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湘西大会战·1945 > 4、骁勇善战的第51师

4、骁勇善战的第51师

作品:湘西大会战·1945 作者:龚晓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我们翻阅战争历史资料,发现一件很有趣的现象。世界上每一支英雄部队,几乎都有着非常优良的传统,无论是苏联的,美国的,德国的,日本的,还是中国的,英雄部队有着优良的传统,这是一个普遍规律。国民党军队的第51师就是这样一支部队。

    第51师属国民党第74军军长俞济时统辖的主力师,第一任师长王耀武。前面说过,王耀武率领的第51师在同江西红军作战时,是蒋介石在围剿中共红军战役中,最使他为之骄傲的部队。

    抗日战争爆发后,王耀武又率51师跟随74军奔赴淞沪战场,那时周志道、张灵甫都是第51师主力团的团长,在淞沪会战中,第51师扩编为两旅建制,周志道任第151旅旅长,张灵甫任152旅旅长。1942年因周志道对日作战有功,升任第51师师长。王耀武升74军军长,张灵甫升第58师师长。

    第51师在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兰封会战、南昌会战、长沙会战、上高会战、浙赣会战、鄂西会战、常德会战、长衡会战等十多次大战中,每次都有重大伤亡,同时都给日军以重创。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四期的周志道,是蒋介石的爱将,日本投降以后,100军整编为第83师,周志道升任中将师长,同整编第74师的张灵甫并肩作战,最终都被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将粟裕给歼灭。

    电视连续剧里的主人翁李云龙说得对,一支部队的英雄气概,作风品质,是由这支部队的创始人培养出来的,兵雄雄一个,将雄雄一窝。的确是这个道理,世界上任何一支部队几乎都是这样。

    湘西会战首先同进攻日军打响的就是周志道的第51师。

    日军第116师团的右路军,由三个联队组成,分别是109联队、120联队和133联队,加上伪军一个团的兵力,总人数8000多人。他们在天上飞机、地上坦克装甲和重炮的掩护下迅速推进。中国军队以连、营为作战单位,层层阻击。日军第109联队的先遣队是饭岛少佐率领的第1大队,他们同中国军队一个连的守军激战一个上午,便夺取阵地,守卫在阵地上的一连士兵全部阵亡,随后又打退第二道防线上中国军队的一个营。

    从前线送回来的战报,让岩永旺非常高兴。如此看来,正面的中国军队战斗意志不高,整个进展情况比预期的还要顺利。他断定这次芷江作战,可以不费吹灰之力。于是岩永旺命令先遣队的饭岛少佐,可以毫无顾虑地迅速扩大战果,同相邻支队配合,采取从北面迂回包围,把中国正面的抵抗军队消灭在高沙市、洞口、花园市、武冈西北一线。

    岩永旺师团长说的这一线,正是第74军的防线。为了扼制日军进攻的势头,周志道命令第51师主力出动,把当前的日军压下去。全师进入临时构建的阵地,同日军第109联队展开激战。

    日军联队长泷寺保三郎,是第116师团的主力战将,他骄横得不可一世,见饭岛的先遣队被阻止在圭洞附近不能前行,立即让联队主力上去增援。日军独立山炮大队把守军第51师阵地轰得底朝天,周围被打成一片焦土,树木草丛在燃烧。

    周志道为避免敌人的炮火轰击,命令全师官兵同日军短兵相接,让日军炮火发挥不了作用。于是展开了近战,枪声、爆炸声、喊杀声响成一片。日本第109联队被压了下去,他们却退守到大路东侧的鹰形山固守。

    第153团团长王梦庚接到师长周志道的命令,不惜代价夺回鹰形山高地。王梦庚立即组织敢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展开争夺战。

    文成海连长率全连120名战士,在大炮的猛烈轰击下,还有侧翼十几挺轻、重机枪的掩护,他们奋勇冲锋,一时突入敌人的阵地。日军仗着人多,气焰非常嚣张,他们同突入阵地的中国军队拼肉搏,把文成海他们压了回去。

    敢死队从日军阵地退了出来,便组织手榴弹,雨点般地投在日军阵地上。随着一阵爆炸声,文成海端着冲锋枪跃了出去,全连战士跟着连长又一次冲锋。鹰形山高地几经易手,反复拉锯争夺,终于被文成海他们占领了。

    泷寺保三郎联队长见丢了鹰形山高地,对于第109联队来说是很危险的事。这个高地直接控制着进攻的大路,没有这个高地,后续部队过不来不说,就是本联队也不便行动。

    于是他命令一个中队反击,又命令炮兵给予支持。坚守在鹰形山高地的文成海一再告急,请求增援,王梦庚团长急得团团转,他让文成海坚守最后五分钟,同时命令姜期永营长火速增援。

    坚守在鹰形山的文连长他们只有三四十人了,但是他们没有放弃阵地。在日军炮火下,他们从东跳到西,又从西跑到东,一边阻击敌人,一边躲闪敌人的炮火的轰炸。中午太阳当顶时,姜营长他们上来了。阵地上只剩下7名带伤的官兵了。

    日本第109联队改变了进攻的路线,他们见正面防守队已经占领大路两侧高地,硬拼必然吃亏。于是,他们趁着黄昏,秘密改道迂回前进。饭岛少佐率挺进队在前,联队主力在后,绕道渡过小河,占领了小河西岸的一个制高点,在此作了休整。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有大亮,饭岛他们就向龙潭古镇进发了。防守在这一带阵地上的是周志道的第151团。那天,守军阵地上的哨兵发现前面有队伍过来,便向他们问话:“什么人?”饭岛他们没有停下脚步,他让身边的伪军答话,伪军连长大吼着说:“问什么问,自己人。”话音刚落,一枪把哨兵击毙。饭岛的挺进队蜂拥到了阵地跟前。

