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旧恩(穿越) > 分卷(209)

分卷(209)

作品:旧恩(穿越) 作者:藕香食肆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李常熟自然是在胡说八道。忤逆不孝的罪名只适用在同宗尊长之间,对女婿没有约束力。

    不过,以李常熟与蒋占文在县里的人脉,非要告徐浓谋杀岳母,也能往十恶中的不睦中强行坐罪。只是张氏就摔了个脑袋,不曾死亡,徐浓多半也不会实刑这年月,草菅人命没那么容易。

    徐浓不大懂得律法,只知道忤逆不孝是告实在了就会掉脑袋的大罪,登时就被唬住了。

    李常熟居然还带了幕宾前来,当场就写了一封放妻书,叫徐浓按了手印,又叫了中人来做见证。问明白徐浓和蒋二娘的婚书没有去衙门过契,李常熟就宣布二人夫妻情绝,马上叫人去徐家搬蒋二娘的嫁妆他来时车马萧萧,原来就是带着车和箱笼,准备替蒋二娘搬东西。

    蒋幼娘心急外边的情况,张氏病情稳定正在昏睡,她就把张氏留给蒋元娘照顾,自己溜到谢青鹤屋内,一趟一趟来回报信,向谢青鹤和蒋二娘转述堂中发生的内容。

    谢青鹤隔着窗户听见马车押着徐浓回家的声音,说:大姐夫未免太上心了些吧?

    蒋幼娘还是个小姑娘,转述李常熟和蒋占文谈话时,只照着她自己理解的东西去说。她说李常熟要借院子给妻妹和妻弟住,就把前院后院的话给略去了,所以,谢青鹤暂时不知道李常熟的目的。

    蒋幼娘高兴地说:管他的呢。二姐姐就这么和离了!

    蒋二娘则是欲言又止。

    她这半个月去了李家几次,主要是探望蒋元娘,想要修复姐妹感情。除了初次登门之外,其后几次每次都会碰到大姐夫,不管她怎么避忌,蒋元娘怎么暗示,大姐夫都赖着不走。

    后来,蒋元娘就叫她没事不要去李家了。蒋二娘很明白长姐顾虑的是什么。

    这事她和蒋元娘有默契,却不太好开口对弟弟妹妹说。

    反正咱们也不会去县里住吧?蒋二娘突然说。

    谢青鹤从她的态度中看出些端倪,安慰道:如今不会。以后纵然去了县里,咱们也住自己的屋子,哪有攀着姐夫家的道理?

    蒋二娘顿时放松了下来:对!

    这个脸还肿着的姑娘才放下心头大石,又操心起其他:也不知道娘伤得怎么样了。

    蒋幼娘说:娘喝了药睡着了。

    蒋二娘又焦虑地说:我本来也没什么嫁妆,大姐夫带着那么多马车去我家去徐家搬嫁妆,那能搬出些什么呢?平白叫人笑话。婆婆只怕要吓到了,她是个善心人,我也不想让她难过

    她在屋子里不停地转悠絮叨,说些没谱的话。

    蒋幼娘刚开始还给她出主意,安慰她,后来发现她就是絮絮念叨,也就不吭声了。

    蒋二娘念了半天才发现没人理她了,回头看着弟妹,尴尬焦虑地说:我是不是看着像个疯婆子?我这样子真的是很不该

    谢青鹤拿出三个茶杯子,斟了三杯茶:敬自由。

    蒋幼娘率先捧场:恭喜二姐姐逃出生天!

    我纵然想要和离,也不想叫娘摔破脑袋,留下残疾。蒋二娘说着眼泪流了出来,她那时候在门外拼命敲,催促我快回来,说弟弟病得难受

    蒋二娘拉住谢青鹤的手:英洲,弟弟,娘就有一千个不对,她对得起你。

    谢青鹤知道蒋英洲是什么下场。

    所以,不管张氏做了什么,他都没有一丝动摇:她的错处,就是太对得起我了。

    溺子如杀子。

    在溺杀蒋英洲这件事上,张氏居功至伟。

    第161章 溺杀(7)

