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岁前别结婚》 序言 序言 剩女:指现代都市女性,她们绝大部分拥有高学历、高收入、高智商,长相也无可挑剔,因她们择偶要求比较高,导致在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 中国教育部,2007 生活中万事皆有定时。我拥有了梦寐以求的事业,我找到了梦寐以求的丈夫,我得到了梦寐以求的孩子们。我是38岁结的婚。而我之所有能够拥有这一切,都得益于我的晚婚。 我亲爱的父母一度因为我这个“剩女”而忧心忡忡。他们搞不懂,我都有两个硕士头衔了,怎么却拿不到他们最企盼的那个头衔Mrs。无论我取得多大的成就,他们跟我的对话永远只关乎我的“人生大事”: 妈妈:Joy,我加州的朋友给我寄来了一些关于你的新闻剪报。 我:好啊。 妈妈:但是你爸爸和我在聊天时说啊,你现在不再跟我们一起生活啦。 我:我都15年没和你们一起生活了呀。 妈妈:……不过你也没和一个丈夫一起生活。 我:那是因为我还没结婚啊! 妈妈:那你能不能再跟我说说,你到底在加州忙什么呢? 我:妈妈!你看了那些新闻剪报了吗?我正在帮助数百万人改善生活啊! 妈妈:可难道你不知道,一个女人的工作就是做个好妻子、好母亲吗? 不,妈妈,那是以前。 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 在中国,许多世纪以来,男人和女人的角色定位非常清晰。男人是一家之主,女人负责照顾家人。培养孩子的目标也与此一致:男孩子要养得强壮又独立,女孩子则要养得顺从而体贴。我们女人活着就是为了取悦别人;而我们服务他人,得到的回报是一生安稳的保证。婚姻中即便有不幸,也被悉心掩藏在家门之内。 可过去是过去,现在是现在。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巨变的时代,而推动这种巨变的,是这样三种新的趋势: 首先,中国的离婚率在全面飙升。根据民政部的统计,1979年的离婚率是4%;1999年为14%;而到了2005年,80后的离婚率已经高达57%,而当时的80后,年龄最大的也不过只有25岁。对很多人来说,婚姻如今已成为巨大的不安全感的来源。 其次,全球化和新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日新月异。我们面前的职业生涯跟我们的父辈相比,已经有了根本的不同。曾经自上而下、等级森严的世界正在慢慢变“平”,在这个新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机会一试身手。变化的趋势仍在加快:如果我们把它画成一个曲线图,那么表示变化速度的曲线将随着坐标的右移而陡然上扬,而且它的斜率还将不断增加。在21世纪,你的发展如何,将取决于你如何驾驭这条让人眼花缭乱的速度曲线。 再者,我们也不一样了。对我们的母亲一辈来说,婚姻是生存所必需,即便不是经济意义上的必需,它也是社会意义上的必需。而如今,我们已能独立生存,我们所追求的,正是当人类基本的生存问题解决之后就要去追求的:爱,梦想和生命的意义。 对我们的母亲,还有母亲的母亲来说,一个有工作、不酗酒、不打老婆的男人,就可以做丈夫了。但对我们来说这可远远不够。我们可不是随便找个男人就行,我们要他是个好男人。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出于责任的婚姻,我们要的是爱情。用《欲望都市》中那个理想主义的夏洛特的话来说,我们就是要“做我们的春秋大梦”! 这说的还只是婚姻这码事。在事业上,我们一样壮志凌云。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我们曾经学得那么苦,如今我们要学以致用、一展身手。我们不满足于只是栖身于这个社会,我们要引领这个社会。 于是,我们发现自己处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奇怪的中间时期:我们周围的人在告诉我们,我们追寻的那些东西是不现实的,他们让我们抓紧时间、早日安顿、结婚生子;可我们不能够。如今我们追求更多,决不会退回从前。我们再也不会仅仅按照别人的期望去过自己的生活。 我们拥有梦想。正是这些梦想造就了我们与之前数个世纪的中国女性之间巨大的断层。这断层存在于文化、社会、情感、哲学、精神等等各个层面,而我们是第一代这样的女性我们要得到一切。 有些女人真的得到了一切 有些女人真的得到了一切 多年前,在我读硕士的时候,我听了时任UCLA(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法学院院长的SuePrager为一女性社团做的一个演讲。 Prager院长:我有幸认识几位出色的女性,她们登上了业界的塔尖。她们真让人难以置信。 “真棒!”我们鼓掌。 Prager院长:我还认识很多,呃,很平常的男人,也登上了业界的塔尖。 听众不做声了。“可不是么”,我们想,“我们也认识好多这样的人”。 