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徐州大会战·1938 > 2、再造台儿庄的辉煌

2、再造台儿庄的辉煌

作品:徐州大会战·1938 作者:龚晓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台儿庄大捷令蒋介石兴奋得几天都没睡上一个安稳觉。蒋介石长年处心积虑,成天盘算这个盘算那个,患上了严重的失眠症。形势好失眠,形势不好也失眠,打胜仗失眠,打败仗更失眠。夫人宋美龄都不知道该怎么伺候他才好了。

    娘希匹,日本人也有今天!蒋介石高兴得把手里的报纸举过头顶,对身边人说,这是我党的辉煌,也是国民政府的骄傲。他信手把临街的窗户推开,武汉热闹非凡,喜气洋洋,《中央日报》、《扫荡报》和其他报刊全部发了号外。国民党的青天白日旗,铺天盖地地挂满武汉三镇。

    蒋介石看着这些,平时蜡黄的脸上,现在不时泛起一丝红晕。

    说句良心话,国民党以及国民党政府的威望、信誉,从来都没有像今天这样。全国民众是真心拥护蒋介石全民抗战主张的。台儿庄大捷把国民党及其政府的威望、信誉推到了极致。

    这是蒋介石最为渴望的事了。国民党的威望,国民政府的信誉,就是他蒋委员长的威望和信誉,他毫不含糊地一并收罗在自己兜中。这一点没有谁去质疑,因为是他领导全国民众正面战场的抗战。

    对于台儿庄大捷给全中国带来的鼓舞,以及给国民党和国民政府带来的荣誉,蒋介石从来就没有怀疑过,谁都无法把这个功劳从他手里抢走。

    在他任命李宗仁为第五战区司令长官的时候,他就盘算好了。

    李宗仁在第五战区把骄横一世的日本人挡住了,甚至打败了,那是他蒋委员长的功劳,历史和后人都不会把这个辉煌的战果记在李宗仁的头上,全国民众要喊万岁,那也是喊他蒋委员长万岁。要是打败了,历史罪人是李宗仁不说,中国的一系列杂牌军也会在前线被日本军队消耗殆尽,同时也消耗掉日本军队的实力,然后他再指挥中央军同日本军队进行决战。这算盘打得不仅如意,还有一石双鸟之功效。

    蒋介石这一手,聪明的李宗仁一眼就能看透。不仅像李宗仁这类政界高手,就是川军、西北军、东北军、滇军军长这类的二三流政治人物,心里像镜子一样,早把蒋介石的花招给照穿,露出他的原形。

    李宗仁的确有一套,他运用自己独特的治军用人之道,把中国军队的这些杂牌部队治理得很有成效。这些杂牌部队,充满着中国人的民族气节,日军入侵中国,屠杀我中华同胞的滔天罪行,激发出他们的斗志。面对着骄横狂妄的小日本,他们热血沸腾,怒发冲冠,誓死要用自己的热血和肉体保卫我中华。

    日本的王牌铁军,遇到的是这样一群铁打的汉子。

    蒋介石是一个好大喜功的人。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蒋介石不是一个军事家,他根本不具备三军统帅的资质,更不是一个能领兵打仗的将才,虽说他是一个四星大将,充其量只是一个摆设、一种象征。早在淞沪之战、南京保卫战时,便可以看出他对中国抗战认识的错位。

    蒋介石很倔强,有军事眼光或军事知识的人一眼就能看出,淞沪三角地带,无险要可守,失败已成定局。但蒋介石却信心百倍,豪言壮语地说,要把敌人赶下黄埔江去!竟把70万精兵投了上去。结果一败涂地,创下了中国八年抗战中牺牲最大、战斗最惨的记录。

    台儿庄大捷,又把蒋介石的兴趣激起来了。他要再造一个台儿庄的辉煌,同日本军队在徐州一带进行决战,这样不仅能扩大台儿庄的战果,鼓舞全国军民的士气,还能消灭日军的有生力量。蒋介石在胜利面前沾沾自喜,是台儿庄的胜利冲昏了他的头脑,是全国军民的欢呼让他昏庸自大。