    李常熟使下人带着车马去徐浓家搬蒋二娘的嫁妆,小镇平门也不如大户人家那么讲究,十里红妆还得发几份嫁妆单子,本身蒋二娘也没有多少嫁妆,能贴补娘家的也早早贴了回来,李家的下人就不管不顾,直照着徐家最值钱的东西往车上搬。

    蒋占文也不是傻子,见李家大车从徐家拉回来各色家什物件,他就冲着大女婿哼了一声。

    李常熟是存心要纳蒋二娘为妾,把事情都做绝了。

    张氏在徐家出了这样的意外,蒋二娘与徐浓尚未生育子女,和离归家也不稀奇。但是,二人和离之后,李常熟还仗着声势使人去徐家这么一抢,叫徐浓放妻之后还得脱一层皮,消息传出去之后,谁还敢动再娶蒋二娘的心思?

    蒋二娘再嫁本就艰难,再有离婚抢前夫的恶名,别人不敢娶她,不正好落在李常熟手里?

    蒋二娘很担心:也不是我的东西,传出去倒是他家遭了贼。

    谢青鹤安慰道:姐姐若想再嫁,我自然给姐姐挑个好的。

    别的不敢说,谢青鹤自认相人颇有心得。何况,他没有乡土之念,也不像张氏那样非要把女儿留在身边随时贪些小便宜,镇上找不到就去县里找,县里找不到就去郡上找,给蒋二娘挑个夫婿总是容易的。

    蒋二娘叹气道:哪里烦恼再嫁的事了?只怕这事传出去说我家理亏。再者,婆母她是个好人,我不在家,她年纪大了无人侍奉,又被拿了这么些东西真怕她急坏了身子。

    蒋幼娘也说:姐夫虽不好,姐夫他娘倒是个难得的和善人。

    谢青鹤:

    折腾到现在已是深夜。

    李常熟把蒋二娘的婚事搞黄了,又帮着蒋二娘抢了夫家,这才心满意足地告辞。

    蒋元娘一直在屋内照顾张氏,对丈夫和亲爹商议的事情全然不知。被丈夫叫出门来,她才想起自己归来都还没去探望弟弟,想着下人还在套车,就与丈夫商量:弟屋里灯还没熄,我去看看他。

    李常熟想纳二娘为妾,对岳家各人都很宽和大方,遂点头应允:去吧。咱不急。

    蒋元娘提着斗篷往前,走路都带着风。

    李常熟看着她骄傲的模样,摸了摸自己的胡子。

    他这样年纪的男人,想要收服一个比自己小二十岁的女子,就有无数的手段。

    平日里李常熟从来不管蒋家的事情,蒋元娘暗地里贴补娘家,为娘家奔忙,他只是不闻不问,既不怪罪蒋元娘吃里扒外,也不会帮着蒋元娘一起孝敬娘家。

    如今蒋家出了大事,丈母娘受伤昏迷,蒋元娘六神无主之时,他跟着蒋元娘一起回娘家处置,哪怕他每一分处置都是为了纳蒋二娘为妾,动机不纯,蒋元娘还是对他的主动出力感动不已。

    哪怕他什么都不做,只是跟着蒋元娘来蒋家一趟,蒋元娘都会对他感恩戴德。

    这妇人啊,就是不能对她太好,多了不稀罕。切要时露一点点温柔,她才能铭记感恩一辈子。

    家里出了这么大的事情,张氏头缠纱布脚打夹板地躺在床上,蒋二娘和离归家前途未知,蒋元娘眼底却有一股飞扬的神采。这股神采的来源,正是李常熟的陪伴与支撑。娘家出了事,丈夫带着车马人手气势汹汹来帮忙撑腰,这是多么有面子的一件事?蒋元娘从来没这么风光过。

    她推门进屋时,张望弟妹的眼神里都多了一种掌家贵妇才有的矜持,走路时更是腰板挺直,真正带了些探视的审视与恩慈,温柔地问:你今日好些了吗?没有吓着你吧?头还疼么?药吃了没?

