外之物一无所求,对苦乐无动于衷。安提斯泰的名言是:“无欲是神圣的,尽可能地减少欲望就是最接近神圣的。”他最痛恨爱情。他认为,医治爱情的药方是节食和时间,如果这还不够,那么就用一根绳子自缢。他们认为,家庭、城邦、政治权利都是人为的,真正的国体在宇宙之中,哲人应做世界公民。他们就是用行动来实践他们的这些思想,从灵魂和肉体两个方面锻炼自己,力图达到他们理想的境界。 犬儒学派的这种悲观厌世的思想和生活方式,是片面地发展关于节制思想的结果,也是当时希腊社会正在瓦解在哲学上的反映。 --------------------------- 十二、亚里士多德:智慧在于研究最初的原因和本原 我国著名的古希腊哲学研究专家苗力田教授在他主编的《古希腊哲学》一书中指出:“柏拉图虽然没有给任何一个城邦培养出任何一个像样点的君主,他在政治上的哲学王的理想是彻底失败了。然而他的伟大功绩,却是为哲学本身培养了一个真正的王,一个百科全书式的学者,一个古希腊哲学的集大成者——亚里士多德。”尽管亚里士多德在作为柏拉图的学生时,就对柏拉图的学说表示疑议,但是亚里士多德的思想是在批判继承以前的哲学家,特别是柏拉图的思想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亚里士多德的哲学气魄宏大,内蕴精深,把以前的哲学兼容并蓄,力图融为一体。亚里士多德是一位空前的,在一定意义上也可以说是绝后的百科全书式的大学问家。他的科学研究的范围非常广博,涉猎到已经产生、正在产生和还未产生的学科,以至于研究各门科学史的学者往往都要在他的著作中寻找各门学科的起源。在这一点上,他以前的学者无法与他相比,在他之后也没有学者能够做到。 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和百科全书式的知识在西方相当长的时期内占据统治地位,一直深深地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学术的进展。 1.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 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84年出生在爱琴海北岸的美丽的海滨城市斯塔吉斯。他的父亲尼各马可是马其顿宫廷的御医。在他童年的时候,父亲就把他带进宫廷。他比王子菲力普大一岁,两人相处得很好。后来,父母先后离开人世,他是由他父亲的好友普罗克森抚养成人的。17岁时,普罗森把他带到雅典,送进阿卡德穆,先是学习,后是研究和教学,长达20年之久。亚里士多德非常崇拜他的老师,在为他的老师写的挽歌中说:“只有他或者说他是第一个通过自己的生活和论证清楚地证明了一个人可以同时既是善的又是幸福的。”但是,亚里士多德并没有盲目崇拜他老师的思想。在阿卡德穆,从一开始他就是一个勤于思考,富有独立见解的学生,所以柏拉图说亚里士多德像小马驹一样,不断地踢他。相传,柏拉图还把他自己与亚里士多德相比,说他自己是呆驴,需要用马刺加以对付,亚里士多德是野马,应套上笼头。亚里士多德对他老师的态度也留下了一句千古传诵的名言:“吾爱吾师,吾尤爱真理。”柏拉图去世后,根据他的遗嘱,他的侄子斯彪西波成了阿卡德穆的继承人。据说,亚里士多德因为对此不满,便离开了雅典,奔走各地了解各地的政治、社会情况,考察动植物,为撰写政治学和生物学的著作准备材料。 在公元前343年,亚里士多德应马其顿国王菲力普的邀请,前往贝拉王宫,担任王子亚历山大的教师。菲力普的盛情邀请信至今还保存着。菲力普写着:“我有一个儿子,但我感谢神灵赐我此子,还不若我感谢他们让他生于你的时代。我希望你的关怀和智慧将使他配得上我,并且无负于他未来的王国。”可是,亚历山大是一个放荡执拗的孩子,亚里士多德的哲学在塑造他的灵魂方面没有起多大作用。尽管如此,学生对老师还是很有感情的。亚历山大继位后,在东征西战的戎马生涯中仍然没有忘怀他的老师。据说为了支持老师的著述和研究,他花费巨款,并迫使国人为亚里士多德收集动植物标本和情报资料。亚里士多德后来写成那么多生物学著作,与他的学生的支持是分不开的。 亚历山大继位后,亚里士多德于公元前335年回到雅典,在雅典城东北部的吕克昂体育场创办了一所学校——吕克昂学园。据说,学生非常多,为了有秩序地生活,学生自己规定了守则,并且每10天选举一个学生管理学校。学校没有严格的纪律,学生和老师共同进餐,老师和学生们一边散步,一边讨论学术问题,所以后人又把他创立的学派称为漫步学派(或译逍遥学派)。 公元前323年亚历山大在巴比伦病逝。雅典掀起一股反马其顿的浪潮。亚里士多德因为过去和马其顿王族有密切关系而被控告为不敬神。对此,他说过:“我不想让雅典人第二次对哲学犯罪。”为了避免苏格拉底的悲剧重演,他便离开雅典,逃到优卑亚岛的加尔西斯,第二年便病死在那里。 亚里士多德曾经宣称:“获得智慧是愉快的,所有人都在哲学中感到自由自在,希望花时间研究它而将其他事情搁在一旁。”他的一生始终为不可遏止的求知欲支配着,孜孜不倦地从事研究和著述。后人曾经把他的著作列了一张表,共列出150个题目。他的著作涉猎范围之广是非常惊人的,包括哲学、伦理学、美学、逻辑学、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历史学、语言学、数学、物理学、化学、天文学、生理学、心理学、动物学、植物学等等。可惜他的著作只流传下五分之一。他的最重要的哲学著作是《形而上学》。这部书是后人编辑成的。编者在编辑他的著作时,把研究纯粹哲学,也就是亚里士多德叫做“第一哲学”或“神学”的部分放在研究自然哲学的《物理学》之后,并且给它标上《在物理学后诸篇》的书名。中国学者根据《易经》中讲的“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的意思,把它译为《形而上学》。由此可见,形而上学本来是书的名称,后来才变成一种学问的名称。重要的著作还有《物理学》、《尼各马可伦理学》、《论灵魂》和冠以《工具论》的几篇逻辑学著作。 2.形而上学:形式是实体 亚里士多德在西方最先对科学作了明确的分类。他把知识分为实践的、创制的和理论的三大类。实践的知识是只研究行为者的活动本身,不管活动的外在结果,它包括伦理学、政治学。经济学等;创制的知识是关于技术的科学,一件作品就是根据技术的规则而做成的,其中有诗学和建筑学等;理论的知识是为知识而知识,是对真理的纯粹思辨的研究,它包括物理学、数学和神学(或称第一哲学)。这三个理论科学的区别在于:物理学研究的对象是自身具有变动原因的事物;数学研究的对象是不变动的,不能脱离事物而独立存在的;第一哲学的研究对象既是脱离事物而独立存在的,又是不变动的事物。 现在我们分原因论和实体论两个部分介绍他的第一哲学,也就是他的形而上学。 (1)四因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智慧就是关于某些本质和原因的科学。他认为,最早的哲学家,像米利都学派探求的是万物由什么产生的问题。他们大多认为万物唯一的本原就是物质。后来随着学术的发展,哲学家又开始思考另外一个问题,即为什么一个或几个物质本原会产生出世界万物呢?于是,哲学家寻找使物质变化的原因,这就是动力因,像阿那克萨戈拉认为“奴斯”就是动力因。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他以前的哲学家只是明确地指出了这两种原因,至于本质,还没有人清楚地说明过,只是柏拉图暗示过。因为柏拉图的理念既不是构成可感事物的物质,也不是可感事物变化的动力因,而是使一个事物成为那个事物的体质。亚里士多德认为本质就是形式,形式是事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他还指出,以前的哲学家们只说过事物具有善的属性,但没有认识到善本身就是事物生成和存在的原因。这样,亚里士多德就提出了有名的四因论。 亚里士多德认为,事物都是由四种原因产生的。首先是质料因,是事物构成的根基,如青铜就是青铜雕像的质料。其次是形式因,是决定一个事物是其所是的原因,所以它不是指事物的外观,而是指事物的本质。如房屋的形式不是指它的形状,而是指它的定义所揭示的本质:用于安顿生物与器具的有遮盖的地方。还有动力因,是事物运动变化的源泉,如制作者就是被制作的东西的动力因。最后是目的因,如散步是为了健康,健康就是散步的目的因。亚里士多德尽管指出了这四种原因,但是他并不主张要找出任何事物的这四种原因。他认为,在自然事物中,动力因和目的因往往与形式是合而为一的。如种子的目的就是长成大树,正是这一目的使它变化,目的达到也就完成了它的形式。所以,他认为只找出它们的质料因和形式因就可以了。亚里士多德认为,具体事物就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质料与形式的关系是相对的。对房屋来说,砖瓦是质料,而对泥士来说,它又是形式。那么,泥土是不是没有形式的纯粹的质料呢?按照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它仍然是质料和形式的统一。但是,如果我们这样分析下去,就会发现有一个质料因的系列和一个形式因的系列存在着。在质料因的系列中,应该有“最初的质料”。然而,“最初的质料”只能是一切性质都被剥掉后还剩下的东西,它只能作为一个纯粹的抽象存在于我们的思想之中,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纯粹的质料是既不可能存在,也无法被认识的。可是,亚里士多德认为,在形式系列中,没有质料的纯粹形式是存在的。这种脱离质料而存在的形式实际上只能是思想。亚里士多德认为它是最神圣的东西,把它称为神。亚里士多德还认为,质料与形式的结合有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就是潜能现实化的过程。他说的潜能既有可能性的意思,也有能力的意思。如砖瓦有变成房屋的可能性,建筑师有建筑房屋的能力,这都是潜能。现实就是已经形成和出现的东西。