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七零年代青云路 > 第169节

第169节

作品:七零年代青云路 作者:鹿子草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一个三十多岁的大嫂提着一小把青菜走了进来,“早就听到你们这边的热闹了,我一猜就是小宋的家属来了。”

    “这是黄教导员的爱人,云芳嫂子。”宋恂给双方做了介绍。

    李云芳将那把青菜塞给项小羽,笑道:“这是我在院子里自己种的菜,给你们尝尝鲜。要是小宋主任自己在家,我可不敢给这样的文化人送菜,这是看着家属来了我才壮着胆子上门的。”

    见她穿着一身农村最常见的粗布褂子,腰上系着围裙,项小羽接过青菜,便亲热地挎上她的手臂,“哈哈,他再是文化人,还不是娶了我这个村姑!早就跟咱们农民阶级打成一片了!”

    项小羽将人带进了小客厅,笑道:“宋主任在我们生产队的时候也是要下地干活的,回头我让他也在我们的小院里开出一块菜地,种点你那边没种的菜,到时候咱们两家一起吃!”

    李云芳回头偷摸打量一身干部打扮的宋恂,白衬衣黑裤子,一看就是干干净净的文化人,听说还会说外国话呢,着实没想到人家还能下地种菜。

    “那宋主任可比我家老黄强多了,老黄是个连油瓶子倒了都不扶一下的,让他管管菜地的活跟要他的命似的。”

    项小羽呵呵笑着没接话,从饭桌上拿起一包零食递给她,“我们生产队靠海,这是我们那边的特产,云芳嫂子带回去给孩子当个零嘴吃吧。”

    李云芳没想到自己能用一把小青菜换来这么一大包东西,没好意思接。

    项小羽强硬地塞进她手里说:“我跟我娘初来乍到,没什么亲戚朋友在县城,都说远亲不如近邻,咱们都是从生产队出来的,以后嫂子你再多送我两把香菜就是了。”

    隔壁西边户安家的正屋里,安建业正在催促自家磨磨蹭蹭的媳妇。

    “人家云芳嫂子已经先你一步过去了,你赶紧的吧!”

    “等她走了我再去。”甄秀英对着镜子打理头发,“我跟那样的农村妇女说不到一块儿去,碰上了也是别扭。”

    “我也是农村出来的。”安建业皱眉说,“这种话你以后最好少说,别忘了你现在住的是什么地界,万一被人听去了,给你开个检讨会都是轻的!”

    甄秀英气弱道:“我这不是在家说嘛。”

    “那也不行!”安建业催道,“你不是想当中心小学的讲解员嘛,不趁着宋主任媳妇来的机会去那边走动走动,你还想等到什么时候?”

    甄秀英不想听他絮叨,听到李云芳似乎已经从隔壁离开了,便拎了一小包水果糖,起身出了门。

    项小羽送走了东边的邻居,又迎来了西边的。

    这位邻居一看就跟云芳嫂子不是一路人,言谈间也知道了,人家是县中心小学的音乐老师。

    “好多听众都来信说,让我们渔业电台更新一下播放的曲目,我还正愁没有头绪呢,甄老师你是专业人士,回头你帮我们电台推荐一些适合在休息时段播放的曲目吧!”

    甄秀英不料自己这位新邻居竟然还是一位播音员,不用跟像李云芳那样的村妇打交道,她心里倏地一松,只说让项小羽随时来家里找她。

    宋恂陪在一旁瞧了半天热闹,见他媳妇能游刃有余地与邻居们交往,便将空间留给妇女同志们,独自抱着两个儿子出门放风去了。

    *

    宋恂来到县委以后发现,有一点县委与公社是相同的——所有干部都要参加劳动。

    在公社时,干部们得在农忙时下地干活,而县委这边则需要所有干部轮流去食堂帮厨。

    这是县委已经持续了七八年的传统,前些年运动刚开始的时候,县委大院也被波及了,工作人员的人数锐减,有去劳动的,有去学习的。所以各局办的工作人员需要轮流到食堂工作,每次四五个人,在后厨择菜、洗菜、卖饭、打饭。

