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棉花糖小说网 > 科幻灵异 > 小知县 > 第355节

第355节

作品:小知县 作者:桃花白茶 字数: 下载本书  举报本章节错误/更新太慢

    只觉得皇上的眼睛亮得厉害,方才的烦恼似乎一下子都没有了。

    纪炀总感觉,他不仅在育粮食种苗,还在跟金家育皇上这个苗苗。

    莫名一种养成感。

    纪炀又道:“各处指挥使都是先皇定下,对先皇一直尊敬,在您手中,又大力更迭军备。他们这次来只会更尊敬您。”

    说到军备,纪炀隐晦道:“您掌有天下,该是您有底气的。”

    这有点太隐晦了,徐九祥却反应过来。

    军备,掌有天下。

    各处想要更迭物资,他作为皇帝,肯定有底气,他手中的牌面可不小。

    其实纪炀很早就发现。

    皇上别的不说,似乎对朝堂有着奇怪的敏锐。

    可能暂时想不明白,却能靠着敏锐主动靠近报纸,主动接近育良种。

    如果仔细观察的话,会发现皇上是在京都趣闻创办初期,便去投稿的。

    搞良种的时候,也是他积极响应。

    这就够了。

    作为一个皇上,作为身边有不少能臣的皇上,够用。

    徐九祥被纪炀点醒,心里渐渐明朗,看向纪炀的时候,更像看夫子了。

    “纪大人,那明年升个官?”

    从三变正三,到翰林院好了。

    承平国翰林院约等于皇上智囊团。

    林大学士,文学士,金学士,下面一群翰林大夫,等着有一天升为学士,或去外放,再下面就是实习进士,就不说了。

    纪炀要去的话,肯定直接当纪学士。

    二十七岁的学士?

    是不是有点太出风头?

    可皇上心里已经拿定主意,去什么汴京府衙,不如到翰林院。

    从皇陵离开,纪炀面带严肃,不知道的人还以为他怎么了。

    被皇上斥责了?

    也不像啊。

    得罪皇上了?

    更不会啊。

    现在的皇上比先皇脾气还好。

    众人回京,这才知道怎么回事。

    承平国汴京吏部,赶在年前办得最后一件差事便是办理纪炀的升职手续,然后再找个合适的人当汴京府尹。

    太难了,怎么净出难题。

    不过这二十七岁的学士,也是承平国独一份了吧?

    众人在惊讶的时候,纪炀明年的事情已定了下来。

    带闺女。

    查验育良种情况。

    带皇上熟悉军务,研究火炮。

    归统起来,其实只是一件事。

    带苗苗们长大!

    好好一个年轻人,怎么突然有了老父亲的模样?

    第138章

    泰安二年, 大年初二。

    伯爵府门庭若市,借着送年礼来攀关系的人络绎不绝。

    大过年的, 谁也不好把礼往外推。

    林婉芸只得让人记清楚, 现在是王伯的儿子在府里当管事,也是个极能干的。

    林婉芸对王管事道:“王伯身体可好,等初六左右我过去给他把把脉。”

    王管事连忙谢过, 又道:“父亲身体还行,只是闹脾气不肯用拐杖,还是大公子送了一根过去, 父亲才肯用。”

    到底年纪大了,有拐杖会好些。

    年后王伯虽然还会过来, 到主要是儿子在管。

    王管事心里感慨。

    当年谁都远离伯爵府大公子, 只有他爹还是忠仆, 守着下面铺子。

    这么多年过去, 他也沾着父亲忠心的光, 当这外院的管事。

    满伯爵府,下人们里, 除了他爹跟大公子身边的平安, 也就他了。

    内院当然还是林夫人的丫鬟素竹在管。

    这会听到夫人要去给他爹把平安脉, 王管事更是感激, 做事自然也更积极。

    再说,现在的伯爵府算是汴京最热闹的门户,连金家甚至都比不上。

    他们大公子, 二十七岁的学士,这谁能比得过?

    虽说到年后才任职, 可谁不先喊一句纪学士?

    纪炀拦都拦不住, 总感觉这名字把他喊老了怎么办。

    府里是热闹得很, 一直忙到初六,纪炀跟林婉芸才脱身,来拜会林婉芸的人也很多。

    多是求医问药,特别为京中一些妇人症,自古就有讳疾忌医的缘故,她们有些病痛也是忍着。

    借此机会倒是可以上门看诊。

    林婉芸之前在京中闺秀中本就有名望,如今身上既有诰命,还有官职,又有一手好医术。

    便是不冲着纪炀,很多人户也会主动登门。

    再说林婉芸的医术,确实很厉害的。

    到初六早上,一家人换上新衣,小云中也从宫中回来休假,小白鹤则是林婉芸挑了最好的料子,最软的皮毛制了新衣。

    有了宝宝之后,纪炀跟林婉芸生怕冷落他们俩。

    毕竟虽说是认的兄妹当弟弟妹妹,但纪炀他们俩对兄妹俩更像是亦父亦母的角色。

    最后再抱上四个多月的女儿小晴林。

    一家五口坐上马车,直接去了最热闹的西市。

    东京城人口多,温度都会比外面暖和点,到西市便都下了马车。

    虽说才初六,许多商户已经挂上为元宵节准备的灯笼,看着格外有过节的气氛。

    早上纪炀他们都没在家里吃饭,而是难得出来吃完汴京城的肉汤包子。

    只见门前挂着天下第一汤的招牌,里面更是人满为患。

    不过里面的伙计没有半丝不耐烦,看着就很有好感。

    他们这里面,其实只有小白鹤经常跟国子监的同学们到外面吃饭,剩下小云中在宫里,纪炀林婉芸在加班。

    但这会进来,依旧有新奇之感。

    旁边平安递了些银子,在楼上算有个隔间,他跟素竹还有家丁也在旁边有张桌子。

    毕竟是过年,纪炀他们又不是苛刻的人,自然会照顾到所有人。

    像他们这一大家子出来吃早饭的,在汴京并不少见,特别是赶早做生意的,都是找店面对付一口。

    如今生意好做,汴京城内又讲规矩,大家都忙着赚钱呢。

    过年?

    过年也要赚钱!

    就连宝宝也吃了点少放盐的肉汤。

    小晴林一个劲地笑,看着好玩得很。

    他们这位置靠近窗户,又见外面又买果干的,便喊着拿上来些。

    不过刚来,卖果干的挑夫便道:“少爷夫人真是好眼力,我们这可是灌江府的果干,味道最是清甜,您可买着了!”

    小云中挑眉:“灌江府的果干?若说谎的话,可是要被抓到衙门的。”

    挑夫见这个少年小公子身姿提拔,颇有些少年侠客之感,赶紧求饶:“小公子,怎么好骗你们。汴京城谁知道,以次充好是要打板子的,我们怎么敢胡说。”

    小白鹤则道:“买些尝尝,好坏我们一吃便知。”

    那挑夫笑:“尝过再买也可。”

    说着,极大方摆出不少品种。

    这走街串巷的货郎最是眼尖,怎么看不出这一家非富则贵。

    刚开口的小姑娘衣服上的珍珠,够买多少果干了。

    见他们尝着,挑夫道:“往年我们确实拿不到这样好的货,听说是灌江府,凉西州那边修了条官道,官道直通潞州城。”

    “那潞州城都知道的,运河也算四通八达,所以今年那边的果干跟灌江羊都大批送过来。”