Prager院长:有一天,当平常的女性也能成为业界顶级人物的时候,我们就成功了。 那一刻,我就很想知道:既然所有女性都要面对这样的不公,为什么有的女性能成功?我怎样才能做到像她们一样出类拔萃呢? 打那以后,我校友们的生活向不同的方向发展。我今年42岁了。很幸运的是,我和我的闺蜜们都有所成就。我们将这个年龄称为“妙不可言的40多岁”。年轻时的动荡感和焦虑已经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前所未有的自信和快乐。而这让我们在优秀男人们眼中性感动人。我很欣赏神秘作家Heilbrun笔下对女主人公的描写: 她成熟了,也更勇敢了,那些她不在意的人们再也不能左右她的心志;她终于明白,自己无所损失;在这样的年龄,不管你有没有孩子,别人再也为你做不了什么;你无所畏惧、无可隐瞒,对于重要的事情终可放手一试。 可为什么那么多同龄人仍在彷徨,我们却能成为幸运儿呢?我看到的是:如今成功的女性并无太多相似之处。她们并不比别人天资聪颖、美貌许多;她们性格迥异,对生活的选择各不相同,职业领域也是千差万别。 将她们与其他人区分开来的不是她们的身份,而是她们对待生活的方式。在事业和生活上能够做到“双赢”的,是那些不只努力、而且干得很巧的女人。 现在说说让人后怕的事。我和我的闺蜜们只是碰巧做出了巧妙的选择。我们做选择的时候,对选择的理解绝谈不上透彻;我们甚至往往不觉得是在做选择,倒更像是在对当时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做出反应。用法国家AndreGide的话讲,“生活中最具决定意义的往往是那些不假思索的行动。”尽管我们后来生活都还不错,其实呢生活本来完全有可能是另外一番模样。 我们前面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她们的生活都是由别人安排好的。而突然之间,我们的生活不再有人替我们安排。无尽的可能令人兴奋,但同时也令人深感困惑。我们好像做什么都是可能的,可做什么才是应该的呢? 如今,我们面临的选择不计其数:跟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做什么工作?怎样安排时间?该相信什么? 这些选择中不管是哪一个,其未来对我们来说能见度都是零,但我们的余生却要在这些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中度过。 而我们的寿命比我们的祖母一辈要长很多很多。在中国,数千年来,甚至进入了20世纪以后,人们的寿命都很短。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对寿命的预期只有35年。而到了2000年,寿命预期延长到了71岁。如今,在科学营养和医疗条件改善的情况下,你我都可以活上八九十岁;而人类寿命预期的变化如此显著,所以按卡内基公司的老龄化社会项目所讲,在20世纪,人类几乎已经成为了一个完全不同的物种。换句话说,我们年轻的时候做出的选择将实实在在地伴随我们再活上“一辈子”。可是,我们中的许多人连5年后自己想干什么都不知道,更不用说50年后了。 我们是女人,一生都在忙个不停。可我认为我们眼下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停下脚步,细细思量。因为我们眼下的行动将决定我们将来会不会有所成就、成就又会如何。 我们是史无前例的一代女性。正因为是第一代,没有人能够来指导我们。创造自己有意义和有成就的生活,这任务就落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肩膀上;连榜样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找。 这本书会告诉你一些策略我并没有问题的全部答案,因为我自己也还没有做完生活的功课,今后还有很多年的功课要做。 写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有太多经验还无从在彼此之间表达和分享。正因为如此,这本书写起来并不容易。怎样才能写出那些尚未明言、仅仅存在于我们潜意识当中的想法呢? 或许你同意,也或许你不同意我要说的话,而我的目的也不是要说服你相信什么,我只是想发起这样一个对话:这是我的看法。你怎么看呢? 这本书写的是我自己如何从一个在美国长大的、羞怯的中国小姑娘,成长为一名国际公民,一个敢于挑战规则、懂得说“不”的成熟女人;写的是我怎样在31岁的时候当上了洛杉矶市的副市长,以及后来为全球化企业做猎头;这本书写的是爱,写的是我怎样找到我的Dave,并告诉你如何运用猎头的技巧将你梦寐以求的男人“收入囊中”。 这本书是为你们写的,我GlobalRencai博客(.globalren)的忠实读者,以及通过这本书初识的朋友。或许你们觉得有些章节的标题更醒目,不过我仍然建议你们从头到尾按顺序来读,因为每一章的写作都是基于前面的章节。 我希望这本书会促使你们迈步向前,寻求自己生活问题的正解。我尤其希望,这本书会激励你们敢于挑战旧规则,去探求并把握这个世界上你知道自己值得拥有的一切。 