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都市言情 > 纸上人 > _分节阅读_18

_分节阅读_18

作品:纸上人 作者:脂肪颗粒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然后她就蹲在箱子旁边开始拆信。

    拆开第一封信后,周慧也弯下腰,凑过来看,看了两眼后笑着说:“真感动啊先生,这个读者说他把您每次连载的章节都剪下来,贴在本子上细细收藏了呢。”

    是挺感动的,夸得雪兰都脸红了。读者一直在说她写得好,他非常非常喜欢,希望她能每天多写点,以慰他的相思之苦。

    “先生,你得给读者们回信才行。”周慧说。

    这……一大箱子信呢,怎么回?人家还过不过年了。

    过了一会儿,周慧奇怪的望着雪兰问:“先生,您怎么不高兴?”

    周慧当然奇怪,她听报社的前辈们说,他们定在每个月底把读者信函送给作者是有原因的。因为一般作者收到读者来信后都会特别兴奋,于是很积极地回信,一来一去会和许多读者成为笔友交流剧情,热情到连文章都顾不上写了,为防报纸开天窗,他们都是推迟的。所以,周慧以为就算没有高兴到蹦蹦跳跳,起码也应该笑笑啊,这面无表情是怎么回事呢?

    其实雪兰不是不高兴,她只是比较平静,没有那么兴奋而已。被后世网络轰炸长大的人,每天检查各种邮箱、论坛、企鹅、微博,还抽空摇一摇,跟陌生人聊聊天什么的,所以实在没有那么新鲜。

    而且网络尚且不安全呢,这信……

    虽然还没有后世美帝国主义互相邮寄的炭疽病毒,但万一收到黑粉读者寄来的毛毛虫尸体也会吓死人的。而且她写《燃秦》的首要目的是赚钱,如果不是没钱活不下去,她根本不会花这么大力气写文章,不过是仿照后人的创作灵感而已,又不是她自创的,所以也没什么可自豪的。

    雪兰开始认命地写回信。

    一开始她只是抱着敷衍的态度在拆这些信,可是渐渐地她读到了一些事情,一颗心忽然变得柔软了起来。

    “每天最期待的,就是买张《京郊晚报》,一到手就迫不及待去看。即使每天工作累到不想动,可是只要看到您的故事,似乎就可以笑出来,也有了明天能工作到晚上的动力了,因为无论如何,还有您的故事在等待我。”

    “山岚先生,我真的很佩服您,因为您写了这么好的一个故事。这样的奇思妙想,这样的故事发展,作者一定是个很特别的人。祝作者身体健康,阖家幸福。”

    “我为您的故事吃不下饭睡不着觉,情节发展到高潮的时候,一整天都在焦急等待,总是凝望窗口,看报童来了没有,您知道我这种期盼又难捱的心情吗?”

    “山岚先生,我是个男学生,我们班上的同学都在看您的《燃秦》。大家都喜欢的不得了,所以一起骨气勇气,给您写了信,万望没有打扰到您的工作,祝心情愉快,写作顺利。”

    真是的……这些都是大老爷们吧,这么煽情干什么……

    当看到一个叫郑童飞的人的来信后,雪兰直接就愣住了,一时间万般滋味在心头。

    “我看不见东西,是我身边的人读给我听的,我很喜欢这个故事,您描述的世界这么美丽,仿佛让我的世界也蒙上了色彩,谢谢您,山岚先生。”

    其实雪兰自从离开了妈妈后,就觉得自己已经死了,她的世界非常消极。哪怕是跟李氏三姐在一起,她也只是随波逐流,活得浑浑噩噩,想着尽力帮两个可怜的女人一把,但她对她们的感情并不深厚,在她眼里,她们不是她真正的亲人。

    前世她有心脏病,不能情绪起伏太剧烈,所以她不能谈恋爱,不能交朋友,不能生气,不能大笑,她所有最强烈的感情都给了自己的母亲。而现在,她忽然觉得自己的心跳了一下。

    如果说她之前只是满足于写作能赚钱,那么现在就是产生了点奇怪的感觉,她自己也说不明白是什么……

    ☆、第章

    她花了一天的时间给每个人写了回信,回信都很简单,只是寥寥几句话,但也都送上了祝福。

    而那个叫郑童飞的读者,雪兰有些犹豫,不知道该如何回复。

    最后她把自己的一个书签寄过去了。

    这书签是她来到北平后留下的,一枚梧桐叶。

    她把树叶夹在一本书里,干后表上糨子,做成了书签。

    她在信纸上写道:“它从我眼前落下,我看到了它,捡起了它,把它漂流到你的手中,今后它会漂流到何方,我不得而知,只感念这份特殊的缘分,愿没有色彩的地方也能触摸到真实,雪后山岚留笔。”

