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文学名著 > 徐州大会战·1938 > 2、南宿县阻击战

2、南宿县阻击战

作品:徐州大会战·1938 作者:龚晓虹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在台儿庄大捷之后,日本大本营重新制定了围剿徐州中国60万大军的作战计划。日军从宁、苏、皖抽调部队,4月下旬在进攻策略上也作了调整。他们为排除侧翼上被中国军队突击的危险,便以主力配合大量装甲部队和飞机向西部闪电挺进,迅速攻占合肥,首先压迫李品仙第11集团军的31军西撤退守到大别山外围的六安县,然后日军又转向对据守在淮河中游一带的廖磊第21集团军的第7军、第48军进行攻击。防守在淮河两岸和田家镇、寿县、正阳关等重要据点的部队,为避免被敌人包围歼灭,在作稍事抵抗后,自动放弃防守阵地,实行化整为零的游击战术,同敌人纠缠,计划在这一地区拖垮、拖累日军,再作分割包围歼灭。但是日军为实现大本营的作战意图,不同中国军队纠缠,而以第3师团、第9师团、第13师团和井关的机械化部队,循涡河地区向蒙城迈进。同时,蚌埠南岸附近的日军也抢渡淮河,向北急进。

    防守在淮河北岸的第51军和第77军,忽然受到日军优势力量的压迫,不得不放弃自己坚守的阵线,连夜向东边的皖、苏边境撤退。刘汝明的第68军奉命南下增援,行到夹沟地区,守军早已撤退转移,而第68军处在十分危险的位置,所以全军奉命向涡阳突出重围。

    刘汝明的第68军突围后,徐州以南津浦路防线完全敞开。在皖北地区的第21集团军总司令廖磊,见事情严重,速派集团军总预备队前去扼守蒙城和宿县。第173师师长杨俊昌和副师长周元各把持一个县城,周元副师长率133团守蒙城,杨俊昌师长率两团守宿县。

    蒙城阻击日军4天,周元副师长壮烈牺牲,全团官兵活着跑出来的只有十几人。占领蒙城的日军,没有休整,便马不停蹄地继续向北进军,矛头直指皖北重镇宿县。日军攻占蒙城后,便在蒙城设置后方根据地,计划以蒙城为据点,向徐州进取。

    日军在蒙城集中了庞大的兵力,向南宿县进攻的就达3个主力师团,据守在南宿县的杨俊昌师长只有两个步兵团,可想而知战斗的惨烈状况。

    日军的主力没有用多大的气力,他们万炮齐轰,把县城城墙夷为平地,再出动飞机轰炸、扫射,然后作集团式的冲锋。在步兵前面是数十辆坦克、装甲战车。

    中国守军在完全处于劣势的情况下,用身体和热血扞卫城池。战斗的激烈状况不亚于蒙城周元副师长他们。对这场战斗,第五战区司令长官李宗仁回忆说:

    杨师长俊昌,率所部扼守南宿县,因城墙被敌炮摧毁,被迫撤至郊外,损失虽重,尚未全部牺牲。

    李宗仁在回忆南宿县时,说尚未全部牺牲,是同早两天蒙城之战相比较而说的。他回忆蒙城阻击战时说:

    当敌军猛烈进攻时,周副师长曾数度奋起反攻,期望冲破重围,无奈敌人火网严密,未能成功。除二十一名士兵乘黑夜蛇行逃出,幸免于难外,其余官兵、夫役、马匹等则一概为国牺牲。

    而后人说到徐州会战时,对南宿县杨俊昌师长血战一事,提及的不多。

    就是说到也不过寥寥数语。这是因为杨俊昌师长被军法审判,判了10年。

    这件事情发生在徐州第五战区大撤退的时候,李宗仁在他的回忆录里说:

    当长官部最后自徐州撤退时,二十一集团军总司令廖磊曾严令师长杨俊昌死守宿县,俟长官部退过宿县,始可放弃。无奈敌军企图断我后路,以优势兵力猛攻宿县。我守军至势突力竭时,杨师长便向廖总司令请示,电话尚未说完,敌军已攻进城内,俊昌便放下听筒,且战且走,放弃了宿县。廖磊大怒,呈请严办杨俊昌。杨遂被押往汉口,交军法会审,判处监禁十年。其实杨师的守宿县,已用尽最后力量,力竭始退。所以如杨师长的十年监禁,多少有点冤枉。嗣后他在湘西芷江监狱,不时写信给我,请求缓颊。我因未便徇私,总是复书叫他耐性等待。俊昌足足坐了十年牢,胜利后才恢复自由。

    也许是这个原因,才少提或者不提杨俊昌血战南宿县一事。为我中华英勇献身的无数英雄,他们的功绩不能被埋没。当年为保卫南宿县阻止日军北上徐州而英勇战斗的勇士们的精神,还需后人继承和发扬,所以有必要在这里重新提起这场阻击战,以表对先烈们的崇高敬意。

    南宿县阻击战失败,远在河南新安县的第77军军训团并不知道,他们只知道徐州吃紧,接到命令让他们派1个大队前去增援。第77军军训团决定派第4大队出征。第4大队是以第77军学兵大队为基础组建起来的,大多是受过军事训练的青年学生。他们高唱着《义勇军进行曲》,从新安县乘火车,途经济阳、郑州、开封、商丘到宿县。

    在安徽宿县,日本飞机轮番轰炸火车站。他们在车站附近利用地形掩护,组织火力对空射击,致使敌机不敢肆意低空狂炸。然后4大队向南坪集中,沿途看见安徽民众惨遭日军残害,饱尝了战争的灾难。第4大队同学们心情激昂,决心狠狠打击敌人,以雪国耻。

    第4大队到达宿县与蒙城之间的南坪镇时,徐州局势更为恶化,徐州以西的陇海铁路和徐州以南的津浦交通全部被日军截断。第4大队在南坪以北的浍河岸边布防,阻击日军南下浍河。

    刚刚布防完的第4大队接到侦察员的报告,说是有两百人的日军已由双堆集方向沿浍河南岸开过来了。这个情况来得很突然,出乎第4大队的意料。大队长黄省周分析了情况,他认为敌人整队而来,又不知我们在此,那就给他来个攻其不备吧!大队研究决定,同日军打近战,突击消灭敌人。

    日军大队前行,走到第4大队伏击圈内,机枪、步枪突然响起,把日军打了个措手不及。两个骑马挎刀的指挥官被击中,从战马上摔下来,日军在混乱中拖着死伤官兵仓皇退出战场。

    第4大队在浍河南岸地区主动出击,给日军以很大的打击。那天他们在张庄发现有二三百名日军,同张庄相连的是赵庄,在赵庄还停放有日军的大炮和十几辆坦克。敌人有些大意,他们正在烧火做饭、休息,连个站岗放哨的都没有。

    第4大队决定给敌人以打击。黄大队长从各中队挑选10名敢死队员,共有六七十人。每人带上6枚手榴弹攻打赵庄,其余战斗人员攻打张庄。

    张庄、赵庄的攻击行动要统一,由赵庄敢死队在庄头点火为号。

    赵庄西头,敢死队员点燃了草堆,冒出了浓浓的白烟,两个村庄的战斗开始了。第4大队的炮兵配合向庄内的日军猛烈轰击,双方枪对枪、刀对刀地干起来了。战斗打了一个多小时,双方伤亡惨重。敢死队在赵庄炸毁敌坦克,燃烧的坦克冒出滚滚浓烟。张庄的日军倒下一大片。

    第4大队边战边撤退,从张庄退回到阵地上来的队员只有一半了,敢死队的伤亡也很大,只退回来几个人。日军由于伤亡很大,不敢出村追击,只在村庄边上与第4大队对峙。

    第二天第4大队陷入日军重围。他们在黄省周的率领下,同日军作拼死抗争,经过一场激烈的肉搏战后,终于打开了缺口,剩余队员向宿县以东转移。在突围战中,第4大队又伤亡大半,只剩两百多人,大队长黄省周和几个中队长阵亡。全大队重新组合为两个中队,在洪泽湖一带开展游击战。直到一个多月后,才回到商城、潢川一带,在河南省地界上重归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