关于我 关于我 我曾是个女孩,后来成了一个女人,一位妻子,如今是两个小女孩儿的母亲;我拥有中国血统、美国国籍。我的母亲和父亲分别在宁波和南昌出生长大,他们各自移居台湾,又都到美国读书。他们在波士顿相遇并结合。我出生在美国东海岸,离华盛顿不远的地方。 我成长的背景就是这样亦中亦美,但我的家庭中国味儿十足。我的父母总是担心我和弟弟受到美国文化不道德一面的浸染,对我们格外庇护。他们不在家里摆电视,不主张我们跟美国孩子一起玩,只要我们离开学校就一定要老实呆在家里。我们严格地只跟华人移民社区的人交往。 我的父母挣钱不多,所以为了让我跟弟弟能够在一个好的学区上学,他们做出了牺牲,省吃俭用买了那里的房子。而这就意味着,我跟弟弟成了一个几乎全是白人的学校里面的穷孩子。 小时候,我害羞得不得了。在学校我几乎不怎么讲话,因为我的英文很烂。那是20世纪70年代,当时的中国在世界的眼中是个贫穷落后、庞大单调的怪物,而这一形象也反映在了我的身上:我是个沉默寡言、衣着寒酸、戴着瓶底儿厚眼镜的、怪模怪样的中国小姑娘。 我的老师都是白人。他们都不懂中文,所以也就不知道我会讲中文。在他们眼中,我不会说英文,就等于:这孩子不会说话就这么简单。于是,我被转到了有“特殊需求”的班级里,跟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孩子们在一起。后来我的英语水平提高了,于是被送回了正常班。但社交生活对我来说仍是艰涩无比。 别的孩子总冲我喊一些充满了种族歧视的话语:“中国佬,滚回中国去!”“嘿,细长眼儿,"glinglong"(中文在他们听来就是这些个怪音)!”而由于不看电视、不听流行乐,我根本不了解别的孩子们在关注什么,所以即便我的英语水平已经达到随听随懂的程度,我仍然跟不上正常的社会交往节奏。最困窘的是别的孩子开玩笑的时候。好不容易当我知道怎么正确回应的时候,也总是慢了一分钟。 那些年啊,我想当个白人的渴望比什么都强烈。当然,这不是肤色的问题,而是做一个白人对我意味着什么。我那时想,只要我是个白人,我会是漂亮的、富有的,或者至少我会是个正常人,其他孩子或许就会喜欢我了。那时要是有微博这种东西,我肯定会在我们学校每个孩子的微博上,每天都写上一句“羡慕嫉妒恨”。 我父亲实在是个好心人。在我成长的岁月里,他的业余时间都在帮助中国移民在美国安顿下来。我们的周末都用在帮助他的新朋友寻找住处、学开车这类事情上。 在父亲的职业生涯中,三十多年间他始终只是一个为政府工作的初级工程师,尽管他拿的是麻省理工学院的硕士学位,并且是部门里工作最努力的人。他每天早早到办公室,晚上和周末也把工作带回家做。出差的时候,为了给政府节省开支,他不跟同事一起住三星级酒店,而是住在附近的一星或两星酒店。 在我十二、三岁的一个晚上,父亲说:“今晚是我们部门的年度圣诞晚会”。我很奇怪,问他为什么不去参加。他说:“因为在那种场合,我从来不知道该跟人说啥。” 那一刻简直如醍醐灌顶。我突然意识到,我父亲在事业上永远也不会获得他应该获得的成功,而这与他不懂得如何与白人打交道是有关系的。我下定决心,要学得多一些,搞清楚这个社会如何运转,弄明白自己怎样做才能出人头地。 这个学习的历程将我一路带入了美国社会的深处,甚至进入了政界。如今,作为公司的猎头,我看到中国的尖子生们进入全球化企业,但却止步于初级的职位;看到他们从“书虫”变成了“工蜂”之后,就再也无法继续蜕变的历程。看到他们那样努力却得不到认可,总让我一再想起我父亲和他的事业。 将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 将生活掌握在自己手中 在我成长的过程中,我是个完全“中国化”的孩子,没有我认为生为白人可以坐拥的一切。也是从那时起,我开始对汉语和中国文化着迷。现如今,当我两岁半的女儿冒出完整的中文句子的时候,我总是欣喜若狂。 回头去看那些年,我也看到了以一个不合时宜的孩子身份长大所赋予我的特殊优势。我觉得自己又笨又穷又难看,一无是处,可这也意味着我别无退路,只有努力前行,想着明天或许会好些;而孤单促我阅读,我如饥似渴地学习着自己那狭小世界之外的广阔天地。作为局外人,我还拥有一个观察和理解社会规则的独特视角,因为当你被排除在外的时候,除了多听多看你什么都做不了。 美国对于局外人是不友善的。而如果我没有那许多的挣扎,我就不会有那样塑造自己的经历,也就无从拥有后来成功的事业和自己的生活。回想起来,我觉得甚至可以这样说:以一种很“中国”的方式、不一样地长大,是发生在我身上的最幸运的事。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但我觉得我们每个人都拥有超乎我们自己想象的驾驭自己生活的能力。从奥普拉(Oprah)身上我们也能得到这样的启示:一个出身贫苦而饱受伤害的人可以怎样把握自己的命运。用她自己的话说,“我不知未来掌控着什么,但我知道谁在掌控未来。” 现在,你内心已经拥有了一切你实现梦想,捕捉美好爱情,赋予生活以真正目的所需要的一切。而从你出生的那天起,这个社会就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它要压制你的精神,把你变成生活的木偶。 