已经建成的房屋对砖瓦来说就是现实。由潜能到现实的转化过程就是运动。 关于潜能与现实的关系,亚里士多德指出,在逻辑上现实先于潜能。因为要定义潜能,就必须说明它是什么的潜能,必须包含着现实。例如,我们说砖瓦是能建筑房屋的材料。在时间上,现实有时先于潜能,有时后于潜能。总是先有种子,才能长出谷穗来,这就是说潜能在时间上先于现实;可是没有谷穗哪里会有种子?所以,他认为还应该承认现实在时间上也先于潜能。 显而易见,亚里士多德所说的“原因”和我们现在所说的“原因”是有区别的。我们说摩擦生热,就是说摩擦是产生热的原因,所以说原因与结果是产生现象的现象和被产生的现象之间的必然联系。我们一般不说木匠、木料和供人睡觉等是床的原因。亚里士多德把它们视为原因,表明他是把事物生成和存在的一切因素和条件都视为原因。在质料和形式的关系上,他片面夸大形式的作用,这使他又接近了他的老师——柏拉图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论。 (2)实体论 亚里士多德并不满足于找出具体事物的四个原因,他要进一步去探寻一切具体事物的最初的原因。他认为,这个最初的原因应该在“存在”中去寻找。 亚里士多德认为,所有的科学都研究存在的东西。但是存在的东西有各式各样,如颜色是存在的,2尺长是存在的。但是它们都不能独立存在,只有和一个中心点发生关系时,方能存在,我们在世界上只能看到具有某种颜色的东西,或者有某种长度的东西。这些具有某种性质和数量的东西就是中心点。这个中心点相对于性质和数量来说,是一种根本意义的存在,因为性质和数量等都要依赖它才能存在。亚里士多德把这种根本意义的存在叫做实体,把性质和数量等叫做属性。属性是具体科学研究的对象,实体则是哲学的研究对象。 更准确地说,什么是实体?亚里士多德十分重视对概念、术语的辨析,可是他没有为实体下一个准确而完整的定义。不过,他告诉我们了实体的许多特点。了解这些特点,我们对实体就可以形成一个明确而又完整的概念。我们下面只讲其中最主要的两个特点。 第一个就是实体在逻辑上只能做主词,不能用来表述主词;在存在上,只能作为主体存在而不能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例如,在“苏格拉底是丑的”、“苏格拉底是矮的”等判断中,宾词“丑”和“矮”都是用来表述主词“苏格拉底”的。我们不能把这两个判断的主词和宾词颠倒过来,说“矮的是苏格拉底”和“丑的是苏格拉底”。同样的,丑和矮都存在于苏格拉底之中,而苏格拉底不会存在于丑和矮之中。因此,按照这个特点,我们可以说苏格拉底是实体,而丑和矮则不是实体,而是属性。 第二个主要特点,在于实体是变中的不变。亚里士多德说,实体在保持数量上的同一性的同时,它能够容许有相反的性质。例如,同一个人可以有时是白的,有时是黑的;有时是冷的,有时是热的;有时是好的,有时是坏的。在这个人由白变黑、由热变冷、由好变坏的时候,他仍然是原来那个人,而没有变成其他人。这就是说,一个实体所具有的性质、数量、关系、运动等发生变化时,实体自身仍保持着同一性。 从上述例子可以看出,“某一个人”或“某一匹马”,及一切个体事物都具有这两个主要特点,都是实体。除此以外,亚里士多德认为,个体事物的属和种,例如“某一个人”的属和种——“人”和“动物”,也是实体。相比较而言,个体事物所具有的上述两个特点更突出,所以亚里士多德把它们叫做第一性的实体,把属和种称为第二性的实体。这是亚里士多德在《范畴篇》中论述的关于实体的观点,它属于亚里士多德的早期思想。 把什么视为实体,这是决定一个哲学体系性质的大问题。我们现在一般都认为亚里士多德把个体事物视为第一性的实体,这表明他把客观存在的物质看成是第一性的,唯物主义地解释了哲学基本问题。但是,我们仔细分析起来,会发现亚里士多德这时的实体观念也有不清楚的地方。在他那里,实体是相对于属性而言的,属性包括性质、数量、关系、地点、时间、姿势、所有、主动和被动共九种。当他说某一个人是实体时,应该是指去掉这九种属性之后还剩下的东西。但是,去掉这九种属性后还剩下什么,很难说清楚。 不过,肯定已经不是某一个人了。因为某一个人之所以成为某一个人,正是由于他具有这样九种具体的属性。还有,按照亚里士多德本人论述的实体的主要特点,严格说来,属和种是不能成为实体的。因为属和种既可以用来述说主词,也可以存在于一个主体之中。例如,人作为属,就可以述说苏格拉底。说“苏格拉底是人”。人作为共性就存在于苏格拉底等个人之中。在苏格拉底等个人之外并不存在一个抽象的人。 亚里士多德正是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发展了他的实体思想。在《形而上学》中,他对作为第一性实体的个体事物进行了分析,认为它们是由质料和形式两个因素构成的。质料和形式在所构成的事物中起的作用是不同的。一个个体不能没有质料,质料是个体事物的基质。但是没有和形式结合的质料对一个事物来说,它只是一个潜在的可能性。使质料成为现实的是形式。不仅如此,正是由于形式使没有具体规定的质料有了规定,所以形式才是某一个事物之所以成为某一个事物的决定性的因素。因此,亚里士多德认为在作为实体的个体事物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形式,个体事物的属性都依赖于形式,所以形式才是个体事物的实体。这样,亚里士多德就解决了在《范畴篇》中没有搞清楚的第一个问题。既然形式当作实体,形式就是本质,本质就是个体的共性,所以把形式是实体,实际上也解决了第二个没有搞清楚的问题。 在亚里士多德的实体思想的发展中,有一个从强调个性到强调共性的转变过程,最后把脱离个性的共性,也就是没有质料的形式视为最高的实体,视为神。他说的神当然不是宗教信奉的人格神。他明确地讲过,这个神就是关于思想的思想。他正是把这样一个神作为宇宙的第一动因,用它来说明宇宙最初是如何动起来的。他认为神是最高的善,是世界万事万物追求的最后目的。所以,它本身是不动的,却可以引发天体和万物运动。 由上述可见,亚里士多德在实体问题上搞不清共性和个性的真实关系,结果最后把共性绝对化,承认神的存在。在这一点上,亚里士多德实际上重蹈了他老师的覆辙。 3.物理学:运动、空间、时间与世界图景 我们先从“物理学”这个词说起。我们在中学读的一门学科叫“物理学”。在英语中,物理学是physics,它来自希腊语physis。physis的本意是自然。所以,在亚里士多德那里,物理学不是与化学并列的一门具体科学,而是以整个自然为研究对象的自然哲学。具体说来,它是研究运动、空间、时间,以及关于天体等各种问题的。 (1)运动、空间、时间 在西方哲学史上,亚里士多德最先为运动下了一个明确的定义。他说:“潜能的事物的实现即是运动。” 他以可建筑物为例。可建筑物是指正在被用来建筑的东西,建筑活动就是可建筑物的实现,这个实现就是运动。 亚里士多德有时把运动等同于一般的变化,有时把二者区别开来,使运动从属于一般的变化,所以在他那里运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他把广义的运动区分为四种:本质的变化,即产生和毁灭;性质上的变化,如黑变白;数量上的变化,即增多和减少;地点上的变化,即位移。狭义的运动不包括第一种变化,只包括后三种变化,因为在他看来,产生是由否到是,毁灭是由是到否,而运动是由是到是。在三种运动形式中,他认为位移是最基本的,其他运动形式都包含着位移,都以位移为前提。 亚里士多德对运动的原因作了细致的分析。他认为,一般说来,一个事物的运动只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方面是运动的事物本身具有能运动的潜能,另一方面是能使事物运动的推动作用。只有这两个方面结合起来,运动才能实现。所以,他觉得从运动原因的角度来为运动下定义会更明白易懂些:“运动是能主动的事物和能被动的事物,作为能主动者和能被动者的实现。”亚里士多德这里告诉我们,一个事物进行什么样的运动,既有内因,又有外因。例如,油脂能够燃烧,而不能被压碎,这是油脂本身的性质决定的,燃烧的实现还需要人去点燃。 在分析自然事物运动的内因时,亚里士多德往往把它归结为目的因。他认为,在自然发生着和存在着的事物里都是有目的的,这正像技艺制作是为了某个目的,自然事物也是有目的的。植物生长叶子是为了掩护果实,根往下长是为了吸取土壤中的养分。在自然中尽管见不到有意图的推动者,但必须承认到处有目的存在。亚里士多德这里说的目的是指事物的内在目的,它和后来有的学者讲的上帝创造老鼠是为了给猫吃,创造猫是为吃老鼠的神学目的论是有区别的,即使如此,用所谓“目的”来解释自然现象是不科学的,实际上什么问题也没有说明,是一种肤浅的做法。 在追寻事物运动的外因时,由于亚里士多德认为一切非生命的事物的运动都必须有外因的作用,追寻来追寻去,最后找到了第一动因。在他看来,A事物运动要有B事物作为外因,B事物运动又要有C事物作为外因,以此类推,必定有一个终极的动因,它本身是不动的,所以它不再需要另一个事物作为它的动因,而它却是其他事物运动的原因。这样一个动因不可能像我们用手推动一块石头那样起作用,因为推动石头时,手也必然在运动。因此,终极动因只能作为目的而起作用。亚里士多德把这个终极目的称为神。不过,这个神仅仅作为动因而存在,并不主宰人世间的祸福。 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对运动的看法有合理之处,这主要表现在他没有把运动仅仅归结为机械运动,这样就使他接近承认运动的普遍性。当然,由于科学发展水平的限制,他不可能认识到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是一切物质的存在形式。在运动原因方面,他承认内因的作用,这比后来的许多哲学家要高明一些。但是他重视的是外因。正是由于他单向地追求外因,最后找到一个不动的神圣的终极因。实际上,在宇宙中根本就不存在什么终极因。如果有的话,它就是事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亚里士多德认为,运动都是在空间中进行的,空间是运动的条件。