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湘西大会战·1945 > 2、飞虎队先发制人

2、飞虎队先发制人

作品:湘西大会战·1945 作者:龚晓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陈纳德参加何应钦在芷江召开的军事会议后,遵照蒋总司令的命令,他一刻也没有在芷江停留,返回云南巫家坝机场,组织空中送输力量,在最短的时间内,将廖耀湘的新6军3万兵力运送到湘西芷江。

    廖耀湘在中缅战场上可是个英雄人物。1942年3月,他率第22师随第5军军长杜聿明,入缅对日作战,在缅甸先后参加无数场大战恶仗,均给日军以重创。5月,因史迪威的指挥错误,给中国军队造成重大损失,整个盟军全线失利。杜聿明的指挥下廖耀湘的第33师掩护远征军司令部所属单位,向八莫、密支那转移。在过野人山时,廖耀湘的部队披荆斩棘,凿山开路,历经千辛万苦,历时3个多月,密林穿行2000多里,终于抵达印度的列多时。全师练就出一套森林野外作战的本领,后来在反攻缅北战斗中,廖耀湘任新6军军长,全军3个师伤亡官兵7000多人,取得歼敌12000多人的重大胜利,为打通中印公路立下赫赫战功,被美、英政府称赞为英雄之军。

    胜利回国的新6军,在昆明整训,又得到青年军第207师的编入,清一色的美械装备,可以说是兵强马壮。新6军纪律严明,容装整齐,胸前挎着的美国卡宾式冲锋枪,头上的钢盔亮锃锃的,他们跨着整齐的步伐,在云南巫家坝机场,整营整连登上飞机。

    第6军本来是蒋介石用来对日反攻的精锐部队,现在为了保卫芷江机场,他把看家护院的部队都拉上去了。对于这一点,陈纳德是清楚的。所以,陈纳德十分感动。空军一天24小时不停地飞行,就是累垮也得把这支王牌运到前线去。

    陈纳德不停地在机场大吼大叫地指挥着。整个巫家坝机场一片繁忙,起重机吊着山炮、野炮和榴弹炮,在天空中转来转去,电动绞盘机低声闷叫,绷直了一根根钢缆。柴油发电机组连轴转了好几个通宵,隔十几米远都能感受到它那灼人的气浪。

    机场上一架又一架C-64型运输机,松开腹下宽大的机舱,一辆辆坦克、战车、大炮,就像被一条吃不饱的饿狼一样吞咽进去。舱内的剩余空间,全由士兵来填补,每架都被塞得满满当当,这是陈纳德的命令,也是最讲效率的好办法。

    陈纳德航空队的飞机,像一座无形的桥,架设在5000米的高空,把前方和后方紧紧连在一起。空中运送一支大军,这在中国战场还是首次。

    抗战胜利后,为同共产党争夺东北,蒋介石就是受这一次的启发,请求美国给予帮助,把几十万大军又运送到东北战场,巧合的是,廖耀湘的部队又在运送之列。

    为了稳住西南半壁江山,遏制日军凌厉攻势,蒋介石这次是下了死决心,非保住芷江不可。这也给汤恩伯的第三方面军上上下下的军官将领敲了警钟,如果再像去年兵败河南那样,掉脑袋的可能就不是一个张德能将军喽。所以,汤恩伯把他的第94军派出去后,又给王耀武司令官挂了电话,主动征求他对第三方面军协同作战的要求和意见,这是汤恩伯抗战以来的第一次。王耀武是个直率的山东人,他心胸坦荡,对人忠诚憨厚,他提出了两条:一是希望94军迅速进入武阳指定位置,大战在即,万一有什么闪失,不是我们两个方面军能担当得起的事,就是砍了我们的脑袋,也挽救不了失败的局势;二是希望94军奋力作战,听从指挥,尽力将日军左侧背击垮,保洪江县不出意外,安江县稳固,并使整个雪峰山安定。