而力量从来不是靠别人给你的,它只能靠自己去获取。现在,是打破旧规则、建立新秩序的时候了。诗人MaryOliver这样问我们,“告诉我,你打算如何对待你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贵的生命?”这也是在本书开始的时候我提给你的问题你将如何对待你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贵的生命? 去吧,去让自己的梦想成真。然后,用你精彩的故事给我们做个示范,告诉世界、告诉所有的人,也告诉我,什么叫做“不枉此生”。 引言 引言 对我们的母亲,还有母亲的母亲来说,一个有工作、不酗酒、不打老婆的男人,就可以做丈夫了。但对我们来说这可远远不够。我们可不是随便找个男人就行,我们要他是个好男人。我们要的不是一个出于责任的婚姻,我们要的是爱情。用《欲望都市》中那个理想主义的夏洛特的话来说,我们就是要“做我们的春秋大梦”! 这说的还只是婚姻这码事。在事业上,我们一样壮志凌云。为了获得良好的教育,我们曾经学得那么苦,如今我们要学以致用、一展身手。我们不满足于只是栖身于这个社会,我们要引领这个社会。 于是,我们发现自己处在中国历史上一个奇怪的中间时期:我们周围的人在告诉我们,我们追寻的那些东西是不现实的,他们让我们抓紧时间、早日安顿、结婚生子;可我们不能够。如今我们追求更多,决不会退回从前。我们再也不会仅仅按照别人的期望去过自己的生活。 我们拥有梦想。正是这些梦想造就了我们与之前数个世纪的中国女性之间巨大的断层。这断层存在于文化、社会、情感、哲学、精神等等各个层面,而我们是第一代这样的女性我们要得到一切。 她成熟了,也更勇敢了,那些她不在意的人们再也不能左右她的心志;她终于明白,自己无所损失;在这样的年龄,不管你有没有孩子,别人再也为你做不了什么;你无所畏惧、无可隐瞒,对于重要的事情终可放手一试。Heilbrun 我们前面一代又一代的女性,她们的生活都是由别人安排好的。而突然之间,我们的生活不再有人替我们安排。无尽的可能令人兴奋,但同时也令人深感困惑。我们好像做什么都是可能的,可做什么才是应该的呢? 如今,我们面临的选择不计其数:跟谁结婚?什么时候结婚?做什么工作?怎样安排时间?该相信什么? 这些选择中不管是哪一个,其未来对我们来说能见度都是零,但我们的余生却要在这些选择所带来的后果中度过。 我们是女人,一生都在忙个不停。可我认为我们眼下迫在眉睫的事情,是停下脚步,细细思量。因为我们眼下的行动将决定我们将来会不会有所成就、成就又会如何。 我们是史无前例的一代女性。正因为是第一代,没有人能够来指导我们。创造自己有意义和成就的生活,这任务就落在了我们每一个人的肩膀上;连榜样都要靠我们自己去找。 这本书会告诉你一些策略我并没有问题的全部答案,因为我自己也还没有做完生活的功课,今后还有很多年的功课要做。 写这本书也让我意识到,我们有太多经验还无从在彼此之间表达和分享。 或许你同意,也或许你不同意我要说的话,而我的目的也不是要说服你相信什么,我只是想发起这样一个对话:这是我的看法。你怎么看呢? 我希望这本书会促使你们迈步向前,寻求自己生活问题的正解。我尤其希望,这本书会激励你们敢于挑战旧规则,去探求并把握这个世界上你知道自己值得拥有的一切。 我们无法选择我们的出身,但我觉得每个人都拥有超乎自己想象的驾驭生活的能力。 现在,你内心已经拥有了一切你实现梦想、,捕捉美好爱情、,赋予生活以真正目的所需要的一切。而从你出生的那天起,这个社会就酝酿着一个巨大的阴谋,它要压制你的精神,把你变成生活的木偶。 而力量从来不是靠别人给你的,它只能靠自己去获取。现在,是打破旧规则、建立新秩序的时候了。诗人MaryOliver这样问我们,“告诉我,你打算如何对待你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贵的生命?”这也是在本书开始的时候我提给你的问题你将如何对待你仅此一次的自由而珍贵的生命? 第1章 第1章 女性特质不是简单的个性特征。以取悦别人为唯一目标会严重损害我们对自己生活的把握。当年华老去,我们无法掌控我们的容颜,我们更无法掌控那些跟我们息息相关的人们丈夫会心猿意马,孩子会长大离家。 我们或许认为,随着我们变成熟,我们的性格稳定下来,于是形成了对生活的认识。而科学家们告诉我们,事情根本不是这样。人是社会的产物,我们周围也永远会有对我们指手划脚的人,他们永远在评判我们的对错。我们是靠着别人的认可和肯定来判断自己做得好不好、对不对。 我们的自我认知很是多变,所以“剩女耻辱”一说的危害就比较容易理解了。当我们的父母、朋友开始对我们的职业追求持保留态度,一心催我们结婚的时候,我们原来的梦想枯萎了,取而代之的新梦想是:要成为某个男人的贤内助。 在世人眼中,婚姻为我们提供了合法身份。结了婚,在社会看来我们就会从青涩的黄毛丫头摇身一变、成了成熟的妻子。有时候,面对明晃晃的压力,我们可以翻着眼睛拒绝老妈:“那人挺适合朱莉的,可我又不是朱莉!”而更多的时候,作为单身女性的羞耻感几乎是以一种我们意识不到的方式,在我们的思维和精神世界里无情肆虐。 年轻女性出了校门之后,突然之间不再因为取得的成就而受到赞扬、鼓励和肯定,这自然导致了她们的迷失。