空间既看不见,也摸不着。它是什么?这是一个很难说明白的问题。亚里士多德用他的聪明才智努力回答这个问题。他说,空间不会是物体,如果是物体的话,那么它存在哪里呢?它如果存在,就一定存在于空间中,这样就会有空间的空间了,这显然是不可能的。他证明空间也不会是物体的质料或形式,因为物体的质料和形式都不可能脱离物体,而空间是能够脱离物体的。那么,空间是什么呢?他认为空间像容器一类的东西,容器是可移动的空间,空间是不可移动的容器。说得更准确一点,空间是包围物体的界限。 亚里士多德认为,包围物体的东西是多种多样的。如在宇宙中土为水包围,水为空气包围,空气为以太包围。在它们之间存在着包围者和被包围者的关系。显而易见,这些包围者不是空间。因为它们都是物体,本身不是静止的,而是变化的。他曾打了一个形象的比喻说,船在河里航行,我们可以说河是包围船的容器,而不是包围船的空间,因为河水是不断流动的。因此,亚里士多德把空间更准确地定义为“包围者的静止的最直接的界面。” 亚里士多德认为空间有四个特性:①空间是一事物的直接包围者,而不是该事物的一部分;②直接空间既不大于也不小于它所包围的事物;③在被包围的事物离开后,空间可以留下来。因为此事物与包围它的空间是可以分离的;④空间有上下之分(有的哲学家根据这个特点,认为亚里士多德主张空间是一维的,这是不正确的。亚里士多德明确指出过空间有三维;长、高、宽)。 亚里士多德对空间的认识远远超过了古希腊神话中的空间观念,也超出了在他以前的哲学家所达到的认识水平。古希腊神话和早期的哲学家都认为空间是某种空无一物的东西,后来才为万物所占据。亚里士多德虽然认为空间可以与物质相分离,但是从他给空间下的定义可以看出,他已经认识到空间并不就是一个空匣子,而是和物质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东西了。可以说,他关于空间的定义,向空间是物质的存在方式,是运动物质的伸张性、广延性的科学认识大大前进了一步。 亚里士多德也从物体运动的角度考察了时间。他认为,时间和运动变化是密不可分的。倘若宇宙间没有运动变化,也就不会有时间。但是时间与运动变化又不是一回事。因为运动变化只存在于运动变化的事物中,而时间存在于一切地方;运动变化有快有慢,而时间没有快慢之分;运动变化是多种多样的,而时间到处都是一样的。亚里士多德根据时间与运动变化这种若即若离的关系,把时间定义为“是关于前和后的运动的数目,而且是连续的”。因为运动有前有后,我们正是用“前”和“后”这两个界限来确定运动的。只有当我们感觉到运动的前和后时,我们才说一定的时间过去了。所以时间是由运动的前和后的间隔来确定的。 既然时间是数,数是由人来数的,那么没有人,还有没有时间呢?亚里士多德在制定时间的定义之后,自己就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并且作了回答:由于有计数者,才会有数目;假若没有人,也就不会有时间,有的只是作为时间存在基础的运动。但是他接着又强调,运动有先有后,它们作为可数的东西就是时间。由此可见,亚里士多德在时间是否是客观的问题上陷入困境之中,他一方面承认时间依赖于人,另一方面又不愿把时间看成是纯粹主观的东西。 亚里士多德揭示了时间的三个基本特征:一维性、指向性和过渡性。他在时间的定义中指出,时间只有前和后的区别,而没有上和下、左和右的区别,这就是时间的一维性。正是由于时间具有一维性,它也具有指向性,任何事物发生的前后次序是不可逆的。亚里士多德曾经分析过“先于”的多种意义。后来的学者把它们归结为两种意义,这就是时间上的“先于”和逻辑上的“先于”如几何学中原理先于定理,就是逻辑上的“先于”;作为原因的事件先于作为结果的事件,就是时间上的“先于”。时间上的“先于”是不可改变的。我们为计算时间,以天体的循环运动为标准,因而有了年复一年的周而复始的现象。实际上时间是一去不复返的,更不会倒转。时间的过渡性是指由“过去”演变为“现在”,由“现在”演变为“将来”。“现在”既把“过去”和“将来”分开,又把“过去”和“将来”合一;既是“过去”的终点,又是“将来”的起点。 亚里士多德对时间的认识,与他以前的哲学家比较起来,取得了惊人的进步。因为在他以前,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时间就是天球本身,柏拉图前进了一步,认为时间是天球的运动。亚里士多德则更前进了一大步,认为时间既不是天体,也不是天体的运动,而是对运动的度量,是关于前和后和运动的数。这表明亚里士多德已经认识到时间是物质运动的顺序性、间隔性和持续性。这是人类时间观念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里程碑。 (2)世界图景 亚里士多德把整个宇宙划为天界和地界两个部分。他认为地界是由水、火、土、气四大元素构成的。相应于四种元素,还有四种性质:冷、热、干、湿。水是冷的和湿的,火是热的和干的,土是冷的和干的,气是热的和湿的。既然它们在性质上是相通的,所以它们可以相互转化,从气中可以产生水,从水中可以产生土,从土中可以产生火,从火中可以产生气,周而复始,循环不已。 每一种元素都有一种自然运动,一个自然位置。火的自然运动是向上,它的自然位置是在宇宙的最外层边界。土的自然运动是向下,它的自然位置在宇宙中心。水和气的自然位置在火和土之间。 既然土的自然位置在宇宙中心,我们的地球也自然是宇宙的中心。在地球和它的大气层外面是月亮、太阳、行星和恒星。 亚里士多德认为,由这些天体构成的天界和地界是截然不同的。地界上的一切东西都是有生有灭的,而天体是不朽和永恒的;地上的运动是直线运动,而天体的运动是匀速的圆周运动。所以,构成天体的元素应该和构成地上东西的水、火、土、气不一样。除了四大元素,还应有第五元素——以太。他把以太看得非常高贵,甚至认为它是有生机和理智的。 亚里士多德认为,天体都附着在天层上。他为了解释各种天象,提出了有55层天的观点。在天外最高处有一个不动的动因,它统率一切天体,是它们的最初的动因。 亚里士多德对宇宙的这些看法,曾经长期统治西方人的头脑。如他关于“自然运动”和“自然位置”的观点一直到17世纪才被伽利略推翻。伽利略根据实验指出,根本不存在所谓的“自然运动”和“自然位置”,火和气向上运动是由于有比它们重的物体处在它们下面。这些物体的浮力大于火和气的重力时,火和气就会产生上升的运动。 亚里士多德关于天界和地界的划分也被哥白尼的日心学说推翻。现代科学发展进一步证明。整个宇宙是统一的,天体和地球一样,都是由物质构成的。如果说,天体的运动在牛顿那里,除了有物理的原因,还需要上帝的“第一次推动”;那么在现代天文学家和物理学家那里,已经完全不需要上帝的参与了。 4.认识论:灵魂与形式 亚里士多德虽然没有写过专门的认识论著作,但是他在《形而上学》、《论灵魂》、《后分析篇》等著作中用了很大的篇幅讨论了认识论问题,有关的思想还是十分丰富的。他的认识论是以实体学说为基础的,因此他的认识论和他的实体学说一样,充满了矛盾,既有唯物主义的东西,也有唯心主义的东西;既有经验论的因素,也有唯理论的因素。总起来说,唯物主义和经验论占主导地位。 下面我们分认识主体、认识对象和认识过程三部分来介绍他的认识论。 (1)认识主体——灵魂 亚里士多德从观察和分析人的活动得出一个结论:人的活动必须产生于内在于人的一个源泉。人的不同的活动意味着有不同的源泉。所谓活动的源泉就是一个活动能力。人有看、听和思想等能力。但是,最终说来,源泉必须是一个活动原则本身。这个活动原则就叫灵魂。亚里士多德把灵魂定义为“潜在地具有生命的自然物体的第一实现。” 亚里士多德的这个定义一方面肯定了灵魂是非物质性的东西,另一方面也揭示了灵魂和躯体之间的相互关系。因为他说的“有生命”,就是指能营养、生长和衰败。所以,灵魂就是使生命物体能营养、生长和衰败的东西。在亚里士多德看来,躯体和灵魂的关系,就是形式和质料的关系。他把躯体和灵魂比为眼睛和视觉的关系。他说:“如果眼睛是一个可独立的生物,那么视觉就会是它的灵魂。因为视觉按照眼睛的概念说,就是眼睛的本质。”这个比喻表明,灵魂是依赖于躯体的,它是功能,而不是实体。但是,他又认为躯体的所有部分都是灵魂的“工具”。这样,灵魂与躯体就有着二重关系。从存在方面看,灵魂依赖于躯体。没有躯体也就没有灵魂;从作用方面看,躯体服务于灵魂。没有灵魂,躯体也不成其为躯体。 既然灵魂是活动的源泉,那么,灵魂具有哪些活动能力呢?亚里士多德根据活动能力把灵魂主要分成三部分:营养的灵魂、感觉的灵魂和理性的灵魂。营养的灵魂主要是植物所具有的,感觉的灵魂主要为动物所具有,而理性灵魂只有人才具有。他认为这三部分或三种灵魂的共同点在于都是一种能力,除此而外,别无其他本性。区别在于非理性部分依赖于躯体,而理性部分则与躯体分开。这就是说,非理性的部分是会死的。而理性的部分则是不死的。 总起来看,亚里士多德认为灵魂不是一种实体,而是能力,而且灵魂的大部分要依赖于身体,是随着身体的灭亡而灭亡。这个基本观点,应该说是唯物主义的。但是,他关于理性部分的看法,则背离了唯物主义。他认为理性部分不与躯体混杂,与躯体是分开的,是不死的。这个观点无疑是唯心主义的,是灵魂转世说的残余。 (2)认识对象 亚里士多德认为,客观世界中的个体事物是感觉的对象。他说:“那引起感觉的东西是外在的。”“要感觉,就必须有被感觉的东西。”这个思想是应该加以肯定的。因为他在这里明确主张,要感觉就必须有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对象。这是明确的唯物主义观点。 具体来讲,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感觉的是可感事物的形式,而不是它的质料。因此,在感觉中人们不同质料发生关系。他说:“这正像一块蜡接纳图章的印迹而撇开它的铁和金子。”为了进一步说明他的这个思想,他还把感觉和饮食相比,饮食不仅接受形式,而且也接受质料本身。蜡块的比喻是典型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观点。