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4节

作品:毕业后我回家养蜂了 作者:兰拓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没想到却被这小子给讹上了。

    “校长,我这边工作已经辞掉啦,明天就过来报到!”

    “对了,我带我妈一起过来,您看能不能先帮我在村里租个房子?民宿太贵,住不起,嘿嘿~”

    江百川:“……”

    ……

    曲家,曲景江挂断电话,想到淳朴热情的郎山人民,嘴角忍不住掀起了一抹温暖的笑容。

    都说郎山那地方又穷又苦,可没人知道,在郎山那几年,却是他这一生最快乐的时光。

    想到这里,曲景江嘴角刚扬起的一点笑容渐渐消失了。

    他没有告诉江百川,如果不是因为家里这帮所谓的亲戚,他的父亲也不会突然去世。

    曲景江的父母虽然是农村人,但都是有本事的,夫妻俩从赶集卖早点起家,慢慢经营起一家农资店,后来又攒钱在城里买了一套房,算是农村过的比较好的人家了。

    可坏就坏在曲父给儿子买的这套房子上。

    亲戚有一心盼着你好的。

    也有恨你有、笑你无的。

    曲景江的父亲比较惨,摊上了一个偏心眼的亲娘,还有两个不省心的弟弟,虽然他们夫妻这些年几乎是承担了两个老人的养老开支,还时不时的接济一下两个弟弟家,但他比两个弟弟有钱,这就是他的原罪了。

    本来两个弟弟只是偶尔借着爸妈的名头来打个秋风,找大哥借点钱什么的,可听说大哥居然给还没结婚的侄子在城里买了房,两家人顿时心思就活跃起来。

    他们不知道曲父为了给儿子买婚房,还在银行借了一百万的房贷,那都不重要!

    他们只知道曲景江在城里有房子了,而他们家孩子却只能租房子住。

    大哥怎么能这么偏心呢?

    景江这小子毕业了也不好好找个工作赚钱,反而跑到山沟沟里去当什么代课老师!听说一个月就挣千把块钱,还不够养活他自己的呢。

    亏得大哥花了那么多钱供他上学!

    这钱还不如拿出来给他们家儿子娶媳妇呢?

    两个弟媳妇一边一个搀着曲老娘,坐在曲景江家的农资店里,又哭又闹,逮着一个进店买东西的客人就拉着人家诉苦,说儿子/大哥没良心,自己家在城里买个房子,宁可空着也不给侄子们住,把曲家农资店搅得连客人都不敢上门买东西了。

    曲母气得在家里直抹泪,想给儿子打电话,又怕耽误儿子工作,没想到就这么一犹豫的功夫,丈夫就出事了。

    曲老娘一贯是个不讲理的,见大儿子死活就是不同意把城里那套房子拿出来,给三兄弟一起用,站起来一头就往儿子身上撞。

    农村老太太撒泼无非就那几招,曲老娘都是用惯的了,谁知道那天正赶上下雨,曲家门市部后面堆放杂物的地上长了青苔特别滑,曲父被曲老娘一撞,脚下没踩稳,当场就后脑勺朝下,重重摔在了地上。

    青苔表面瞬间蔓起一滩鲜血……

    曲老娘吓坏了,也不知道这老东西怎么想的,第一反应居然不是赶紧把大儿子扶起来送医院,而是催着两个儿媳妇赶紧带她回家,还想假装什么事情都没有。

    当时曲妈妈被婆婆气得跑到楼上去了,等她听到楼下没了吵闹声,以为婆婆和两个难缠的弟妹走了,跑下楼一看,丈夫躺在血泊里,已经出气多进气少了……

    曲父送到医院后,这件事情再也瞒不住了,曲母赶紧给儿子打了电话,她知道郎山那边山高路陡,担心儿子路上太急着赶路容易出事,就骗曲景江说曲父只是犯了急病。

    等到曲景江赶回去的时候,曲父已经不行了。

    因为曲父是在重度昏迷中去世的,没有留下遗言,曲父走后,曲老娘心虚了几天,发现儿媳妇好像没发现是她把大儿子给撞倒的。

    又打发两个儿子去医院看过,知道大儿子一直昏迷不醒,曲老娘又抖起来了,在家嚷嚷着心口疼。

    又到处跟人说大儿子要是没了,她们二老以后没人养老了,话里话外的意思,就是觉得大儿子留下的门市部和房子不能只给儿媳妇和孙子,他们二老,还有两个亲弟弟也有份。

    当时曲景江正和曲妈妈在医院陪着曲父,等到曲父去世,曲景江回老家报丧,才发现家里的门市部门锁都被撬开了,他二叔三叔正忙着在店里卖东西,他奶奶得意地坐在门口,指挥着两个小儿媳妇杀鸡褪毛。

