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小知县 > 第65节

第65节

作品:小知县 作者:桃花白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夸赞潞州所有官员,夸赞扶江县知县, 又夸百姓好等等。

    还说运河可以修建, 由汴京跟潞州一起出人力劳力, 把纪知县想要的运河修好。

    左右不到一百里, 筹备一万人前去修建, 不到一年便能修成。

    这种事扶江县来想,自然感觉异想天开, 但由汴京那边牵头, 纪炀甚至觉得一百里太短了。

    按照他之前想要的, 从东边常华县的运河, 连接一处,途径凌家湖,玉家湖, 直接到扶江县县城。

    要不然干脆贯穿整个扶江县?

    纪炀也只是想想,如今这样, 已经很够用了。

    连接这一处, 那扶江县直接跟南边松双县处运河接上, 以后南边松双县商船,途径扶江县,再过常华县,潞州城,最后往苏杭扬州那边。

    这一通,说是四通八达也不为过。

    而南边松双县,则西区凉西州,跟凉西州那边也算通航。

    所以纪炀说,他们的葫芦器具不愁卖,他们扶江县的化肥也可以卖到更多地方。

    以后再想买哪里的农具,哪里的棉衣,根本不用再去隔壁常华县了。

    这个好消息传来,纪炀把公文看了一遍又一遍,再看向兴奋的扶江县官吏们,直接说道:“运河,明年四月开始修建,年后汴京跟潞州就会筹人,从汴京工部调拨工匠,给我们修运河,修码头。”

    从汴京派人?

    还是工部?

    潞州还筹人?

    感觉又白嫖一个运河?

    纪炀笑道:“这可不是白嫖,如果不是扶江县百姓辛苦劳作,让汴京看到成果,怎么会批下来。”

    虽说也有他使的一些手段。

    但最重要的,还是百姓们辛苦付出!

    去年实打实的功绩,才是运河能成的重要原因。

    知县大人说的话,更让众人心潮彭拜。

    也只有他们大人这么不爱揽功了,换了隔壁常华县知县,只怕不知要吹嘘到什么时候。

    纪炀放下公文,又忍不住拿出来再看一眼。

    纵然是他,也忍不住激动。

    至此,他去年想做的事,基本都已经实现,可以好好享受假期了。

    毕竟等春天到来,他们扶江县的事可太多了,二月开始修官道,三月官学开门,四月修运河的人过来。

    好在这里面需要他负责的,只有官学一件事。

    其他官道运河,只要时常查看即可,这两个一个有潞州官员负责,一个有汴京官员负责,他?他看着!

    这种事单是想想,都忍不住笑出声。

    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事了!

    官学这边,刘夫子把官学该布置的都给布置了,如今回家过年,等到初十再回来。

    走的时候还给了个清单,让知县大人按照单子采买。

    纪炀还好说,玉县丞脸拉个老长。

    他就知道!

    就知道官学很费钱!

    桌椅校服,那个不要钱!这笔墨纸砚都要提供,束脩又要的极少。

    也就他扶江县官学如此了,因为官学初建,甚至连考核都没有,只要是来报名的学生,基本都能入学。

    但因为只有一个夫子,所以学生们分班上课,上一天课,休息一天。

    没办法,另外一个夫子回潞州城之后,说什么都不愿意过来。

    也就剩刘夫子一人。

    等扶江县再发展发展,也许夫子就更多了。

    纪炀算过,扶江县五岁以上,十六岁以下的孩子一共一百多个,现在分批来上课,还算忙得过来。

    说起来,去年年末的时候,又算了遍当地人口。

    如今的扶江县人口已经过了一千七,民户也超过三百六,眼看一点点都有进步,这就是好事。

    纪炀预估,等运河建好,会吸引更多附近没有发展的民户来这里落户,而本地的生育也会提高。

    那时候,扶江县才算真正开始发展。

    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还需要长远的计划才行。

    等知县大人说完,玉县丞只道:“大人,您说了那么多,就是想告诉我,以后用钱的地方还多着!对吗!”