它告诉我们,感觉所认识的是个体事物的各种属性。亚里士多德在这里把质料和形式割裂开来,使人觉得他主张质料是不可知的。其实,只要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各种属性,我们就不仅认识了他说的形式,同时也认识了他说的质料。 关于理性认识的对象,亚里士多德认为也是形式,和感觉的区别在于感觉是以个别为对象,而理性灵魂是以普遍为对象。 那么,理性灵魂所认识的对象即形式,是客观的,还是主观的呢?亚里士多德说:“灵魂是形式的所在地。”这好像说理性认识的形式本来就存在于人心中。其实不然,他说过:“灵魂中被称为心灵的那个部分,在尚未思维的时候,实际上是没有任何东西的。”这就是说,灵魂作为形式的所在地,只是在潜在的意义上说的,就是说它能接受一切形式。对这一点,亚里士多德本人说得非常明确。他说:“心灵在一种意义下,潜在地是任何可思维的东西,虽然实际上在已经思维之前它什么也不是。人类所思维的东西,也必须在心灵中,正如文字可以说是在一块还没有写什么东西的蜡板上一样。”十分明确,作为理性认识对象的形式不是心灵本身固有的,而是来自客观世界的。 所以,关于认识对象,不管是感觉的,还是理性的,亚里士多德认为都是客观的,他的观点基本上是唯物主义的。 (3)认识过程 亚里士多德认为,认识开始于感觉。把感觉固定下来,形成知觉,由知觉进一步发展为记忆,由许多记忆构成经验。经验与感觉和知觉有本质的区别。感觉和知觉都是对个体的认识,而经验已经是在灵魂内整个地固定下来的普遍,而且,经验可发展为匠人的技巧和科学家的知识。亚里士多德在总结认识过程时指出:“知识的这些状况,既不是以确定的形式天生的,也不是从知识的其他更高状况发展而来的,而是从感觉知识发展而来的。” 上面所谈的认识过程是由个别到一般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理性所使用的方法就是归纳。在取得普遍的知识后,人们要用它们来指导对个别的认识。所以认识还有一从一般到个别的过程。在由一般到个别的过程中,理性所使用的方法,就是演绎。亚里士多德对演绎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是演绎逻辑的创立者。 总起来看,亚里士多德从哲学的高度上总结了人类对客观世界的认识过程。他对认识过程的描述基本上符合认识的实际过程,坚持了唯物主义的观点。但是,由于他搞不清楚一般与个别的辩证关系,也就没有说清楚认识怎样由个别上升为一般。认识能不能由个别上升为一般,如何上升为一般,至今仍然是哲学家们在探讨的问题。我们不能要求亚里士多德在2000多年前就能解决这些问题。 5.伦理学:只有适中,才有美德 亚里士多德认为,伦理学研究的中心是幸福和至善问题。按照他的分析,快乐、荣誉、财产都是人追求的目的,它们的实现会给人一定的满足。但是,这些并不是人追求的最终目的,不能使人得到充分的满足。所以,不能把取得暂时的快乐、荣誉和财产当作幸福,和幸福相比,它们只能是实现幸福的手段。既然幸福是人的行为所追求的最终目的,那么,幸福也就是至善。 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实现人的幸福需要三个必备的条件,即身体、财富和德行。在这三个条件中,最重要的就是德行或美德。一个人的行为是否符合德行,就要看他的欲望和情感是否服从理智的控制。只有使欲望和情感处于理智的控制下,人的行为才会是一种道德的行为,才会做到勇敢、节制、慷慨、谦虚、诚实、温和等等。 在理智指导下,人的行为既不会“过度”,也不会“不足”,而只能在两极之间选择“适中”。一般说来,愉快和痛苦等感觉,都可以过度或不足,这两种情况都是不好的。但是,在适当的时候,对适当的事物和适当的人,由适当的动机和以适当的方式来感受这些感觉,还是适中的,也是最好的。例如,畏首畏尾就会成为懦夫。无畏蛮干就会成为莽汉;只有适中,才会是勇敢的美德。同样,纵情恣乐是放荡,忌避一切快乐是麻木不仁,只有适中才是节制的美德。 当然,并不是一切行为和情感都有适中。如恶意。无耻、嫉妒等情感,通奸、偷盗、谋杀等行为,它们本身在任何情况下都是恶的,根本就不存在适中可以选择。同样,本身就是德行的行为也不存在过度和不足的问题,如节制、勇敢就是这样。 怎样在情感和行为中去选择适中呢?亚里士多德认为这是一种需要技巧和熟练的事业,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做到的,正如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找到一个圆的中心,只有具备这方面知识的人才能找到一样。亚里士多德为我们指出应该注意的三点:①应该避开与中间对立较大的极端,在不得已的情况下,两害相权求其轻。②我们应该像木匠把曲木截直一样,使我们在本性上避开两端取其中间。③最重要的是警惕那些引人快乐的东西。它们并不是判断什么是适中的标准。 关于适中的思想是古希腊的传统思想。据说希腊“七贤”之一克留勃拉的格言就是“避免极端”。亚里士多德把它作为伦理学的主要原则并加以系统地论证,这在伦理学和哲学上都是很有意义的事情。他告诉我们,度对行为是至关重要的,一个好的行为超过度和没有达到度都会变成坏的行为。要使自己的行为是善的,必须好好地掌握度,把握分寸。过去有人把亚里士多德的这个思想和中庸之道混同起来,进行批判,这是不正确的。中庸之道是不分是非曲直在对立的双方之间采取不偏不倚立场。而亚里士多德所主张的“适中”则是掌握美德的界限。 由上述可以看出,亚里士多德在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把希腊哲学推到了繁荣的顶点。由于他的哲学是希腊哲学的集大成,内部必然会包含着矛盾,所以它对后世的影响不仅是深远的,而且是复杂多样的。后来的各种哲学流派都在他的哲学中找到有用的东西。中世纪的经院哲学家利用了他的哲学中唯心主义的和神学的因素,为基督教神学作论证。近代的许多哲学家则着重研究了他的哲学中唯物主义和辩证法思想。亚里士多德过去曾经是一切哲学家的老师,今后一切哲学家也不能离开亚里士多德。黑格尔说过:“假使一个人真想从事哲学工作,那就没有什么比讲述亚里士多德这件事更值得去做的了。” --------------------------- 十三、斯多阿学派:过合乎自然的生活 雅典城有一个用希腊著名画家波立戈诺特的绘画装饰起来的富丽堂皇的画廊。大约在公元前308年,希腊哲学家们在这个地方创立了一个学派。画廊在希腊文中叫斯多阿(stod),所以,这个学派就叫斯多阿学派,也可以叫画廊学派。 斯多阿学派存在的时间很长,一般分为三个时期:早期斯多阿学派(从公元前308年-公元前2世纪中叶),代表人物有芝诺、克雷安德和克吕西波。它的特点是在自然哲学和认识论中有较多的唯物主义因素。中期斯多阿学派(公元前2世纪中叶-公元1世纪末),代表人物有巴内修斯和波塞唐纽斯。它的特点是抛弃了早期斯多阿学派的唯物主义成分,引进了相当多的柏拉图主义的理论。晚期斯多阿学派(公元1世纪-2世纪),代表人物是塞涅卡、爱比克泰德和奥勒留。它的特点是着重发展了宿命论和禁欲主义的伦理学。在这三个时期中,影响比较大的是早期和晚期两个学派,中期的影响不大。所以,我们只讲述早期和晚期。 1.早期斯多阿学派:普纽玛是宇宙的主动原则 斯多阿学派的创始人是塞浦路斯岛的基提翁的芝诺(约公元前336年-前264年)。他的父亲是一位商人,曾经到雅典经商,从那里给他儿子带来许多书籍,特别是苏格拉底学派的书籍。据说,正是这些书籍引起了芝诺对哲学的爱好和渴求。后来,芝诺本人也到雅典经商。大约在他20岁时,在去雅典途中,因乘船沉没,丢失了全部财物,这使他决心在雅典研究哲学。开始时他访遍了各个哲学流派,后来,他自己创立斯多阿学派。 芝诺生活简朴,一说他只靠清水、面包、无花果和蜂蜜充饥度日。他品格高尚,道德严肃。这些都使雅典人十分尊敬他。雅典人曾经把城堡的钥匙交给他,还为他作了一个决议。决议说,公民们为了他的德行和节制,决定给予他一种公开的表扬,赠给他一个金冠。 芝诺活到72岁,根据他自己的伦理思想,自愿地自缢而死。之后,由他的一位年龄最大和最虔诚的学生克雷安德(公元前313年-前232年)领导斯多阿学派。克雷安德本来是一位拳击手,他为了跟芝诺学习哲学,常常夜里替园丁打水浇花,挣钱交学费。他禀性迟钝,学习刻苦。芝诺把他比做一块硬板,很难写上字,可是一旦写上了就永远抹不掉了。他刻苦学习的精神感动了雅典人,雅典人曾决议从国库中拨出一份津贴来资助他。可是在芝诺的影响下,他没有接受。最后,他和他的老师一样自愿地死去,绝食自尽。早期斯多阿学派的第三个代表人物是克吕西波(公元前282年-前206年)。他对斯多阿学派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被称为学派的“第二个创立者”。 早期斯多阿学派认为,哲学家必须具有三种德性,就是精确的逻辑训练、高尚的道德情操和渊博的自然知识,所以他们非常重视逻辑学、伦理学和自然哲学的研究。他们认为哲学的这三个部分不是相互分离的,而是结合在一起的。他们有人把整个哲学比为一个动物,认为逻辑学相当于动物的骨骼和筋腱,伦理学相当于肌肉,物理学相当于灵魂。也有的把整个哲学比做一块肥沃的田地,逻辑学是包围田地的篱笆,物理学是土壤或果树,伦理学是果实。从这些比喻可以看出,他们对三部分的关系的认识并不完全一致。但是,一般说来,他们是重视伦理学和物理学的。物理学是他们整个哲学的基础,伦理学是整个哲学的归宿。所以,我们这里只讲述他们的物理学和伦理学。 (1)物理学 早期斯多阿学派继承了古代自然哲学家关于本原的思想,特别是赫拉克利特关于火和逻各斯的思想,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学说,提出了宇宙有主动原则和被动原则的学说。被动的原则是不具有任何具体性质的实体,也就是质料。它是无形的、不动的,但能够接受所有的形式和运动。主动的原则,他们叫“普纽玛”,有时也叫理智、命运、神和宙斯。尽管他们也把主动原则普纽玛叫做神,但是普纽玛并不具有人的形象和属性。