    谢青鹤一一回答之后,蒋元娘又去安慰蒋二娘:事已至此,你也不要想太多,想来想去,倒是把身子怄坏了。我瞧你这脸上伤得也不轻唉,怎么就闹到这个地步,夫妻之间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必要动手打人呢?

    蒋幼娘都忍不住抬头瞅了她一眼。才说不叫二娘多想,自己又来提?

    蒋元娘轻轻抚摩二妹的脸颊,说:明天我叫丫鬟把家里上好的敷粉胭脂送来,你呀,好好养着脸上的伤。纵是离了汉子,日子还得照旧过。

    蒋二娘嗯了一声,又谢了她的胭脂花粉。

    蒋元娘挨个点名,也没有漏掉蒋幼娘,直接打发她去照顾张氏:二妹要照顾弟弟,你多看顾娘和家里,不要贪玩。

    蒋幼娘有些不服,她是唯一没出阁的闺女,张氏一直把她当牛使唤,这些天更是吭哧吭哧累得跟狗似的,哪里就贪玩了?

    蒋元娘又回到床边,给弟弟塞了个荷包,这才转身离开。

    她走之后,屋子里静悄悄的。

    谢青鹤见蒋幼娘嘟着嘴,把荷包给她:喏。别生气了。

    蒋幼娘拆了荷包发现是一张十两的银票,顿时眉开眼笑:给我吗?真的给我吗?

    谢青鹤点点头:三姐姐辛苦了。

    蒋幼娘得了这一句辛苦,倒是比拆出十两银子更高兴。

    这么多年来,在家当牛做马都是该当的,都是女孩儿的本份,连蒋元娘都训诫她不要贪玩,反倒是从弟弟口中得了一句辛苦,认可了她的付出。蒋幼娘浑身都似充满了力量:不辛苦!我去照顾娘了!你和二姐早点睡啊!

    蒋二娘见她奔出门去,才小声说:怎么睡得着。

    这一天对蒋二娘来说最是艰难混乱,她甚至没有和离带来的解脱感,母亲的伤病,生活的骤变,对未来的惶恐,一切都让她心烦意乱。

    谢青鹤也没法安慰她。

    在蒋二娘的心目中,弟弟仍旧是靠不住的。

    谢青鹤这边熄灯睡了,蒋二娘跟着蒋幼娘都是一夜未眠。二人轮流照顾昏睡的张氏,只怕她半夜睡迷糊了动着伤口,蒋二娘还得去收拾被李家下人搬回来的箱子。

    蒋占文从半夜就在不停地发脾气。

    两个女儿照顾受伤的妻子,他在床上躺不下,只能睡在榻上。

    蒋占文一会儿嫌弃里屋亮着灯,叫他睡不着,蒋幼娘只好把灯吹熄,借着月色守在张氏床前。没一会儿,蒋占文又嫌弃女儿进进出出有动静,打扰了他休息,蒋幼娘只好脱了鞋子,踮着脚走路。

    好不容易熬到后半夜,蒋占文睡实在了,才消停了不久。

    次日一早,蒋占文起了床,没有张氏伺候洗漱,他就拍桌子大骂女儿不勤快。

    蒋二娘闻声,连忙打了热水进屋,伺候爹把脸洗了,牙擦了。蒋占文又把衣橱门板摔得哐哐响,非要把张氏吵醒,问她那件湖绸的衫子放哪里去了。蒋幼娘连忙过来帮他找:爹,衣裳是我洗的,我来找。您别着急。

    蒋占文换好衣服,吃了蒋二娘做的早饭,走出门来,又训斥蒋二娘:那东西摆在院子里堆了一地,就这么摆着?幼娘还知道熬夜照顾你娘,你倒是睡得安稳,还不快把东西都归置了?出门两年倒是学得邋遢习性,都是你那夫婿太过娇宠了!

