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历史军事 > 春秋大领主 > 第164章:地狱级别的难度

第164章:地狱级别的难度

作品:春秋大领主 作者:荣誉与忠诚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老吕家现在已经掌握了锻造法和铸造法的技术。

    可能比较初级,一旦掌握却能进行更进一步的研究与改良。

    老梁家的煤炭与老吕家的煤炭不同

    有老吕家的武士驱车前往老梁家,会带回来数量足够的煤炭,使吕武能够进行试验。

    当然,吕武不是要去强取豪夺,只是一次单纯的买卖。

    晋国的几位“卿”虽然在算计来算计去,国内的政局看着扑朔迷离,乱那是没乱起来的。

    在这个时候想要以武力互相兼并,信不信是一个谁先动手谁先死的下场

    没有出山的吕武,几天中一直在巡视煤山。

    他记起了一些事情。

    现代开采煤炭之后不是直接拿去使用,好像是运输到某个什么工厂,使用滑道运输带一直递送到什么机械里面。

    为什么要这么干呢

    吕武觉得自己需要搞清楚。

    天然煤炭大小不一,元素的成份也存在肉眼无法看出的区别。

    以当前的岁月自然无法检测所含元素,搞不清楚煤炭成份的差异。

    “为什么一样是煤炭,使用后却造成不一样的结果”吕武蹲在地上,没顾着脏不脏的问题,伸手在摆弄煤炭,一边思考道“好像也正常冶炼金属需要加入相关的元素,不就是一种调和作用矿石的元素需要调节,煤炭需要并不令人意外。”

    那么,现代的滑道运输带是将煤炭运到那些东西里面,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吕武脑子里出现了一丝的闪光,想道“记忆画面中,一些滑道运输带一直在滴水”

    一幅画面又出现在他的脑子里。

    煤炭被放置在一直抖动的筛子上面,它们一边在滑轮道的运送下向前,一边在被区分大小。

    吕武需要琢磨的事情很多。

    煤炭的水是自带,还是人工特地过水。

    水是不是纯粹的水,还是里面添加了什么化学药剂在其中。

    一旦需要用到化学药剂,以当前的科技肯定弄不出来

    将煤炭进行筛选,是起到了什么作用,还是纯粹地挑选出质量一样的煤炭

    这些事情没人能帮到吕武的忙。

    因为专业不对口的关系,他很清楚自己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内,肯定要跟研究煤炭给杠上了。

    “先将索道给搞出来”吕武暂时无法解决煤炭的问题,还搞不了其它他看向卓,吩咐道“命匠人”