他们说普纽玛是一种有技术、能够不断地进行创造的火,是形似火但是具有匠心的东西。 世界就是由普纽玛创造的。最初在无限虚空中,只存在火元素,后来火浓缩变成气,气又变成水;一部分水再浓缩变成地,另一部分水就留在地的表面上。火、水、气、土四大元素混合产生了植物、动物和其他自然物体。他们认为,普纽玛遍布于全世界,一直深入到世界的最低下的部分,使世界成为一个有等级的普遍联系的整体。最低的等级是石头、金属等,普纽玛在它们中产生了“坚固性”;稍高的等级是植物,普纽玛决定它们的生长;更高的等级是动物,普纽玛使它们有感觉和行为的本能倾向;最高的等级是人,普纽玛使他们有理性。既然世界上到处都有普纽玛,所以整个世界就是一个活生生的存在,是有理性的、有生命的、有理智的存在。 普纽玛不仅创造世界,而且还治理世界。它给世界颁布的法律就是“命运”,是一条“因果的锁链”。所以,世界上一切都是必然的,“命定的”。“偶然”只是一句空话,它掩盖我们对真实原因的无知。不仅如此,他们甚至认为,按照神意和命运的规定,世界从火产生以后,还要回到火中去。旧世界被烧毁以后,一个新世界又从火中产生出来。新世界和旧世界一模一样,有同样的个体事物,发生同样的事件。尽管如此,人还有一种所谓的“内在自由”。因为人就是一个小宇宙,也有他的宙斯,这就是理性,人的理性和支配宇宙万物的理性——普纽玛是一致的。一个人遵照自己的理性行事,也就等于遵照世界的理性行事。克吕西波举例说,一个圆筒由于外力的驱使在一个斜面上滚动,但是它运动的方式并不取决于那驱使它滚动的力,它由于是一个圆筒才滚动的。同样地,人的行为虽然是命定的,但是人的固有本性仍然是行为的主要原因。 以上就是早期斯多阿学派的自然哲学的基本观点。在他们的思想上,我们可以看到以前哲学家的思想影响,既有恩培多克勒的四根说的痕迹,也有赫拉克利特的火是万物本原和逻各斯的思想的影响,还有亚里士多德的形式质料说的影子。因此可以说,早期斯多阿学派的自然哲学是对以前自然哲学思想的综合。但是,这个综合不是简单的凑合,而是综合到一个泛神论的体系之中了。泛神论不承认超自然的神的存在,而把神拉到自然之中,所以它比信奉超自然的神的有神论要合理一些,但它终究不是无神论。 (2)伦理学 早期斯多阿学派认为,最高的善就是过合乎自然的生活。合乎自然的生活就是有德性的生活;德性就是自然引导我们所趋向的目标。过合乎自然的生活就是要我们每个人按照自己的本性以及宇宙的本性去生活。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本性和宇宙的本性是一致的,因为每个人的本性都是那个宇宙本性的一部分。所以,归根到底,过合乎自然的生活,就是要禁绝一切为万物的共同法律所不允许的行为,就是要服从自己的命运,不做违反命运的任何事情。 具体说来,善包括智慧、正义、勇敢和节制等德性。这些都是首要的,还有从属于它们的德性,如精明、忍耐等。相反地,恶包括愚蠢、不公正、怯懦和放荡。这些都是首要的恶,不精明、急躁等是从属的恶。除此而外,在许多哲学家看来是善的,如生命、健康、快乐、美丽、力量、财富、美名、高贵门第等等,他们并不认为是善的;同样地,在许多哲学家认为是恶的,如死亡、疾病、痛苦、丑陋、瘦弱、贫困、耻辱、出身低贱等等,他们也不认为是恶的。他们认为所有这一切的价值完全取决于是否有利于按照自然去生活,是否有利于我们的德性。如死亡在一般人看来是恶的,但是斯多阿学派认为它可以成为锻炼行为的手段。他们把苏格拉底对受审和判处死刑的态度看成是德性的最高典范,把苏格拉底看成是哲人的最高楷模。 他们认为激情是灵魂的一种不合乎自然的运动,它们有碍德性,应当铲除。他们说的激情有四种:痛苦、恐惧、欲求和快乐。如果再细分,属于这四种激情的有70种次级的激情。不管哪种激情,它们都是灵魂软弱的表现。有智慧的人不容易坠入这样的软弱之处,所以,他们没有激情,但是他们有良好的情感:愉悦、谨慎和希望。愉悦跟快乐相对,是理性的兴奋;谨慎跟恐惧相对,是理性的避免;希望与欲求相对,是理性的追求。由于哲人不为激情所左右,即使在锁链中他也是自由的,因为他完全由于自身而行动。 斯多阿学派描绘了一种他们理想的社会。在未来的社会中,道德是区分公民的唯一标准,所以哲人和神是有特权的个人,人人都可以和他们结合起来。所有的人都是兄弟,都是同一父母的儿女,有同样的起源和命运。理性要求它们服从统一的法律,把公共的利益置于个人利益之上,必要时可以牺牲自我,保全真正的自我。 早期斯多阿学派在伦理学上奉行的是宿命论和禁欲主义。他们认为,面对晚期希腊社会矛盾的不断激化,世风日下,按照他们的处世哲学就可以求得精神上的解脱和心灵上的安宁。实际上这是自欺欺人,无济于事的。 2.晚期斯多阿学派:服从命运就是善 晚期斯多阿学派,也叫罗马斯多阿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塞涅卡、爱比克泰德和奥勒留。 塞涅卡(约公元前4年-公元65年)是西班牙人,父亲是一位有成就的修辞学家。他从小就受到修辞学的教育,同时对哲学也有兴趣。但是,他主要选择了从事政治的道路,一直处于罗马统治者内部斗争的漩涡之中。公元41年,他因触怒了皇后,被罗马皇帝流放到科西嘉岛。公元48年,他又被召回宫廷,担任尼禄的教师。尼禄登基后,他成了主要顾问之一,但是后来又失宠。公元65年,因被控参与政变,被尼禄恩赐自尽。据说,在自尽时,他对悲痛欲绝的家属说:“你们不必难过,我给你们留下了比地上的财富更有价值得多的东西,我留下了一个有德性的生活的典范。”可是,实际上,他是一个典型的言行不一致的伪君子。他口头上宣扬要摒弃物欲,提倡节制,行动上却拼命搜刮钱财,过着奢侈淫荡的生活。对此,他还辩解说:“我所讲的只是德性,而不是讲我自己。要知道,如果我的生活完全符合我的学说,谁还会比我更幸福呢?” 爱比克泰德(公元50年-130年)是地处小亚细亚的弗里吉亚人。他原是一个瘸腿的奴隶。他的主人把他送到有名的斯多阿学派的哲学家墨索尼斯•雷福那里学习哲学。后来,他获得自由,在罗马任教。公元90年,罗马皇帝多米提安把所有哲学家驱逐出罗马,他便迁居到伊壁鲁斯的尼柯波里,在那里讲学一直到去世。他仿效苏格拉底,不发表任何东西。他的学生阿里安把他的谈话记录下来,编辑成《爱比克泰德手册》。 马可•奥勒留(公元121年-190年)出身于罗马贵族家庭,幼年父母双亡,被他的叔父安东尼•庇乌斯收为养子。庇乌斯即皇位后,确立马可•奥勒留为继承人。公元161年,马可•奥勒雷继承皇位。他执政时期,罗马的自然灾害频繁,战乱连年不断。他多次率军远征平定叛乱。他在军营和远征途中撰写了《沉思集》。书是为他自己写的,并不准备发表。他阐述了斯多阿学派的伦理思想,也流露出想引退去过宁静的乡村生活的愿望。 罗马斯多阿学派这三个人的思想尽管存在差别,但相同之处多于不同之处。 他们都极力鼓吹宿命论。塞涅卡认为天命统治着世界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改变世界上任何事件的进程。他的传世名言是:“愿意的人,命运领着走;不愿意的人,命运牵着走。”爱比克泰德把人生在世比喻为剧中的演员,剧作者选择你演什么——演一个乞丐,一个跛子,一个统治者或一个普通公民,你就得去演好他,至于选择则不是你的事。他要人们“服从神灵,向他们投降,在一切事变里心甘情愿地去追随它们,因为一切事变都是由最完满的智慧统治着的。”奥勒留要人们相信,一切事情,不管是你喜欢的,还是你烦恼的,都是必然的,这正像春天开玫瑰花,夏天结果实一样,一个人一生中发生的一切早就确定好了,因为命运女神早就纺好了一个人存在的线和附属于他的事物的线了。 既然一切都是命定,他们必然要教导人们服从命运的安排,把服从命运看成是善。爱比克泰德要求人们把贫穷、疾痛和苦难变成快乐的、幸运的、合意的,变成善。奥勒留讲,神让人生病,折断肢体,受苦受难,都是为了锻炼人的美德,正如药神让病人吃苦药、洗冷水浴、赤腿走路是为了治病一样。所以,这一切我们都应该高兴地去接受。 当然,他们并不主张人毫无作为地去服从命运。他们还是主张加强道德修养,克服各种激情,只遵从理性的指导。在这方面他们奉行的原则就是节制。塞涅卡要人们回避众人所赞扬的一切以及幸运带来的礼物。他讲“使人晕眩的生活终归会使人身败名裂。”奥勒留认为功名利禄都是没有价值的,它们和一切可感事物一样,都会很快消失在流变的宇宙体系之中。真正的生活不应在财富或名誉中去寻找,而要在探索人的本性中去寻找。 罗马斯多阿学派面对当时罗马社会激烈的社会矛盾,主张对人要忍让和仁慈。塞涅卡认为,主人和奴隶来源于共同的祖先,居住在同一个天空下,同样呼吸,同样生活,同样死亡,主人应对奴隶和善,奴隶应对主人忠心耿耿。他特别重视友谊,指出“获得友谊如果是为了同富贵而不是为了共患难,友谊就失去了它的神圣性。”爱比克泰德认为任何事情都有“两个把柄”。如果你兄弟对你不公正,不应该用“不公正”那个把柄来把握它,应当用“他是我兄弟”这个把柄来把握它。奥勒留要人们适应命运注定要同它们在一起的事情,命定要在一起的那些人,要爱他们,要真正地忠实地这样做。 我们看到,罗马斯多阿学派比早期斯多阿学派宣扬了一种更彻底的宿命论和禁欲主义。这里说宣扬,而不是信奉,是因为他们把伦理学变成了自己并不准备去做的伦理说教。他们企图用这种伦理说教去解决罗马社会的种种矛盾,其结果是社会矛盾不但没有解决,他们自己也葬身于社会矛盾之中。 --------------------------- 十四、伊壁鸠鲁:打破命运的束缚 在晚期希腊,在社会矛盾激化,危机公开暴露,希腊哲学也由繁荣走向了衰落,产生了怀疑主义、神秘主义和宿命论。但是,正是在这个时期,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发展。做出这一重要贡献的有两位哲学家,他们叫伊壁鸠鲁和卢克莱修。我们这里只介绍伊壁鸠鲁的哲学思想。伊壁鸠鲁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而且由于把偶然性纳入原子论的体系中,从而打破了命运的束缚,建立了反对宿命论的快乐主义的伦理学,为伦理学的发展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1.