    不用说,这杀的肯定是他妈养的鸡,曲老娘才舍不得吃自己养的鸡呢。

    那段时间曲景江都忙得顾不上和江百川联系。

    他忙着安葬曲父,忙着夺回属于他家的门市部,还要护着他妈不让她被曲老娘欺负……唯一庆幸的,大概就是他爸给他买的那套房子因为是期房,还没有拿钥匙,所以才没有被两个叔叔得手。

    可曲老娘一直在上蹿下跳的闹腾,闹得曲家的农资店都开不下去了,就在去年年底,曲老娘趁曲景江不在家,闹上门找大儿媳要赡养费,把他妈从楼上推下去,摔断了腿,曲景江大怒之下,不顾他妈反对,坚持把曲家在农村街上的农资店转让给别人,带着老娘去了自己上班的城市。

    可他还是错估了亲人的贪婪,搬到城里没多久,因为曲妈妈一次回乡下探望娘家亲戚,居然又被两个叔叔跟着找了过来……

    让曲景江生气的是,他妈被欺负成这样,居然还劝他,让他干脆把卖门市部的钱拿出一半来给曲老娘。

    他妈真是太天真了!以为这样一把结算了给爷爷奶奶的赡养费,他们就不会再来骚扰他们了吗?

    做梦!一旦发现闹腾就能从大儿媳手里抠出钱来,他奶奶还有二叔三叔,就再也不可能放过他们了。

    毕竟,打工挣钱多辛苦啊,可要是捏准了曲妈妈心软怕麻烦的性格,隔三差五的就来弄点钱回去花,那他们母子不就成了整个曲家一辈子用不完的血包了?

    曲景江本来是打算换个城市找工作,把老妈远远的带走,最好几年都不回来一次,熬也把曲奶奶这偏心眼的老东西给熬死了!

    就在这时,他无意中刷到了产业园的招聘信息……

    曲妈妈不太想让儿子放弃这么好的工作单位,去一个小县城工作。

    这时候,江小满当初的谋划,给了曲景江一个劝服他妈的灵感——

    “妈~我现在工作的互联网大厂,一般员工到了35岁就会被辞退,您也不想看到我以后人到中年失业吧?”

    “我这次考的城投公司,虽然名字叫公司,但人家可是正经的国企,旱涝保收的铁饭碗!”

    “虽然暂时是编外的,但我的专业,进去之后再考编制内或者公务员,优势还是很大的……”

    曲妈妈一听儿子有机会考公务员,顿时转忧为喜。

    丈夫已经不在了,儿子就是她余生最大的指望。只要儿子有出息,别说去县城了,就是去深山老林她也要支持啊~

    老阿姨万万没有想到,一语成谶,她和儿子到县城报到第二天,就被城投公司的人交给了前来办理挂职交接手续的江小满。

    本来这种挂职手续,应该是入职的新人自己去产业园办手续的。

    但,江小满很担心万一他们知道是去郎山挂职,嫌他们那太穷不肯去,特意让山岩开着他新买的路虎,又从客运公司租了一辆崭新的中巴车来接人。

    派头搞得足足的。

    曲景江简直跟见了鬼似的。

    “江小满你钱多烧得慌吗?就这么几个人,你还花钱包车?我们自己坐班车回村,一个人只要十块钱!”

    第275章

    江小满才不管曲景江的反对意见呢, 他就是要让其他入职的新人都看到他们的诚意!

    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让新人们对一个曾经的贫困乡镇改观,最好的办法难道不是赤果果的炫富吗?

    果然, 看到新单位居然专门租了一辆中巴车来接他们, 领头的还开着路虎, 刚才还有些犯嘀咕的几个新人暗暗松了一口气。

    像城投公司这样的单位,在县内各个地方都有投资项目,他们报考的时候其实就做好准备,要被随机分配到城投旗下的不同单位了。

    有门路的, 譬如说前段时间因为炫富坑了整个家族的某位富二代, 这样的新人, 当然是会被留在县城的城投总部,前途一片光明。

    像他们这种靠成绩考上的, 不用说, 就只能听天由命咯~

    刚才听人事部的领导说他们被分配到了郎山镇, 当时他们心就拔凉拔凉的……

    直到江小满和山岩穿着一身的名牌, 开着大路虎闪亮登场, 平时对炫富这种行为深恶痛绝的新人们, 此刻心里居然还有点小激动。

    这个什么郎山文旅产业园,好像没他们想象的那么穷哇?