    如今县委的人手虽然多了,但是领导干部在食堂帮厨的传统还是被保留了下来,按照冯主任的话说,这也是为人民服务的一种表现形式。

    县委食堂里除了做菜的大师傅、面案、切墩的学徒和一个打扫卫生的大嫂,再没有其他工作人员。

    这个礼拜该轮到县委办公室的同志来食堂帮厨了。

    宋恂还是头一回来食堂干活,他和另一个副主任邱大为被分到了择菜洗菜的活。

    “宋主任,昨天你爱人去我家串门还带了不少吃的,谢谢了啊!”邱大为一边慢腾腾地择菜,一边跟宋恂聊天。

    项小羽这两天具体去了谁家串门,宋恂还真不清楚,他甚至连邱家住在哪都不知道。

    “客气了,她刚从老家过来,带了不少特产,这些天一直在家属院到处串门跟人聊天呢。”

    并不是只送了你们家。

    “听说你是个大学生,”邱大为挑拣着菜叶子说,“那你应该兼任一下咱们办公室审阅稿件的工作啊,咱们这里属你的学历最高了。”

    宋恂客气笑道:“我大学读的是工科专业,写稿子的功夫远不如咱们办公室里那些笔杆子。我给人家审阅稿件不是贻笑大方嘛。”

    邱大为不为所动地继续劝:“那有什么,你也是咱们县委办的副主任,理应分担一些办公室的事务……”

    “邱主任,”宋恂扔下手中的芹菜叶子,一脸为难道,“你也知道,咱们县的外事工作刚开张,现在还处于创业阶段,事情多,人手少,四五个人,七八条木仓,根本就忙不过来。你看我哪还有时间管咱们县委办的事情?你跟马副主任多担待,能者多劳吧。”

    他来的时间不长,但也看出来了,邱大为确实跟另一个副主任尿不到一个壶里。

    县委日常文书处理的工作一直是由马副主任负责的,包括审阅稿件。

    邱大为摩挲着白菜梆子,还想再说什么,却听吕薇突然横插进来说:“邱主任,择菜洗菜的活,哪能让您干啊!我总是弄错粮票,咱俩换换吧,您到前面卖饭打饭去!”

    他本就不乐意在这里择菜,闻言客气几句就跟吕薇换了位置。

    见他走远了,吕薇才低声对宋恂道;“主任,你可别被‘媒主任’忽悠了!”

    “谁是‘媒主任’?”

    “邱大为。”吕薇翻个白眼。

    宋恂不知这里有什么典故,就没吱声,抬头瞅她一眼等待下文。

    吕薇坐到小板凳上择菜,犹豫片刻才说:“这个邱大为连小学都没毕业,大字不识几个,是靠着那什么上来的!”

    她挥舞着白菜叶子做了一个打砸的动作。

    要不是宋主任在她们收礼的事情上网开一面,吕薇才不会跟他说这种事。

    “最开始的文书处理工作都是由他主动负责的,不过他给冯主任交上去的第一篇稿子就出了洋相。在文员写好的稿子上,他自作聪明地加了几句狗屁不通的话,最出名的就是那句,‘要发扬大姑娘做媒人,先己后人的精神’。”吕薇憋着笑说,“冯主任回来以后发了好一通脾气,再不让他处理县里的文书了。他现在发挥特长,整天组织大家开展政治学习。”

    宋恂好笑地点点头,算是知道了邱大为的底细。

    “这样的话以后不要再跟别人说了。这里不用你择菜,你还是回去卖饭吧。”

    “没事,这些活我在家都干惯了。”

    宋恂将她手里的菜接过来,“去吧,你跟齐麟换换。早上刚接到市里的电话,下个月要接待一个来咱们市里交流访问的歌舞团,我有事跟他交代。”

    *

    县委家属院里,闺女女婿都去上班以后,苗玉兰在家里一边带孩子,一边洗洗涮涮。

    眼瞅着时针指向十点了,她将围裙一脱,就从里屋提出一个扁担,锁上家门便挑着扁担出门了。

    李云芳在隔壁院子里打理菜地,见到苗玉兰便热情地招呼:“婶子,你挑着两个筐子去哪儿啊?要不我帮你挑过去吧?”