花园哲学家 伊壁鸠鲁(公元前341年-前270年)出生在雅典的一个乡村里。他的父亲是一位乡村教师,母亲是一位女巫。后来他随父亲移居到雅典的殖民地萨摩斯岛。据说,他从14岁就开始研究哲学。他受教的第一位教师是属于德谟克利特学派的人。18岁时,他回到雅典,听过柏拉图学派的讲学。当他在雅典的时候,萨摩斯发生了驱逐雅典移民的事件,他的全家逃到小亚细亚。后来他也到了那里,并在那里教授哲学。他35岁时,又回到雅典,买了一块场地,开办了一所学校。这个学校后来被称为“花园”,因而伊壁鸠鲁学派也就被称为“花园哲学家”。 伊壁鸠鲁的学校不仅是传授理论的地方,而且也是实践通过推理和反省思考给人以幸福生活的行为的团体。学校成为培养人生美好行为、优良品德和高尚职业的场所。在这个学校里,人们不受教育程度、种族和身份的限制。有的娼妓在他的学校里也求得心灵的安宁,因而得到幸福。 伊壁鸠鲁的著述很多,据说有300多卷,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准则》、《物理学》等。可惜大部分没有保存下来。保存下来的只有三封信和《格言集》。三封信是:《致赫罗多德的信》,论物理学的;《致皮多克勒的信》,论气象学的;《致美诺寇的信》,论道德的。其中第二封信的真实性还是可疑的。 伊壁鸠鲁认为哲学的目的就在于使人过快乐的生活,享受幸福。凡有助于达到这个目的就需要,否则就不需要。因此,他把研究应选择什么和避免什么的伦理学看成哲学的最主要部分,其他都要服务于伦理学。在他的哲学体系中,除了伦理学,还有准则学和物理学。准则学是研究标准、本原和哲学最基本部分的学问。物理学研究的是生成、灭亡以及自然的学问。所以,他认为这二者对人过快乐生活也是必需的。 2.准则学:感觉主义的认识论 准则学是伊壁鸠鲁哲学体系的入门。在准则学中,为了建立起“生活的规律”,他研究了真理的标准和认识的途径。因此可以说,认识论是准则学的主要部分。 在认识论上,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影像论”。他认为坚固的物体放射出一些“影像”。这些影像具有稀薄的结构,保持自己以前在坚固物体中原有的位置与秩序。这样一些影像不断地从物体表面流出,按照它们各自的大小进入我们的视觉器官,因而产生了视觉。这就是感觉产生的外在原因。从认识主体来看,他认为,灵魂是散布在整个身体中的一团精细的微粒,所以它与身体的各部分保持密切的接触,被身体的各部分包住,因而灵魂才会产生感觉。其他感觉和视觉一样,也是灵魂通过身体的某一部分接受从物体表面流出的影像而产生的。从伊壁鸠鲁对感觉产生的说明中可以看出,他毫不怀疑认识对象的客观实在性。在他那里,客观存在的物体是认识的唯一来源。德谟克利特曾经说到物体本身不具有颜色、滋味等性质,关于颜色、滋味等感觉完全是从俗约定的。伊壁鸠鲁不同意德谟克利特的这种观点,批评他是想“颠倒着用头走路”,或者是无根据地想“动摇”我们得救的基础。他认为,颜色、滋味等是必然伴随原子的形状、重量和大小的一些可感知的性质。我们之所以形成颜色的感觉正是由于影像在颜色上与物体本身的颜色相似。 正是基于这种对感觉对象的客观实在性的承认,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确实可靠的,不会有错误。推理不可能证明感觉有错误,因为推理本身也是来自感觉的。各种感觉也不可能彼此之间证明有错误,因为每一种感觉都被封闭在特定的范围之内。同样的,各种感觉也不会证明自己有错误。因此,伊壁鸠鲁认为感觉是“最初的确实性”,是一切真理的“基础和奠基石”,而且是真理的最初准则,一个识别真伪的标准。 伊壁鸠鲁认为在感觉的基础之上会产生一种名之为“预想”的认识活动。他认为预想是对多次从外面出现在我们面前的事物的一种回忆,也是在我们之中形成的普通思想。例如,当有人在我们面前说到“雪”时,即使在我们面前不存在着雪,我们也会立即知道他说的是什么,这是因为以前我们多次知觉到它,在我们的心中已经形成一个关于雪的“概念”。在他看来,概念正是感觉多次重复的结果。感觉是真实的,概念也就应该是真实的。因此,伊壁鸠鲁认为,认识在这个阶段也不会发生错误。 认识的第三阶段就是把我们心中所具有的普遍的概念联系到一类对象上去,形成意见。他说的意见实际上就是判断。他认为意见有真也有假。判断意见真假的标准就是感觉。因为一些判断可以通过感觉到的事实加以“证实”或“取消”;另一些判断虽然不能用事实直接加以证实,但也不能与事实相矛盾。 总之,伊壁鸠鲁的认识论是一种典型的感觉主义。他认为感觉是确实可靠的,是一切认识的基础和标准。他的这种认识论是直接为他的快乐主义的伦理学服务的。 3.物理学:对原子论的发展 伊壁鸠鲁在物理学中继承了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主义。他在坚持德谟克利特的原子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的同时,也作了一些重要的补充和修正,对原子唯物主义的发展做了巨大的贡献。 伊壁鸠鲁认为,世界上任何东西都不会从不存在的东西产生出来,同样的,任何东西也不会变成不存在的东西。因此,整个宇宙没有开端,是永恒的。而且宇宙在空间上也是无限的,存在着无限数目的世界,其中有的像我们的世界,有的则不像我们的世界。 无始无终、无边无际的宇宙是由什么构成的呢?伊壁鸠鲁认为是由物体与虚空构成的。物体的存在是由我们的感觉所证实,而虚空则是物体存在和运动的场所。在物体中有些是复合物,有些则是构成复合物的东西,构成复合物的东西是不可分的,这就是原子。 我们知道,德谟克利特为了说明事物性质上的差异,除了承认原子在组合时存在次序和位置上的不同,还承认原子本身有大小和形状的不同。这些,伊壁鸠鲁都同意,但是伊壁鸠鲁不同意德谟克利特认为形状有无限多的说法。他认为原子在形状方面有数不清的差别,每一种形状的原子都是无限的,正是这样一些原子构成丰富多彩的事物。对原子有大小之别,伊壁鸠鲁也提出了修正。据说,德谟克利特认为有些原子是很大的。后人说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可能和世界一样大,这可能有些夸张。伊壁鸠鲁认为德谟克利特的这个观点不仅是没有必要的,而且也和我们的感觉经验相矛盾。他说,我们从来没有看见过原子,为了解释事物里的性质的差异,不需要设想存在着各种各样大小的原子,我们只要设想有某些不同的大小就行了。他所说的某些不同的大小是指在不可见范围内存在的大小。 有的资料讲,德谟克利特认为原子是没有重量的,它们是由于彼此冲撞而在虚空中运动起来的。伊壁鸠鲁好像发觉德谟克利特并没有说清楚原子运动的原因,因为原子在冲撞之前已经运动了,否则它们就不可能冲撞。他正是为了说明原子的运动,认为原子有重量,正是这种重量使原子产生向下的运动。特别值得注意的是,伊壁鸠鲁认为在原子向下的运动中,当没有东西与它们相遇时,重原子并不比轻的原子运动得更快。它们都是以相等的速度运动的。这是一个天才的思想。到16世纪,伽利略才以实验证实了这一思想。在伽利略证实之前,事实上由亚里士多德最先提出的重的东西比轻的东西下落快的观点占统治地位。 如果原子只有因重量而产生的垂直下落运动,它们就会像雨点一样地经过无底的虚空各自往下落。那时候,在原始的物体之间就永不能有冲突,也不会撞击,这样自然就永远不会创造出什么东西。由此可见,只承认原子有垂直下落的运动,还不能说明世界万物的生成。伊壁鸠鲁为了解决这个困难,他又假定原子有偏斜运动。正是由于这种偏斜运动,才会使原子相碰撞,因而产生第三种运动,即后退的运动,这三种运动使不同形状、不同重量和不同大小的原子结合起来,构成万物。 伊壁鸠鲁的原子运动偏斜论,从它产生之日起就不断地受到攻击。有人攻击这个学说是“很幼稚地虚构出来的”谎言。马克思在他的博士论文《德谟克利特的自然哲学与伊壁鸠鲁的自然哲学的差别》一文中指出了伊壁鸠鲁这个学说的伟大意义,认为它在原子唯物主义的体系中承认了偶然性的存在,从而打破了“命运的束缚”。我们已经知道,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必然性,而不承认偶然性,结果走上宿命论。相反地,伊壁鸠鲁认为原子除了由于它的重量而产生的垂直下落的运动外,“在极不确定的时刻和极不确定的地点,它们会从它们的轨道稍稍偏斜。”这意味着伊壁鸠鲁在承认必然性的同时,也承认偶然性的存在。因此可以说,这个理论不仅用朴素的观点说明了事物是怎样由原子组合而成的,而巨也是直接反对宿命论的,为他的快乐主义伦理学提供了哲学根据。 4.伦理学: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 伊壁鸠鲁的伦理学主要是讨论如何对待生、死和神的问题。我们首先谈伊壁鸠鲁对生的看法。他批判了当时在一部分人中间存在的厌恶生存的思想。当时有的人甚至认为最好不出世,“如果出世了,就赶快进阴曹地府去吧”。针对这种悲观厌世思想,伊壁鸠鲁特别强调人生的意义,要人们学会过幸福生活。什么是他说的幸福生活呢?他认为“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当然,他也不是把一切快乐都看成是幸福。当某些快乐会给我们带来更大的痛苦时,我们就应该放弃这些快乐;相反地,如果我们忍受一时的痛苦可以换来更大的快乐,我们就认为这种痛苦比一些快乐还好。基于这样一种考虑,他反对放荡者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他认为,不断地饮酒取乐,享受童子与妇人的欢乐,或享用有鱼的盛筵,以及其他的珍馐美馔,都不能使生活幸福,所以这些快乐都是不足取的。他要人们选取的快乐是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在快乐的选取上,他要人们谨慎。他特别强调谨慎的作用。他说:“谨慎是最高的善。”没有谨慎就不可能有幸福生活。 为了求得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必须对欲望加以取舍。