    蒋二娘只得低头认错,连忙去收拾院子里的东西。

    谢青鹤一大清早就听见蒋占文挑剔这挑剔那,心知这地方是真的不能待了。

    他早先只觉得张氏聒噪,哪晓得这两公婆是一路货色。蒋占文之所以不闹,是因为张氏把他伺候得很好,衣食起居都很舒坦,家里也有张氏管束,蒋占文只管作威作福,自然不必闹。

    现在张氏躺下没人照顾他了,蒋占文马上跟着作妖。

    往日蒋占文也不会常待在家里,只是蒋二娘和离是打着张氏重伤的旗号,他要拿出尊重妻子的体面,也不想去听别人议论女儿和离归家的事,这才捂在家里不动。

    家里多了蒋占文一个人,家务活就是成倍的增长,光是伺候他就忙得蒋二娘团团转。

    原本家里中午可以随便吃些,蒋占文在家,就得一碗肉、三碗菜,还得配上汤水。现在镇上议论多,蒋二娘也不好出门买菜,只好叫蒋幼娘拿着钱出门,她还得收拾院子里的箱笼物件,时不时去给蒋占文添茶倒水找东西。

    张氏昏沉沉地睡了一夜,醒来找不着人,扯着嗓子在里屋喊人。

    蒋二娘忙得脚不沾地地飞奔进屋,伺候张氏用了尿壶,送了茶饭,正忙碌的时候,蒋占文又要添茶拿热帕子,蒋二娘去得晚了一步,蒋占文知道她在照顾张氏,倒也没有喝骂,只是阴着脸运气。

    没多会儿,张氏从蒋二娘口中听说自己的脚说不得要落下残疾,忍不住哭了起来。

    她就是个大嗓门,哭起来动静也大,谢青鹤在厢房都听见了。

    听见张氏的哭声,谢青鹤嘴硬归嘴硬,仍是动了恻隐之心。

    他盘算着从哪儿弄上一副针具,半夜溜进隔壁给张氏治一治。对他来说,也不过是举手之劳。

    正在这时,在堂屋喝茶的蒋占文发了脾气,冲到内室,对着张氏劈头盖脸一通数落:大夫是说,或有残疾,也不是一定就会瘸了。你自己努努力,好好养一养,未必就瘸了。多大人了就扯着嗓子哭?

    这话无情得使人心痛。

    伤病之事,哪是病人努努力就能好的?哪个病人不想自己恢复健康?

    张氏被训得连哭都不敢哭了,只得躺在床上默默抹泪。

    谢青鹤只得蹬鞋下床,走进堂屋。

    蒋占文很吃惊:你怎么起来了?快来坐下。头还疼不疼?是不是你姐姐忘了给你熬药?

    听见娘哭,我来看看。谢青鹤走到张氏床前坐下,握住张氏的手。这双手老茧遍布,极近辛劳,对外说是体体面面的秀才娘子,操持家业又哪里养尊处优得了?

    张氏从来没有受过来自儿子的关心,一时感动得又哗哗流泪。

    谢青鹤见她两只脚包得严实,也不知道伤成什么样子了,不过,他医术精湛,筋骨外伤尤是一绝,邱大夫既然放话说可能恢复,可能残疾,那就还有一线可能,落在谢青鹤手里就是十足把握。

    他既然有把握治好张氏的腿,就敢打包票:娘,您不必担心脚伤。能治好咱们花银子治,治不好儿子就是您的脚。

    儿子才是老母亲的最后的希望,听见儿子打包票支撑自己后半生,张氏所有的恐惧都消失了。

    丈夫靠不住,自己肚子里爬出来的儿子还能靠不住?他日给儿子娶上一门好亲,自然有儿媳妇当牛做马照顾自己,瘸腿算什么?断腿都不怕!张氏对瘸腿的恐慌,被丈夫训斥的郁闷,都随着谢青鹤这一句话烟消云散,破涕为笑:哪里就要你了。有我儿这句话,娘的腿必定能好。

    谢青鹤还要在张氏床前照顾,蒋占文和张氏都赶他出去,非要他卧床休息。

    这会儿蒋二娘已经离开了徐家,谢青鹤也不是很想继续装病。

    既然不让他照顾张氏,他就去蒋占文跟前陪着,不让蒋占文花式作妖。

    蒋占文要喝茶,他就病歪歪地站起来倒茶,蒋占文要擦手擦脸,他就病歪歪地起身找热水搓帕子把蒋占文唬得不行,说:叫你姐姐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