现如今,我们的社会已不再残忍地将女性的双脚捆缚在家门之内,而我们却尚需时日,为自己的灵魂松绑,真正飞到外面的世界做出一番成就。 洛杉矶对于难民、寻梦人和格格不入者来说是个圣地。而我就是个难民、寻梦人,更是一个格格不入的人。我想在美国其他任何一个大城市,都无法想象像我这样的人,21岁时到来,10年后能当上副市长。 那些时光令人兴奋也让人恐惧。有时候,我觉得自由、不羁、老练;有时候,我又觉得那一切都是伪装,在这个偌大的城市里我是那么的困惑和孤单。 身为女人,我们很容易忽视自己拥有的各种可能性。 第2章 第2章 在你还没有男朋友的时候,别人会问你:“怎么没有男朋友呢?”等你有了男朋友,他们又问:“你们什么时候结婚?”等你结了婚,他们还问:“你们什么时候要孩子啊?” 社会对你说:人无完人,所以降低标准,找到谁就嫁给谁吧;还说,抓紧结婚就等于是买了保险,不然以后找不到更好的怎么办。可是,婚姻绝不只是买保险。如果你同意降低标准,那么你就成了“真爱不存在”这一信仰的追随者。而在女人的生命当中,没有什么比这个信仰更阴险、更摧残人的了。嫁给谁是你一生最重大的决定。 而如果我们就这样结了婚,那就等于是我们沆瀣一气、打造了一个充斥了无爱婚姻和婚外情的社会。我们也开始相信,无论我们的婚姻让我们多么精疲力竭,这就是我们能得到的最好的生活了,甚至是当我们的丈夫开始跟别的女人上床,我们还是这么想。而降低了标准的我们,就把无爱的信念传递给了我们的孩子。 结婚的时候,没有人会想着将来有那么一天两个人互相怨恨,而在中国的80后人群中,这恰恰是多数婚姻的去向。据民政部的报告说,在2005年,80后的离婚率已经高达57%,而那一年,最大的80后也不过只有25岁。如今在中国,婚姻给人们提供的只是安全感的幻觉,对很多人来说,婚姻是纯粹的亏损。 社会关于婚姻的的幻象导致女性生活中的浩劫。它骗我们进入欠考虑的婚姻,然后再要我们经历离婚的折磨,最后陷入全面的经济、情感和精神上的不安。 我相信婚姻是一生的承诺,但这不是说我就要瞧不起这个社会中那么多单身的人。把这个世界划分为“正常的已婚人士”和“不正常的单身人士”,这本身就是错误的二分法。 社会将我们的确该珍惜的关系婚姻变成了女人生命中唯一要紧的关系。结果就是,人们认为已婚女人正常、单身女人不正常。这种态度是贬低和轻看了所有女人的生活。 社会教男人做选择,教女人被选择。作为一名职业猎头,我一步步地学会了我所需要的选择男人的知识;但那是因为,之前我已经拥有了自己的生活,那给了我做选择的信心。 自于你的内心;独立自主是亲密无间的前提。不要只是等着你的好男人出现,别忘了你自己是个好女人。婚姻无法使你完整,让你完整的是你自己。爱情无比深奥,但婚姻不是。 第3章 第3章 父母一心想让我们出人头地,所以一直教导我们要以学业为重。我们于是记住了一点:我们的表现永远比我们是谁更重要。于是,我们中的许多人在情感上变得麻木,甚至自己都不认得自己。 当我们知道要靠优异的表现获得认可,于是明白了,我们为人的价值与外界对我们表现的评判是绑在一起的。而这一切造成了我们几乎无法承受的压力。80后惊人的离婚率恰恰证明,我们早已先行跟自我分离。 当我们求胜心切,我们就跟自己、跟他人相分离。其后果是社会中的每一个人不可避免地将他人视为自己的敌手、成功路上的绊脚石;再接下来的后果,就是当今在中国,我们谁都不敢相信,疲惫不堪、陷入困境,对未来不知所措。 而此时拥有同理心就显得更为重要。正是因为人人疲惫、人人无措,我们的同理心就会为我们赢得生活各个方面的成功。 所以去率先行动,与他人在情感建立上真正的联系吧,那将是绝对有力的第一步。在更深的意义上,同理心是一个引子,它会在我们的生命中注入爱和信任,也让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连结不再奇货可居。 身处一个常让我们感到冰冷残酷的世界中,我们很容易忘记爱有多重要,生命中于是出现可怕的空洞。因为我们真的需要爱,需要通过不同的关系来获得爱。通过同理心,我们深刻理解别人、懂得如何去爱别人;而通过爱别人,我们自己也会变得更好、更完整。 如果每天都沐浴在真正的友情之中,我们会活得更长久、更健康,收获更多的成功。这听起来好像很简单,但在“长日”的尽头,爱关乎生死。 读者有时问我对灵魂伴侣这件事情怎么看。“什么是灵魂伴侣?一人只能有一个吗?” 我相信在这个世界上,可以做你灵魂伴侣的人不止一个,但你自己选了一个。起初,你们是互相独立的两个人。当你们决定将两个人的未来放置在一起的时候,你们的生活开始互相交织。随着时间的推移,你们的联系如同阴阳,成为了一种共生关系。 婚姻跟约会完全是两回事。婚姻更像是一个小生意,两个人互为合作伙伴,又互为雇主雇员。这听起来挺无聊的,但如果你“拴”对了“合伙人”,这事情也会妙不可言。 第4章 第4章 我想在那个阶段,再多的寻觅也不可能让我获得满足,因为我想从男人身上寻找的正是我自己缺少的东西。可要是为了讨人欢心我们削足适履,结果往往会伤了别人也伤了自己。而当我们越来越独立,我们在感情当中寻觅的自然就更多了。 不要依赖男人来养活你,那就象病人依赖呼吸机而存活。如果在你心中,你没有这样的信心“有没有男人我都能过得很好”,那么你永远都不会跟任何男人彼此真正对等。 