对既非自然又非必需的欲望,如荣誉,决不能屈服;对自然而非必需的欲望,如对一些高级食品的渴望,偶尔可以顺从一下;对自然而又必需的欲望,如饥渴时对面包和水的需求,是要满足的。他认为,只要对这三种欲望采取这三种态度,身体就有可能无痛苦,灵魂就有可能无纷扰。 为了求得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各种美德也是需要的。伊壁鸠鲁认为,各种美德都与愉快的生活共存,愉快的生活是不可能与各种美德分开的。在美德中,友谊对人生的幸福特别重要,因为友谊最能增进人生的安全。同样地,他认为只有正大光明地、正当地活着,才有可能愉快地生活。伊壁鸠鲁本人不仅以这些思想教导他的学生,而且他本人也努力实践这些思想,甚至反对他的人也承认他是一位热忱的朋友。许多学者对伊壁鸠鲁的温和,以及他对长辈的尊敬,对兄弟的慷慨,对所有人的仁厚,给以热忱的赞扬。为了求得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纷扰,伊壁鸠鲁认为,人们相互约定避免彼此伤害和尊重相互利益是非常必需的。有了这样一个约定,也就有了公正。人们就可以惩罚那些违反相互约定的人了。他的这个思想是“社会契约论”的萌芽。马克思曾经指出,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间的契约。这种观点就是伊壁鸠鲁最先提出来的。伊壁鸠鲁虽然把求得个人快乐作为生活的目的,但他决不像攻击他的人所说的那样,既不是一个纵欲主义者,也不是一个唯我主义者。应该肯定,伊壁鸠鲁的快乐主义的伦理学,与当时在一部分人中间存在的骄奢淫逸或悲观厌世的人生观相比是有积极意义的。 其次,我们再谈谈伊壁鸠鲁对死的看法。当时许多人把死亡看成最大的灾难,整日渴望着不死,对死亡的恐惧经常挂在心上。他认为死亡是整个身体分解了,灵魂分散开了,所以,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人们应该对人生有死亡这件事愉快起来,从对于不死的渴望中解放出来。据说,伊壁鸠鲁本人就以十分平静的心情对待他自己的死。在他死的那天,他还给朋友写了信。信中说道:“在我一生中真正幸福的这个日子,在我即将死去的时刻,我给你写这封信。”他洗了个温水澡,喝了一杯酒,就安静地死去了。我们看到,伊壁鸠鲁既不把死看成是最大的灾难,也没有把死看成是摆脱人生灾难的最好途径。他是以一种比较正视现实的态度来看待死的。 最后再谈谈伊壁鸠鲁对神的看法。他认为使人们恐惧的一个是死,另一个就是传统的神灵观念。他认为,人们之所以对神产生恐惧感,是由于人们把降到恶人头上的大祸和善人头上的大福都归之于神灵。事实上,人们关于神的这种看法不是从感觉得来的概念而是虚妄的假定。因此,他对人们所信奉的神灵是持否定的态度的。尽管如此,他并不认为自己是不敬神灵的,相反地,他认为把众人关于神灵的意见加在神灵身上的人才是不敬神灵的人。伊壁鸠鲁本人还是相信神灵的存在的。他认为神是一个不朽的幸福的实体,凡是与不朽和幸福相矛盾的东西,都不属于神。神灵也是由原子构成的,不过构成神灵的原子最精致罢了。神灵具有人的形体,不过比人更美丽而已。神灵居住在各个世界之间,他们既不创造世界,也不干预人世间的事情。因为在伊壁鸠鲁看来,不那样的话,就会破坏神灵们的安逸的生活。神既不会发怒,也不会为献祭所动。人们敬神不应该以从神那里得到好处为目的,而应该单纯地出于神的本性的圆满。 可以看出,伊壁鸠鲁尽管没有彻底否定而是仍然承认神的存在,但是,他的神是物质性的实体,与人没有什么关系。因此,可以说他实质上是否定了神的存在。无怪乎从古代一直到近代,许多神学家都把他当做头号无神论者加以攻击。相反地,马克思则对他的无神论思想给以高度的评价和赞扬。马克思指出,伊壁鸠鲁“是古代真正激进的启蒙者,他公开地攻击古代的宗教。如果说罗马人有过无神论,那么这种无神论就是由伊壁鸠鲁奠定的。” --------------------------- 十五、怀疑论:不作任何判断 怀疑论作为希腊哲学的一个流派,大约创立在公元前3世纪初,一直延续到公元3世纪。怀疑论是与独断论相对而言的。独断论相信人能够发现真理,怀疑论则对人能否发现真理既不加以肯定,也不加以否定,持一种怀疑的态度。 1.皮浪的怀疑论:不作任何判断 怀疑论的创始人是皮浪(约公元前360年-前270年)。他是爱里斯城邦人。他原来是一个贫穷而默默无闻的画匠。他参加过亚历山大的军队,随军远征印度。历史上流传下来许多他对具体事物持怀疑态度的轶事。有人说他走路的时候,总是不走那没有东西、没有车马迎面而来的道路;有一次他正对着一堵墙跑过去。在这些轶事中最后总是还有一个情节,就是他的朋友把他拉开,使他脱离危险。这些轶事都是不真实的,是后人误解了他的怀疑论哲学,为讽刺他而编造出来的。 还有一些所谓“不动心”的轶事。据说,有一次他的老师跌入泥潭,他径自走过而没去拉一把。别人都谴责他,老师则赞扬他的冷漠和无动于衷。还有一次,他同他的同伴们一起乘船出海,遇到了风暴。同伴们都惊慌失措,他却若无其事,指着船上一头正在吃食的小猪说,这就是哲人应该具有的不动心状态。 正因为皮浪是一位怀疑论者,所以他没有做过教师,更没有写过著作。他只是把他的思想传授给几位朋友。在这些朋友中,最有名的就是费利斯的蒂孟(公元前325年-前235年)。他是著名的讽刺诗的作者,作品有《讽刺诗》(3卷)、《影像》等,内容是贬抑一些哲学家和哲学,颂扬皮浪和他的学说。《讽刺诗》是以哲学家的一种荷马式交战开始的。他们都害一种病,叫“言语上的腹泻”,结果酿成“言语上的争战”。争战的结果是独断论溃不成军,皮浪成为胜利者。 不管是皮浪,还是蒂孟,都只是提出了一些怀疑论的思想,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证,还没有使怀疑论成为体系。他们的思想集中反映在皮浪的一句话中。皮浪说:“最高的善就是不作任何判断,随着这种态度而来的便是灵魂的安宁,就像影子随着形体一样。” 早期的怀疑论并不否认我们感觉到的各种事物的存在,像关于皮浪轶事中说的那种视而不见,硬要往墙上撞的情形,既不符合皮浪的为人(皮浪极受人们尊敬,他的母邦曾经推选他做祭司长),也不符合他的思想。在思想上,他和他的弟子只是认为人们在自然事物和伦理道德上都不能得到确定无疑的真理。他们的主要根据就是感觉靠不住。蒂孟说过:“蜜是甜的,我决不肯定;蜜看起来好像是甜的,我完全承认。”这就是说,感觉并不能给我们提供关于自然事物的性质的知识。皮浪也说过:“没有任何事物是美的或丑的,正当的或不正当的,这都是相对于判断而言的。”这就是说,行为美与不美,正当与不正当,也没有客观标准,完全随个人的主观判断而定。既然得不到确定的知识,在思想上最好不作明确的肯定和否定,免得去进行无休止的争论;在行为上入乡随俗就行了,也免得因做了“不正当”的行为而自责。这样,就可以排除一切烦恼,求得灵魂的安宁。 早期的怀疑论者既看到古希腊哲学家在对自然事物和社会现象的认识上派别林立、莫衷一是的状况,也注意到了感性认识的局限性,他们由此得出怀疑论的结论,企图以不作判断避免纷争,求得心灵的宁静。他们认识到探求知识的困难,是应该肯定的;他们的结论则是消极悲观的,因而是错误的。 2.晚期的怀疑论:系统的论证 晚期怀疑论,是由爱纳西德谟(活动年代约在公元前1世纪)开始的。他是克里特岛的克诺索斯城邦人,在亚历山大里亚教过书。他对怀疑论的复兴和发展起到很大的作用,这主要表现在他提出了十个论证,开始使怀疑论成为体系。 晚期怀疑论的最有名的代表是塞克斯都•恩披里柯。史书没有留下关于他生卒年代的记载,我们只知道他是经验派的医生。他大约生活在公元2世纪。他在怀疑论中的特殊地位是由他的著作确定的。3卷本的《皮浪学说概略》为我们论述了整个怀疑论;11卷本的《反杂学》是反对整个科学的,其中包括几何、算术、文法、音乐、逻辑、物理学和伦理学。另外一个代表就是同时代的阿格里帕,他以提出五个论证而闻名于世。 A.爱纳西德谟的十个论证 爱纳西德谟把以前哲学家提出的关于怀疑论的论证作了归纳分类,提出了十个论证: ①不同的生物,由于机体结构是不同的,对同一对象产生不同的感觉和表象。例如,对山羊来说,葡萄藤美味可口,对人类来说却苦涩难咽。 ②在同一种生物内,人与人之间在体质和心灵方面也存在差异,因而对事物的感觉也会有区别。例如,毒人参是有毒的,然而有些人能够重重地服下一剂毒人参而不受损害。 ③同一个人的不同感觉器官在构造上也有差异,它们对同一个对象也会产生不同的印象。例如,同一幅油画,看起来有的地方是凸起的,而用手摸则感到是平的。 ④同一个人因身体内部和精神的不同状况和所处的不同环境会对同一事物产生不同的印象。例如,在健康和疾病时,在高兴和悲哀时,在憎恨和喜爱时,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判断。 ⑤同一事物从不同的位置、距离和地点来看,结果是不同的。例如,灯笼里的火在太阳光下很暗,在黑暗中却很亮。一座山峰在远处看云雾缭绕,平平正正,到近处看却是犬牙交错,层峦叠峰。 ③事物之间都是混合的,混合的东西不同,会产生不同感觉。例如,紫色在阳光下、月光下和烛光下呈现出来的色泽是有差别的。 ⑦一切事物都随数量和结构的不同而发生差异。羊角是黑的,刮下来的羊角屑却是白的。冰是透明的,压碎后堆在一起则是不透明的。 ⑧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如左是相对右而言的,如果其他事物的位置变化了,原来在右方的事物就会不再处于右方。同样,大与小、上与下也是如此。 ⑨由于事物的罕见或常见,也会改变对事物的判断。如,经常碰到地震的人会觉得地震平淡无奇。 ⑩由于习俗、法律、信仰和学说的不同,对同一事物会作出不同的结论。如,一个人跟自己的女儿结婚,波斯人会觉得这是十分自然的事,而希腊人却认为这是极不合法的。 这十个论证可以归纳为三类。第①、②、③、④论证属于第一类,它们分别从生物、人、人的感受和人所处的情况四个层次上阐述,认识主体存在的各种差异会造成认识上的不同。第⑤、⑥、⑦、⑧论证属于第二类,它们从认识对象的内在因素和外在因素两个方面的变化所造成的认识上的变化,说明不可能达到确定的认识。