    蒋介石一道命令,从全国各战场及大后方派遣60万大军去了第五战区的徐州。

    先期到达徐州的是周磊的75军和李仙洲的92军。后来是樊崧甫的46军、卢汉的60军、李延年的第2军,还有晋军的1个师。最后又追加了谭道源的22军、石友三的69军、冯治安的77军、刘汝明的68军。

    李宗仁吓了一跳,他认为蒋介石又发疯了,调这么多部队来徐州,同徐州原有的兵力加在一块儿,不下60万。李宗仁的第五战区人满为患,全堆在徐州附近地区。可是白崇禧竟高兴得手舞足蹈,他从汉口军令部打电话给李宗仁长官,兴高采烈地夸蒋委员长有魄力,也有决心,他还在继续为第五战区派调大军呢,电报都已发出去了。

    李宗仁傻眼了,他张着口愣在电话上,老半天才问白崇禧,委员长调这么多部队到第五战区来干什么呢?

    白崇禧在电话那头朗朗大笑,他说,委员长说你能打仗,台儿庄打得就很出色,他想让你再来个台儿庄,从而扩大台儿庄的战果和影响。

    李宗仁没兴趣,他对白崇禧说,现在已经太迟了。委员长昏头了,你这个副总参谋长可千万不能昏头啊。李宗仁提醒白崇禧,要他正确分析形势,看清日军的变化,做一个合格的参谋总长。话虽没有说得那么明了,但意思白崇禧可能领会到了。

    号称“小诸葛”的白崇禧,李宗仁是了解的。这人在小处是比较机灵的,有时表现得的确胜人一筹,但在大事面前,就不如他在小事上那么聪慧了。身为一名军事将领,有时却表现出一股匹夫之勇的鲁莽。对此李宗仁对他进行了不少提醒。在解放战争后期,国民党军队大势已去,纷纷逃亡台湾。白崇禧就骂蒋介石无能,让李宗仁不要去台湾,还信誓旦旦地对李宗仁说,他手里有20支军队,可以同共军决一雌雄,鹿死谁手还说不定呢。

    李宗仁苦笑了一下,说他自不量力。你那点军队还不够对面陈毅、粟裕一餐中午饭的呢,蒋介石400万大军又如何?还不是落荒而逃了吗?这是后事了。

    李宗仁放下电话,他不再去想白崇禧的话,也不想蒋介石的事。他首先要考虑的是日本大本营在当前情况下是怎么考虑问题的。台儿庄之战,让日军吃了败仗,不可一世的日本政府是不会善罢甘休的,他们一定会对中国军队进行报复。

    他想到日军的报复时,就已判断到敌军向徐州合围的新战略。中国军队集大军数十万人摆在徐州一带的平原地区,这正是日军机械化部队和空军打击的最好对象。就像军事演习时,放在固定地点的靶子,那是一打一个准的事。

    李宗仁想到这里,脊背上冒出了冷汗,作为一个战区的司令长官,不仅要对战区负责,更重要的是要对几十万中国士兵的生命负责。他认真琢磨作战地图,抬头看看窗外。窗外的景色真好啊,四月的春天,阳光明媚,暖风徐徐。要是没有战争该多好噢。人们可以愉悦地漫步在花丛树林里,一对对恋人,他们手挽着手,说着知心的话,那是一种多么美好的生活啊。世界上爱好和平的人,就该过上美好的生活,但是,现在不行。日本强盗正蹂躏着中华国土,屠杀着我中华同胞,我们的父老乡亲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当然,今天我辈守土抗战,正是为了我们下代人过上美好的生活。

    李宗仁把目光从窗外收回来,重新落到跟前的地图上。目前中国军队装备简陋,只可利用地形的有利条件与敌人作运动战,像中共八路军、新四军那样在敌后开展游击战也行。若是自不量力,同敌人作大规模的阵地消耗战,必然重蹈淞沪战场的覆辙。

    他想到淞沪战场,全身激灵一下,手里的铅笔掉落在地。不行!中国军队的元气有限,万万不可重演淞沪会战、南京会战的悲剧。现在大军云集徐州,李宗仁深感责任重大,他有一种说不出来的苦衷。

    第五战区李宗仁说不出来的苦衷,来自于对该战区内线作战的无能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