    终于积攒了几万字的存稿,雪兰终于可以舒舒服服过个大年了。

    虽然雪兰能赚不少钱,可李氏依然非常节俭,她只给两个女儿裁了缎子,买了新棉花做棉袄,她自己还穿着旧衣服,让她自己也做一身,却说什么也不肯。反而买了一大堆鸡鸭鱼肉回家,说要祭拜刘家祖先……

    她说:“我们虽然离开了刘家,但你们都是刘家的血脉,祭拜一下祖宗,他们来年保佑咱们平安无事,身体健康。”

    真是败给她了。

    年三十这天晚上,听着外面的鞭炮声,三个人坐在炉子旁守岁。

    李氏忽然说起了自己的事。

    “我刚记事的时候,就被我爹卖了,卖给了戏班子,印象里是娘病了,下面还有两个妹妹,一个弟弟。后来我叫老爷娶回家当了姨太太,那时候还托人去找过他们呢,结果……家里早没人了。我本以为自己就是个孤苦的命,没想到还有你们两个小闺女,有你们俩,我这辈子也就知足了。”

    “娘,别难受,等将来我和妹妹都成家生了孩子,家人就多了,过年也就热闹了。”三姐握着她的手说。

    “嗯,我等着这天呢。”李氏感慨地说,“这半年来过得颠簸,要是以前,我是万万想不到自己能带着你们出来过日子的,多亏我生了两个好女儿。”

    守到天亮的时候,她们吃了饺子,正打算上床睡觉,谁知有人来敲门拜年了。

    先是几个邻居,然后是周慧和许编辑。

    许编辑还顺便要走了雪兰的稿子。

    “我就知道你这里能拿到稿子。”许编辑笑着说。

    周慧偷偷告诉雪兰:“作者过年都忙,基本不怎么写,报纸都快开天窗了,还拿转载文章充数呢。”

    当然人家许编辑也不是专门来收稿子的,他还给雪兰和三姐一人一个红包呢。

    年初十的时候,雪兰她们上了街,决定逛逛京城。

    来到北平有段时间了,大部分时间都在为生计奔波,还整天担惊受怕,根本没有好好看看这里。她们早想出来逛逛了,毕竟是皇帝老爷住的地方呢。

    雪兰问李氏和三姐想去哪里。

    李氏没有意见,只说:“你们爱去哪儿就去哪儿,我跟着你们。”

    三姐说:“那咱们去看看皇宫。”

    雪兰说:“皇宫有啥好看的,你又进不去,光能看看大门口。”

    “那也是皇宫啊,你在这里没见过皇宫,也好意思说住在北平。”三姐道。

    那好,三个人穿戴好了,去看皇宫大门。

    皇宫的大门坐落在不知道哪条街上。

    北平太大了,她们出去后直接坐上黄包车想去皇宫。

    弄得人家拉车的小伙子喊了声:“奶奶哟,我倒是愿意挣这些钱,不过我跑到半路就得累趴下,不如你们坐汽车去吧。”

    三个人尴尬的从拉车小伙子那里问明白了,然后坐了汽车,又坐黄包车,这才终于到了皇宫门口。

    皇宫大门紧闭,但确实是巍峨啊,这么高的墙,得有好几层楼高。

    三个人站在下面仰头望,一直感慨,真高啊,真大啊,好厉害啊。

    不过就是站在一堆做买卖的小贩中间,好像有点土老帽进城的感觉。

    门口卖菜的、卖鸡鸭的、杀猪的、买糖葫芦的……果然是旅游胜地啊,商业就是兴隆。

    她们在一个馄饨摊坐了,边吃边聊天。

    李氏很认真地问:“皇宫里还有皇帝吗?老佛爷死的时候不是立了个小皇帝吗?他还住在里面吗?”

    “听说这里已经改成博物馆了。”三姐道,“现在没有皇帝,只有总统了。”

    李氏叹道:“哎,真可怜,那可是皇上呢,这年头真乱啊。”

    “娘,你不懂,这叫反对封建,反对帝制,提倡自由民主、人人平等,人人都能当皇帝。”三姐说。

    “人人都能当皇帝,那不早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