第⑨、⑩论证属于第三类,它们从认识主体和对象之间的关系来阐明认识没有确定性。总起来看,这几个论证基本上都是属于经验的范围,而没有上升到理性的高度。阿格里帕的五个论证弥补了这一缺陷。 B.阿格里帕的五个论证 阿格里帕吸收了爱纳西德谟十个论证的部分内容,着重从理性方面对怀疑论进行了论证。他的论证可以归结为五个: ①以观点的分歧为根据。无论在普通人中间还是在哲学家中间,都会对显现出来的现象引起难以解决的分歧。 ②以证明的无穷后退为根据。用来证明一个所研究事物的证据自身也需要证明,而这个证明又需要更进一步的证明,这样下去,直至无穷。 ③以相对性为根据。一个对象只有在和判断的主体及其伴随的知觉相关联中,才能显现给判断的主体。至于它的本性是什么,我们无法判断。 ④以假设为根据。为了避免无穷后退的论证,人们便把某个事物作为出发点。这个作为出发点的事物并不是通过论证建立起来的,而是武断确立的假设。 ⑤以循环论证为根据。在论证时,有时会出现用来证明所研究对象的事物自身却要求对象来证实的情况。 阿格里帕的这五个论证大多属于理性认识方面,其中主要涉及到论证的方法问题。他看到了古代哲学家在使用论证方法上出现的错误,也认识到论证方法本身所具有的局限性,他进一步得出怀疑论的结论。 古希腊的怀疑论者看到了普通人和哲学家在认识事物方面出现的十分复杂的现象,认识到认识主体、认识对象,以及认识主体和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都是十分复杂、不断变化的,具有极大的相对性,从而肯定认识不是一个一蹴而就的过程。他们明确地揭示出人们在认识事物时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这对认识论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但是,怀疑论者所达到的结论,即不作任何判断,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人类认识发展史证实,我们的理性能够透过各种复杂的、变化不定的现象认识到它们稳定的、共同的本质,从而达到具有确定性的认识。在认识过程中,只要人们遵循辩证的方法,就可以解决论证中出现的无穷后退和循环论证等问题;用实践去检验认识,就可以排除谬误,确立真理。 --------------------------- 十六、柏罗丁:太一不可言说 在晚期希腊产生了许多神秘主义的哲学派别,其中有以斐洛为代表的犹太神秘主义,以阿波罗尼为代表的新华达戈拉斯主义和以柏罗丁为代表的新柏拉图主义。我们这里只介绍柏罗丁的新柏拉图主义。 柏罗丁是当时属于罗马帝国版图的埃及人,大约于公元204年出生在中埃及一个僻远的城市——利考波里,即现在的阿西尤特城。28岁时,他来到罗马帝国的文化名城亚里山大里亚,企图寻找一位可以指导他的老师。他听了许多哲学教师的演讲,但只有阿谟纽•萨卡斯的演讲才使他感到心满意足。他跟随阿谟纽学习了11年,直到公元242年,他为了学习波斯和印度哲学,才离开阿谟纽,参加了罗马皇帝组织的远征。由于远征惨败,柏罗丁只到过波斯,还差一点丧命。他40多岁时到达罗马。他在罗马的生活方式很特别,遵守毕达戈拉斯学派的习惯,不吃荤,常常斋戒,还穿着古代毕达戈拉斯式的服装。他既是哲学家又是公众的教师。他的人格引起了罗马皇帝和皇后的注意,因而他本人受到他们的宠遇。皇帝交给他康巴尼亚的一座城,让他在那里实现柏拉图的理想国。但是,由于大臣们的阻挠,计划未能实现。 据说,柏罗丁的老师阿谟纽不愿意把自己的哲学写下来,所以没有任何著作流传下来。柏罗丁深受他老师的影响,直到50多岁才开始著述,一共完成54篇论文。他的学生波菲利在老师去世后,把它们整理出版。波菲利不是按照文章完成的年代顺序进行编排的,而是首先按照内容加以分组,然后又按照由浅到深的顺序安排各组的次序和各组内文章的次序。这样,54篇论文共分成六组,每组由九篇文章组成,全书因而得名《九章集》。 柏罗丁在《九章集》中把柏拉图的哲学和东方哲学揉合在一起,提出了有名的流溢说,本来柏拉图把善的理念视为凌驾一切理念之上,同时又说它本身也是理念世界的一员。不仅如此,柏拉图虽然有时也说理念是被创造的,但是他更多的时候认为理念是非创造,是独立存在的。在柏罗丁看来,这些观点不仅使柏拉图没有真正把世界统一起来,而且陷入矛盾之中。柏罗丁正是为了克服柏拉图哲学所具有的矛盾,使世界真正地统一起来,才提出了流溢说,即认为作为世界创造者的“太一”是超越理念世界之上的,理念世界和物质世界都是由它那里流溢出来的。 “太一”是柏罗丁哲学中最高的概念。那末,“太一”是什么呢?柏罗丁讲,我们不能很容易地回答这个问题。他认为,“太一”是根本无法定义的,因为当我们定义一个事物时,就要说它是什么,而“太一”不是世界上任何一样东西。他甚至认为“太一”是根本不可言说的。因为言说要使用概念,而概念是属于多,会使“太一”不成其为“太一”。可是实际上,他还是言说了,下了一个“定义”,只不过它不同于一般的定义,而是使用了一系列的否定词。柏罗丁说:“‘太一’本身不是万物中的一物,所以它既不是一个东西,也不是性质,也不是数,也不是心智,也不是灵魂;它既不运动,也不静止,也不在空间中,也不在时间中,而是绝对只有一个形式的东西,或者无形式的东西,先于一切形式,先于运动,先于静止。因为这样东西都属于存在,存在创造了这些众多的东西。而‘太一’本身不是一个存在,而是各种存在的父亲。” 我们可以看出,柏罗丁对“太一”的描述中使用了一系列的“不是”,只说了一个“是”,肯定它是绝对只有形式的东西,可是接着又否定了这个肯定。他的这种做法在西方哲学史上就称为“否定神学”。否定神学不是否定神的存在,而是用否定来规定神,不是像通常那样说神是什么。柏罗丁用否定神学的方式来规定“太一”就可以避免使“太一”混同于一般的存在,使它超越于一切存在。从他关于“太一”所说的这些话中,我们完全可以体味到新柏拉图哲学的神秘主义了。 既然“太一”是一切存在的父亲,那末它是如何产生出一切存在的呢?这里又遇到了“一”和“多”的矛盾。柏拉图用“分有”和“摹仿”来解决这个矛盾,结果不仅未解决这个矛盾,反而陷入了新的矛盾之中。柏罗丁为了避免重蹈覆辙,用“流溢”来代替“分有”和“摹仿”。他认为“太一”流溢出一切,正如太阳发射出光一样。“太一”流溢出一切之后,本身毫无损失。 “太一”首先流溢出心智。因为心智是由“太一”直接流溢出来的。所以它是最伟大的次一等的东西。显而易见,柏罗丁的最伟大的次一等的东西就是柏拉图理念世界,柏罗丁认为,心智很像“太一”,所以,它仿效“太一”流溢出灵魂。正如心智是“太一”的影像一样,灵魂也是心智的影像。灵魂存在于心智之中,就像心智存在于“太一”之中一样。灵魂作为心智的产物,完满性又次一等,所以它具有双重性,一方面它转向它的创造者,观看心智,另一方面又向下运动,产生它自身的形象,即自然。 柏罗丁认为,灵魂趋向自然,同物质相结合是一种堕落。人要克服这种堕落,必须回归到“太一”。他把回归“太一”的过程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是净化灵魂的阶段,使灵魂摆脱物欲的束缚,指向纯粹的心智。第二个阶段是理性沉思,在这个阶段上表现为纯粹的概念活动。第三个阶段是出神或直觉。当人达到出神状态,就会排斥一切感性因素和理性判断成分,与神合一。当然,一般人是达不到这种最高境界的,只有道德高洁、智慧超群的人才能享受如此殊荣。他的学生波菲利告诉我们,在他与老师相处的六年中,柏罗丁曾经有四次达到“出神”状态,而他本人自然不如老师,在68年中只有一次达到这种境界。 由上述不难看出,在柏罗丁的哲学中,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古希腊的理性思辨精神已经不多了,代替它的是神秘主义。所以,新柏拉图主义的出现标志着古希腊的理性思辨精神的衰落。它对后来的基督教神学和中世纪的经院哲学产生过深远的影响。 --------------------------- 十七、结束语 现在,我们再简单地回顾一下古希腊哲学的发展历程。希腊哲学是由古希腊神话脱胎而来的。最早的哲学家都是自然哲学家。他们探讨的主要是万物的本原问题。在探讨的过程中,理论思维的能力得到了发展。随着理论思维能力的发展,认识也不断地得到了深化,于是赫拉克利特发现了“逻各斯”,爱利亚学派企图揭示不断变化事物背后的不变的“存在”。然而,对于“存在”,也很难达到真理性的认识,因为“存在”是什么,爱利亚学派根本就没有说明白。因此,在他们之后就出现了否定客观真理的智者,他们认为人是万物的尺度。这一思想虽然是相对主义的,但是它的提出也预示着哲学研究的主要对象将由自然界转到人自身。苏格拉底正式开始了这一转变。正是这一转变使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建立起包括自然哲学、社会哲学、心灵哲学、认识论和伦理学等等在内的庞大的哲学体系,使希腊哲学的发展达到了顶峰。顶峰过后就是下坡路,结果出现了怀疑主义和神秘主义,它们以否定的态度和超脱现实的方式来对待哲学发展遇到的困难和社会出现的危机。神秘主义为后来的基督教的教父哲学的产生做了直接的准备,也为中世纪的经院哲学的出现做了间接的准备。 不难看出,希腊哲学的发展经历了一条独特的曲线:从宗教神话发端,然后离宗教神话愈来愈远,直到伊壁鸠鲁成为无神论者。可是,最后通过神秘主义又几乎回到宗教。这一现象的产生,虽然有哲学思想发展的内在逻辑可循,但是,我们更应该从社会方面找原因。希腊奴隶制的瓦解必然会带来精神王国的崩溃。 希腊哲学发展道路的曲折性使希腊哲学产生了多种多样的形式。在这多种多样的形式中,我们可以找到以后各种哲学观点的胚胎和萌芽。所以,希腊哲学作为西方哲学的开端,不仅为紧跟它之后的中世纪哲学做了准备,而且一直影响着近代和现代西方哲学。 希腊哲学是一朵永远不会凋谢的人类智慧之花。 少年哲学向导丛书系列《橄榄色的智慧——古希腊哲学漫谈》 的支持。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