    纪炀轻咳,小声嘀咕:“这都被发现了。”

    “官学就是吞金兽,以后做好每月贴钱的准备。”

    “现在人少,就偷着乐吧!”

    玉县丞深吸口气:“可也没有哪家官学这样便宜,您一人一月只收十文钱,还送套衣服,干脆不要钱好了。”

    “天下间也没有这样的啊。”

    想当初老大人教他跟凌县尉写字,他俩虽说没有直接给银钱,但每月荤腥不断,腊肉鸡蛋也不断的。

    纪炀听到这话,却顿了顿:“有个地方这样。”

    纪炀又笑:“我知道有个地方,不论男女都可以免费读九年的书。”

    ???

    怎么可能!

    反正也没人知道,纪炀干脆道:“如果你成绩好,下面的三年也不要钱,等上到大学,四年学费也很便宜。”

    这个时代是有大学的,但此大学非彼大学。

    玉县丞更是云里雾里。

    玉县丞掰着指头算了算:“也就是说,只要好好学习,可以上十六年的学?前面都不要学费?”

    纪炀微微点头:“若有一天承平国能做到这样。”

    后面的话纪炀没说,真能做到这样,应该也不错。

    “哪有国力能支撑这样的费用。”玉县丞喃喃道,“不过我要是在那,说不定也能读很久。”

    这个倒是真的,玉县丞自幼没有父亲,就这还靠自己当上本地县丞。

    给他机会,只会走得更远。

    纪炀收起感慨,起身拍拍玉县丞肩膀:“账面上留个大家月俸吃喝就行了,要那么多钱干嘛,大方点,再给官学置办点东西呗。”

    ???

    在这等着他呢!

    怎么会有这样的知县!

    人家都想让县衙越来越有钱,您倒好!稍微有点银子!就花了!

    咱们扶江县衙门,还不如凌家湖,上集村百姓有钱呢!

    不过想到知县大人方才说的话,让穷苦的小孩有书读,不至于像他这样,好像也不错?

    这个钱,出!

    好像又被知县大人忽悠了!

    纪炀现在有多快乐,收到汴京之后的信就会更快乐。

    信件自然是好友们送来,只是现在的好友已经没了麻奋,剩下这两三个,全都是给他寄过银票的人。

    他们看热闹不嫌事大,按照纪炀说的,把粪便化肥跟山泽税联系到一起,十足恶心到不少人。

    听说有几个穿着奢华的宗室子弟,最近衣服都变得素净了,让皇上好一阵笑话。

    之前吵着要在陛下面前提加税,如今也是纷纷闭嘴。

    谁让这事说出去名声确实不好听。

    纪炀又出了个风头。

    但也让不少人放下疑虑,觉得他不过是运气好,捣鼓出来这东西,还是个没什么脑子的。

    纪炀看的直想笑,不错不错,希望他们继续这么认为。

    他可没想扮猪吃老虎,是他们不信啊。

    然后是林家大公子写信,不过这次写信正式很多,还特意说明了,是他家祖父让他写的。

    倒也没说别的,只是长辈问候。

    但林启自己写信,就多了些暗示,提了纪炀帮他祖父吸引火力,他家没那样突出之类的话。

    纪炀挑眉,这个倒是没想到。

    无心插柳,竟在这事上帮了忙,林启既然提了,说明林大学士也是认的。

    他这身上多了层林大学士的保障,还不错。

    除了这些之外,两边的信都提到同一件事。

    那就是纪炀庶弟母子的情况。

    估计去年是他们母子两个最倒霉的一年。

    先是科举没中,被人嘲笑,下次科考入仕,只能三年后再来。

    刚开始大家还同情他,说都怪纪炀。

    但纪炀功绩一出,风向自然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