    “于菲菲、邓越、杨晨华、曲景江……人都到齐了吧?那咱们现在就出发,村里已经在准备接风宴了, 今天头一天报到, 大家不要客气, 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和公司提。”江小满放弃山岩的大路虎, 亲自陪着新人们坐上了中巴车。

    曲景江很想假装跟江小满不熟, 毕竟刚见面就套近乎, 让其他人看到了, 不了解情况的,还以为他是走后门进来的呢。

    江小满见他眼睛望着窗外,一脸“我跟你不熟”的别扭样儿,忍不住在心里直乐。

    你丫的现在装不熟,到时候进了村,大家都喊你曲老师的时候,我看你怎么跟这帮刚认识的小伙伴解释?

    左右看看,发现就只有曲景江一个人带了家属,江小满借着给众人发矿泉水的机会,成功跟曲妈妈搭上了话。

    听到曲妈妈担心跟着儿子住到村里,会给曲景江添麻烦,江小满赶紧安慰她——

    “您放心好了,像曲老师这样的技术型人才,在我们产业园可是国宝级的!不过我们的员工宿舍刚装修好,还要先散散味儿,先委屈你们在村里租个房子住两个月,等那边能住人了,到时候我让人给您和曲老师分个大点的宿舍。”

    “我也能去住你们宿舍?这不太合适吧?要不我交个房租?”

    “嗐!交什么房租?宋阿姨,我正想问您呢,我看您年纪也不算大,有没有考虑在咱们园区也找个工作呢?这样你和曲老师就算是双职工,母子俩分个独立宿舍,别人也不能说啥,对吧?”

    “我?我不行的!我就是个家庭妇女,以前在家里就种种菜、做做家务什么的。”曲妈妈宋春兰连连摆手。

    “那就够了啊!阿姨您不知道,我们产业园刚开门,到处都缺人呢,后勤部门还缺好几个搞卫生的阿姨,还有晚托班也缺两个换班的阿姨……”

    “晚托班?咱们产业园自己办的?”曲景江突然开口道。

    “当然啦,别看咱们产业园是建在村里的,这员工福利待遇可一点不比县城差!”

    江小满赞许地看了曲老师一眼,这个梯子递得好啊!

    他正愁找不到话头跟新来的员工们宣传一下产业园的各项员工福利呢,曲景江这话一问出来,这话题不就接上去了吗?

    “大家要是有家属想跟着一起过来的话,其实完全不用担心来了咱们郎山找不到工作。”

    “我们产业园有自己的职工宿舍,如果是夫妻双职工的话,可以分到一套双人间的宿舍,这样关起来门来,其实和城里的单身公寓也差不多。”

    “不过住在咱们园区里,可比城里的单身公寓方便多了。”

    “我们园区有自己的食堂,一天三顿都能吃食堂,单位每个月给你们充三百元的饭卡,不够的话你们自己再充点,一个月充个两三百块钱,足够一个人吃饱喝足了。”

    “园区里还有体育馆和健身房,都是免费给员工使用的。”

    “对了,还有刚才说的晚托班,如果你们家有孩子要带过来,转学到村小上学,放学就可以直接带到公司,交给幼托班,晚托班也是免费的,不过每个孩子每个月要交三百元的晚餐伙食费。”

    “江总,您刚才说,带家属来也好找工作,方便问一下都有什么工作吗?我想问问我女朋友愿不愿意过来……”杨晨华暂时还没孩子,对晚托班没啥兴趣,但刚才听到江小满说产业园还要招人,立刻就心动了。

    他有个青梅竹马的女朋友,是学幼教的,这个专业放在几年前确实很吃香,可现在大家都不愿意生孩子了,幼教这个行业也跟着凉凉了。

    杨晨华是去年和女朋友一起毕业的,俩人悲催地赶上了号称“史上最难毕业季”,一千多万大学生集体毕业,找工作、考研、考公,每一条路上都是人挤人!

    第一年,就业失败,考公失败。

    第二年,他女朋友至今还在家里摸鱼,杨晨华一个大男人,也不好总在家里啃老,咬咬牙,干脆先找个体制内编外的工作做着,再慢慢考试上岸,也算是一条出路。

    现在听江小满说产业园还在招人,而且还有免费宿舍和食堂,农村也没什么娱乐活动干扰他们,这岂不是绝佳的备考跳板?

    江小满一听杨晨华的女朋友居然是学幼教的,大喜过望,立刻就催着让他给女朋友打电话。

    虽说晚托班可以找两个阿姨帮忙看着孩子,可要是能招到一个大学生,顺带着给孩子们辅导一下作业,那岂不是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