    汤恩伯认为是这个理,他听从王耀武的建议,把自己的指挥所朝前移了几百里路,驻扎在黔东的天柱一带。又命令李玉堂的27集团军、牟廷芳的94军冒雨前进,本次湘西会战非同小可,望全军将士奋力杀敌。

    汤恩伯能有这个态度,何应钦是高兴的,蒋介石也非常满意。

    第三方面军和第四方面军在进入指定位置时,全都换上了美械装备。

    从飞机、大炮、枪支,到一切军需物资保障,中国军队全都超过日本军队。这是从武器装备上第一次处于优势地位的一场大仗。

    8万对20万,这有什么可怕的?在淞沪战场我们曾经5万对付过国民党军六七十万。南京战役更是3万对30万,结果还不是被我们大日本皇军给征服了吗?坂西一郎中将对中国的和平军第2师讲话时就这样叫嚷着。和平军第2师就是汪精卫伪政府军主力师。

    陈纳德完成运送新6军的任务后,从昆明飞到芷江,他要坐镇芷江机场指挥空军作战。他是个急性子,在日军还没集结完毕时,他就动手了,搞了个先发制人。首先派出第14航空队,袭击日军后方的上海机场,击毁日军空军92架战机,击损16架。

    根据空中侦察得到的情报,陈纳德又派中美空军混合大队日夜轰炸湘粤、湘桂铁路和公路交通线,破坏日军大军的集结和补给,炸毁衡阳、邵阳、湘潭这个三角地带的大小桥梁,迫使这一线的日军行进缓慢,以减轻雪峰山正面阵地的压力。

    蒋介石为鼓励中美空军主动出击的精神,给陈纳德发来慰问电。陈纳德很高兴,以美国人骨子里的那股骄傲劲头,又开始宣传他的那套“空军制胜论”的理论,美军作战司令麦克鲁从不相信陈纳德的这个制胜论。不要说他提出的那点空军力量,这几年美国参战的空军就出动了14000多架作战飞机,几年来也不是没有把日本打垮吗?麦克鲁只是没有说他而已。

    陈纳德的这个理论,传到马歇尔将军耳朵里,马歇尔曾讥讽地说,纯粹是胡扯,连蹩脚战略都称不上!

    但陈纳德周围的人听习惯了,就习以为常了,让他去宣传自己的理论去吧,反正又没有人照他那套去做,他的制胜论只不过是他的一种勇气罢了,别太计较了。但是,不管怎么说,陈纳德的空中飞虎队,是为中国人民抗战立下赫赫战功的,他的功绩永远存留在中国人民的心中。

    陈纳德要为保卫芷江机场出份力,他要用自己的行动做给远在美国的史迪威看看。虽说史迪威离开了中国,再也约束不到陈纳德了,但就能不能保卫机场这件事,他同他还有过一场争论。

    当年陈纳德向蒋介石建议要修建战略性空军基地和军用机场,史迪威坚决反对,他认为就是修建起了,拿什么来保卫空军基地和军用机场,难道凭你们空军就能保住机场吗?陈纳德是个倔强的人,他就不信他保护不了芷江机场,所以他要亲自到芷江坐镇,参加空军保卫芷江机场的战斗。

    陈纳德的举动,引起中央通讯社的兴趣,这可是一条有价值的新闻线索,报道出来将会鼓舞全国人民抗战的斗志。刚刚大学毕业分配到中央通讯社的陈香梅,凭着记者的敏感,从昆明风尘仆仆地赶到芷江,她要采访中国战区的这位美国人。

    陈香梅动身去芷江之前,查阅了陈纳德在中国抗日战场的事迹资料,她被陈纳德的英雄事迹感动得热泪盈眶。即使抗日前线有巨大危险,说什么陈香梅都要前往,她要亲眼看看这位美国英雄,用手中的笔把他写下来。