自己赚钱吧,姐妹们。需要让他知道,你的生活你做主;只要你想,来去都是你自己的事情。 你不想被这个社会逼入无爱的婚姻,可你这么做恰恰是自己走进了无爱的婚姻。当你为了钱嫁给一个男人,你不光是物化了这个男人,还物化了你自己;这是因为本来你是个抢手的结婚对象,但你只想找个有钱人结婚,这就让你自己的价值根本无从衡量。 婚姻让你生活中的各种可能性减少。不要让你生活中原本无尽的可能性因嫁给了一个你不爱的人而消失。你值得拥有更多。 难怪很多孩子妈妈们总是垂头丧气、无精打采,总是抱怨生活压力太大。一个结了婚有了孩子的女人,她的生活比结了婚有了孩子的男人、比单身女性和单身男性都要难很多。 看看周围那些生活得一板一眼的女人吧:早早结婚,然后在贤妻良母角色中失去了自我。她们不再关心自己,不再给自己成长、学习和创造的机会。 很多女人就是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到了40几岁的时候,丈夫身边有了年轻漂亮的女人,她们就被无情抛弃。每当我听到男人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总结自己从前整个的婚姻家庭生活史,我就浑身发冷“她让人烦透了。” 做到这一切追求梦想,做好母亲,又保持清醒而优雅,秘密就在于不要亲力亲为。方法如下:首先,嫁给一个能够成为你真正伴侣的人,这才是对你最大的帮助;然后,找到你周围能够找到的所有帮助,或许从你自己的父母、公婆那里,或者是家政服务,以及其他任何你能够获得的帮助。 对于当今的女性,婚姻和作母亲带来重大的好处,也带来巨大的成本和风险。成功的婚姻并不要求男女完全平等,但它要求你和你未来的丈夫必须对生活的安排意见一致。 这个社会总在催我们结婚,但在婚礼之后,它的教义对我们的生活就不再有任何帮助。所以,新娘们规划的就只是自己的婚礼,而不是自己的婚姻。 你梦想中的生活是有意义、充满了爱的生活,对你来说这是必须要有的梦想。不要因为想象中的某种奢华生活,或是理想化的做母亲的生活,就放弃你的梦想。我们的生活是多变的。环境在变,生活在进步,我们也在进步。如果你想拥有一切,你就能拥有一切;但在去往目标的路上,在每一个路口,你都必须要看清楚面前的选择,早做打算。 第5章 第5章 而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深埋的自我,必须让她找到出路。如何才能发现自己内心的声音呢?是通过创造新事物的行为,因为它会促使你跟自己进行一场内心的对话,聆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当你的创造源于内心,你就会听见这个声音,并全神贯注地去思考、感受、发现和梦想。 所以,每一次创造,我们都是在发现自己究竟是谁。如果你没有创造的途径,也就没有接近和发现自己内心声音的途径。这就是为什么说拥有一个创造的途径对于拥有自信、拥有快乐丰满的生活至关重要。而创造途径的缺失会导致冷淡、孤独、压力、抑郁。 如果我不曾找到任何创造的途径,那么这一假设的后果我想会很不幸我猜我会是完全不同的一个愁苦、失意的中年女人。 对我来说,写作是绝对要一个人做的事情。它给了我独处的空间,一个我自己的“房间”,哪怕是想象出来的;在这个房间里,我被允许独处。我看到过这样的信息:男性作者是从20岁开始写作,女性则是从40岁开始。我知道为什么。我们女人总是忙个不停,而坐下来安安静静地思考该是多么美妙的事情啊。 你或许觉得,那么多年你已经在社会的压力之下把自己遮盖起来,已经听不到自己的声音了。那么现在就是去除所有的噪音、追随我心的时候了。可能最开始,你内心的声音信号很微弱、很小声、很零乱、很摇摆,它并不响亮也并不坚定;但如果你静下心来,仔细聆听,跟着它走,这个声音将会越来越大。如果你还没找到创造性的途径,拿起笔来写写东西吧。 创造吧,创造美,用你满意的方式每天去积累。创造是一种习惯。而当你真正创造出极好的东西时,那真是如狂欢一般的感觉! 随着你不断创造新的东西,创造性工作将让你精力更集中、更强大。你会发现创造之花盛开,新点子层出不穷,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你都能找到灵感。你还会发现在所做的创造之外,你的想法也都能被互相关联起来。 写作的乐趣之一就是你不需要等到一切都清晰无疑以后再进行表达。你的表达可以是大声的、公开的,也可以是微妙的、抽象的,只有你自己才能明白的暗号。当你感觉无助、茫然、孤独、无聊、枯燥或悲伤时,创造是最好的解药。 每次你创造了一些东西,都是在宣告自己是谁,宣告你的感受,宣告你的想法是重要的。你创造的主权行为,是你作为一个人的主权宣告。 第6章 第6章 数千年来,我们中国女人早已习惯了为身边的人奉献自我,现在,尽管我们渴望更多,但要让自己摆脱那种顺从奴仆的心态,却并不容易。 如今我们总希望自己什么都做得来:俏丽佳人,孝顺女儿,可人妻子,天使妈妈。一点儿也不奇怪,为了不负这些期望,我们中很多人失去了自己。 我们每一个人从小就被教导要去超越别人而不是关注自己,就这样走到了现在。实际上,许多人习惯了不去谈论我们想要什么,因为我们已经不知道自己是谁和自己想要什么了。 