    这是一场悲惨的战斗。距离太近,双方士兵就在面前,连拉枪栓的时间都没有,只好同日军肉搏。甚至有的还来不及端枪,便同日军士兵扭打在一起了。在阵地上到处是滚来滚去抱成一团的人,有的战士被日军压在身下,不得不拉响身上的手榴弹。

    中国守军的左侧阵地派出一个营前来增援,饭岛挺进队的火力很猛,他把兵力分成两部分,一队打增援,另一队抢阵地,战斗的场面异常激烈。第151团伤亡严重,但是他们守住了阵地,又把饭岛打退了。

    就在饭岛挺进大队偷袭第151团防御阵地时,日军109军联队的第三大队,也趁着夜色的掩护偷袭了第152团的阵地。第152团的松山高地突然涌上来1000多日本兵,团长谢恺常还没有来得及组织起抵抗,部分高地就失守了。

    周志道师长亲临战场,组织部队反攻。松山高地不能丢,它同鹰形山高地相对应,在公路的两侧,同样是一个致命的战略要地。第152团反复攻击,向松山高地发起争夺战,然而松山顶上地形复杂,日军利用这个天然屏障,同中国军队抗衡。

    更让周志道着急的是日军的后续部队,为占领这个高地,日军在附近的几个联队都朝这里迂回过来了,有企图包围152团的动向。周志道发狠了,在强大炮火的支持下,全团人马从三个方向冲上去了,在山顶上双方掷投手榴弹,你来我往铺天盖地。

    可以说攻守双方都十分顽强,冲上去的中国军人同日军拼起了刺刀,这样才接近日军的乱石堆。谢团长凭着人多,把日军大队赶了出去。他们丢下了一个多中队的尸体退下山去。谢恺常朝战场扫了一眼,山梁上尸体遍地,悲惨得让人心寒。第152团付出沉重的代价,才把松山高地给夺回来。

    日军第116师团左路军三个联队,统一由第109联队长泷寺保三郎指挥协调。当第120联队的一个大队攻占了青山界战略要点后,泷寺联队长非常重视,这个要塞前抚隆回,后枕龙潭,是直捣芷江的一个要点。

    青山界山势高峻,是第74军同第100军防守的接合部,左翼是100军的19师,右翼是74军的51师。第19师屡攻不克,师长杨荫如鲠在喉,在得到周志道师的支援下,杨师长组织两百名敢死队员,分5个分队轮番用手榴弹,爆破筒向日军阵地发起进攻。而日军凭借占领的碉堡工事,架上几挺轻重机关枪,构织成强大的火力网,拼命死守。

    敢死队伤亡大半,仍然不能靠边。配合攻击的第51师支援部队,挑选10名勇士,他们利用乱石土坑为掩体,在夜色的掩护下,匍匐前进,爬爬停停,把炸药包、手榴弹堆放在日军的碉堡旁,成功摧毁日军的3个重机枪火力点。日军的重机枪变成了哑巴,他们一时慌乱起来,有日军从地堡里钻出来,哇啦哇啦叫着跑到其他地堡里。天黑敌我双方不好辨认,敢死队员趁机冲了上去,同日军白刃相搏,后续进攻部队发起冲锋,青山界阵地杀声四起,血肉横飞。日军一个大队死亡300多人,败退下去。

    日军左路军被周志道的51师阻击在圭洞以东,不能向龙潭挪动半步。

    在周志道正面阻击日军的同时,第100军的19师、63师攻取青山界,从而完成对日军左路军三个联队的包围。

    被包围的日军不仅弹药困难,连吃饭都成问题,他们的飞机不敢前去空投,因为陈纳德的飞虎队太厉害了,中国空军完全掌握了制空权。进攻十多天,左路军便伤亡近2000人。第109联队就达六七百人。更重要的是他们还有一大批无法安置的伤员。

    日军第116师团长岩永旺在后方指挥,继续做着攻占龙潭的美梦。他在左路军被中国军队完全包围的情况下,仍然命令泷寺联队长要确保已占领的阵地,为配合师团主力攻取龙潭作准备,同时命令第133联队迅速突破敌人阵地,向10联队靠拢。

    但战局发展对日军越来越不利,就在岩永旺师团长命令出发的时候,中美空军在地面部队配合下,找到了目标。出动了43架次的战斗机,对泷寺联队进行轮番轰炸,并投下凝固汽油弹,把日军躲藏的山林烧毁,又使日军伤亡惨重。

    从来没有服输过的泷寺保三郎大佐,这次不行了,他一个劲地向上告急,请求援救。岩永旺师团长知道部下的性格,不到最危急时刻,泷寺联队长是不会叫苦的。于是他命令第116联队向第109联队进发,帮助泷寺联队长打开退路。为减少日军损失,他又命令第58旅团迅速从洞口方向接应第109联队。

    日军的这个部署让何应钦高兴,他实现了自己的战略构想,诱敌深入,分割包围。这是一步妙棋,他正是利用日军不可一世的傲气,把日军引进早已设伏好的口袋里面来。在大山深处,日军就像无头的苍蝇,到处碰壁,现在又可以来它个围点打援。谁敢来援救被包围的日军,定叫他有来无回。

    何应钦同前线的将领官兵们都充满信心。第51师周志道应获勋章,他首开旗胜,把左路进攻之敌围在峡谷,日本军队可以说是死定了,就等下步的聚而歼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