    陈香梅这个天真单纯的中国姑娘,有着中国优良传统的美好品质。羡慕英雄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歌颂英雄是陈香梅记者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陈香梅慕名去了湖南芷江。她到芷江那天,日本空军正对芷江进行报复性轰炸。但是日本空军的报复行为没有得逞,密集的高射炮群,让日本飞机无法靠近芷江机场,他们只在芷江城的上空,对城镇进行了一番狂轰滥炸后,狼狈逃窜了。

    芷江机场停放了数百架战机,它们在阳光下明晃晃地很耀眼。机场上空飘浮着几朵白云,四周的丘陵逶迤蜿蜒,一直延伸到湛蓝色的天边。清澈透明的舞水河,反射着刺眼的阳光。陈香梅用手理了理漂亮的秀发,不远的树林深处,有几家农舍,屋顶上冒着缕缕炊烟。这是芷江抗日前线吗?陈香梅真不敢相信,战火狼烟的中国,还有这片祥和温馨的地方。

    陈香梅的心情好极了,她是在好心情的时候,碰见陈纳德的。在一座房屋门前,陈纳德坐在藤椅上正在翻阅手里的一叠资料,沐浴着温暖的阳光。陈香梅不认识陈纳德,但她知道眼前是位美国人,穿着一套美式夹克服,蓝眼睛,高鼻子,长着一副刚毅的脸盘。不用说这位美国人年轻时候一定是个帅小伙。

    陈香梅大大方方用英语向他打听。陈纳德抬头向她望去,一位中国式的美人站在他的跟前,像是从天上掉下来的天使。陈纳德的心跳了一下,用英语一连说了三个漂亮。陈香梅兴奋极了,她要采访的人就在眼前,怎么这么巧啊,她用英语问他,这是上帝安排的吗?

    他用英语回答说,是。

    在陈纳德面前,陈香梅倒像个孩子,她缠着陈纳德,非让他讲讲他的飞虎队和他本人战斗的故事。陈纳德耸耸宽大的肩膀,两手一摊说:“我没有故事,我只有飞机,要不我带你到天上去转转。”陈香梅拍着手蹦跳着:“好呀,我们就去蓝天白云上兜兜风,这的确很浪漫。”

    陈纳德的P-40战斗机,在天空中划出一道弧线,他以最快的俯冲速度向日本轰炸机群猛扑过去。日本轰炸机还来不及扔下炸弹,便开始调头逃窜。美国志愿队的战机不会轻饶这群强盗,他们紧紧咬住他们,穷追猛打,6架敌机冒着浓浓的黑烟,头朝下栽了下去,随后地面爆发出一朵又一朵火团。另有3架吓得屁滚尿流,在仓皇逃命途中竟撞山坠毁。只有一架惊慌失措逃得无影无踪。陈纳德的航空大队首战就取得0:9的辉煌战果。

    陈香梅在小本子上快速地记录着,嘴里不停地问道:“那后来呢?”

    陈纳德装着很为难地说:“后来一位美丽的女记者采访我,我对她说,我爱你,嫁给我吧。”

    陈香梅手里的笔突然停了下来,这是真的吗?咋像做梦一样呀,我的上帝。陈香梅紧闭着双眼,她在向上帝寻问答案。一股扑鼻的芳香,让陈香梅睁开美丽的眼睛,一枝艳丽的红玫瑰开在她面前。

    陈纳德和陈香梅在芷江舞水河畔,谱写出一首动人的战地浪漫曲。后来,陈香梅说陈纳德,美国人有些直白。陈纳德高兴地哈哈大笑,他说:

    “不,不。这是飞虎队的战略,叫先发制人。”陈香梅捂着嘴,脸蛋红红的,用手轻轻拍了陈纳德的膀子,“真坏,拿我当日本飞机了。”

    英雄爱美女的陈纳德调皮地说:“同工异曲。”他俩笑着,漫步在林荫小道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