一方面,我们想着“做一个好女人意味着要去关注别人的需要”;而另一方面,我们觉得“我真想得到,我也值得拥有一个珍惜我、关心我的男人”。这种矛盾的心理让我们时刻处于一种紧张和压力之中:只有当我们认识到自己值得爱,才会获得我们需要的爱。 你周围是些什么样的人,这事得你自己负责,因为被你所吸引的人们往往是能够强化你自我感觉的人。为别人付出是好的,但是将自己的身份过度包裹在“好女人”的角色之内又是另外一码事。后者会导致我们慢慢地不再关注自己的需求。 当我们将生活建立在过度消耗自己、为了他人牺牲自我需要的基础上,我们的生活将不可避免地充满疲惫、挫折和失败感。这实在是让人非常沮丧的一件事情那么多女人生活在破碎的生活中,只是因为她们一生都致力于成为这个社会一直要把我们训练成为的:好女人。 一个坚强的女人是一个知道如何说“不”的女人.这是因为,说“不”违背了我们做女人一直被教导着做的事情,那就是:说“是”。 为了顺应他人和被人拿去做比较,我们面临很多的压力,所以我们不再奢望生活充满欢乐。为什么不期望生活快乐呢?为什么不向往好男人的爱情呢? 每当回想过去,我发现每次当我感到失落或挣扎,都是我把自我放在一边、去满足别人期望的时候期望可以来自父母、男友和自己服务的公司。 当我们有了积极的自我认可,认可我们应该也值得拥有对自我的关心,才有可能得到我们渴求的那种平衡。我们需要跟生活中的人划定一些界限。不要让我们的生活只是一种单纯的对他人的需求做出的反应.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从像对待别人一样对待自己开始,关心自己。这个要求高吗? 对于当今的女性,给自己一份“真实对待自己”的许可,是生活中最重要的功课,也是最难的功课。毕竟,我们无论如何也不会想让人说我们自私! 可事实是,当我们持续处于过度付出和过度压力状态、希望成为所有人随时的帮助,我们谁都帮不好。真实对待自己非常困难的原因在于:作为女人,我们被教导要真实对待对所有人,除了我们自己! 大胆行动吧。知道你需要做什么是一码事,付诸行动又是另外一码事。学习追随自己的心,你会被推动着做一些大大小小的改变。 如今我更清楚地看到,按照被期望的去过自己的生活实在是一种专制。大胆摒弃社会的那些规则,我觉得自我仿佛重新显露,就像一只蝴蝶破茧而出。真实做自己的自由,简单快活,没有歉意也无需解释。 真实面对自己的你,对于好男人来说那种想要得到真正伴侣的、配得上你、让你骄傲的男人,是真正的性感尤物。 因为当你是一个成熟、性感、拥有了一切的女人,你已经具备了去“捕获”优质男人的能力,而那些美丽的洋娃娃们却门儿都没有。 第7章 第7章 如果你正单身,千万不要不把单身的时光当回事儿。单身阶段非常重要。它正是你发现心声、追寻梦想的好时候,而你做这些的方式跟你有伴侣的时候完全不一样。 如果你觉得以后会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关注自己,快把这个念头扔掉吧。从今往后,生活对你只会越来越苛求。或许不久你就要肩负起新的、那种长期的责任,你的生活会从此围着它转。 所以,不妨用这几年的时间四处闯一闯,探求生命中那些无尽的可能性吧。 单身应该是你生命中最好的几年而且一定是最好玩、最多姿多彩、成长最快、学得最多的几年。在这个阶段,所有的门都还没对你关闭,未来的所有可能性都对你敞开,那么就去迎接门后面的未知世界吧。 当你还单身、也没有订婚的时候,要专注于你的事业。不要让你的事业只是被这样一些因素牵着鼻子走:你过去所学的专业、来自同龄人的压力、你父母朋友的孩子们怎样成功的,也不要因为等着结婚或做母亲而放松了自己的事业。在选择工作的时候一定要跟自己的心走,或只专注于那些跟你最喜欢的事情相关的工作。 不要为一下子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烦恼。允许自己四处闯闯。比起你在职业当中做的任何选择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在你当前的工作中坚持每天学习、进步。 你要将每一份工作都看做是在一个新的地方、跟一些不同的人学习的机会。有时候,从那些经营较差的公司、糟糕的老板身上,你能够学到的东西要比从好的工作环境中学到的还要多。利用这段时间去听、去观察,去操练自己的战略性思维,以及与周围的人好好配合。如果你能够有意识地每天学习,你一定会不断进步。 顺便告诉你们,如果你有一个很好的工作,那么你接触好男人的机会是现成的。很多女人在面对每一次职业改变的时候会思前想后,但在确定恋爱关系方面却颇为草率。对于你们中的大多数人而言,实际上在二十几岁唯一可能会犯的比较严重、让你的一生从此改变的错误是婚姻的决定。所以,不要纠结于你的职业选择了,去想想那个更严重的问题吧。 靳羽西,洪晃,比尔?盖茨,奥普拉,这些一直都很成功的人,在四十岁之前都是一直在充分伸展自己。到四十岁的时候,他们已经习惯了边前进边继续重新塑造自己。他们变得如此灵活、成熟而强大,无论世界如何变化,他们始终在浪尖弄潮。他们持续改变世界。 每一天,每一年,看看世界如何变化,关注于自我成长,让自己在新的世界中尽情绽放。