    “不用!你忙吧,我出去转转。”苗玉兰挑着扁担,轻松地摆手。

    没给对方继续打听的机会,这老太太就脚程极快地走远了。

    她对县城还不太熟悉,从县委家属院出来以后,挑着担子找了半天也没找到地方。

    只好将扁担小心地放到地上,先找个背阴的地方歇会儿。

    “大娘,你是卖鸡鸭还是卖鱼的?”有个年轻的小媳妇,见她面前放着两个筐子,筐子上还扎着一层像纱窗似的绿色渔网,隐约还能见到里面有东西在动。

    想当然地以为这老太太是去黑市卖东西的。

    “我什么也不卖,就是坐着歇会儿。”苗玉兰扇着风摆手。

    小媳妇走了以后,又陆续来了两个人悄咪咪地打听她是卖什么东西的。

    苗玉兰被烦得没辙,掀开渔网伸手进去检查一番,确认没什么事,便重新盖好,打算挑担子走人。

    “同志,你先等等!”一老一少两个带红袖箍的同志从不远处快步走过来。

    那表情像是生怕她跑了。

    苗玉兰没跑,放下扁担等着她们走近。

    “同志,按照规定,农村社员不能随便进城买卖农产品。”红袖箍大娘面容严肃。

    “我不是来卖东西的。”苗玉兰解释,“就是在树底下歇会儿,这就走了。”

    两个红袖箍不信,她们早就瞧见有好几个路人过来跟她讨价还价了。

    “请你把筐子上面的遮挡拿开,我们需要检查一下。”

    苗玉兰一边将筐子上的夹子拆下来,一边乐颠颠地说:“这筐子里的宝贝蛋,我可舍不得卖,哈哈,你们可别给我没收了啊!”

    一个筐子上的渔网被掀开,两个红袖箍往里面一瞧,恰巧与捧着脚丫子啃得欢的小娃娃对上了视线。

    第102章

    苗玉兰用扁担挑着两个大外孙, 去了不远处的县委大院。

    “同志,你帮我喊一下县委办的宋恂。”苗玉兰跟收发室里的门卫商量。

    “你找宋主任干什么?”门卫从窗口探出头来,见她挑着个扁担, 身后还寸步不离地跟着两个戴红袖箍的, 不由心下狐疑。

    “宋恂是我女婿, 我找他有事!”苗玉兰总不好说自己被红袖箍怀疑是偷孩子的,只好带着人来找孩子的亲爹作证。

    门卫瞟到两个红袖箍对自己挤眉弄眼, 没看懂这三个妇女搞什么名堂。

    不过,宋恂是刚来县委工作的,他确实不了解对方的家庭情况,想了想还是往县委办拨了一通电话。

    少顷, 他放下电话摇头说:“宋主任没在办公室,据说到食堂干活去了。”

    苗玉兰心里犯嘀咕, 小宋已经来县里当干部了,怎么混得还不如在公社呢,堂堂一个外办主任,还得去食堂干活……

    她回头瞅瞅虎视眈眈地两个红袖箍, 再次解释:“这两个孩子真是我孙子!我骗你们干嘛呀?”

    两个红袖箍跟着她来县委大院, 其实心里已经有些松动了,可是见她咋咋呼呼地喊了半天人,也没见她口里那个当干部的女婿出面, 不禁又怀疑起来。

    苗玉兰被这两个死心眼的红袖箍盯着, 又听到延安在筐子里哼哼唧唧,像是要哭,只好先将延安抱出来哄了哄, 然后扭头问门卫:“宋主任有一对双胞胎儿子的事你知道吧?”

    门卫点头, 听人提过。

    苗玉兰将另一只筐子里老老实实望天的吉安亮出来给他看, “这小哥俩就是宋恂的儿子。”

    门卫一看这俩娃果真长得一样,态度明显热情了几分。

    瞧见骑车进院子的一个年轻人,赶紧招手喊道:“小赵干事,你一会儿经过食堂的时候,把这位同志带过去。”

    瞟一眼杵在旁边的两个红袖箍,他又强调道:“送到县委办的小宋主任跟前,见到人以后你再离开啊!”

    宋恂刚在后厨择完菜,正准备接水洗菜呢,便听到前面一阵骚动,还有人在外面喊自己的名字。

    吕薇跑过来说:“主任,你赶紧到前面看看去,你岳母来了!身后还跟着两个红袖箍!”

    宋恂:“……”

    他放下东西快步走出去,正瞧见一帮人围着两个藤条筐子,看稀奇似的往里面张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