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长沙大会战·1939-1942 > 1、“一号作战”

1、“一号作战”

作品:长沙大会战·1939-1942 作者:马正建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庞大而沉重无比的战争之轮吱吱嘎嘎地缓慢前行,一路血泊一路凯歌地碾进1944年。在这个多灾多难的世界,正义的力量历经苦战,终于走出了最为艰辛的岁月,朝着心中渴盼的和平之光又向前迈进了一步。

    在苏德战场,叼着大烟斗的斯大林带领他的将军们开始实施以彻底粉碎第三帝国为目标的“十次打击”。1944年1月,穿着笨重的皮靴和粗呢大衣的苏联红军在冰天雪地中向已经骄傲不起来的纯种日耳曼人发动了列宁格勒——诺夫哥罗德战役即“第一次打击”,几乎在同时又展开第聂伯河右岸乌克兰战役即“第二次打击”。苏军在两次战役中共投入兵力345万,而应战的德军兵力也达254万。大气魄、大战场、大厮杀、大流血,名副其实是“世界大战”的感觉。两次战役都以苏军胜利而告终,法西斯德国从此丧失了对苏战争的主动权,直至第二年彻底失败。

    1944年1月21日夜,按照罗斯福和丘吉尔两位巨人摆好的棋盘,美国第5集团军和英国第8集团军在意大利的安齐奥登陆,与此同时另一场着名的登陆作战“诺曼底登陆”也进入倒数计时的待命状态。这两次登陆开辟了欧洲的第二战场,加速了德意法西斯势力在欧洲走向全面崩溃的步伐。

    在生长着茂密亚热带丛林的缅甸,乘中国远征军牵制着日军主力之机,英国第5和第7英印师于2月份在阿拉干山区的黄金要塞同日军大战一场。是役,击毙日军7千余,俘虏5千余,取得了太平洋战争爆发以来英国对日作战的首次胜利。随后英日两军又在印缅边境的英帕尔平原再次大打出手,这一仗竟持续了4个月,日军以陈尸5万的惨重伤亡告败。

    瞩目太平洋,1944年1月至2月间,美国陆海空军攻占吉尔伯特群岛后,紧接着挥师进攻位于日本中太平洋国防圈前卫线东侧的马绍尔群岛。

    美国军队以强大的火力优势粉碎了守岛日军钢铁般的意志,突破了这条控制太平洋正面的防线。大批悬挂星条旗的军舰驶入太平洋中部停泊,美军飞机像快乐的鸟群结伴从这里起飞,或在海面上寻找日本军舰,或光临更加靠近日本的海岛,后来更是不请自到地飞到日本本土上空乱扔炸弹。

    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不能不引起日军大本营的严重关注了。

    众所周知,日本是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为夺取原材料产地和建立海上运输线,日本民族付出了几代人的艰苦努力,甚至不惜野兽般疯狂对外扩张。称海上运输线为自己的“输血线”并不夸张,它是这个民族的生存之所系。1941年日军以极出色的军事行动偷袭珍珠港、摧毁了美军太平洋舰队,就是为了保证其向海洋的扩张。但事与愿违,美国很快恢复了在太平洋的作战能力,并节节将蔚蓝色的战线推近日本本土,不但危及了它的对外扩张,而且危及了它正常的生存,而日本面对经济实力和军事潜力大得似乎不可估量的美国,起码在目前情况下是无可奈何的。

    失去了制海权,陆上交通就显得更为重要。

    日军参谋本部作战部长真田穰一郎少将与陆军省作战部作战课长服部卓四郎大佐早在1943年美军攻占南太平洋瓜达尔卡纳尔岛时就看到了将发生丧失太平洋制海权的危险。他们两人向当任总理大臣兼陆军大臣东条英机建议:打通大陆交通线。

    所谓大陆交通线,就是从距日本本土最近的朝鲜进入中国的东北境内,连接日军已占领的东北、华北、华中至武汉的铁路,再继续向前延伸,贯通平汉、湘桂两条铁路线,由广西走云南,与越南、缅甸铁路相连。只有完成这样一条漫长的交通线路的贯通,才能使海上运输线被破坏的损失降到最低限度,维持从被侵占地区掠夺的各种物资,尤其是对目前的战争至为重要的石油、钢铁、煤炭、粮食、棉花、有色金属、木材等战略物资对日本本土的输入。

    但在平汉铁路和湘桂铁路沿线,中国军队各陈兵数十万,打通交通线意味着一场大战。所以当作战部提出集中重兵强行打通大陆交通线并随之摧毁对日本本土威胁极大的中国西南地区空军基地的作战构想时,陆军省军事课的西浦进大佐立即提出反对意见。1943年底,军事课向东条英机上呈一份文件,从日本国力和军力方面的困难出发,提出短期内不宜进行大规模作战行动,使用军事力量必须保持重点。东条英机反复思考,认为军事课的意见更为客观,便将作战部的动议搁置下来。

    但事情仅隔一个月,1944年1月初,一个同时从美国和中国传来的情报震惊了日军大本营:美国新研制定型的大型战略轰炸机b-29开始装备空军。这种轰炸机在航程、载重及轰炸目标的精确度方面均处于当时世界最先进水平。美国政府指令军方让这种飞机首先在对日作战中大显神威。

    于是上百架b-29飞越大洋,降落在中国西南部几个军用机场。

    这一动向意味着日本本土的安全受到致命威胁。东条英机不得不重新考虑那个被搁置的建议。他综合作战部和军事课两方意见,决定以所能调集的军队,进行一次有限度的、目的只在于摧毁中国西南地区主要空军基地的作战。

    大本营很快拟定作战命令,要求中国派遣军组织对平汉路南段和湘桂铁路沿线中国军队的进攻,在湘桂作战中击溃中国第六、第九战区主力,攻至桂林、柳州附近,完全占领铁路沿线后,迅速攻占广东南雄和江西遂川一带的机场群,彻底摧毁中美空军在中国南部的立足之地。

    东条英机将一本抄写得十分整齐的作战命令拿在手中,他掂得出它的分量。从1942年4月18日美国空军首次袭击本土,日本国民便日夜生活在防空警报声中,连神圣的天皇也不得不时时屈尊连滚带爬地躲避空袭,有一次竟然将龙体摔伤。身为统帅皇军的最高将领,职责何在?

    这将是一次决定日本在战争中成败的关键一战。如果美国新型轰炸机从中国西南机场起飞,眨眼间便会来到日本。根据情报显示,这种飞机可以毫不费力地对地面目标进行连续轰炸。如果它飞临本土重要工业区、军事基地、港口,那么损失将不可想象。而要是飞临人口稠密的城市,所产生的伤亡与混乱更是难以估量。昔日的“大东亚共荣圈”已经退步为“绝对防卫圈”了,总不能连本土也守不住,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吧!

    正因为胜负攸关,存亡所系,所以将进行的是自侵华战争爆发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进攻作战。平汉和湘桂,投入总兵力51万(其中湘桂线为36.2万),另配军马10万匹,大炮1500门,坦克800辆,还有航空兵、海军配合进攻,其实际作战距离将达到1500公里,相当于一次远征。这样规模宏大的野战行动,是日本军史上的第一次,其规模相当于1942年没有实施的“重庆攻略战”。而这一次则一定要实施,再无其他选择。

    东条英机用一支红色粗笔在文件封面写上此次作战的代号:

    一号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