因为在“发现”自己职业的过程中,你真正做的事情是在“创造”一个更坚强、更聪慧、更明智、更成熟、更好的自己。 好好做些让你感觉有激情的事吧。通过努力工作你才能发现激情所在,培养对自己更好的理解、爱和尊重。在工作领域做一个竞争者,你会发现取得成就是一件多么美妙的事情。没有什么比在你认为重要的工作上有所成就更有意思的事情了。 要敢于梦想。你既不普通又不平庸,所以不要总奔着普通或者平庸的生活使劲。你要努力成为比你认为的自己更好的人,比别人告诉你能成为的那个人更好的人;让你的每一天都像是一次探险。 不要让任何事情阻碍你的梦想。探究自己灵魂的最深处,快乐、优雅地面对生活的挑战。追逐自己的梦想,不要让任何人质疑你的选择。抛开重力的羁绊,一飞冲天! 然后,冲下面的人抛个媚眼儿,微微一笑,晃晕他们。 第8章 第8章 如果我们通过竞争这种“透镜”来看待人生,最终只会觉得自己渺小。这一观点在政治学家赞德拉·凯顿(XandraKayden)《卸任后的生存》(SurvivingPower)一书中得到了戏剧化的体现。这本书讲述了很多政治家卸任后的生活:有些人“活”了下来,有些人却沉入抑郁的漩涡无法自拔。 权力的光环真的会让人感觉好极了。做了副市长之后,我开始把自己当成个正儿八经的VIP,我总想着:“我走进房间时,要有五万名市府公务员站着行注目礼;我说的每一句话都很有意义,所以我走到哪儿电视台记者就跟到哪儿。” 但是当我们的任期届满、洛杉矶新市长上任后,突然间所有的闪光灯都转向了他们。这迫使我对着镜子审视自己:“如果我不是洛杉矶副市长,我又是谁呢?”我感到无所适从。我追逐外部的奖赏太久,真正的自己已经走失了。 那些“坐拥最多玩具而死的人”,跟其他人一样,两手空空地离世。这让人挺困惑的。毕竟,我们从上学开始,就被训练成只会通过高高低低的排名来看待周围的人。作为学生,我们的“工作”就是要冲到那个排名的最前头。一旦离开学校进入真实的社会,那张巨大的排名表消失了。 当我们透过高度竞争的棱镜来看待和折射自己的生活时,只是在贬低自己。这世界上总有人比我们更成功,也总有人不如我们。而这一切跟我们的生活完全没有关系别人不是我们的标准。你的人生不同于我的人生,我们的人生也不同于其他任何人的人生。 作为人类,我们互相之间的关系是彼此连结而不是互相排列。所以,让我们为共同拥有的人性而欢呼吧。事实上,我们拥有的共同点远远超过不同之处。明白了这一点,我们会与周围的人更有效地联系在一起。 后来我开始意识到,生活中的压力百分之百来自于我们这样一种愿望,就是整个宇宙能奇迹般地掉过来围着我们转。 可那不是这个宇宙运行的方式,没谁有那么大的能量。人太难以捉摸了,我们永远无法控制每一个人和每一件事情的发生。 我们唯一可以改变的人是我们自己。如果你曾经试过自我改变,你应该知道那有多难!所以,试想一下,改变别人该是件多么不可能的事情吧。 生活完全无法预测。当我们对自己所拥有的生活负责时,就不会让别人来左右我们的喜怒哀乐。我们不再是生活中其他人或事的受害者。当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计划运行时,我们也不会趔趄着跌倒。生活再也不是一一些偶然事件。 艰难地一步一步走下来,我们会获得适应生活的能力。如果我们知道如何更好地利用环境,哪怕是过程中有很多挫折,我们仍会变得快乐坚强。明白了这些,我们无论环境如何都会很快乐。因为不快乐也是一种自己生产的镜头,所以我们也可以制造新的镜头,让它带给我们平静、快乐和成功。 我们能够掌控自己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我们可以停止继续做环境的受害者,当事情没有按照我们的意愿进行时,停止哀叹,转而思考如何就此对生活做出(积极的)反应。我们可以通过积极选择镜头、不断重新对焦来掌控这一切。 如此,我们就能为自己创造出完美的关系和生活。真正的力量不在于去控制那些发生在我们身上的事情,而在于如何利用这些事情。在这种力量之中,蕴含着生活之美。 你要对自己的快乐负责。持续不断地培养感恩所带来的快乐,结果会是惊人的:成功在你生活中成倍增长。快乐的态度会让很多美妙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而且如磁石一般,吸引着人们来到你身边。 只有老于世故的法国人才造得出这样一个抽象、微妙而完全不符合逻辑的概念:JolieLaide,用来形容一类特别的美女。这个词组由一个俚语名词jolie加一个形容词laide构成,直接翻译的话,是pretty-ugly,即“漂亮的丑女”;不过我们可以这么理解:她们有种“奇怪的美”。它可以这么用: Jolielaide给了我们这些人希望。它给了我们一种民主的思考方式:一个女人,或许长相有点儿怪,但却可以因为她觉得自己漂亮而漂亮。她爱自己,而这种爱通过她展示自己、表达自己的方式而熠熠生辉。别人或许不会先被她的外表所吸引,但却会由于她的自我定位而为之倾倒。 Jolielaide散发出成熟的优雅气质,以及她独有的小调皮。她是独立的、浑然天成的。她有一种“我就是我”的独特气质,让这世界无法抗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