    一阵这般那般。

    要搞出什么东西,形容了出来。

    其实就是制作固定架,再弄来质量合适的承重柱,寻找坚韧的绳索。

    从山上拉起,一直延伸到山下,形成索道。

    这种玩意要看想承载什么,要求也就不一样。

    老吕家之前的科技累积在这个时候发挥作用了。

    吕武已经搞出了齿轮,滑轮也被搞了出来。

    齿轮是工业不可缺少的,人类发现“轮子”的用处后,各种“轮”就应用在人类的各方各面。

    只要能保证绳索不轻易崩裂,东西滑下山,也能再拉上来。

    其实,也是吕武之前脑子开窍不够,要不早应该搞起来了。

    他基本上是要制作什么东西,等待需要用到哪个工具,才想到将某个工具制作出来。

    这也是大部分人的常态。

    只有到了需要用到时,才想到有那么一件工具,平时很难去关注到。

    回到山下,吕武对所有家臣进行了召集。

    并不是每一名家臣都会在比较近的地方。

    比如,卓大部分时间是在山里,梁兴则是会去周边的贵族那边吃喝玩乐。

    另外的家臣,他们有需要负责的事项,不可能终日无所事事在家等待召唤。

    这样一来,吕武发出了召集,等了十来天,家臣才算到齐。

    在这十来天的时间里,吕武有空就在山下山上来回跑,监督索道的建设。

    他当然知道索道用钢绳最好。

    问题是初级钢的产量少得可怜,用来打造精品武器装备都不够用,哪来多余的初级钢用作制造绳索。

    另外,拉丝研究了那么久,还是没有研究出来。

    初级钢的产量足够,没掌握拉丝技术也没法造。

    发现了一系列的问题,吕武有点回过神来。

    原来他还有那么多的事情要做

    索道即便是建起来,肯定需要一段时间的测试期。

    能有多少承重,一点一点地进行试验。

    使用寿命之类,更需要花时间验证。

    唯一一点不需要费脑子的方面,只有保证索道下方的净空,也就是不能有人活动。

    在建设索道时,绞盘被应用起来。

    绞盘这玩意说白了就是只缺“灵光一闪”的创意,技术含量其实并不高。

    在决定利用水力之后,吕武已经将绞盘制作了出来,早就投入了使用。

    老吕家正在研究怎么让绞盘小型化,一旦获得成功,必定会进一步改变非常多的东西。

    家臣汇聚回来,开会的地点依然放在半山腰的庄园。

    之前,吕武已经看过相关的数据。

    他走的这四个月,老吕家又开垦了不少耕地,使总耕地达到十六万亩。

    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十六万亩当然养不活老吕家的全部人。

    目前年头,一户人至少需要三十亩的田,才能堪堪达到需要。

    而一家之口至少四个人,多的甚至十来人。

    家庭成员多,需要的耕田就越多。

    老吕家现在算上奴隶,人口已经超过八万。

    至于是八万多少,一时间很难算得清楚。

    将人集中起来,排队一个又一个走过去的统计方式

    数倒是数得过来,可并不是真的那么容易操办。

    首先怎么进行集中是个难题。

    集中起来之后的秩序保障是另外的难题。

    那些不能动弹的又怎么算

    停下劳作,造成的损失是多大。

    真的那么简单,不要以为古人就是蠢,早那么干了;现代进行人口普查,不用挨家挨户地去统计。

    吕武在会议上先提到可以将耕作区扩散出去。

    也就是,老吕家的实力够了,不用再将人口集中在一个区域,是时候建立更多的农庄,将土地更大限度的利用起来。

    虞显早就在等着这一天,拿出了自己做好的规划。

    吕武看后觉得没有问题。

    虞显接下来就要去根据那些规划进行建设,他做出保证,只要不发生劳动力被大量抽调的事情,来年老吕家的耕地将会超过三十万亩。

    因为经验累积足够,给他三年的时间,老吕家的耕地将会达到百万亩。

    百万听着挺多,其实也就是一万顷。

    吕武记得到了西汉初年,仅仅是汉武帝刘彻的舅舅武安侯田蚡,于黄河沿岸就有接近二十万顷的耕地

    尼玛

    一个家族就掌握了两千万亩的耕地

    太鸡儿吓人了

    吕武也是在连续剧看到的内容,有点不敢相信。

    毕竟,西汉才多少亩耕地,一个田蚡就占了两千万亩,有点夸张啊

    晋国耕地最多的郤氏,掌握了多少耕地

    在这一方面,没有家族会大大咧咧地公布数据。

    近些年,老吕家的粮食需要在外部大肆采购,起先主要交易的家族是韩氏和魏氏。

    后来,吕武搭上了智罃,等于打开了从智氏、中行氏和荀氏购买粮食的渠道。

    他近期在思考要不要跟郤氏联系一下,获得新的粮食采购渠道。

    按照虞显的保证,老吕家在三年内能开发到拥有百万亩耕地。

    问题是老吕家的人口只会持续增涨,不会呈现下降趋势,需要的耕地面积同样增多。

    吕武布置完了一些本来就预定该做的事情。

    宋彬忍了很久,问道“主,今次君上未赐下土地”

    这一次不止立下多个大功的吕武没有获得新的封地,几位“卿”同样没有土地上面的收获。

    吕武倒是听说晋国要吞掉秦国的一部分疆域,只是还需要跟秦国协商完毕。

    说是协商,其实就是压服。

    秦国这一次败得那么惨,有极大的可能性会屈服。

    只是哪怕秦国屈服,晋国疆域得到扩张,新增多少土地也是“卿”嘴里的肉,像吕武这种中小贵族只能干瞪眼。

    吕武寻求将“霍”拿到手,什么时候机会能降临,很难说得清楚。

    关于新增封地的话题被跳过。

    吕武示意他们都先别吭声,等了一下会,说道“建城早在两岁之前决定,一直未能付之行动。”

    一句话,家臣有一个算一个表情变得肃穆。

    有没有那个实力建城很考验一个家族的总体实力。

    秦国因为城池数量稀少,一直被视为弱国。

    很多中原诸侯国一想哎妈呀我的城池比秦国多,理所当然比秦国强啊

    这个是中原开发的时间久,其实跟即时实力强弱的关系不大。

    虞显非常激动地问“主,当下筑城”

    “不。”吕武可不想家臣起什么误会,说道“安排一万劳力,先修好下水道。”

    众多家臣懵了。

    在他们的认知中,建城不就是先筑好城墙的吗

    先弄下水道是个什么操作。

    虞显当然希望建城,抽出一万劳动力之后,耕田开垦岂不是要受到影响

    宋彬也有自己的想法,他希望吕武能够赐封更多的人成为武士阶层,增加老吕家的可征兵源。

    其余的家臣同样有自己的述求,希望能够得到一批劳力,去完成自己得到的任务。

    吕武听完他们倾述,一时间沉默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